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經濟波動與農村居民消費論文范文

經濟波動與農村居民消費論文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經濟波動與農村居民消費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經濟波動與農村居民消費論文

一、理論模型

首先構建一個代表性農村消費者兩期的基本經濟模型,消費者面臨兩期的最優消費決策,消費者的效用函數為。考慮政府財政支出和經濟波動的影響。為簡化分析,政府財政支出僅討論財政對農支出變量,假定財政對農支出Z的經濟效率為δ,經濟波動對收入的影響系數為ζ。財政對農支出對農村居民消費的影響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投入性支出增加和提升了農村公共產品與服務的數量和質量,從而改善了農村的生產經營環境,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有利于農民增加收入從而提高消費能力。同時,農村基礎設施的完善也有利于營造促進農民消費的客觀環境,比如在公共產品供給不足時可能轉變為私人自行提供,擠占私人消費,并且基礎設施性質的公共物品缺乏會限制農村居民的消費,如公路道路和加油站的不足使得農民汽車消費的意愿不足。另一方面補貼性支出會直接增加農民收入,拉動農村居民消費。如2002年之前的農產品價格補貼,2002年之后對耕種農戶的直接補貼等。綜上,財政對農支出的經濟效率是正值。經濟波動對收入的影響作用存在爭議,一些學者認為經濟波動會導致高產出,如Schumpeter(1934)認為經濟波動能降低企業改進效率行為的機會成本,有利于企業效率的提高;[29]Mirman(1971)經濟波動會導致更高的預防性儲蓄和投資,最終促進經濟增長。[30]還有一些學者認為經濟波動會帶來產出的損失,如凱恩斯(1936)認為,經濟波動導致企業投資風險的上升,從而降低社會投資水平;[31]Bemanke(1983)、Ramey和Ramey(1991)從滯留成本出發,由于企業投資的時滯和不可逆轉,經濟波動增加了投資回報的不確定性,使得企業投資意愿減弱。[32][33]但是,上述研究都是關于發達國家的研究,不能將其研究結論直接套用于我國。國內近年來也出現了一些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如李永友(2006)、陳太明(2008)等。[34][35]研究結論的不一致給提出假設帶來了一定困難,為解決這一問題,我們暫且參照李永友(2006)、陳太明(2008)、盧二坡和曾五一(2008)[36]的研究,假定ζ小于零。當然,這一假定還有待于實證部分的檢驗。由式(10)知,代表性農村消費者的消費與財政對農支出具有正向關系,與經濟波動具有反向關系,故提出如下兩個命題:命題1:財政對農支出對農村消費者的消費具有擠入效應。命題2:經濟波動對農村消費者的消費具有擠出效應。

二、數據、變量與模型說明

(一)數據與變量說明農村居民消費(RC)選擇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水平作為變量,為了使歷年數據具有可比性,以1978年為不變價對歷年數據進行了計算,數據來源于《中國統計年鑒》1986—2012年。財政對農支出(AE)選擇國家財政支出中歷年支援農村生產支出和各項農業事業費作為變量,1998年和2007年統計口徑發生了變化,從1998年開始農業基本建設支出包括增發國債安排的支出,2007年開始統計口徑為農林水事務支出。為保證數據的連貫性,我們統一使用中央財政用于“三農”的支出。數據來源于《中國農村統計年鑒》1986—2012年。經濟波動(EF)選擇歷年實際GDP增長率減去預期到的GDP增長率,預期到的GDP增長率采用HP濾波方法得到,為檢驗結論的穩健性,還采取了BP濾波方法作為參照。數據來源于《中國統計年鑒》1986—2012年。除上述變量外,為了更加真實的反應變量之間的相互影響和因果關系,以及檢驗變量之間關系的穩健性,我們引入控制變量。經濟增長(GDP)用國內生產總值指數(1978年=100)作為變量,物價水平(RCPI)用農村居民消費價格指數(1985年=100)作為變量,農村居民收入(RI)用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作為變量,以1978年為不變價進行計算。數據均來源于《中國統計年鑒》1986—2012年。為弱化可能存在的異方差性和偏態性,并降低對極端觀測值的敏感性,對所有變量做自然對數處理。為保證解釋變量不受到自然對數化后正負號改變的影響,對數值小于1的變量加一后再取自然對數。

