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證券公司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構建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本文基于證券公司年報數據,通過方差分析研究第一股東性質對競爭力的影響,從經營能力指標,風險控制指標,盈利能力指標和股權結構四個方面構建證券公司競爭力評價的指標體系。采用聚類分析方法對證券公司進行評價分級,通過因子分析對證券公司進行綜合得分評價。研究發現:競爭力較強和一般的證券公司大都集中在北京、上海、廣東等經濟發達區域;競爭力較弱和極弱的證券公司,普遍是某一特定區域的證券公司,此類證券公司規模、營業部數量與資產等指標相對較低。
關鍵詞:證券公司;競爭力評價;聚類分析;因子分析
我國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與資本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為證券公司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如何構建證券公司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及研究方法,準確衡量和評價證券公司競爭力,已成為證券監管部門、證券公司和投資者關注的問題。我國證券公司在資產、營業規模、創立時間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別。為了對這些證券公司進行科學的分級和評價,本文基于中國證券行業協會公布的中國證券公司年報數據,考慮股權性質并構建證券公司競爭力評價的指標體系,通過指標聚類分析,對證券公司進行評價分級;通過因子分析得到證券公司競爭力評價算法,并對所有證券公司進行綜合得分評價。
一、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由于部分證券公司部分指標數據缺失而沒有考慮在內,最終本文選取了89家證券公司作為研究樣本。本文選取總資產和營業部兩個指標表示競爭力,研究第一股東性質對競爭力的影響。正態分布是方差分析的基礎,由圖1和圖2可以看出,因變量總資產和營業部數量均符合正態分布。使用方差分析方法,多元顯著性檢驗結果表明第一大股東分析對總資產和營業部數量的影響聯合影響顯著性水平小于0.05,即第一大股東是否為國有股東對證券公司的總資產和其營業部數量有影響。通過對特定樣本的觀察,發現中信證券、國泰君安、廣發證券等全國知名的證券公司均為國有控股的公司,這也驗證了國有控股的證券公司具有較強的競爭力。本文關于證券公司競爭力評價指標的構建參考現有研究的指標體系結構,結合本文所要分析的證券公司情況進行篩選,最終確定的指標體系包括經營能力指標,風險控制指標,盈利能力指標和股權結構指標四大類。經營能力指標主要反映公司的資本情況和運營規模,包括總資產、凈資產、營業部數、員工數;風險控制指標主要是反映公司應對風險的準備情況和承受能力,包括一般風險準備金、交易風險準備金、凈資本、總負債;盈利能力指標主要是反映公司的利潤情況,包括證券承銷業務收入和利潤總額;股權結構指標主要是反映該公司第一股東是否為國有企業。
二、證券公司競爭力的聚類分析
聚類分析是研究如何將對象按照多個方面的特征進行綜合分類的一種統計方法。聚類分析可以將樣本中的證券公司進行分類,使得同一類中的證券公司之間的相似性比其他類的證券公司的相似性更強,其目的在于使類別間的同質性最大化和類與類之間對象的異質性最大化。由于第一股東性質為0-1變量,故在聚類分析和因子分析中未將其納入,只將其余11個指標納入研究。本研究中采用了89個樣本數據,采用系統聚類法對11個指標變量進行分析,類與類之間距離的計算采用通用的歐式距離和組間連接法。由于樣本有89個,在這里只截取部分結果。平均連接組間聚類表反映了每一階段聚類的結果,從表2中可以看出,第62家公司和第69家公司首先合并,這兩家公司的主要指標都是最低的,并且較為接近,二者合并較為合理。由于在聚合的某階段的分類數等于總的樣品數減去這個階段的序號,則以階段分類數為橫坐標,將以上聚合表中對應的聚合系數作為縱坐標,做出聚合系數隨分類數的變化曲線圖。從圖3可以看出,當分類數為3-5之間時,曲線開始變得緩慢,因此可以考慮將分類數確定為5類。參與聚類的證券公司可以分為五類:第一類是競爭力極強的公司,只有序號為29的一家證券公司,也即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第二類是競爭力較強的公司,包括華泰證券(23)、海通證券(39)兩家證券公司;第三類是競爭力一般的證券公司,包括國泰君安(63)、中國銀河(74)、廣發證券(47)三家證券公司;第四類是競爭力較弱的證券公司,主要有中信建投(13)、申銀萬國(79)等13家證券公司;第五類是競爭力極弱的證券公司,包括中德證券(62)、財富里昂(69)等68家證券公司。