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經濟增長失衡原因范文

經濟增長失衡原因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經濟增長失衡原因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2007年是我國經濟發展歷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一年。我國國民經濟繼續保持較快增長,預計全年GDP增長率將達到11.5%,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新的《世界經濟展望》認為,今年我國有望首次成為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最大的國家。剛剛閉幕的黨的十七大,對新階段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任務、措施做了全面部署,對進一步深化改革、改善和加強宏觀調控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時,當前經濟運行中的一些體制性、機制性和結構性矛盾和問題還比較突出,世界經濟增長的不確定性也較大。2008年中國經濟走勢與政策取向如何,全球矚目。

一、經濟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2007年,我國經濟運行的總體態勢可用“‘快’上有余、‘好’上不足”來形容。“快”上有余主要表現在投資、消費和出口三大需求均保持高速增長,經濟增長由偏快轉為過熱、價格由結構性上漲演變為明顯通貨膨脹的可能性加大。前10個月,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6.9%,比去年同期加快0.1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6.1%,比去年同期加快2.5個百分點;出口同比增長26.5%,貿易順差達到2123.7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59%,超過2006年全年1775億美元的總和。總需求的持續高速增長,使得總供求矛盾開始顯現,突出表現為價格水平上漲。從前10月份的數據來看,除食品外,消費價格上漲的面有所擴大。而且生產價格也出現了上漲趨勢。“好”上不足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的失衡,即:投資和消費增長失衡,國際收支失衡,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失衡,人民幣購買力內外失衡,經濟增長與資源環境支撐能力失衡。這五個方面的失衡也是影響我國經濟走勢與政策取向的深層次問題。

(一)投資和消費增長依然失衡。我國消費率由1978年的62.1%下降到2006年的49.9%,投資率由38.2%上升到42.5%,失衡已十分嚴重。盡管今年前10個月,投資和消費的名義增速差比去年同期有所減小,但由于消費價格上漲快于固定資產投資價格,二者的實際增速差并沒有太多減小。而且我國投資增長具有剛性,消費增長則具有周期性,投資和消費失衡問題仍將存在,甚至可能繼續惡化。

(二)國際收支失衡更加嚴重。2003年至2006年,我國貨物進出口順差分別為255億美元、321億美元、1020億美元和1775億美元,逐年大幅增長,凈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也逐年加大,外商直接投資也是持續增長,國際收支失衡問題日益嚴重。去年以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減少順差的政策措施。但從今年的數據來看,貿易順差還在繼續增長。預計今年全年貿易順差規模將超過2700億美元,比2006年又增加近1000億美元。前10個月全國實際利用外資540億美元,同比增長11.2%,比去年同期加快11.2個百分點,使得國際收支失衡問題更加嚴重。

(三)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出現失衡。今年以來,我國股市呈現過快上漲態勢,“滬市綜合指數”從年初的2728點上升到11月中旬的5200多點,上漲了近一倍,而且一度曾達到6100點。同時,股票總市值也從2006年12月末的8萬億元,增長到今年10月份的28萬億元。增加了3倍多。股指和市值的這種快速上漲,全球罕見。盡管11月份股市出現了調整,但目前A股的動態市盈率仍超過30倍,遠高于15~20倍的國際平均水平,股市估值水平仍然偏高。說明股市發展已脫離經濟基本面,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嚴重失衡。

