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知識經濟對財務會計的發展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規范化管理電算化行為
我國的會計的規范化管理,主要是通過會計準則來指導會計業務處理,達到規范會計行為的目的。在會計電算化還處于試行階段時,通過一些條例規定來管理是可行的,當會計電算化已經普及時,通過會計電算化相關的具體會計準則來規范企業的電算化行為,就顯得很必要了。相關的具體會計準則要對于會計電算化的軟件采用的標準、軟件的安全性、具體的業務處理方法、會計電算化文檔的保管以及會計電算化人員的責任作出指導和說明。現在是著手規劃這一準則的時候了。重塑電算化人才的培養模式人才是知識經濟的根本,知識經濟對于企業的財務信息的加與輸出具有很高的要求,那么對于操縱硬件與軟件的人就具有更高的素質要求。一方面,它要求軟件的設計者要具有很高的學科交叉知識。較之現在的會計軟件,未來的會計軟件要實現更網絡化處理與輸出信息以及在信息的處理與輸出上采用新的更為專業的處理方法,而且還要適應更為復雜的軟件和硬件,沒有在計算機和會計兩個領域的專長是很難勝任的。因此,為了保證軟件的質量要求,需要有大批的會計軟件工程師,要達到這一點,現在就要擴大會計研究生教育中電算化研究方向的教學規模,在財經院校,尤其是在理工科院校的管理學院增設電算化碩士點,這樣可以從理工科吸收一大批人才從事這一工作。
2.要重視財務會計報告的及時性與充分性
為滿足外部會計信息使用者減少決策風險的需要,應對財務報告的及時性與充分性,不僅涉及到財務報告本身結構框架的改變,而且也導致了報告所依據的會計基礎理論的創新。在會計理論方面,提高及時性與會計分期假設有關,可考慮縮短報告的時間間隔,也可以根據業務經營特點,實行靈活的不等距的報告制度。同樣,提高會計信息披露的充分性,從空間跨度來說,企業應提供“金字塔”式的報告結構,從最底層的原始數據到最高層的高度濃縮的信息,以適應不同使用者對“充分性”的需求差異。而從時間跨度來看,會計不但要提供“過時”信息,而且要提供“實時”信息與預測信息。可以肯定的是,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提高財務報告的及時性與充分性將是財務報表創新的主要方向。
3.重視無形資產的資本化,對相關無形資產實行資本化在知識經濟時代,無形資產正在成為企業價值創造的主要驅動因素
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給出基于價值創造的無形資產定義:無形資產是指由企業創新活動組織設計和人力資源實踐所形成的非物質形態的價值創造來源。因此,對于無形資產特別是自創無形資產的會計核算需要進行改進國際上使用的自創無形資產計價方法,大致可以歸納為三種:
(1)全額費用法,即將研究與開發費用全部作為期間費用,在發生時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2)全額資本法,即將研究與開發費用在發生期內歸集起來,待開發成功并投入使用時列作無形資產,分期攤銷其價值。
(3)成果決定法,即在研究與開發費用發生期內,設置多欄式賬戶專門記錄其相關支出,最后按研究與開發活動的結果來決定采用何種處理方法。
作者:張家芬單位:揚州市邗江區供銷合作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