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低碳經濟評價模式分析范文

低碳經濟評價模式分析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低碳經濟評價模式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低碳經濟評價模式分析

一、引言

工業革命的結果是科學技術的發展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但是隨著工業技術的發展,人口劇增,人類生產、生活方式的改變,造成了人口、資源與環境的破壞,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多,全球災難性氣候屢屢出現。目前,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已經引起各國領導人的廣泛關注。以低污染、低排放和低能耗為基礎的低碳經濟正成為世界經濟的發展趨勢,低碳經濟規則也將成為全球經濟的新規則。2003年,英國在《我們未來的能源:創建低碳經濟》的白皮書中提出了低碳經濟的概念,指出低碳經濟是通過更少的自然資源消耗和更少的環境污染,獲得更多的經濟產出;低碳經濟是創造更高的生活標準和更好的生活質量的途徑和機會,也為發展、應用和輸出先進技術創造了機會,同時也能創造新的商機和更多的就業機會[1]。但是《我們未來的能源:創建低碳經濟》中并沒有給出這一新名詞的明確界定。對于低碳經濟是一種經濟形態還是一種發展模式,或是二者兼而有之,學術界和決策者尚未有明確共識[2]。筆者認為,低碳經濟是經濟社會和人文發展達到一定水平的經濟形態,旨在實現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和發展社會經濟的共同愿望。對于低碳經濟的綜合評價方法,國外主要有綜合評價模型、凱恩斯宏觀經濟模型、可計算一般均衡模型、動態能源優化模型、綜合能源系統仿真等。低碳經濟綜合評價模型本質上是一種環境—經濟模型,也是目前國際上使用的對低碳經濟進行綜合評價的主要方法。宏觀經濟模型是根據新古典經濟增長理論建立起來的非線性宏觀經濟模型。該模型描述了各部門中投資和消費的模式,并重點強調了與溫室氣體排放政策有關的短期波動性。其他模型也是國際上使用的對低碳經濟進行評價的模型,但由于數據的可獲得性和可操作性,目前還處于理論研究之中。國內關于低碳經濟的研究起步較晚,對于低碳經濟評價指標體系研究還比較少,主要有基于層次分析法的低碳經濟綜合評價,基于物質流分析法的低碳經濟綜合評價和指標值綜合合成法。本文擬用指標值綜合合成法對河北省低碳經濟發展狀況進行評價。

二、低碳經濟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原則

評價指標體系是說明被研究對象各方面的關系,由若干相互聯系和制約的統計指標所構成,它可從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全面反映研究對象的總體狀況。構建科學合理的指標體系是為了對研究對象進行準確可靠的評價。為了準確、全面、科學地衡量河北省低碳經濟發展情況,在研究和設定具體評價指標時,我們應遵循以下原則:

(一)簡明性和代表性

低碳指標評價體系應當充分反映和體現低碳經濟的科學涵義,系統而準確地理解和把握低碳經濟的本質。同時考慮數據取得的難易程度,充分利用現有的統計資料,要選擇那些有代表性和簡潔性的綜合指標。

(二)系統性和準確性

低碳經濟的特點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評價指標體系應能夠全面反映低碳經濟發展的諸方面,該評價指標體系由若干個子系統組成,并在不同層面上采用準確的指標和指標群。

(三)可得性且具有可比性

選擇評價指標應考慮指標可量化的難易度,本文選取的低碳經濟評價指標均可量化。同時,構建的低碳經濟評價指標體系應具有動態可比和橫向可比的功能:動態可比是指在時間序列上的動態比較;橫向可比是指在同一時間上對評價指標數值的排序比較。(四)經濟指標和環境指標的相容性指標體系作為一個整體應當能夠基本反映低碳經濟發展的基本狀況,應當體現它的內在經濟涵義。同時,由于低碳經濟具有經濟性、技術性和目標性的特征,指標的選取還應盡可能地與環境指標相容。

三、低碳經濟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一)評價指標體系的設計

低碳經濟是一項涉及面廣、具有很強系統性和綜合性的工程,低碳發展模式是一種以發展低碳為主要特征的可持續發展模式。為達到科學評價低碳經濟發展狀況的目的,建立一個綜合性評價指標體系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從經濟發展、碳排放、環境能源和社會人文等四個方面建立了低碳經濟評價指標體系,共有16個二級指標(如表1所示)。

(二)主要指標的解釋

(1)人均GDP:GDP是按市場價格計算的國內生產總值的簡稱,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它用來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發展綜合水平最基本的指標。人均GDP=當年的GDP/當年的人口。(2)GDP增長率:GDP增長率=(當年GDP-前一年的GDP)/前一年的GDP。(3)碳排放總量:一段時間內二氧化碳的排放總量,本文中一段時間指一年。(4)人均碳排放量:人均碳排放量=碳排放總量/人口總量。(5)平均碳排放系數:平均碳排放系數=碳排放總量/能源消費總量。(6)單位碳排放的產出:單位碳排放的產出=GDP/碳排放總量。(7)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在城市建成區的各類綠地面積/建成區面積。(8)城市化率:本文采用公安部門認定的非農業人口與全部人口的比重,城市化率=當年城鎮人口/當年全部人口,城市化率反映了城市發展的歷史和現狀。