(四)人民幣購買力內外失衡。今年我國經濟運行的一個突出現象就是人民幣對外升值與對內貶值并存。今年以來,人民幣升值明顯加速,對外購買力不斷增強。目前,銀行間外匯市場美元對人民幣匯率的中間價已跌破7.40,較年初的7.80已升值5%,而且基本呈單向升值走勢,沒有實現雙向波動。這種單向升值走勢強化了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導致熱錢流入,國際收支順差繼續擴大,反過來又加大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形成不良循環。另一方面,國內居民消費價格上漲較快,人民幣對內購買力下降。由于糧食和豬肉等食品價格快速上漲,今年月度CPI漲幅已經連續8個月超過3%,10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6.5%,比去年同期加快了5.1個百分點,創下近10年來的新高。更突出的是,全國住房價格今年以來加快上漲。10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同比上漲9.5%,漲幅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1個百分點,北京、深圳等城市的漲幅甚至超過了15%。央行3季度問卷調查顯示,城鎮居民對當前物價快速上漲反應強烈,當期物價滿意指數比上季度大幅下挫22.5個百分點。創單季歷史最大跌幅。

(五)經濟增長與資源環境支撐能力失衡。“十一五”規劃提出,到2010年,萬元GDP能耗水平要比2005年下降20%,主要污染物排放水平要下降10%,而且是為數不多的約束性指標之一,反映了資源環境對經濟增長的極限支撐能力。在國家采取大量措施(關停小火電機組1000萬千瓦,關停落后的煉鐵產能1140萬噸,煉鋼產能870萬噸)的情況下,今年三季度,我國節能減排出現“拐點”,全國單位GDP能耗下降3%,兩項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也首次雙雙下降。但由于“十一五”節能降耗工作開局并不良好,萬元GDP能源消耗水平2006年只比2005年下降1.23%,以后四年年均要下降5.4%。所以,當前能耗水平的下降速度還是不夠的。同時,節能減排工作容易做的都做了,剩下的越來越難做,今后的下降難度更大,經濟增長與資源環境支撐能力失衡問題仍將很嚴重。

二、經濟發展失衡的深層次原因

(一)投資和消費失衡是主要矛盾。投資與消費失衡具有自我強化效應。高投資增長。使得資本過度替代勞動,一方面使得勞動生產率提高快于工資增長,企業利潤增加;另一方面使得就業增長下降,制約工資的增長。其綜合結果就是企業利潤高增長,居民收入低增長,消費低增長,進而導致高儲蓄率,低利率。高利潤增長率和低利率,誘導國內投資增長和外資流入,進一步推高投資增速。投資與消費失衡又會加劇國際收支失衡。高投資會替代進口,降低進口增速。另一方面。高投資還會形成高產能,產生過度競爭,壓低產品價格,在內需不足的情況下,過剩產能必然追逐出口,使出口高增長,其結果就是貿易順差增加。這又會形成出口與投資循環:投資推動出口,出口又拉動投資。這種循環是近兩年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拉動力量。今年前三季度,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37.0%,而投資和外需的貢獻率則達到63%,投資和出口拉動的特征十分明顯。國際收支失衡又會加劇人民幣購買力內外失衡。高投資、高出口,大量消耗國內資源,帶動上游產品價格上漲,推動下游產品價格上升;在盯住匯率制度下,國際收支順差的持續增長會造成國內貨幣供應量過快增長,產生流動性過剩,進而推動消費價格和房地產價格的上升。國際收支順差還強化了人民幣升值預期,導致熱錢流入,結果導致人民幣進一步升值。同時,信貸投放過多,也使得投資反彈壓力加大。國際收支失衡和人民幣購買力內外失衡又加劇了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的失衡。由于國內價格總水平上漲,實際利率下降,導致儲蓄從銀行向股市搬家,大量資金流入股市,推動股市過快上漲。同時,人民幣升值預期的增強,導致熱錢流入加快,進一步推動股市上升。而股市上漲,又會吸引熱錢流入,同時獲取人民幣升值和股市上漲的收益,導致國際收支順差繼續增加,這又會加快人民幣升值和股市上漲。而經濟增長與資源環境支撐能力失衡則是投資和出口主導型增長的必然結果。投資和出口的高增長,必然導致資源、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的超合理增長。可以看出,盡管上述失衡問題相互影響,但投資與消費失衡是主要矛盾,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另外四種失衡問題的發生和發展。同時,投資增長過快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投資過快增長壓制了消費,而不是相反。

