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院校財務審計的認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隨著我國內部財務審計事業的不斷發展和高等學校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內部財務審計在高校教育事業的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1]。目前,高校發展正處于一個新時期,高校內部財務審計工作已成為高校財務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面,更是不斷揭露財務管理制度缺陷,深化管理,提高辦學效益、增強辦學活力的重要一環。另一方面,當前高校的經濟交往日益頻繁,辦學和業務活動也出現了一些新的特點,其內部財務審計工作不僅存在風險,且較以前有加大的趨勢。因而,有效地對高校內部財務審計風險進行評估及控制,正確地處理好審計監督與高校發展的關系,已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的課題。
一、高校內部財務審計的重要性
在加強學校整體經費的控制和管理上,在完善各個部門對經費的使用上,高校財務審計部門規范經濟秩序,維護了學校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和減少了國有資產的浪費和流失,提高了學校整體的經濟效益。在教育事業不斷發展,辦學規模不斷擴大的當下,高校辦學資金的來源和結構都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形成了投資主體多元化的格局[2]。在這種新的格局下,健全學校內部財務監督約束機制,提高內部財務審計的質量就顯得十分必要,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大額資金在投入和使用過程中需要加強管理和健全監督機制。從學生學費的收集,國家到地方財政對高校的撥款投入,科研經費的劃撥和使用,以及最近各大高校都頻繁開展的新校建設方面資金的投入使用和聯合辦學等等,這些金額來源廣,資金量大,形式復雜多樣,因此學校必須建立一個科學完善的機構來監督這些資金的使用,防止和杜絕國有資產流失。
2.多樣化組織結構在資金運作過程中需要加強管理。高校的構成呈多元化形式,有專門從事教學工作的各個學院、系;也有相應的機關部門;還有一些事業化管理,企業化運作附屬的業務部門。多樣化的經濟結構和管理模式的復雜、分散需要有一種新的機制來強化管理,內部財務審計制度可以進一步加強對經濟責任部門的控制和管理,不斷提高他們的經營管理的水平,更重要的是使經濟管理責任始終在依法經營的軌道上健康發展。
3.龐大的施工項目需要對建設資金嚴格把關。高校普遍正處于大規模的院校建設和工程項目繁多的時候,迫切的需要對資金的使用過程加強管理和做好監督工作。高校內部財務審計及時對資金的預算和決算執行情況進行審計,這不光為學校工程建設把關,更為高校合理的資金籌劃提供了服務。因此,加強高校內部財務審計工作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這可以有效的防范學校經濟風險,維護學校合法權益,確保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國有資產的安全完整,防止和杜絕損失浪費,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促進高校健康發展。
二、當前高校內部財務審計面臨的風險分析
高校內部財務審計風險是指在反映高校財務收支及其有關經濟活動事項的財務會計報告存在重大錯報、漏報或者內部控制制度存在重大漏洞、缺陷或未被有效執行,或者內部管理存在重大舞弊時,高校內部財務審計人員審計后發表不恰當審計意見的可能性。
1.高校資金來源渠道的廣泛性使內部財務審計工作復雜化
高校除每年的國家正常財政預算撥款外,還有多種渠道的資金來源,隨著科技體制改革的進程,還有從各方面籌集到的數額巨大的科研經費。在高校的各項收入中,包括如下項目:校辦工業、商業、出版設計、運輸以及各類服務業的純收入;接受委培各類學生、各類短訓班收取的委培費、培訓費,且這些收費一般均高于正常錄取新生的學雜費;聯合辦學收取的分成收入;接受來自國內外的各種貸款、貸款貼息和捐贈款等等。由此可見,目前高校的資金不僅數額巨大,而且來源渠道廣泛,資金構成極為復雜。這些都致使高校的內部財務審計工作更加復雜,誘發了內部財務審計風險的產生。
