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淺析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要素及對策范文

淺析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要素及對策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析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要素及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淺析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要素及對策

摘要:文章通過調研走訪企業,梳理影響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要素。通過分析各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構建關系模型,得出主要結論:科技創新是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科技創新的平穩有效開展需要政策引導、人才和金融的大力支撐。最后,結合調研過程中企業反映的實際困難和需求,提出意見和建議,以期對新時期實體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助力。

關鍵詞: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科技創新;轉型升級

改革開放四十年,是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四十年。在這期間,中國的經濟總量已經躍升到全球第二位。然而,隨著經濟總量的不斷擴大和國內外環境的復雜變化,傳統粗放的發展模式已無法適應當今社會和經濟發展的要求。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性、緊迫性日益凸顯。

一、發展實體經濟的重要性

黨的以來,多次在講話中表達對實體經濟發展的高度重視,他明確指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顯著增強我國經濟質量優勢?!薄皩嶓w經濟”是一個國家市場穩定運行最廣泛的基礎,“實體經濟”發展指標的變動影響著整個國民經濟指標,是觀察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的窗口。當下,實體經濟正處于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發展面臨各種內在和外在的風險和壓力,中美經貿摩擦帶來的外部環境風險以及不確定性,新舊動能轉換和經濟下行壓力,關鍵技術“卡脖子”問題帶來的結構轉型陣痛,這些問題都是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路上的“攔路虎”。2016年,在視察安徽時強調,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必須要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以創新驅動增強高質量發展是當下實體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

二、影響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要素

通過參加安徽省“四送一服”雙千工程集中活動,經過廣泛深入開展走訪調研,發現企業關注的重點和發展方向大多集中在創新和研發,以及在此過程中產生的政策、人才和金融需求。這些要素也是當前實體經濟在高質量發展過程中聚焦的重點問題??萍紕撔?、政策、人才和金融四個要素,各部分之間相互支撐、相互影響,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如圖1所示)。實體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就是要將過去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質量、粗放式、外延式的發展方式轉變為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質量、集約的、高收益的發展方式,就是要把經濟的增長模式從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轉軌,從而實現產業的結構優化調整和企業的轉型升級。而轉型升級的實現需要通過持續不斷的科技創新來驅動。因此,科技創新是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萍紕撔轮茖嶓w經濟的發展,而實體經濟的發展也為科技創新提供了基礎和保障。在企業進行持續有效的科技創新中,政策扮演了頂層設計和優化環境的重要角色。一方面,要發揮企業的市場主體作用,不能直接干預、越俎代庖,用政策的手段直接插手和改變市場規律;另一方面,又不能尸位素餐、袖手旁觀,需要政策發聲的地方要及時發揮作用。在實體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過程中,政策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為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和企業的“轉型升級”指明正確的方向;二是為科技創新、人才、金融各要素的健康發展提供支撐和保障;三是為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打造透明、公正、高效、穩定的營商環境。只有政策保障持續有效,企業才能全身心投入到科技創新的進程中??萍紕撔率且环N高風險的投入,與企業的常規生產經營活動相比,科技創新要求的門檻更高、投入更大、周期更長,而且在創新的過程中面臨著很多不確定性。這些因素都將會影響企業的創新熱情。除了上述政策環境的營造,企業的發展還需要人才支撐和金融支持。這兩個要素能夠為企業的創新發展提供強大的驅動力。曾指出,當今世界的綜合國力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競爭,人才越來越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性資源。所以,不管是國家與國家間的人才戰略競爭,城市和城市間的搶人大戰,還是各行業和產業對人才的重視和渴求,都凸顯出人才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的核心要素,創新的驅動實質上是人才的驅動。一直以來科技創新都不是無本之木、無米之炊,發展實體經濟、加大科技創新歸根到底離不開金融支持。大多數高成長性中小企業都屬于科技含量高、設備少、人員少、抵押物少的輕資產企業,這些企業的共同之處在于:輕資產,沒有大量固定資產抵押物;研發風險大,技術含量高;產品未上市或未能實現量產。這些企業處于發展壯大、創新加速的關鍵時期,對經費的需求十分緊迫,但又很難獲得傳統金融產品的支持,所以金融創新的推進迫在眉睫。近年來,“降成本”成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環節,各級政府出臺多項減費降稅的政策,為企業累計減負達1萬億元。2019年初,黨中央出臺減稅降費政策,在降低要素成本上加大力度,切實降低企業成本。然而,對于實體經濟而言,企業的發展不僅需要“降成本”,更重要的是為企業的創新發展注入“新動能”。