(二)資源和要素價格低估是直接原因。我國的水、電、氣、成品油等生產要素價格受到政府的嚴格管制,遠低于市場均衡水平;土地和利率也受到一定管制,價格較低。同時,由于社會性管制的缺失,許多企業在環境保護、生產安全、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投入很少,大多數企業的相關設施投入未達到國家標準。這些情況導致勞動力、土地、資金、能源、環境容量等資源和要素價格水平大大低于合理水平,使企業的投資和生產成本大大降低。據筆者自己的估算,鋼鐵、水泥、電解鋁等行業通過非法和非市場化的運作方式,比正常條件下至少節省了20%—40%的投資成本,資源和要素價格低估,一方面使投資回報率和企業盈利水平過高,誘導投資增長和外資流入,另一方面還會降低生產成本和出口價格,增加出口,并引起外貿順差增大。進而引發人民幣升值、流動性過剩,資源和環境消耗大等問題。資源和要素價格低估還使得居民的工資收入、財產收入(主要是利息收入)和資源收入(主要是土地補償收入)低于合理水平,使國民收入分配向資本和政府傾斜,這是投資與消費失衡的最直接原因,2003年至2005年間,我國名義工資增長的年均增速達12.7%,低于名義GDP(15.8%)和工業利潤(28.7%)的年均增長率,直接導致居民收入增長相對下降。近幾年來,城鎮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平均增長不到11%,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年平均增長不到6%,而政府稅收和企業利潤卻以超過20%的速度增長。《中國企業競爭力報告(2007)》指出,1990至2005年,勞動者報酬占GDP的比例從53.4%降至41.4%;而同期營業余額占GDP比例從21.9%增加到29.6%,這種分配結果必然是居民消費不足,而企業投資增長過快。向資本和政府傾斜的分配結果還使得國民儲蓄結構發生變化。最新的研究表明,從1999年到2003年,在國內儲蓄結構中,居民儲蓄從48%下降到42.2%,企業儲蓄從37.1%微降到36.1%,而政府儲蓄卻從14.9%上升到21.7%,近兩年這種走勢仍在繼續。政府儲蓄的上升,不僅因為政府收入比重上升,還因為政府的公共性支出相對下降,根據國民收入核算恒等式(忽略本國對國外的轉移支付),凈出口=儲蓄投資缺口+政府收支缺口。如果國內儲蓄大于國內投資、政府收入大于政府支出,必然會出現貿易順差。近兩年,盡管國家采取了一系列減順差的政策,但順差依舊持續增長,根源就在于此。

(三)發展理念偏差及其導致的政府職能錯位是根本原因。上述問題,有我國特殊發展階段、特殊人口階段的客觀因素,但根源還在于發展理念和發展方式轉變滯后。長期以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被扭曲為以GDP增長為中心;“效率優先,兼顧公平”被扭曲為效率唯一。戰略扭曲的最大危害是造成財稅體制、官員激勵機制扭曲,使一些地方政府和政府部門過度追逐GDP和財政收入增長。在很多地方,追求GDP和財政收入增長已成為地方政府的第一目標,而企業在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同時,也為地方政府創造了GDP和稅收,滿足了政府的第一目標。這樣,一些地方政府就發生了職能錯位,在自身利益的驅動下,一方面打著“發展經濟”、“政府調節”的旗號,極力控制公共資源,對資源和要素價格進行經濟性管制;另一方面,在環境保護、勞工保護、安全生產等社會性管制領域執法不嚴,甚至行政不作為,使得企業投資和生產成本低估。政府職能錯位的另一個后果就是公共產品供給不足。由于政府將資源更多地用于競爭性領域,必然導致義務教育、基本醫療、社會保障、廉租房等公共產品投資不足,使居民必須用個人消費彌補公共產品供給不足,導致居民出現大量預防性儲蓄,消費傾向下降。要解決發展理念和發展方式轉變問題,必須全面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三、2008年經濟運行的主要風險

