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鄉鎮工會財務管理的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規范管理刻不容緩
2005年年中,市總工會經審會組織對鄉鎮工會經審工作培訓考察,感到工會財務工作亟待規范。在市總工會領導的大力支持下,與市財政局等有關部門協調溝通后,與市財政局聯合發文,出臺了《關于規范鄉鎮(開發區)工會委員會財務管理的通知》,使鄉鎮(開發區)工會財務管理實行了“四個統一、六個規范”,即統一銀行開戶、統一建立專賬、統一會計報表、統一管理程序;規范了會計核算、審批權限、收費辦法、票據管理、會計交接、檔案管理。明確鄉鎮工會財務工作由鄉鎮財政所兼管,鄉鎮財政所的單位會計兼工會總賬會計,現金會計兼出納。實行鄉鎮(園區)工會與鄉鎮(園區)機關工會兩賬合一,統一管理分類核算,并全部實行會計電算化。該文件的實施全面規范了鄉鎮工會和鄉鎮機關工會的財務管理,徹底解決了鄉鎮工會財務管理混亂狀況。同時,也為收好收足鄉鎮機關和鄉鎮中、小學校的工會經費起到了促進作用。
二、適應形勢不斷探索
2012年我市行政區域進行了重大調整,由原有的23個鄉鎮(園區)合并成六大園區、五個中心鎮、一個鄉。海門市總工會根據合并后的基層工會數和會員數決定全市除海永鄉外,5個中心鎮、6個園區全部成立了總工會。每個中心鎮的回撥經費也由幾萬元上升為每年至少15萬元,最多的將近40萬元,全市一年的回撥經費超過了200萬元。如何管好用好這一大筆經費,為推進我市工運事業的發展起到更好的促進作用,是我們市總財務部研討的重要課題。在2011年各鄉鎮(園區)年度決算匯總表上發現,2011年底全市各鄉鎮(園區)工會賬面滾存結余高達200多萬元,相當于我們撥下去一年的經費。通過調研,發現有少數鄉鎮工會主席沒有工會經費使用的審批權,甚至個別鄉鎮還有鎮機關工會擠占鎮工會經費現象等,因此完善鄉鎮(園區)工會經費管理勢在必行,這也是鄉鎮(園區)工會的迫切愿望。2012年鄉鎮(園區)財政所按照省財政廳的統一要求,全面推進行政事業單位財政集中支付,轄區內所有行政事業單位的銀行賬戶全部撤銷。當時工會賬戶也在撤銷之列。通過與市財政溝通協調,考慮到工會銀行賬戶單獨設置具有較大影響,以及合并后的六大園區、五個中心鎮工會的經費也是一個不小數字的情況,海門市總工會成立了“工會財務服務中心”,為鄉鎮(街道)園區、系統工會提供服務。
三、集中核算完善管理
2013年初,市總工會在“堅持五個不變、實行五個統一”的原則下,即:堅持鄉鎮(園區)、系統工會的資金使用權、財務收支權、經費審批權、會計核算主體、預算、決算主體不變的前提下,實行統一財務管理、統一會計核算、統一賬戶管理、統一票據管理、統一會計檔案管理。市總工會財務服務中心只負責對會計原始憑證的審核,分類核算和記賬。經費結報做到隨到隨結。為方便鄉鎮(園區)開展工會工作,通過與銀行協調,統一為結報員辦理了“公務卡”,凡能轉賬支付的采取直接支付方式,現金支付的款項統一打到結報員的“公務卡”上。堅持做到每季度向每個鄉鎮(園區)工會主席提供一次資產負債表和收入支出表。通過近二年來的運行,目前市總工會財務服務中心承擔著全市6大園區、5個中心鎮、1個鄉、3個系統工會和2個市總直屬事業單位(文化宮、職工學校)等17個單位的會計核算工作。雖然因人員少(市總財務部只有3個人),工作非常辛苦,但是成效十分顯著。首先,解決了鄉鎮(園區、系統)經費使用不暢問題,促進了鄉鎮(園區、系統)工會工運事業的發展;其次,杜絕了回撥經費被擠占現象,確保資金運行合法高效;第三,方便了市總經審會的工作,有利于加強對鄉鎮(園區、系統)及市總事業單位監督管理;第四,使鄉鎮(園區、系統)和市總事業單位的工會財務會計管理規范化建設等工作盡快到位。
作者:方彬 單位:江蘇省海門市總工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