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談爾康制藥會計信息失真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本文以2017年爆出的爾康制藥會計信息失真事件為案例,分析爾康制藥會計失真的主要表現、揭露其會計失真的危害,最后從社會、企業、員工三方面提出合理建議防止類似事件的發生。
關鍵詞:爾康制藥;會計失真;虛增利潤
我國經濟逐年發展,上市公司在市場中的地位顯著提升,已經成為市場經濟的中流砥柱。但是,近些年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失真事件頻發,由于控制制度不健全、處罰力度不夠等原因,會計失真現象還在持續發生,前有安然、銀廣夏事件,近幾年又爆出了九好集團、欣泰電器造假件,會計信息失真不僅直接損害了投資者的自身利益,另一方面也給中國市場經濟帶來巨大的沖擊。因此,為防止會計造假提出相關建議、意見刻不容緩。所以本文對爾康制藥會計失真案例的分析,找到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的主要表現、會計失真的原因以及會計失真的建議,希望能為上市公司健康、穩定發展提供一點借鑒。
一、爾康藥業會計信息失真案背景
湖南爾康制藥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爾康制藥)成立于2003年10月,2011年9月在深交所掛牌上市,公司主要從事研發、生產和銷售原料藥、藥用輔料,藥用空心膠囊、軟膠囊和藥用淀粉膠囊市企業的主要產品。在2014-2016年,爆出會計失真事件之前,企業的凈利潤分別是2.874億、5.831億、7.817億,企業的凈利潤在迅速地增長,爾康制藥也成了投資者瘋狂追逐的對象,都渴望企業優秀的業績能帶動企業股價的攀升。2017年5月9日有研究機構指出,爾康藥業的利潤虛高且存在虛增資產的現象,文章一發出便在市場中引起股民的廣泛關注,爾康藥業的信譽和品牌受到嚴重影響,股價一落千丈,直到2018年4月證監會對此造假事件調查清楚之時,爾康制藥經歷了停牌、復牌、股價連續跌停等,市值蒸發過百億。
二、爾康制藥粉飾報表的手段
(一)改良性淀粉毛利率遠高于其他企業從爾康制藥的年度報告中我們可以看出,企業的利潤很大一部分來源于企業的“18萬噸藥用木薯淀粉生產項目”,而且財務報告顯示其“18萬噸藥用木薯淀粉生產項目”的毛利率高達91%,如此之高的毛利率,只有在貴州茅臺、煙草等行業中才出現過,在制造業中有如此“驚為天人”的毛利率存在的,實屬少見。那么,爾康制藥“18萬噸藥用木薯淀粉生產項目”的毛利率確實表現如此出眾么,分析發現還是有很多漏洞存在。(1)存貨周轉期持續上升。當一個企業毛利率在行業中數一數二時,其商品在市場上的銷售情況頁必然同樣火爆,企業才能維持高毛利銷售。但是當我們分析企業在造假案發生前2014-2016年存貨價值和存貨周轉情況時發現如下情況,見表1、表2。從企業2013-2016年的數據可知,企業每年年末的存貨賬面價值逐漸加大,2013年到2016年年末這個數據增長了6倍,同時,企業的存貨周轉天數也在逐年上升,最高時達到2015年的186.74天周轉一次,這和企業的高毛利確實不匹配。(2)應收賬款周轉期持續上升,研發支出變化不大。再從企業2014-2016年的應收賬款和研發支出情況也可以分析出,企業的應收賬款期末數逐年增大且賬齡長,企業的研發支出占比并無明顯增大,且在年度報告中并未發現企業研發出新型技術,這些情況都和企業的高毛利說法相左。我們再來看一下,同樣是高毛利的貴州茅臺集團的情況,茅臺集團近十年每年毛利率都在90%以上,從2016年起茅臺集團的應收賬款為0元,2014、2015年茅臺集團應收賬款的周轉天數頁只為0.03天,主要的銷貨模式為預收貨款銷售貨物。同樣時兩個毛利率90%以上的企業,其不同的銷貨情況頁值得人思考。