(二)模型說明由于考慮了各變量可能存在的滯后性,本文建立分布滯后模型來檢驗財政對農支出與經濟波動對農村居民消費的影響作用。

三、估計結果

(一)數據的統計性描述表1給出了主要變量的基本統計信息,圖1、圖2和圖3給出了農村居民消費、財政對農支出及經濟波動的核密度圖,從中可以看出三個變量分布密度的動態變化。

(二)單位根檢驗與協整檢驗采用ADF檢驗和PP檢驗,結果顯示變量序列lnRC、lnAE、lnEF、lnGDP、lnRCPI、lnRI均服從非平穩的I(1)過程。為節省篇幅,不再給出具體的檢驗過程與結果。由于變量序列lnRC、lnAE、lnEF、lnGDP、lnRCPI、lnRI均是一階單整序列,符合協整檢驗的要求。采用Johansen協整檢驗,給出跡檢驗與最大特征根的兩種檢驗結果,見表2。

(三)估計結果

對被解釋變量序列進行自相關與偏自相關分析,如圖4:由自相關分析圖可知,當滯后期k=7時,序列的樣本自相關系數才明顯落入隨機區間,自相關函數表現為拖尾;偏自相關分析圖顯示,滯后一期的偏自相關系數明顯不為零,滯后2期以后的偏自相關系數都在置信區間內,偏自相關函數具有截尾性。故可建立AR(p)模型,p值可以取1或2,最終經AIC準則和SC準則判定。正態性檢驗:估計的參數在統計學意義上是否顯著十分關鍵,在進行ARMA模型回歸之前,我們是假定εt服從正態分布的,所以有必要檢驗這一假定是否成立。利用Jarque-Bera統計量對標準化殘差的正態性進行檢驗,檢驗顯示Jarque-Bera統計量是0.634,伴隨概率是0.728,即在5%顯著水平下不顯著,故接受殘差服從正態性的假設。異方差檢驗:在存在異方差的條件下,使用最小二乘法得到的參數估計量仍然是無偏的,但參數的方差是有偏的,則會導致假設檢驗失效,所以需要檢驗表4的ARMA模型是否存在異方差。采用Breusch-Pagan-Godfrey和White兩種檢驗方法,結果顯示Breusch-Pagan-Godfrey檢驗的ObsR-squared的值是6.183,伴隨概率是0.186,即5%顯著水平下不顯著,故接受同方差的原假設;White檢驗的ObsR-squared的值是3.895,伴隨概率是0.691,即在5%顯著水平下不顯著,故同樣接受同方差的原假設。此外,在表4中我們特別報告了穩健標準誤,結果顯示穩健標準誤遠小于所對應估計的參數值。結合T檢驗、正態性檢驗和異方差檢驗的結果,說明表4的ARMA模型是可以接受的。由表4的回歸方程知,長期均衡過程中,財政對農支出對農村居民消費有擠入效應,經濟波動對農村居民消費有擠出效應,經濟增長與農村居民消費價格指數都能夠促進農村居民消費,相對來說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更大。同時,農村居民消費具有滯后影響,滯后一期對當前消費有正向作用,滯后二期有反向作用。這樣,命題1和命題2以及理論模型中關于ζ的假設都得到了證實。