(三)碳排放的計算

關于碳排放估算模型,目前國際上應用最廣泛的是日本學者茅陽一(KayaYoichi)教授在1989年的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研討會上提出的卡亞公式,該公式將碳排放與人口、經濟、能源結構、技術等因素聯系起來,主要估算能源消費產生的碳排放[3]。計算公式如下。C=P*(GDP/P)*(E/GDP)*(C/E)式中:C—碳排放量;P—人口;E—能源消費量;GDP/P—人均GDP;E/GDP—能源強度,即單位GDP的能源消費,主要與技術有關;C/E—單位能源的碳排放,主要與能源利用結構有關。轉換后公式如下:C=∑iCi=∑(iEiE*LiEi)*EY*YP*P式中:C為碳排放量;Ci為i種能源的碳排放量;E為能源的消費量;Ei為i種能源的消費量;Y為國內生產總值;P為人口;其中Ci/Ei為各類能源的碳排放系數。文中采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提出的各類能源的碳排放系數:煤炭、石油、天然氣的碳排放系數分別為0.7476噸碳/萬噸標準煤、0.5825噸碳/萬噸標準煤和0.4435噸碳/萬噸標準煤,水電、核電等不含碳能源排放系數為0[2]。

(四)評價指標權重的確定

通過對河北省2005—2009年的數據收集,獲得了評價指標體系中需要的所有數據(見表2)。首先采用公式Zi=(Xi-Xmin)(/Xmax-Xmin),對數據進行無量綱化處理(見表3)。變異系數法又稱離散系數,本文利用2010年《河北經濟年鑒》和2010年《中國能源統計年鑒》的相關數據資料,采用變異系數法確定各指標的權重,各指標權重的計算公式:Vij=σijXij(i=1,2,…5;j=1,…16)其中,Vij,σij,Xij分別表示第i對象第j個指標數據的權重、樣本標準差和均值。在本評價體系所選用的指標中,逆指標包括碳排放總量、人均碳排放量、平均碳排放系數、單位碳排放的產出、人均能源消費量和人均電量消費量六個指標。對逆指標進行同向化處理,使其符合實證分析的要求,公式為:X=1Xi(五)綜合得分各個單項指標的綜合得分要先確定各指標的標準值,即經過標準化處理的數據;然后,求出權重與標準值的乘積,具體的計算過程可以用公式表示:單項指標得分=權重×標準值各類指標綜合得分是本類指標中所包括的單項指標的和,具體的計算過程可用公式表示:Si=j=0ΣXij(i=1,2,3,4,3,5;j=1,2,…16)其中Si,Xij分別表示各個分類指標和單項指標的得分。最后河北省2005—2006年低碳經濟發展水平如圖1所示。

(五)綜合評價與分析

根據指數化綜合合成法的分析,不難看出:2006年河北省低碳經濟發展水平比2005年低碳經濟水平增長了幾十倍,緊接著2007年降下來,之后進入平穩水平。雖然2006年的低碳經濟水平最高,但是經濟增長卻是這幾年中最慢的一年,以經濟發展緩慢達到發展低碳的目的。2005年河北省的低碳經濟發展水平為1.157,2009年達到12.958,經過5年的努力,在繼續保持經濟增長的同時,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明顯減少,使河北省低碳經濟發展水平進一步提高。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河北省低碳經濟發展水平基本處于穩定上升狀態,但不能否認的是,河北省整體的低碳環境發展水平卻不令人滿意,究其根本原因,是由于河北省缺乏與潔凈能源有關的技術和政策。[4]因此,必須結合河北省的實際情況,發展適合河北省實際狀況的能源技術和政策,才能進一步減少河北省的碳排量,提高河北省的低碳經濟發展水平和改善人民生活環境狀況。

四、結語

本文在充分利用現有成果的基礎上,把低碳經濟的概念界定為:低碳經濟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一種高級的社會經濟形態,其發展模式以技術創新和政策措施為支撐,以建立一種高效低排的低碳產業鏈為途徑,從而實現經濟發展方式低碳化、人類生活消費方式低碳化,其核心前提是經濟的穩步增長,最終目標是實現生態環境和社會經濟的協調發展[5]。這一概念具有廣泛的內涵,它包含經濟發展、產業結構、環境能源和社會人文等內容。從低碳經濟的內涵以及產業結構這一角度出發,遵循低碳經濟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原則,本文構建了低碳經濟的評價指標體系。由于目前國內外對低碳經濟評價體系的研究還非常少,國際上至今未出臺具有權威性的低碳經濟評價體系,因此,本文對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只是一個嘗試,希望本文對河北省低碳經濟評價指標體系的分析能夠為河北省今后的低碳經濟發展提供幫助。希望有關決策部門盡快構建起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低碳經濟評價指標體系,促進低碳經濟理論體系的建設和完善,使低碳經濟加速從先進的理念發展成現實的經濟運行模式。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人热人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自产2023最新麻豆| 久久精品*5在热| 欧美精品第欧美第12页| 午夜理论影院第九电影院| 成年人免费的视频| 国产美女在线播放| 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免费福利|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黄在线观看免费观看不卡| 五月天国产视频| 污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午夜dj在线观看免费高清在线| 2020国产欧洲精品视频| 女人被男人桶得好爽免费视频| 九色视频最新网址| 欧美最猛黑人xxxx黑人猛交| 免费h视频在线观看| 老司机67194精品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xxxxwww日本在线| 日本三级特黄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一区东京热| 欧美精品黑人粗大|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dvd | 国自产精品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 日韩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女成人图区| 添bbb免费观看高清视频| 免费鲁丝片一级观看| 美女18隐私羞羞视频网站|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 黑人大长吊大战中国人妻| 深夜a级毛片免费视频| 国产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综合福利|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 视频一区视频二区制服丝袜| 国产女同无遮挡互慰高潮视频| 99久久人妻精品免费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