2.內部管理的多元化加大了高校內部財務審計風險的產生
長期以來,高校一直是關門辦學,搞各自的“小而全”,一所高校就是一個“小社會”。在綜合性大學內,眾多龐大的后勤群體,跨部門、跨行業從事多種經營活動,特別是后勤社會化、市場化、產業化改革,使高校內部出現“管理真空”;在會計核算方面也極其復雜,一般要涉及到預算會計、工業會計、商品流通企業會計、基建施工會計、交通運輸會計等各方面,其內部管理呈現多元化格局;對校行政,財務上實行財政預算管理,統收統支;對校辦工商企業則實行企業化管理,獨立核算,自負盈虧;而各服務業又實行脫鉤承包經營;附屬單位(包括附中、附小)實行三級預算管理;福利開支單位實行報賬制管理。這一切使得高校內部財務審計的對象更加復雜化,內部財務審計部門在進行審計的時候很難做到面面俱到,這樣一來就加大了審計風險產生的可能性。
3.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極易造成內部財務審計風險
高校本身是事業單位,在計劃經濟管理模式下,只注重完成國家計劃招生任務,造成高校內部管理水平普遍不高,內部控制制度薄弱,而評價內控制度建設及執行情況是內部審計的前提和基礎。健全有效的內控制度能及時發現和控制經濟活動中發生的各種差錯和舞弊,反之,就會增加差錯和舞弊的可能性,容易形成審計風險。
三、加強高校內部財務審計,有效防范審計風險
1.提高審計部門的獨立性
高校審計部門獨立性不強,是導致高校財務審計存在一定的問題的根本原因[3]。完善高校內部財務審計,提高審計的獨立性,其重點是提高內部財務審計的地位和層次,科學的設置內部財務審計機構,保證審計部門的獨立性。獨立性是審計工作的靈魂,不能有效保證審計機構和人員組織上的獨立性,工作中的自主性和權威性,就不能很好的開展審計工作,不能很好的保證審計質量和控制審計風險[4]。筆者認為高校應當設立獨立的審計處室,由“一把手”即校長直接分管。同時最好以監督者的身份將高校審計處室的領導納入高校最高決策層(學校黨委),以加強對高校內部財務審計人員的權威性。高校內部財務審計機構應該在人員、工作、經費等方面獨立于被審計單位,獨立行使審計職權,不受審計單位及其他職能部門和人員的干涉,并直屬校長的領導,才能夠體現審計工作的客觀性、公正性和有效性,更好的完成審計工作。
2.轉變觀念,內部財務審計工作勇于創新
內部財務審計工作的創新,尤其在于其思想觀念上的改革,主要體現在審計的層次上,提升內審工作的前瞻性,由事后的財務審計為主轉變為事中、事前的管理型財務審計,加強事中檢查和事前的控制[5]。筆者認為對后勤產業社會化資源利用情況持續的進行財務審計就很重要。近幾年來,高校后勤普遍的社會化改革有力的促進了高校辦學活動的提高。很多高校實現了后勤服務系統與學校行政系統規范的分離,并按照后勤社會化改革和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重新組建成新型的后勤服務實體。這個新型的后勤服務實體在人力資源、資金籌措、日常的運營和管理、乃至內部分配、激勵制度上都采取了即適應市場經濟發展規律,又堅持為學校服務的新機制。為了滿足高校領導了解這個充分利用的學校資源的新型后勤服務體系究竟辦的好不好,財務上有沒有出現問題的需要,內部財務審計部門就需要對其財務跨年度的跟蹤審計。
3.構建高校內部財務審計的新模式———管理審計[5]
管理審計是以改善組織的管理素質和提高管理水平為目的,審查被審計單位在計劃、組織、領導控制、決策等管理職能上的表現,促使被審計單位提高管理水平,促使資源合理的配置,以提高經濟效益。它是社會政治、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而產生的適應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的新的財務審計模式,是對組織的經濟活動建立以風險評價為中心的全方位、全過程的監控體系,內涵深廣。它是圍繞組織增加值的目標,面對機遇和挑戰,評價各種資源的利用程度挖掘潛力,化解經營風險,改善管理環境,建立完善的經營管理體系,實現各種資源的優化組合,以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大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