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研究會計監督與會計信息失真的現狀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單位內部監督
單位內部指的是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對單位經濟活動進行監督的過程,事實上,我們希望通過會計人員來對企業經營者來進行監督的想法是很難實現的,原因在于,對企業的所有者來說,企業會計人員和企業的經營者是一個整體行動的。監督本來的意思是外力對某一事物的制約,從這個角度上來講是不存在“自我監督”的。所以單純的依靠會計人員來實施對企業經營者的監督來防范會計信息失真是難以實現預期目標的。
2、社會監督
注冊會計師可以通過監督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會計信息的質量,有人把注冊會計師稱為“經濟警察”。可見,注冊會計師在經濟活動中的責任是多么的重大,注冊會計師應當充當會計信息博弈的裁判,但是,中國注冊會計師行業的現狀不免讓人擔憂,縱觀中國的會計信息造假案件,每一件都是暗含有注冊會計師的影子,有的注冊會計師不但不是獨立審計會計信息,而且還參與造假。
3、政府監督
無論是企業內部會計監督還是社會監督,如果缺少強有力的后盾都無法實施,在我國這個強有力的后盾就是政府監督。政府監督能夠給企業內部控制施加壓力,政府監督能夠加大對注冊會計師的限制,使其更傾向于揭示經營者的造假行為,由此可見,在內部會計監督,社會監督和政府監督三位一體的會計監督體系中,政府監督是保持該體系正常有效運轉的核心和基礎。
二、會計信息失真的對策和結論
由于會計信息不對稱,會計監管不力等一系列問題使得會計信息失真越來越嚴重。會計信息不對稱是造成會計失真的重要原因,我們可以采取鼓勵、獎勵等激勵機制來減少會計信息的不對稱。單位內部監督嚴格意義上來說不是一種監督,他更傾向于單位的內部控制,因此,完全指望單位內部監督來阻止會計信息造假是不現實的,但是我們可以通過提高內部控制減少會計信息的失真。政府監督可以通過降低監督成本,提高監督效率,提高對造假者的懲罰等一系列手段來提高政府監督的監管力度。
作者:王凡古力哪爾.麥買提單位:中央財經大學會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