2008年,北京將召開奧運會,各級政府換屆工作也將基本結束,來自市場和政府的經濟發展動力都比較強勁。同時,美國次級債危機、國際油價高漲等因素也使得世界經濟走勢的不確定性增加。我國經濟過熱和趨冷的風險并存。

(一)經濟過熱的風險。今年年中以后,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增速逐月提高,從6月份的6.4%上升到10月份的26.5%。由于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是固定資產投資的先行指標,它的增長必將推高后續的投資增速,固定資產投資反彈的壓力加大。央行的調查也顯示,第3季度企業固定資產投資景氣指數達到10年來的最高,顯示出企業內在投資沖動仍然較強。今明兩年是政府集中換屆時期。地方政府的投資沖動仍十分強烈。近兩年居民消費能力、消費傾向都有較大提高,消費結構升級加快,這一趨勢仍將延續到2008年。奧運會的召開、對奧運經濟增長的樂觀預期等因素將進一步促進消費的增長。明年投資和消費可能繼續高速增長,并有全面過熱的風險。

(二)價格上漲的風險。價格上漲的風險主要來自以下幾方面:一是需求拉動。投資和消費增長可能繼續高速增長,資金流動性過剩仍然嚴重,供求總量關系可能失衡,增加需求拉動型通脹壓力。城市化的快速發展,農產品供需關系仍將緊張,食品價格還將在高位運行。二是成本推動。根據“十七大”精神,明年節能減排、遏制“兩高”行業快速增長,資源和要素價格改革等工作將會有實質性進展,資源和要素漲價壓力可能傳導到諸多下游行業,使社會面臨持續的成本推動型通脹壓力。三是國際因素。需求旺盛、增產潛力有限、庫存下降以及地緣政治風險因素將繼續影響全球原油市場,糧食市場供應仍將十分緊張,國際油價、糧價仍將處于高位,全球通貨膨脹水平可能普遍上升,并通過進口渠道推高國內價格水平。四是預期因素。如果5%以上的通脹率持續到明年上半年,通脹預期就可能深入人心,從而導致通脹壓力和通脹預期的螺旋式上升。五是翹尾因素。由于今年很多月份CPI環比都是正增長,明年的翹尾因素將會較大。初步預計,光是翹尾因素,明年一季度的CPI漲幅就會超過3%。上述五方面通貨膨脹壓力因素已經存在,它們的影響必然會以某種方式、程度在2008年表現出來。

(三)股市劇烈波動的風險。支撐今年股市過快上漲的直接因素是資金,但基礎因素是企業利潤增長和2008年北京奧運會。也正是這兩個因素可能會導致明年我國股市出現劇烈波動。企業利潤增速已逐漸回落,明年繼續高速增長的不確定性很大。今年第一季度,上市公司利潤增長率為97.6%,二季度為72.1%,三季度為46,39%,逐季回落。上市公司明年仍將保持較高的盈利水平,但出現超預期增長的壓力很大。首先,美國、歐洲經濟出現下滑,將直接影響到很多企業的盈利增長;其次,越來越高的同期基數也會抑制上市公司業績同比增長的數值。而且,目前上市公司利潤總額的1/3來自以股票投資為主的投資收益,一旦股價下跌,將導致公司利潤縮水,引發更大規模的下跌行情,形成惡性循環,釀成災難性后果。現在市場上普遍預期,在奧運會之前,中國的牛市不會改變。這種信心支撐了當前的股市發展,但同時也為奧運后的股市走勢帶來巨大不確定性。如果大多數人都無法預計奧運會后的股市走勢,就會選擇在奧運前某個時機將股票賣掉,結果可能導致股市劇烈波動。從國際經驗看,日本、泰國、韓國、我國臺灣地區都經歷過資金流動性過剩導致的股市暴漲以及后來的暴跌,教訓慘痛。因此,明年對于股市劇烈波動問題需要高度關注。嚴密防范。

