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美貿易發展歷程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中美貿易情況。中國加入WTO至今,中美貿易迅猛發展,自2001年到2013年,中美兩國對世界經濟發展的貢獻率已經達到了50%。由此可見,中美兩國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的主力軍,已經確立了兩國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2005年,中國繼續保持美國的第四大出口市場、第二大進口市場和第三大貿易伙伴地位,但中美貿易額與美國第二大貿易伙伴墨西哥相比僅少49.5億美元。據美國海關統計,2005年,中美雙邊貿易規模較上年增長23.3%。其中,美國對中國出口增長20.4%;從中國進口增長23.8%;美方逆差進一步擴大,達到2016.3億美元,增長24.5%。到了2009年,全球經濟危機導致美國國內經濟影響世界經濟的效果有所下降。2009年,中美雙邊貿易額下降10.2%。其中,美國對中國出口0.2%;自中國進口下降12.3%。美方貿易逆差、下降15.4%。中國依然是美國第二大貿易伙伴、第三大出口目的地和首要進口來源地。10年以后,中美貿易額恢復增長。在美國,公眾普遍認為如此飛快增長的中美貿易逆差已經開始威脅美國的經濟發展和國民的生活水平了。雖然中美貿易摩擦的數量和范圍不斷擴大,但不可否認的是,中美兩國都在中美貿易的快速發展中獲得了大規模的經濟利益。
(2)中美貿易互補性。中國和美國現階段正處于不同的發展時期:美國是發達國家,中國是發展中國家,兩個國家經濟上存在很強的互補性。第一,美國擁有先進的科學技術,和較強的創新能力,在科學、技術和管理方面遠遠超過了中國;另外,兩國科技對各國的經濟增長貢獻也不同:中美兩國技術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分別是45%和70%。第二,從產業結構上看,美國通過對內產業結構調整和對外產業轉移使國內產業結構一直領先,而中國憑借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勞動力,大量生產初級產品和勞動密集型產品,成為發達國家和新興工業化國家產業轉移的對象。第三,中國在制造業和勞動力成本上存在競爭優勢,而美國在技術和資本上存在競爭優勢。美國通過產業轉移與直接對中國投資發揮其資本和技術上的優勢,而中國吸引外國資本,利用較低的人力成本和豐富資源,通過加工貿易等主要形式對外出口以發揮其比較優勢。
(3)中美貿易依存度。中國對美貿易依存度先上升后下降,且波動較大,外貿依存度指標從2002年的6.68%變化到2013年的6.24%,2005年高達9.38%。美國對中國貿易依存度除2009年金融危機影響之外幾乎逐年上升,從2002年的1.38%增長到2013年的3.35%。很顯然,這表明中美貿易對雙方經濟發展都起到了推動作用。中國對美國貿易依存度明顯大于美國對中國貿易依存度,這說明中美貿易對中國國民經濟發展和影響是巨大的,即中國經濟的發展對美國市場產生了越來越嚴重的依賴性,很容易受到美國緊急波動的影響。
二、總結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美貿易有廣闊的發展前景,中美兩國應針對中美貿易發展以及當前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情況分別制定兩國關于貿易發展的政策及戰略,應保證中美兩國均要從雙邊貿易中獲取適當的利益。當前經濟情況表明,中美貿易對中國的重要性要明顯高于對美國的重要性,因此,中美貿易摩擦改革是美國針對中國而產生的。中美貿易在今后發展中要注意這一點。
作者:范乃菲 張媛媛 單位:山西財經大學國際貿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