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本科生科研創新能力評價體系構建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在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時代背景下,建立系統科學的科研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對國際貿易專業的本科生創新意識和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文章構建以科研創新能力為目標層、包括四個一級指標(科研創新思維、科研創新人格、科研創新基礎能力和科研創新實踐)的評價指標體系,并從智力、環境、制度和投入等方面分析了影響國際貿易專業本科生科研創新能力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礎上提出提升自我科研創新素養、搭建科研創新平臺和健全科研創新激勵機制等相關對策。
關鍵詞:國際貿易專業本科生;科研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影響因素
高校的本科培養目的和培養機制決定了本科生比研究生有更多的機會接觸不同學科,更容易在跨學科項目中取得比較優勢。國內也已有很多高校學生在本科階段主動通過申請課題、參與課題或撰寫課程論文等方式參與科研訓練。建立系統科學的科研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對國際貿易專業的本科生創新意識和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運用層次分析法,評價國際貿易專業本科生在其專業領域運用所學的國際貿易專業知識不斷提出獨創性、新穎性、適用性的新思想、新理論、新方法的綜合能力。
一、國際貿易專業本科生科研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評價國際貿易專業本科的科研創新能力,需要構建科學的、全面的、獨立的,具有針對性、層次性的評價指標體系。指標體系的構建是評價科研創新能力的核心部分,對于研究結果的可靠性、科學性具有重要作用。
(一)評價指標的選取1.科研創新思維。科研創新思維是科研創新活動的核心和關鍵,主要表現為新技術出現、新觀念和新方案的提出以及新理論的形成。本文將影響科研創新思維的方面分為邏輯思維能力、發散性思維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2.科研創新人格。科研創新人格意為促使科研創新活動的順利進行的基本保障,這體現于個人的創新品質和素養。本文將影響科研創新人格的因素拆分為價值觀、科研創新態度和動機。3.科研創新基礎能力。科研創新基礎能力是指在科研創新活動中對所需要的專業基礎知識和通識學科的掌握和應用水平。我們將科研創新基礎能力的影響因素分為外語水平、課程成績、專業資格證書的獲得以及經濟學分析方法的應用。4.科研創新實踐。科研創新實踐是運用已有的專業知識,進行科研創新活動實踐,將科研創新成果運用到生活實踐中去。我們將科研創新實踐影響因素分為參與科研調研能力、參與科研執行能力、參加科研活動次數、參加科研會議次數。
(二)評價指標的權重確定在建立國際貿易專業本科生科研創新評價模型的過程中,確定各影響因素之間的相對重要性,即確定各要素在模型中的權重,是非常關鍵的。采取層次分析法(AHP),綜合運用定性與定量分析兩種方法,以調查問卷數據分析為基礎,既保持定量的科學性,還有助于加強定性的客觀程度。1.建立層次結構模型本文采用層次研究法來建立國際貿易專業本科生科研創新能力評價模型,從上而下將研究問題的影響因素分解為若干層。一個目標層,中間設置準則或目標層。然后構建對比矩陣,直至最后一層。其中,矩陣中任意指標與其自身同等重要。接下來層次單排序,針對每個矩陣,列出特征方程并求解,并對求解結果進行層次單排序。然后進行一致性檢驗,若檢驗通過,則特征向量即為權向量;若檢驗不通過,則需要重新構造對比矩陣。即:首先,計算一次性指標CI。,其中λ為判斷矩陣的特征向量,n為判斷矩陣的階數。計算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R.I.。最后,計算一致性比例C.R.。若C.R.<0.1,則說明檢驗通過。最后進行層次總排序,從最高層依次往下進行,然后確定權重,計算出每個一級、二級指標在評價體系中的權重。2.評價指標權重確定通過向專家學者發放調查問卷,確定國際貿易專業本科生科研創新能力的影響因素,并確定國際貿易專業本科生科研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的權重。本文建立了國際貿易專業本科生科研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一個目標層A,在此基礎上建立了科研創新思維B1,科研創新人格B2,科研創新基礎能力B3,科研創新實踐B4,四個一級指標。在此基礎上,又建立了14個二級指標。本文設計專家調查問卷,由專家運用AHP法1-9標度法,確定各指標間相對重要性。通過計算,專家對國際貿易專業本科生科研創新能力評價指標的權重,最終獲得各專家的平均權重。具體評價指標如表1。