本研究根據以上聚類分析結果發現:第一、中信證券競爭力在證券行業處于第一位,這一結果和國內相關投資銀行競爭力排名結果相吻合。通過搜集背景資料發現,其在行業的領先地位一方面源自于其成功的上市和兼并。在我國證券行業較為低迷時,中信證券兼并重組了華夏證券、金通證券和萬通證券三家實力較為雄厚的證券公司,市場份額大大提升,為迅速發展提供了基礎。另一方面源自于其IPO業務強勢發展。第二、競爭力較強和一般的證券公司大都集中在北京、上海、廣東等經濟發達區域,其中競爭力較強且不在北上廣的只有華泰證券(在江蘇南京),但卻能夠享受到長三角經濟區優勢。競爭力較強的公司在全國的營業部較多,員工數大都超過1萬人。在競爭力較強的公司中,只有中銀國際與其他證券公司差距較大。競爭力較弱和極弱的這兩類證券公司,普遍是區域證券公司,規模較小。這些較為小型的地方型的證券公司應該明確自身的定位,發展自身在某一方面的特色,形成獨特的核心競爭力。
三、證券公司競爭力得分的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是通過對變量相關系數矩陣內部結構的研究,找出能控制所有變量的少數幾個隨機變量來描述多個變量之間的相關關系。并依據相關性的大小將變量分組,使得同組內的變量之間相關性較高,不同組的變量相關性較低。如表3所示,通過計算指標間的相關系數可知,指標之間具有較為明顯的相關關系,因此存在可以采用因子分析法進行分析的可能性。因子分析中的KMO測度和Bartlett的檢驗顯示,KMO值為0.783,Bartlett檢驗的卡方統計值顯著性概率為0,表明數據有相關性,適宜做因子分析??偡讲罘纸獗砬?個因子特征值大于1,且前2個因子特征值之和占特征值總和的89.538%,因此提取前2個因子作為主因子。如表4所示,旋轉后的因子載荷表中,對證券承銷業務收入、交易風險準備、利潤總額、一般風險準備、凈資產有較大影響,可看作是代表證券公司資產規模和盈利水平的因子。對營業部數量、員工數、總負債、凈資本、總資產有較大影響,可看作是代表證券公司營業規模和負債水平的因子。在因子分析過程中,因子得分表示各個樣本在公共因子上的投影值或坐標值。因此,以公共因子為坐標軸,在公共因子空間中,可以按各樣本的得分值標出其在空間中的相對位置。進而將每個公因子表示為變量的線性組合,用變量的觀察值來估計各個因子的值,進一步得到關于原始數據結構方面的信息。同時,以各因子的方差貢獻率占因子總方差貢獻率的比重作為權重進行加權匯總,得出各證券公司的綜合得分算法。根據該算法對證券公司進行評分,觀測到該證券公司在不同因子上的表現。如表5所示,研究發現中信證券的總分排名第一位,這一結果再次和國內投資銀行競爭力排名結果相吻合。本文認為,中信證券排名第一的原因在于因子所代表的證券承銷業務收入、交易風險準備、利潤總額、一般風險準備、凈資產等指標方面具有優勢。而位居第二位的國泰君安則在于因子所代表的營業部數量、員工數、總負債、凈資本、總資產等方面具有優勢。
四、結論與討論
本文基于中國證券公司年報數據,考慮股權結構特征并構建證券公司競爭力評價的指標體系,通過指標聚類分析,對證券公司進行評價分級,通過因子分析得到證券公司競爭力評價算法,并對89家證券公司進行綜合得分評價。多元顯著性檢驗結果分析表明,第一大股東是否為國有股東對證券公司的總資產和其營業部數量有影響;競爭力較強和一般的證券公司大都集中在北京、上海、廣東或者其他重要經濟區。這些公司大都有著大量的營業部和員工,但公司規模并不一定意味著較強的競爭力;競爭力較弱和極弱的證券公司,普遍是規模較小的區域性證券公司;聚類分析和因子分析的結果具有總體一致性,因子分析得出的前八名也與聚類分析的得出的競爭力相對較強的前三類證券公司名單一致。激烈的市場競爭要求企業努力追求的綜合競爭力和持續競爭優勢,因此證券公司應把競爭力的建立作為自身發展戰略的主要目標。競爭力較強的證券公司發展戰略可以作為其他公司的參考。而對于那些規模較小、具有地方區域定位的證券公司應該發展自身特色,形成獨特的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劉建.注冊制對證券市場的影響[J].現代商業,2014(6).
[2]熊劍慶.論中國證券業核心競爭力的構造[J].廣東商學院學報,2005(2).
[3]劉瑩.我國證券市場監管問題研究[J].現代商業,2017(31).
[4]丁立濤,林全盛,張念思等.主成分分析法在證券公司評級中的應用[J]統計與決策,2012(13).
[5]徐曉東,陳小悅.第一大股東對公司治理、企業業績的影響分析[J].經濟研究,2003(2).
[6]高承引.制約我國證券業品牌化的因素與路徑分析[J].現代商業,2018(12).
[7]王聰,宋慧英.中國證券公司股權結構、市場結構與成本效率的實證研究[J].金融研究,2012(05).
[8]劉鶴.我國證券公司盈利模式創新研究[J].財經問題研究,2013,(2).
作者:張余丹 邵鵬 單位:西安工程大學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