三、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需求分析及意見建議

1.科技創新為高質量發展筑牢根基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和5G等新技術的不斷發展,科技創新本身也發生了一些新的變化??萍紕撔碌哪J綇漠a學研合作向協同創新轉變;科技創新的主體從高校、科研院所向中小企業轉變;科技創新的客體從傳統的技術和產品創新向“產品+商業模式”創新轉變。這些新的轉變給科技創新的發展帶來了新的變化。在走訪調研中,企業對科技創新的需求和意愿非常強烈。一方面,科技型中小企業對新產品開發、技術改造、創新平臺搭建的需求非常強烈;另一方面,家居建材、紡織服裝等傳統制造業對高新技術,特別是自動化和信息化手段的技術升級需求也持續高漲。同時,這些需求背后也凸顯出企業研發能力有限、核心競爭力不足、外部技術引進缺少途徑、成果轉化不夠充分、人才和研發經費的制約等問題。結合上述問題分析,可以從創新環境的營造、創新平臺的搭建、創新主體的引導、創新人才的培養、創新成果的轉化這幾個方面進行科技創新體系的優化,包括:加大對新型研發機構、重點實驗室、科技型中小企業等創新主體的引導和培育力度;打造創新平臺、優化產業集群;鼓勵社會和企業參與基礎性前沿性科學研究;鼓勵企業與高??蒲性核哟蠛献?,推進創新平臺的市場化運作等等。同時,加大科技創新進程中政策、人才和金融要素的支持,保障科技創新平穩有效開展。

2.政策引領為高質量發展營造創新環境在針對實體經濟的走訪調研中,大多數企業都提到了政策方面的需求。如:對政策的不了解和延時滯后知曉造成企業在準備申報材料時存在短板;沒有理解獎補政策出臺的真正用意,對一些企業規模、所處行業等前置條件設置理解不充分;政策支持的項目完成周期大多是一年時間,而企業自身的產品研發周期較長,易產生時間錯位等等。上述問題的產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政策在服務實體經濟發展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可以進行優化調整之處。一是做好頂層設計,完善創新政策,圍繞重點行業和產業,加大創新政策的引領和扶持力度;二是政策的制定需要“接地氣”,從企業的實際出發,從市場的需求出發,制定與產業和行業發展相適應的創新政策、產業政策以及相關的法律法規等;三是要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增強企業的安全感和獲得感,引導產業發展有的放矢;四是要加強政策的推廣與宣貫,讓企業加大對政策的學習和了解,提升企業的積極性和歸屬感。

3.創新人才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智力支撐從安徽省目前發展階段來看,與發達省市和地區相比,在產業集聚、研發硬件、薪酬待遇,以及生活和學習的環境方面還存在差距。需在引進人才、留住人才和培養人才三個方面不斷完善。在引進人才方面,更多地發揮安徽省產業配套齊全、科教資源雄厚的優勢。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吸引高端人才,充分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建立政府搭建平臺、企業選人用人、市場配置資源的人才體制機制。在留住人才方面,發揮高校導師在人才集聚方面的優勢,倡導事業留人、團隊留人,讓高端人才可以實現自我價值,找到事業歸屬。同時,加強教育、衛生、環境資源等要素的優化配置,在高科技園區和重點產業聚集區做好相應的配套服務,解決人才在生活上的后顧之憂。在培養人才方面,加強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優化專業和學科設置,將人才培養與學位學歷教育相結合,健全人才培育機制、人才評價和獎勵機制。建立多層次的人才培養和評價體系,特別是在一些文化創意產業和一些新興行業,更要及時推出與產業和市場發展相適宜的技能評定制度,增強人才的獲得感。