(四)國際經濟風險。除國際油價持續走高等因素外,2007年3月開始的美國次級債危機,進一步增加了世界經濟的不確定和不穩定因素。首先,美國經濟對世界經濟增長的拉動可能減弱。次級債危機直接沖擊了美國的房地產業,由此帶來的財富損失將壓縮其國內消費需求,進而引起美國經濟增長放慢。受其影響,歐盟、日本經濟也可能減速。其次,隨美元貶值,其國內通貨膨脹壓力也在增加,從而可能出現已經多年沒有過的“滯脹”。是刺激經濟增長,還是穩定幣值,其宏觀經濟政策的取向尚難確定。第三,次級債危機影響的范圍還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次級債危機可能會從信用等級較低的金融產品向信用等級較高的金融產品蔓延,使信貸危機繼續在不同的產品和不同的機構間擴散,放大金融市場的震蕩。并有可能導致全球金融市場的動蕩和實體經濟下滑。2008年到2009年,是我國本輪投資周期所形成的產能大量釋放階段。產品供給將大量增加,如果發生因美國次級債危機引發的外需緊縮,產能過剩問題將集中爆發,我國經濟增長將會受到嚴重影響。

四、2008年宏觀經濟政策取向

根據中央有關精神,明年宏觀經濟政策的基本取向是:以“控制總量、穩定物價、調整結構、促進平衡”為主線,繼續深化財稅、金融、國有企業、資源價格、行政管理等領域的改革,實行穩健的財政政策和從緊的貨幣政策,并配合土地政策、節能減排政策及必要的行政手段,防止經濟增長由偏快轉為過熱,防止價格由結構性上漲演變為明顯通貨膨脹。同時,防止資產價格劇烈波動及其對實體經濟的影響。主要政策措施將包括:

(一)繼續嚴格控制固定資產投資,適度穩定消費需求,防止經濟全面過熱。繼續采取“兩道閘門”、“一個門檻”等手段嚴控新開工項目,特別是高耗能、高排放行業的新開工項目。引導商業銀行控制規模、優化信貸結構,加大對高耗能、高排放產業的信貸收縮力度。適度穩定住房、汽車需求,合理引導消費結構升級。努力提高農村、欠發達地區和城市中低收入群眾的收入水平,促進中低收入群體擴大消費。

(二)加強價格調節和監管,著力穩定價格水平。在穩定總需求,保持總供求基本平衡的同時,大力發展糧食生產,適度控制非食用糧食需求,做好糧、油、肉、蛋、奶等主要食品的供應和價格穩定工作。加強價格管理,嚴肅查處價格串通、哄抬價格、價格欺詐等不正當價格行為。對扭曲比較嚴重的資源性產品價格進行適度調價。適度提高消費價格漲幅目標,為資源性產品價格調整和改革預留空間。建立對困難群體補貼的長效機制。

(三)實行從緊的貨幣政策,積極應對資金流動性過剩問題。從穩定需求、特別是股市和房市需求的角度出發,適當下調貨幣供應量年度增長率目標,合理控制信貸規模。加快利率市場化改革,增強利率的調控作用。適度增加市場干預,打破人民幣單邊升值預期。增強人民幣匯率的彈性,加強匯率、利率、存款準備金率等調控工具的配合。發揮信貸政策和窗口指導的作用,加大對農村金融、助學貸款、個人消費貸款的支持力度,限制對高能耗、高污染企業的信貸投放。加強對跨境資本流動的監管,防范游資的大規模進入和突然撤離。

(四)加快推進公共財政建設,進一步完善財稅制度。抓住財政持續增收的大好時機,進一步加大公共服務領域投入,積極支持“三農”、自主創新、基礎教育、社會保障、就業再就業、公共衛生、住房保障等各項事業發展,著力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大力改善民生。完善地方稅體系,提升財產稅在我國稅制結構中的地位和作用。改革資源稅。試點環境稅,適時推出燃油稅,擴展排污費征收范圍,探索建立排污權交易體系和節能配額交易,促進節能減排。擴大增值稅改革試點范圍,繼續進行出口退稅的結構性調整。