二、國際貿易專業本科生科研創新能力影響因素分析
國際貿易專業本科生科研創新能力的影響因素是多方面的,我們將從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兩個方面來分析國際貿易專業本科生科研創新能力。其中內部因素是指影響國際貿易專業本科生科研創新能力的個人科研創新素養,包括科研創新的智力和態度;而外部因素則指的是影響國際貿易專業本科生科研創新能力的社會外部環境,包括科研創新的環境、制度和投入。
(一)內部因素研究國際貿易本科生科研創新能力的高低,從其自身內部因素出發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科研創新智力可細分為國際貿易專業本科生自身的科研創新天賦、知識儲備與學習能力。科研創新天賦對于人們取得一些方面的成功有重要的影響,而天賦的特殊性在于每個人的天賦都生而不同。對于國際貿易專業創新天賦較高的學生大腦靈活,思維跳躍,善于開辟新的角度研究問題。天賦并不是科研創新能力的唯一決定因素,對于中國海洋大學國際貿易專業的本科生來說,他們能進入同一所大學的同一專業,因此,他們之間的科研創新天賦相差不大。知識儲備是國際貿易專業取得科研創新成果的重要基礎,知識儲備不單指在國際貿易專業方面專業課程知識的掌握,還包含外語水平的掌握、統計分析方法的數量掌握。學習能力的高低不僅對于國際貿易專業本身科研創新能力具有較大的影響,而且對于進行科研創新的研究者們都具有重要影響。有較高自我學習能力的同學,在國際貿易專業方面較容易取得科研創新成果,該類同學在發現新穎的研究問題,研究方向的時候,會發揮自我學習的能動性,去吸收和掌握所需要的知識,進而取得科研創新成果。科研創新態度的影響因素可細分為科研創新意識、決心和價值觀。科研創新決心指一個人在科研創造活動中的堅定程度,包括其意志力、吃苦耐勞精神和責任等。科研創新決心對于科研創新能力具有重要的影響,科研創新活動并不是一帆風順的,中間必定會遇到一些科研瓶頸,只有擁有較高科研創新決心的研究者才會將科研進行到底,在遭遇科研瓶頸的時候,努力嘗試其他的方法途徑,進行思維方面的創新,才能取得科研創新成果。目前,學術界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功利性研究目的,出現許多急功近利、抄襲剽竊和弄虛作假的學術不端現象;樹立正確的學術道德價值觀,能夠激發研究者的探索欲望和研究興趣,對于提高其科研創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中國海洋大學國際貿易專業本科生科研創新態度較為端正,注重創新,從而促進其科研創新能力的提高。
(二)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則指的是影響國際貿易專業本科生科研創新能力的社會外部環境,包括科研創新環境、科研創新制度和科研創新投入。科研創新環境。學生所處周圍的學術環境對于他們科研創新能力的高低具有重要意義,如果身邊的同學朋友具有較濃厚的科研熱情,自然而然會帶動其的科研熱情。一個學術研究難題在大家的共同的研究下,化整為零、化難為易,攻克該研究難題便不是一件難事。所以國際貿易專業本科生所處周圍學術環境對于創新能力的高低具有重要的影響因素。中國海洋大學是一所學術氛圍比較濃厚的大學,相信對于國際貿易專業本科生科研創造能力的提高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科研創新制度。科研創新制度對于科研創新能力的高低具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因素,包含培養制度和激勵制度。對于大學本科生的培養應是自主自由的不應是僵化刻板的,這不利于發揮其思維的靈活性,進而激發創新靈感。對于本科生的科研創新成果給予一定的物質激勵和精神嘉獎,不僅是對其長時間努力付出的一種回報,使其科研創新去后顧之憂,更可以激發其科研熱情,增強對學術的熱愛程度。科研創新投入。科研創新投入是為促進科研創新活動而提供的軟件和硬件條件支持,包括科研經費與硬件設備等。科研創新投入對于國際貿易專業本科生科研創新能力的外部影響因素,其投入的高低對于提高科研創新能力具有重要影響作用。屬于經濟學科的國際貿易專業,創新投入的硬件設備主要包含一些知識平臺,確保研究者有機會接觸到最前沿的研究熱點。因此,科研創新投入對國際貿易專業本科生科研創新能力具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中國海洋大學在科研經費、科研創新投入方面均是比較高的,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動其創新能力的提高。