4.金融創新為高質量發展注入不竭動力近年來,政府一直在推行減稅降費政策,但企業獲得感不強,實體經濟發展過程中各方面的綜合成本居高不下。一是水、電、燃油動力、上游原材料等必須的生產要素價格居高不下;二是隨著高等教育的不斷普及,人口紅利不斷減小,企業的勞動力成本逐年攀升;三是資金的使用和周轉成本較高。上述因素都造成了當前實體經濟的整體運行成本提高,負擔加重。目前企業在融資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問題,一方面,因為金融產品監管難度加大,造成金融機構不敢對新興產業和初創企業提供以扶持科技創新為主要目標的特色金融產品,已有的傳統金融服務也不能滿足企業在科技創新過程中的個性化資金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實體經濟結構的不均衡,造成一部分行業和企業發展過熱,產能過剩。而金融服務的本質使其過多的投入到社會財富的分配中,在促進實體經濟發展中的核心作用沒有得到有效發揮。針對上述問題,金融的創新應在不斷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基礎上,充分調研細分市場的多樣化需求,按需供給。一是搭建高效可行的融資平臺,不斷加大各種形式的“銀企對接”活動力度;二是通過不斷深入調研分析,針對不同行業、不同產業以及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提供特色鮮明的金融服務,豐富金融產品,以“普惠+個性”的模式加強金融產品支持。通過實體經濟的創新活動產生更多優質的投資需求,在金融創新的支持下,供給更多以實體經濟增長為基礎和保障的優質資產,發揮金融配置社會資源、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良性循環。

四、結語

在黨的報告中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痹趯嶓w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需要科技創新貫穿始終,而科技創新的持續需要通過政策引領來強化創新導向、培育創新土壤、營造創新環境。同時作為創新活動必不可少的基礎和動力,人才和金融的支撐也缺一不可,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萍紕撔隆⒄?、人才和金融四種要素之間的有機融合、相互作用共同推動實體經濟向著高質量發展不斷邁進。

參考文獻:

[1]陸岷峰,徐陽洋,王婷婷.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金融科技創新運用研究[J/OL].天津商務職業學院學報,2019(04):1-8

[2]劉穎,李妍.以金融創新助力實體經濟發展———第三屆京津冀經濟與金融創新發展論壇綜述[J].經濟與管理,2019,33(03):9-11.

[3]付保宗,盛朝迅,徐建偉,等.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研究[J].宏觀經濟研究,2019(04):41-52+97.

[4]莊雷,王燁.金融科技創新對實體經濟發展的影響機制研究[J].軟科學,2019,33(02):43-46.

[5]龍小寧.科技創新與實體經濟發展[J].中國經濟問題,2018(06):21-30.

[6]韓飛.科技創新引領實體經濟發展對策研究———以浙江省金華市為例[J].科技創新與生產力,2018(11):14-17.

[7]朱菊妹,何聰,李清鋒.創新打造實體經濟新優勢———蘇州市吳中區實體經濟發展的調研與思考[J].江南論壇,2018(11):27-29.

[8]邵麗.濰坊實體經濟發展新動能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8(19):18-20.

[9]鄧晶琎.激活實體經濟新動能[J].新湘評論,2018(16):13-14.

[10]李偉.金融科技創新與發展研究[J].金融電子化,2018(08):12-13.

[11]李文勝,陳春生.以創新為動力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43(03):85-91.

[12]賈康.金融科技的歸宿是服務實體經濟[J].中國經濟信息,2017(20):80.

[13]李東榮.以服務實體經濟為導向的金融科技創新才有生命力[J].市場觀察,2017(07):20-25.

作者:張犁朦 單位:安徽省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制片厂制作果冻传媒168| 嫩模bbw搡bbbb搡bbbb| 成人免费淫片免费观看| 国模吧2021新入口| 国产乱码卡一卡2卡三卡四| 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 久久青青成人亚洲精品|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色综合综合色综合色综合| 美女bbbb精品视频| 欧美成视频无需播放器| 成年女人永久免费看片|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欧美黑人xxxx性高清版| 日本边添边摸边做边爱边视频| 天天操天天干天天爽| 国产女18片毛片水真多| 人妻少妇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丰满熟妇在线播放| www日本在线观看| 青柠在线观看视频hd| 欧美色aⅴ欧美综合色| 成人片黄网站色大片免费观看app|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免费a∨| 全高清特级毛片|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不卡| 97久人人做人人妻人人玩精品| 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 欧美乱妇在线观看| 天天干夜夜操视频|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免费|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av永久 | 中文字幕一区在线| 黄色免费一级片| 欧美成人第一页| 天天操天天干视频| 向日葵app下载视频免费 | 99久久精品美女高潮喷水| 美国式禁忌免费| 日本牲交大片免费观看| 国产福利在线观看你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