(四)內生性討論如果回歸方程存在內生性,則OLS的估計結果可能會產生有偏性和非一致性。上述ARMA模型中,財政對農支出有可能是內生變量,這是因為財政對農支出與農村居民消費之間可能互為因果關系,一方面財政對農支出有利于增加農民收入,從而帶動消費;另一方面農村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意味著農民對農業經營投入的增加,反過來對財政對農支出有一定的影響。為了證實財政對農支出是內生變量的猜測,采用Durbin-Wu-Hausman檢驗,選擇財政對農支出滯后一期作為工具變量(其原因隨后進行解釋),財政對農支出作為被解釋變量,工具變量連同原模型中其他解釋變量一起作為解釋變量,運用OLS進行回歸,得到殘差項μ;將殘差項μ與原模型中所有解釋變量作為解釋變量,財政對農支出作為被解釋變量,運用OLS進行回歸,發現μ的回歸系數的檢驗結果為t-Statistic=-245,prob.=003,顯著,故變量財政對農支出確實是內生變量。為解決這一問題,我們采取工具變量法。運用工具變量必須注意工具變量的有效性,也就是說工具變量不僅要與財政對農支出高度相關,還必須滿足外生性,即該工具變量只能通過財政對農支出間接影響農村居民消費,而不能直接作用于農村居民消費。如果只使用唯一一個工具變量,則無法從統計上檢驗工具變量的外生性假設,但如果能夠尋找到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工具變量,則可以通過過度識別來檢驗工具變量組是否都符合外生性的要求。為了充分保證回歸結果的穩健性,本文使用兩個工具變量,通過過度識別檢驗來保證工具變量組確實是合適的。①檢驗財政對農支出過程中,我們運用了其滯后一期作為工具變量,是因為當期的農村居民消費不會影響上一期的財政對農支出,即滯后一期的財政對農支出與原模型的隨機干擾項不會存在同期相關性,可視為外生的。而滯后一期的財政對農支出與當期財政對農支出是高度相關的,檢驗得到財政對農支出與其滯后一期的相關系數是0986,所以滯后一期的財政對農支出是一個合適的工具變量。另外考慮農村土地面積,農村土地面積越大,意味著農村居民對公共物品的需求越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也越大,即政府為實現既定的服務目標必然要加大對農支出,所以農村土地面積與財政對弄支出密切相關。另一方面,土地面積不會直接影響居民消費水平。土地面積的大小可能會影響該區域的消費總量,但人均消費主要與個體因素有關,故土地面積不會影響人均消費值,而本文采用的就是農村人均消費水平,很好地規避了可能存在的土地面積對消費總量的影響這一點,因此農村土地面積可視為外生的。由于各類年鑒均無農村土地面積的直接數據,我們使用耕地面積與住宅面積之和作為替代值,其中住宅面積等于農村人均住房面積與農村人口數量之積。檢驗發現財政對農支出與農村土地面積的相關系數為0695,所以農村土地面積是一個合適的工具變量。為了更進一步的檢驗選擇的兩個工具變量是否合適,我們檢驗滯后一期的財政對農支出和農村土地面積是否會直接影響農村居民消費水平。檢驗方法是:將滯后一期的財政對農支出和農村土地面積分別放入回歸方程,考察回歸系數相應的p值,查看p是否大于01,大于則說明不存在直接影響,即認為是好的IV。檢驗結果顯示,滯后一期的財政對農支出的系數p值為0116,農村土地面積的系數p值為0347,進一步說明了滯后一期的財政對農支出和農村土地面積是合適的工具變量。由于工具變量數量多于內生變量,需要采用過度識別方法檢驗工具變量的有效性。首先使用2SLS方法估計模型,得到殘差ε,將殘差ε對所有外生變量回歸,獲得R2,在所有IV都與擾動項不相關的零假設之下,nR2服從自由度為q的卡方分布,q等于工具變量個數減去內生變量個數,若nR2超過設定的顯著性水平的臨界值,則拒絕原假設,即至少部分IV不是外生的,工具變量失效。按照上面方法,得到R2=0075,樣本量是24,故nR2=180,小于自由度為1的卡方分布的臨界值384,不能拒絕原假設,說明我們選擇的工具變量都是有效的。至此,我們充分檢驗了所選擇的兩個工具變量是好的IV。下面利用滯后一期的財政對農支出與農村土地面積作為工具變量,為檢驗結果的穩定性,分別使用2SLS和GMM方法對前面的ARMA模型進行回歸,分析結果是否發生變化,見表5。表5回歸結果顯示,2SLS和GMM的回歸結果基本是一致的,說明工具變量法的回歸結果是可信的。2SLS回歸結果與表4的回歸結果相比較,財政對農支出的系數基本不變,由0144變為0149;經濟波動的影響略微弱化,由-23669變為-21606;經濟增長的系數變大,由27218增大為25039;農村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不變,由0608變為0638。GMM回歸結果與表4的回歸結果相比較,財政對農支出的系數略有下降,由0144下降為0130;經濟波動的影響略微變弱,由-23669變為-21792;經濟增長的系數也變大,由27218增大為25036;農村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基本不變,由0608變為0624。綜合2SLS和GMM的回歸結果,說明直接用OLS回歸的結果確實是有偏的,使用多個工具變量以后,財政對農支出、經濟波動、經濟增長以及農村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對農村居民消費的影響程度有所變動但變動的方向是一致的。運用工具變量得到的方程同樣證明了命題1和命題2以及理論模型中關于ζ的假設是成立的。