(五)保持房市和股市的穩定發展,防止劇烈波動。進一步加強房地產信貸的風險管理,通過提高房貸首付比例,實行差別貸款利率等措施,穩定信貸資金投向房地產領域的規模。穩定買房需求。加快廉租房和經濟適用房建設,進一步緩解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問題。在試點基礎上,加快推出物業稅。加大對房地產企業囤積土地、囤積房源的清查力度,積極增加住房供給。鼓勵優質大企業到A股上市,通過并購、重組等多種方式進行結構調整。積極推動包括創業板在內的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加強對上市公司的監管和對股民的風險教育。

(六)采取綜合措施,積極調整國際收支失衡,繼續控制高耗能產品出口,進一步增加高技術設備、重要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進口。進一步降低加工貿易出口退稅率,使鼓勵出口的政策與鼓勵產業升級的政策相一致。把對外資的普遍優惠轉變為差異優惠,鼓勵外資投向農業、高技術產業、基礎設施、環保和服務業等產業,引導外資投向中西部地區。鼓勵企業走出去,鼓勵對外股權投資和金融投資,增加資本流出與資本項下的外匯流出,發揮資本項目調控國際收支平衡的作用。

(七)加強節能減排工作,加快資源和要素定價機制改革。繼續把節能減排作為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的重要抓手,采取更有力措施,抓出更大成效。全面落實節能減排統計、監測和考核三個體系,加快制定出臺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配套政策。加強對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的督促檢查,加大環保監控和執法力度。資源和要素定價機制改革將會加速,以充分發揮資源和要素價格在促進節能減排和抑制投資過快增長方面的“自動剎車”作用。更加重視資源要素定價機制改革與匯率制度改革的協調,發揮資源要素價格上漲對人民幣升值的替代作用,減輕人民幣名義升值的壓力。

(八)增強政府社會管理職能,加強社會性管制。完善安全、環保、質量、勞動保護等領域的法律法規,使生產者和執法者都有章可循;建立以社會性管制為核心內容的項目核準制,以安全、環保、質量、勞動保護等作為項目立項核準的主要依據。在環境保護、生產安全等領域建立統一有效的行政監管體系,遏制生產者的違規行為,使社會成本能充分內部化。大力增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工作。

上述政策的實施,將有效化解明年經濟運行的內外風險,促進經濟的平穩增長。預計2008年我國經濟增長率可能回落到10%左右的水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可能回落到4%以內,繼續保持又好又快發展。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国产成人av在线播放| 精品亚洲成a人无码成a在线观看 | 一本色道久久99一综合| 永久在线毛片免费观看| 国产天堂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91麻豆果冻天美精东蜜桃传媒|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毛片| 亚洲欧美日韩视频一区| 色综合综合色综合色综合|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日韩AV| 中文天堂最新版www| 日韩avwww|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 黄色三级三级三级免费看| 国产羞羞羞视频在线观看| haodiaocao几万部精彩视频| 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在线| 美女扒开内裤羞羞网站| 国产在线拍揄自揄视精品不卡| 2022最新国产在线| 在线日韩麻豆一区| uyghur69sexvideos| 最近2019中文字幕mv免费看 | japonensis19一20刚开始的| 成人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成人无码AⅤ片在线观看| 16女性下面扒开无遮挡免费| 在线免费观看国产|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 欧美午夜一区二区福利视频| 品色堂永久免费| www亚洲成人| 国产麻豆媒一区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电影在线| 欧美性色一级在线观看| 卡一卡二卡三精品| 色欲麻豆国产福利精品| 国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无码| 一级片免费观看| 成年女人视频网站免费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