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教育經濟管理激勵機制的定位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fā)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師資素養(yǎng)從一定層度上說,是由他自身的崗位技能和崗位意識構成的。而從目前所反饋的信息來看,問題的表現(xiàn)更突出在于崗位意識方面。之所以得出這一結論,其不僅在于筆者的調查,更是從與參與培訓的師資交流中體會出來的。問題的根源實則并不在師資的職業(yè)道德上,而是出在對他們的績效管理體系上。諸如提前結束培訓,或培訓時只是轉述考綱、考點等,這些現(xiàn)象因缺乏跟蹤監(jiān)管機制(下文闡述),則只能依靠績效管理體系中的激勵機制來規(guī)避。在職業(yè)教育中的認證培訓處于汗牛充棟態(tài)勢的當下,如何保證本單位的培訓質量,不僅關系到社會責任的履行與否,也關系到自身培訓品牌的能否建立。為此,建立過程監(jiān)管機制便成為了應有之義。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過程監(jiān)管的組織和制度在形式上已經具備,卻難以持續(xù)保證師資自覺去維護這種品牌效應。當然,這個問題的產生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不能僅從師資的個人職業(yè)操守上做文章。
分析基礎上的激勵機制定位
以上三個方面的問題便考問著我們,難道僅靠權威式管理就能改變現(xiàn)狀嗎。答案是否定的。鑒于第一個問題不作為本文討論對象,因此,以下將圍繞著后兩個問題展開激勵機制的定位。1.目標導向定位。就目標管理而言,激勵機制的目標應包含于職業(yè)學校所開展培訓的總目標。因此,總目標中涵蓋了經濟和社會這兩個方面。從而,激勵目標實則就在于通過實施激勵活動,來促進教師能認真履行自己的培訓任務,使其不僅能維護單位的聲譽,還能切實滿足被培訓對象獲得認證資格的愿望。實踐表明,認真履行培訓任務是最終獲得經濟和社會目標的唯一出路。這也成為了激勵機制設計的切入點。2.手段實施定位。依靠怎樣的手段來實施激勵機制,則成為更為重要的問題。該問題包括:激勵內容的選擇,以及激勵內容的量化兩個環(huán)節(jié)。一般而言,參與培訓的教師都根據課時量進行薪酬分配,但這并不構成激勵的內容。因此,還應在該薪酬的基礎上,額外從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給予補充。關于激勵內容的量化,則只能依靠試錯的形式來給予確定,并伴隨著動態(tài)調整機制的履行。3.評價機制定位。如何確保激勵機制在實施時遵循公平的原則,是關系到激勵是否有效的關鍵,而這一切都依賴于評價機制的建立。就評價機制定位來看,其須從這樣幾個方面下手:(1)彈性評價方面。因培訓效果還受到生源個體差異性的影響,不能僅從單向度對教師進行考核;(2)體系構建方面。即應將各種考核要素納入其中,并在可觀察的前提下建立量化指標。以上結合目標、手段、評價在內的定位,便為下文的實踐模式提供了路徑指向。
目標定位下的實踐模式構建
根據上文所述并在目標定位下,以下將從三個方面構建起實踐模式來。1.目標定位下的實踐模式。這里需要指出,職業(yè)技術學校教師的收入普遍不高,這就使得參與培訓成為了他們提高自身福利的重要途徑。從這一點來看,參與培訓的教師教師具有自覺保證培訓質量的意識。因此,這里的目標定位應在于維系教師們的這種意識,并形成相互激勵的團隊氛圍。這樣一來問題就轉換為了,可用物質激勵形式來滿足第一種需要,并通過精神激勵來推動第二種需要的形成。2.手段定位下的實踐模式。這里只考察物質激勵。培訓團隊若形成相互激勵的氛圍,那么一般具有學習型組織特征,其將產生知識外溢的正外部性。這一結果可以理解為,團隊成員甲無償把自己的知識與團隊成員分享,其自身在知識積累過程所產生的成本由他一人承擔,而收益卻被耗散。此時,若要促使成員甲持續(xù)的完成上述行為,必須通過一定的物質(精神)補償,來彌補因收益耗散所引起的損失。從而,在外部收益內部化的情形下,才能實現(xiàn)知識產權在封閉狀態(tài)下的激勵作用。而成員甲的收益耗散程度只有培訓團隊負責人掌握,因此,給予負責人薪酬配置的權利,便考慮到他能掌握成員工作績效的具體信息。3.評價定位下的實踐模式。由于針對培訓效果的評價體系構建較為復雜,且已超出本文的主要討論范疇。因此,這里就時常被忽略的環(huán)節(jié)著手展開討論。因為培訓任務往往存在不可分性(一人負責一個內容版塊),團隊負責人難以嚴格界定每位成員的實際工作績效。同時,即使成員甲促進了知識外溢的產生,但卻因較難量化其準確的收益。從而,這就要求須給團隊成員提供利益申訴渠道。不難理解,人力資本存在于獨立的主體內,其產權是嚴格封閉的。為此,成員個體將能有效比較在培訓過程中的貢獻大小。由于存在著團隊成員間的監(jiān)督機制和聲譽約束機制,就使得成員在申訴自身貢獻大小時,避免了機會主義動機(如,搭便車)。由此,給團隊成員提供利益申訴渠道是具有可行性的。綜上所述,以上便是筆者對文章主題的討論。
結語
本文認為,應從激勵機制的目標、手段、評價等三個環(huán)節(jié)進行定位;在此基礎上,建立起相應的實踐模式來。最后,本文權當拋磚引玉之用。(本文作者:謝浩單位:南京化工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