四、結論與建議

文章在理論分析的基礎上,通過對中國1985—2011年的相關數據進行實證分析,首先進行單位根檢驗和協整檢驗,排除虛假回歸的可能性,建立了ARMA模型,又考慮到財政對農支出的內生性,尋找合適的工具變量后,使用2SLS與GMM兩種方法進行估計,保證了結論的可信性,結論如下:一是財政對農支出對農村居民消費水平有明顯的擠入效應。財政對農支出每增加1%,農村居民消費會增加013%,說明財政對農支出可以提高農村居民消費,改善農民生活。二是經濟波動對農村居民消費水平有較強的擠出效應。實證結果表明,經濟波動變動1%,農村居民消費將變動21792%。很可能是由于經濟波動大幅的改變了農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導致消費水平也有較大的變動。三是農村居民消費有一定的滯后效應。滯后一期的消費水平對當期消費有顯著的正向作用,說明農村居民消費存在“棘輪效應”,能上不能下;滯后二期的消費水平則會抑制當期的消費,意味著早期的消費支出對當前消費由一定的制約作用,農村居民消費有著一定時期(比如三年)內的計劃性。四是經濟增長與農村居民消費價格水平對農村居民消費有正向作用,特別是在所有考察的變量中,經濟增長的作用最大,系數達到25036,意味著經濟增長1%,農村居民消費支出將增加25036%。結合農村居民消費價格水平對農村居民消費也有正向影響,我們認為一方面經濟增長帶來了收入的增長進而拉動消費需求,另一方伴隨經濟增長日益上升的物價水平也導致了消費支出的被迫增加。本文的政策含義主要有兩點:第一,由于財政對農支出對農村居民消費水平的顯著擠入效應,在當前階段增加財政對農支出對啟動農村市場有重要意義。目前財政對農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重很小,增長空間很大,政府可以通過改善財政支出結構來增加財政對農支出。同時,科學的對財政對農支出進行管理,積極整合財政支農資金,允許和鼓勵各地探索多渠道、多形式的支農資金來源,以提高農業競爭力,切實增加農民收入,擴大農村居民消費需求。第二,經濟波動對農村居民消費有顯著的擠出效應,并且消費的變動幅度遠遠高出經濟波動。農村居民收入偏低,對風險較為厭惡,一旦出現經濟波動會引發嚴重的恐慌情緒,對消費的抑制非常明顯。一般來說,高收入群體偏好增長,低收入群體偏好平抑波動。因此,政府應在促進經濟增長的同時,充分重視對經濟波動的平抑。此外,政府也應當適度增加面向“三農”的投入,完善面向農民的社會保障體系,消除他們面臨的風險,使農村居民消費時無后顧之憂。

作者:成謝軍張偉江可申單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南京師范大學中北學院江蘇第二師范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在线日本中文字幕| 日韩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午夜内射中出视频| 香焦视频在线观看黄|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搜索| CHINESE熟女老女人HD视频| 成人免费无码精品国产电影| 久久国产精品一国产精品金尊| 欧美人与动交片免费播放|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影院95| 美国式的禁忌80版| 国产乱人免费视频| 黄页网址大全免费观看35| 国产精品…在线观看| 91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天天看天天爽天天摸天天添| 两个人看的www日本动漫|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日本免费| 久久精品女人天堂AV麻|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小说| 精品国产欧美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 | 午夜成人精品福利网站在线观看| 风情艳主调教朋友圈变态| 国产男女无遮挡猛进猛出| 2019国产开嫩苞视频| 国内a级毛片免费···| eeuss免费影院| 妖精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三级韩国床戏3小时合集| 日本3p视频在线看高清| 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综合麻豆自制 | 国产亚洲蜜芽精品久久| 成人自拍视频网| 国产真实露脸乱子伦| (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草草影院ccyycom软件| 99热成人精品国产免国语的 | 窝窝午夜看片成人精品| 午夜人妻久久久久久久久| 美女双腿打开让男人桶爽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