三、國際貿易專業本科生科研創新能力提升對策
本文構建了國際貿易專業本科生科研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從內外部具體分析影響國際貿易專業本科生科研創新能力的因素,在此基礎上提出提升自我科研創新素養、搭建科研創新平臺和健全科研創新激勵機制等相關對策。第一,提升自我科研創新素養。從國際貿易專業本科生自身來看,其科研創新基本素養是科研創新能力的關鍵內在因素,較高的個人科研創新素養是取得科研創新成果的必要條件。針對如何提高自身科研創新素養,可以從知識儲備、學習能力以及知識運用能力方面分析。首先,不斷學習,提高知識儲備水平。國際貿易領域的創新基礎在于大量閱讀相關方面的文獻書籍。外語水平直接決定你理解外文文獻的深度,擁有較高的外語水平,可以快速理解文獻的內容,對其科研創新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國際貿易專業本科生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加強外語的學習,增強自身知識儲備,不斷提高自身科研創新素養。同時國際貿易專業本科生在大學四年還需持續提高自我學習的能力,這不僅會使其將來接觸新鮮事物時可以較快掌握;而且會潛移默化地提高其科研創新能力。第二,搭建科研創新平臺。從學校角度來看,學校不僅應為本科生搭建更好的科研平臺,更是為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導師、教授等科研創新提供更好的科研創新平臺,為他們科研創新提供便捷的物質條件。對于國際貿易方面的經濟學科,其科研創新平臺包括中外文數據的獲得、舉辦參加科研學術講座會議、參與導師的研究課題等機會平臺。學校應覆蓋較多較大的電子資源數據庫,給學生們接觸中外文文獻平臺,以便充分發揮其科研創新能力。第三,健全科研創新激勵機制。物質方面的激勵涉及對于大學本科生的生活補助與成果獎勵,加強對本科生的生活補助可以使其無后顧之憂地進行科研創新活動,而成果獎勵則是對其這一研究成果的認可與鼓勵。通過完善生活補助與成果獎勵兩個的物質激勵機制可以給予研究者物質上的鼓勵,有利于其科研創新能力的提高。與之對應的,還需完善精神激勵機制。精神激勵機制有助于增強研究者的參與感、獲得感與成就感,有利于提高其科研創新能力。學校可以增加多樣精神激勵機制,例如增加科研創新先進者等研究稱號、推免碩士研究生、參與國外大學交流項目等形式。因此,健全科研創新物質與精神方面的激勵,能夠有效提高中國海洋大學國際貿易專科生科研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吳楊,喬楠,施永孝.大學科研創新評價的國際經驗與啟示———基于英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科研評價體系特點的考察[J].科學管理研究,2018,36(01):96-99.
[2]朱婭妮,余玉龍,汪海燕.面向協同創新的高校科研績效評價體系研究[J].科研管理,2016,37(S1):180-187.
[3]洪名勇.促進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內容提高本科生創新能力———以貴州大學農林經濟管理本科專業為例[J].人力資源管理,2012(12):213-215.
[4]吳昕蕓,郭照冰,任團偉,等.高校專業碩士工程實踐與科研創新能力培養研究[J].科學管理研究,2018,36(05):101-104.
[5]劉成科,王少,孔燕.科研創新能力提升的內生路徑———科研自我效能感作用機制初探[J].科學管理研究,2018,36(03):20-23.
[6]劉寧寧.不同高校生源博士生科研創新能力差異研究———基于1007名工科博士生的分析[J].中國高教研究,2017(11):54-59.
作者:李晨 劉鵬云 單位:中國海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