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國會展業發展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中國會展業發展迅速,極大地拉動了經濟的發展,但會展業在蓬勃發展的同時也存在許多新問題,如市場化不高、專業人才缺乏、組織和管理落后等,這需要我們正確對待,促進會展業快速、健康的發展。
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會展業蓬勃發展,各類展會如商品交易會、經濟博覽會、模具展、汽車展、華交會等,無論數量和規模都在不斷擴大。有數字表明,中國內地展覽市場已成為全球發展最快的展覽市場之一。蓬勃發展的會展業,極大地拉動了經濟的增長,但也存在著許多新問題,需要我們正視。
一、會展和會展業
所謂會展,指的是會議、展覽。就是在某一預定的時空內舉行的公司會議、獎勵旅游、協會和社團組織的會議、展覽會和各種節事活動的總稱。會展業,是指利用各種會議、展覽、獎勵旅游、和節事活動資源,并為相關活動提供策劃、設計和組織,以及提供場地、配套設施及其他各項服務的經營單位和機構的集合。作為一個產業,會展業和其他產業不同,會展業雖屬于第三產業范疇,但它卻為第一和第二產業提供直接服務,因此在某種意義上說它是一個邊緣產業,也正是因為這一特性,產業的關聯度比較高,乘數效應比較大,其產業促進功能十分顯著。會展業的構成要素有會展組織者、會展場館、會展服務提供者、參展商、觀眾等,不同的構成要素在會展業的發展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
二、會展業對經濟發展的功能
1.展業能產生可觀的經濟效益。會展業一般被認為是高收入、高贏利的行業,其利潤率大約在20%~25%,會展業可以產生直接的經濟效益,這是它得以迅速發展的重要原因。會展業的興旺,繁榮了城市的經濟,同時也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收益。我國香港每年也要舉辦各種大型會議和展覽,同樣收益頗豐。
2.會展業帶動了其它產業的發展。會展業是朝陽產業,是城市經濟的助推器,它帶動了許多相關行業的發展。會展業涉及服務、交通、旅游、廣告、裝飾、邊檢、海關、物流以及餐飲、購物、通信和住宿等諸多部門,不僅可以培育新興產業群,而且可以直接或間接帶動一系列相關產業的發展。據專家測算,國際上展覽業的產業帶動系數大約為1摘要:10,這樣高的產業關聯度將使會展業成為帶動城市和區域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
3.促進商貿洽談和交易。會展業為參展的供需雙方提供相互熟悉、洽談和交易的舞臺和機會,從而大大提高了政治、文化、經濟、技術和貿易的交流和合作,商貿洽談和交易成為會展經濟的重要內涵。以2005年舉行的哈洽會為例,參會、參展外商達1.1萬人,國內客商共11萬多人,簽訂對外經貿合同金額63.8億美元,簽訂國內經貿合同金額495.3億元。通過哈洽會,哈爾濱的企業觸到了世界市場的脈搏,主動參和國際經貿大循環的意識大大增強。國際經貿活動的空前活躍,拉動了哈爾濱的產業優化和發展。除了直接經濟效益之外,參展企業經營者的理念在開放中發生了轉變,地方經濟在開放中步入了快車道,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環境以及市民的文明水準在開放中獲得了提高。
三、中國會展業發展存在的新問題
會展業在取得很大的發展和顯著的經濟社會效益的同時,也暴露了一些新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摘要:
1.展會缺乏明確定位。中國許多展會缺乏明確的市場細分和定位,沒有特色,讓廠商感覺“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德國目前的會展共有近300個,每個會展城市有10~15個大的世界級品牌展,但是每個城市的會展不會互相沖突,而中國的目前狀況是,僅在上海一個城市就會有幾個相同的展會,擴展到全中國,可能會有上百個相同的展會。有時候會讓參展商無從入手,不知該參加哪個展會。
2.會展業的市場化程度較低。中國正處在經濟轉軌時期,加之會展業在中國起步也較晚,中國會展業的市場化程度還比較低。外國會展業的發展一般是“政府主導、市場運作”,而中國許多大型會議或展覽都由政府主辦。一方面,政府對會展活動的具體運作干預太多,造成政府越位;另一方面,政府在制定規則和對市場參和者的監督等新問題上沒有發揮應有的功能,造成政府缺位。此外,中國展覽業的市場開放度不高,嚴重制約了民營企業在會展業中的發展,也限制了外資的進入,不利于形成優勝劣汰的市場競爭格局,使會展市場難以走向成熟。
3.專業人才缺乏。現代會展業是一個涉及面廣、政策性強、對專業人才和復合型人才需求非凡大的產業。中國會展業的從業人員缺乏系統的會展知識和相應的操作技能,嚴重制約了會展業的發展。另外,不少高校的會展專業設置和培養模式雷同,帶來會展專業人才供需的結構性矛盾。
4.組織及管理模式落后。中國會展業組織和管理模式落后、秩序混亂,惡性競爭時有發生。在中國,沒有一個統一的會展管理部門,辦展審批渠道多,政出多門。另外,會展業也沒有行業自律組織,缺少統一協調和管理機構。由于缺少統一的機構管理,行業行規無人制定,造成管理混亂,其實要成為會展中心應具備天時、地利、人和三方面條件,假如不顧條件,熱衷于會展,投入的成本高,結果會適得其反。
四、中國會展業發展的策略建議
1.塑造品牌展會。從國外會展的成功經驗來看,塑造品牌展會需要如下條件摘要:一是離不開權威協會、行業代表的支持,也就是涉及到的行業和企業對其的認可。二是展會要代表行業的發展方向,這樣的展會才會有明確的目標市場和目標客戶,能提供涵蓋這個行業的幾乎所有信息。三是提供專業展會服務。這要求會展企業的整個運作過程迅速高效、服務周到,從市場調研、主題立項,到尋求合作、廣告宣傳、招展手段等,甚至包括會展企業對外文件、信函格式化等都需具備較高的專業水平和從業人員的嚴謹的處事態度。
2.加快會展業的市場化進程。政府的角色和行為對市場的健康發展十分重要,政府部門應逐步退出對會展活動的直接參和,改為運用經濟、法律手段進行宏觀指導和監督管理,在創造硬件設施、提供便利的城市配套服務等方面做更多的工作。政府應根據全國展覽業發展規劃布局,完善產業政策,引導會展業健康發展;借鑒發達國家支持展覽業的慣例,為我國會展業提供必要的財政和稅收政策支持。
3.培養專業人才,優化人才結構。會展業作為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自身的發展規律和運行規則,這就需要相關的專業人才。首先,要發揮高等院校在培養專業會展人才方面的主渠道功能。其次,開展短期的職業技術培訓,不斷提高會展從業人員的業務素質和技能。第三,通過“引進來,走出去”等多種渠道,提高會展從業人員的業務水平。第四,建立和完善會展人才評估機制,以及會展業職業資格鑒定制度,使會展從業人員持證上崗,提高會展業的專業化水平。
4.建立行業協會。發揮行業協會的功能,是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發展展覽業重要的經驗總結和成功的管理模式。行業協會在制定行規,進行行業之間的協調、管理,對展會進行資質評估方面發揮巨大的功能。會展行業協會應加強成員間的信息交流,以促進展覽市場透明度,進行專業人才培訓,提高展覽會的組織水平和質量。
5.加快發展服務業。鼓勵和會展業相關的服務業發展,提高服務水平,消除服務業對會展經濟發展的瓶頸制約,使之和舉辦會展的要求相適應。以一業帶動多業,各業互相支持,而這也正體現了會展經濟能夠帶動地區經濟發展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