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體育經濟運行模式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問題提出:
1.1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體育事業一直是由國家來舉辦的,在如何利用政府力量和行政手段辦體育方面,我們有大量成熟的、可以繼承和借鑒的成功經驗,而在如何利用社會力量和多種手段辦體育,目前尚處在初步的探索階段。
1.2我國全民制學校中小學學校體育經濟運行模式現狀:當前我國全民制中小學學校體育在經濟運作方式方面,由于受上述政府辦體育的影響,仍沿用的是解放初期時實行的計劃經濟形式。表現在學校體育中,首先是各種校園、校際的體育活動的經費(當然也包括其他方面)必須經過一層一級的行政申請、行政審批、財務復核和行政審核之后,才能完成各種活動,中間不能有絲毫的越權越級行為,不能有一點遺漏,往往搞一項活動的時間還沒的跑經費審批須要的時間長,搞一次活動動用的人還沒有經費審批權動用的人多(盡管有時僅僅只有幾十元),直接導致了許多活動被人為延誤,甚至被迫取消;其次是體育場館的管理體制和經營形式上仍然顯得比較保守;再次,由于某些學校領導沒有全面發展的眼光,對學校體育的重視程度不夠,總是很少或盡可能地減少對學校體育方面進行投入等等。這些滯后的經濟形式已經嚴重地阻礙了當前我國中小學學校體育事業的發展,阻礙了當前基礎教育改革中的學校體育改革的進一步深化。
1.3我國中小學學校體育發展機遇:一是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到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我國經濟模式基本實現以市場化為主體的經濟模式,二是我國成功進入WTO,三是北京已成功取得2008年奧運會主辦權,等等以上這些都給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帶來了空前的機遇和挑戰,同時也給學校體育事業的發展營造了一個良好空間。
1.41999年11月,我校成功承辦了99’阿爾卡特乒乓球超級聯賽。當時由于學校經費比較緊張,因而在我們體育教師的提議下,學校同意走出校門尋求社會力量贊助,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和有關單位領導的慷慨相助,最終獲得近20萬元的企事業贊助,在經費使用和分配問題上通過了有關部門的審計并獲得認可。本次比賽的成功經驗啟示我們,在學校體育的各項活動中,是否可以利用社會力量來搞活搞好校園體育,同時也為我們學校在以后的時間里,如何利用社會力量搞校園體育打下了良好的經驗基礎和與有關單位的合作基礎。
2、研究方案:
2.1時間:1999年9月至2003年月11月
2.2內容:
2.2.1幾年來我校結合社會力量和其他方法搞活校園、校際體育的數據統計及主要采用運作方式。
2.2.2我市市區學校利用社會力量搞活校園、校際體育調查。
2.2.3其他地區中小學校園體育利用社會力量情況調查。
2.3研究對象:城市全民制學校中小學校園、校際體育活動情況
2.4研究方法:
2.4.1實驗比較法:以我校近幾年來如何搞活校園體育的過程作為實驗的過程。
2.4.2文獻資料法:查閱與本課題有關的文獻資料,對與之相關的文獻資料進行分析和利用。
2.4.3調查法:
2.4.3.1訪談法:通過對本地區周圍學校的實際調查研究,取得有關材料。
2.4.3.2問卷調查法:采用問卷調查形式,向其他地區兄弟學校發問卷調查表,發出100份,回收92份,回收率92%。
3、研究目的:目的在于與同仁們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悅;共同商討如何尋找新的學校體育發展思路,更好的利用更多的社會力量和更多種手段來搞好搞活校園體育,有效促進當前基礎教育改革大潮中學校體育的進一步發展。6、結論與建議
6.1當前在我國許多地方的全民制學校中,學校體育的經濟模式正在由原來的計劃經濟體制向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一種社會化方向轉變,由傳統的單一的學校獨立經營的模式逐步向半市場化、市場化、商業化和社會化方向發展,打破了傳統的“學校體育學校辦”的思維模式,為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改革中學校體育的發展拓寬了思路。
6.2中小學學校體育在經濟手段上與各種進步的社會力量的有機結合,能夠搞活校園體育、有效地促進校園體育的蓬勃發展,增進學校與各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之間的友誼,帶動和促進社區體育工作的進一步開展,從而能夠將我國全民健身事業推向新的高潮。
6.3由于當前我國在體育經濟理論研究還相對較少,特別是對中小學學校體育的經濟理論方面的研究還幾乎是空白,學校與各種社會力量聯合經營學校體育,在基礎教育理論中應該說她還是一個新生事物,在進行運作過程中還很難找到理論依據,很難找到經典事例作為藍本,因而,各地各學校在開展這項工作的時候,一定要因地制宜,從當地的實際情況出發,不能盲目的、過高的估計當地的各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的經濟承受能力,同時也不能因為害怕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太低,而將這一新生事物掐死在搖籃里。在聯合社會力量辦好學校體育的時候,一定要本著“互惠雙贏”的原則,促進校企之間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