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全球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內容摘要】
全球化使人類交往的深度、廣度與速度發生了質的變化,促使了資源在全世界范圍內的有效配置,提高了國際合作的質量,但因其是在西方國家的推動下進行的,對社會主義事業也形成了巨大的沖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正是應和著這樣的時代背景而提出的,致力于引領社會思潮,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凝聚力與向心力,使得社會主義建設在全球化浪潮中趨利避害,讓全球化這朵帶刺的玫瑰芳澤發展中的中國。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需要正確處理“一元”與“多樣”、融入與獨立、繼承與創新、理念與實踐的關系。
【關鍵詞】
全球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
一、全球化的時代背景
由于人類交往的深度、廣度與速度發生了質的變化,人們將會和世界各地的人形成競爭與合作關系,人們的機會也越來越平等,這些都意味著人類已經進入了全球化的時代。理論總是密切關注著人們的生活,在全球化鋪天蓋地影響著人們生活的同時,學術界關于全球化的爭論也在如火如荼進行著。讓我們清醒認識到,全球化是在西方國家的推動下進行的,盡管全球化促使了資源在全世界范圍內的有效配置,提高了國際合作的質量,但其推動全球化的目的是為了賺取更大的財富,而決不會是為了全人類的共同富裕這么高尚。而我們在加入到全球化的進程中來的時候,也就意味著,我們要遵循這種由西方發達國家制定的不對等的“游戲規則”。可怕的是,主導全球化的西方國家,正憑借其先進的生產力與科技,在為世人創造豐富的物質財富的同時,也將其政治、經濟制度甚至道德價值觀念不動聲色地輸入到我們腦海中。這對尚處初級階段的社會主義來說,將是個不小的沖擊。
二、全球化對社會主義的沖擊
全球化是當代特有的現象,也是不可抗拒的潮流。全球化是以經濟為主體的全球化,全球化對社會主義的沖擊也首先表現在經濟上。西方發達國家憑借其雄厚的經濟、科技與軍事實力,建立起不合理的國際經濟秩序,對社會主義國家進行強勁的經濟干預,在這種不合理不公平情況下進入全球化中來的發展中國家將處于一個十分被動的地位,這對我們來說是極為不利的,在此過程中受到損失也是再所難免的。另外,就經濟質量來看,目前社會主義國家仍然以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為主,在高科技含量方面的經濟較少,經濟運行質量不高,經濟水平不發達。而發達國家業已實現工業化或正在向知識經濟轉變,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高達百分之五十以上,這無疑對社會主義經濟來說,是無法回避的挑戰。
三、在全球化浪潮中趨利避害的戰略選擇: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西方國家主導的全球化對社會主義事業形成了巨大的沖擊,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正是應和著這樣的社會背景提出的,它反映了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要求,代表著整個社會的根本要求,適應了社會主義社會現代化建設的需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所有的社會主義價值目標中處于統領地位,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內在之魂,決定著社會主義的奮斗目標和長遠方向。因此,只有保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引領地位,社會主義建設才不會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迷失方向。那么,如何在全球化中避害趨利,最大程度地吸取世界各民族的精華來建設社會主義事業?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正確處理“一元”與“多樣”的關系:堅持馬克思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一元”指指導思想的一元化,具體是指一個社會里必須具有一個占主導地位的思想,以此來統領該社會內部各種思想,使其不偏離社會經濟發展的軌道。“多樣”指社會思想的多樣性,從國內和國際的現實看,多元經濟和政治、文化主體的存在決定了社會文化的多樣性。從總體上來看,當前中國主要存在三種文化勢力:以儒家思想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以自由主義思潮為代表的西方資本主義文化以及馬克思主義。這里的馬克思主義是個廣義的概念,它不僅包括經典馬克思主義的思想,還包括與中國實際和傳統文化結合而產生的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作為社會主義國家,要牢固把握馬克思主義思想的主體指導地位,用其來統領各種社會思潮,規范文化市場,才能為社會發展創造一個穩定的環境。
(二)正確處理融入與獨立的關系:樹立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全球化是把雙刃劍,身處這樣的時代背景,既給我們的社會發展帶來巨大的機遇,也帶來各種各樣的挑戰。在這樣的時期,需要充分調動人民的共同理想信念。理想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是激勵人不斷進步的動力,而共同理想也能調動我國各民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凝聚力。理想具有時代性,在當代中國,這個共同理想就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三)正確處理繼承與創新的關系: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在全球化語境下,我們需要從中國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出發,發揚中國文化的民族特色。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柱,而民族精神又深深地植根于民族傳統文化之中。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們既需要自覺地堅持民族文化的主體意識,又需要不斷發展和創新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保衛中國文化的主權和安全,以遏制西方帝國主義的全球擴張西式文化的圖謀,并通過發揚中國文化的思想和價值觀來化解現代人面臨的信仰和精神危機。因此,在這樣的歷史方位下,中國建設社會主義,必須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使全民族的創新精神和創造活力充分迸發。
(四)正確處理思想理念與具體實踐的關系: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思想理念與人們具體行為之間的結合是指一種將理念內化于人們的思想觀念之中,并自覺地指導實踐。榮辱觀是人們對于榮譽和恥辱的根本看法和態度,是分清是非榮辱的標準,是形成良好社會風氣、堅定社會主義理想信念的重要基礎。社會主義榮辱觀即“八榮八恥”,不僅僅是倡導一種思想理念,更是用來指導人們的行動標準。要扎扎實實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落實到社會的各個領域,從政策環境、制度環境、社會環境等方面提供有力的支撐。人們的理想信念是在社會主義發展中不斷逐步樹立和增強的,這就是最有效的教育途徑。社會主義是世界歷史性的事業,因此,建設社會主義,特別是在全球化這樣一個大背景下,將是一項復雜的系統性工程。它需要統籌兼顧,妥善地處理好各個方面的關系。而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以及培育由其發展凝練而成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是引領社會主義思潮在全球化語境下發展的一盞明燈。
【參考文獻】
[1]托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7
[2]楊雪冬.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于全球化的基本觀點述評[J].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06,5:25~35
作者:何玉紅 單位:安慶職業技術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