(二)虛增收入2016年,爾康制藥從其下游子公司購入一批膠囊制品原材料,由于2016年市場形勢和政策控制,該批膠囊并未完全對外銷售,該筆交易應該算作內部交易事項,內部交易產生的未實現交易損益應該抵銷,但企業當年仍然將該項交易列為收入列示,虛增主營業務收入2.29億元。另爾康制藥在與SYN公司的交易過程中,由于爾康制藥提供的產品質量不達標,在可預見的未來內很可能發生退貨,但是就該事項,爾康制藥未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的要求對該項交易進行銷售退回處理,使得公司由該項交易虛增主營業務收入2500萬元。
(三)在建工程增速過快從表3可以看出,企業的房屋建筑物從2014年的4.03億元到2016年的13.87億元,固定資產(房屋建筑物)規模上升3倍左右,從爾康制藥2016年年報數據可知,企業固定資產(含在建工程)凈額為25.4億元,占總資產的比重達到44.94%。爾康制藥的房屋建筑物資產在2015-2016年固定資產中占比超70%,根據爾康制藥2015年年報披露的信息可知,爾康制藥有大量未辦妥產權登記的房屋資產信息,合計共有455,226,539.71元,查閱到2016年也有兩項相關房屋資產信息共計93,243,686.18元。除此之外,爾康制藥還將賬面價值2696.73萬元的建筑物計入投資性房地產核算,綜上所述,金額共計57,543.75萬元。另外,2016年爾康制藥的房產稅發生額與實際房產金額也是難以匹配,2016年4月之前,企業發生的房產稅、土地使用稅、印花稅、車船稅通過”管理費用“科目核算,爾康制藥2016年通過管理費用核算的”四小稅“共發生303.33萬,這就表明,爾康制藥2016年1月至4月發生的房產稅的最大值只能為539.42萬。2016年財政部了新規定,將這些小稅種列報于“稅金及附加”項目,2016年5月至12月,爾康制藥發生房產稅236.09萬,所以2016年1月至12月,爾康制藥賬面記錄的房產稅發生額最高只能是539.42萬。按照稅法規定的房產稅計算公式,這部分房產爾康應該繳納的房產稅金額應該是552.42萬元,超過我們前面計算的2016年最高房產稅限額539.42萬,可以推斷爾康制藥可能存在虛構資產的嫌疑。
三、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的治理對策
(一)企業角度的治理對策為了防止企業在利益驅動下發生會計造假行為,首先,企業應該建立自上而下的內部監督體系,從監督曾、管理層到執行層都要遵循嚴格的行為規范;其次,完善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尤其是財務方面,一定要合理設置財務崗位,明確各財務崗位職責,嚴抓審批制度;最后,企業要重視對財務報表的審核,財務報告數據和投資者、債權人等報表使用者的利益直接相關,所以,企業必須保證財務報表信息的準確性,保證各方使用者的利益。
(二)社會角度的治理對策首先,應該完善法制建設、加強監管,努力營造和維護“公平、公開、公正”的市場環境。對于有財務造假、信息失真現象的企業,監管部門要在政府網站進行通報,鼓勵大眾對企業信息進行監督。其次,監管部門應該建立追責制度,財務造假事件發生之后,企業形象一落千丈直接導致企業股價驟降,股民等財務信息使用者的切身利益首先會受到損害。所以,國家必須加大對財務造假行為的處罰力度,對其增加處罰金額和增加刑事責任的追究,一旦發現有財務造假狀況,不但對公司進行高額罰款,還要對主要的負責人追究刑事責任,震懾違法分子。
(三)員工角度的治理對策企業的會計人員作為賬務處理的一線人員,會計造假事件發生時無論其自身出于主動還是被動,對此造假行為都有著不容推卸的責任。所以企業在招聘會計人員時,在關注其業務能力外還要重點關注其職業責任感,定期加強員工培訓,提升員工業務水平,提升樹立以誠實守信為根本的職業道德模范,以身作則堅決抵制一切會計造假行為的發生。
參考文獻
[1]張燕.當前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應對措施[J].會計師,2018(16).
[2]望曉樞.淺析我國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的現狀、成因及對策[J].現代經濟信息,2018(9).
作者:劉夢 單位:廣州工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