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經濟統計指標制度策劃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作者:王偉單位:西安財經學院研究生部陜西西安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經濟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同時也面臨嚴峻的挑戰。經濟發展一定程度上依賴于經濟發展環境。因此,研究解決發展環境問題是一個迫切而現實的課題。構建一個科學、合理的經濟發展環境評價指標體系,對于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以及國家和地方政府指導經濟發展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經濟發展環境是一個復雜的系統,涉及經濟、生態和社會的方方面面,單靠一個或幾個指標往往難以做出正確的評判。要準確、客觀地評價經濟發展環境,就必須建立一套較為完善的經濟發展環境評價指標體系。建立經濟發展環境評價指標體系,關鍵是要明確經濟發展環境的涵義,按照系統論的思想設計和篩選指標。
一、設計評價指標體系的基本原則
科學合理地設計經濟發展環境評價指標體系應遵循如下原則:
1.系統性原則。經濟發展環境是一個由多個要素構成的復雜系統,具有很強的系統整體性。因此,設計評價指標體系中應全面地、從不同層次和不同角度來反映經濟發展環境的各個方面,以保證綜合評價的全面性和可信度。
2.科學性原則。設計經濟發展環境評價指標體系必須以經濟發展環境相關理論、系統理論、經濟學理論和相關數學理論為依據,客觀和真實地反映經濟發展環境狀況,這樣做出的評價才會更具有客觀性和可信性。科學性原則要求設計經濟發展環境評價指標體系時必須用規范的研究方法和科學的理論依據。
3.可操作性原則。指標的選擇并不是越龐大越好,要考慮到指標的量化及數據取得的難易程度和可靠性。選擇那些能夠反映經濟發展環境的綜合指標和主要指標。選出的評價指標的數據要易采集,計算公式要科學合理,利于掌握和操作。4.獨立性原則。指標體系中的各項指標必須盡可能的相互獨立。同一類指標中的具體指標應避免重復,不同指標間的具體指標應盡可能的相互獨立,這樣才能用盡可能少的指標充分地對經濟發展環境進行準確地評價。如GDP和GNP這類的指標只選取一個就夠了。
二、經濟發展環境評價指標體系的設計框架
經濟發展環境評價指標應根據指標體系的設計原則,依據對經濟發展環境涵義的界定,以及對經濟發展環境相關理論的系統分析精心設計和篩選。為了能夠準確的反映經濟發展環境的現狀,筆者主要從自然環境、人口環境、社會環境和經濟環境四個方面構建經濟發展環境評價指標體系。
1.自然環境指標。自然環境為經濟發展提供最原始的物質資源,是人類生產,生活和經濟發展的物質基礎。包括三個方面的指標:(1)水資源指標。衡量水資源的重要指標:人均水資源、人均用水量。(2)生態環境指標。生態環境是指人類生產活動所處的環境氛圍,包括森林覆蓋率、人均造林面積、土地利用率、人均土地面積等。(3)生活現狀指標。生活現狀反映環境目前的狀態,是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的污染程度,對于指標的選取主要從廢水、廢氣和固體廢物三個方面入手,包括人均生活污水排放量、人均工業固體廢物排放量、人均工業廢氣排放量、人均工業廢水排放量。
2.人口環境指標。人類是社會經濟生活的主體,為經濟發展提供豐富的人力資源,因此人口環境也是經濟發展環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人口的數量、結構、受教育程度等都直接影響著經濟發展的方方面面。人口環境指標主要有:(1)人口素質指標。包括每十萬人高等學校在校人數、專業技術工作人員比重、人口的受教育程度。(2)人口結構指標。包括人口數量、人口增長率、就業人口的比例、城鎮人口比率、性別比率。
3.社會環境指標。社會環境指標是一個較為復雜的系統,包括交通,治安,社保體系等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各項指標。社會環境指標有:(1)交通環境指標。包括反映交通運輸能力的指標,貨運總量、客運總量;反映經濟發展支持程度的指標,鐵路營運里程、公路營運里程;增加對交通事故的次數和人均事故損失兩個統計指標,這兩個指標對經濟的發展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會造成各種負面影響,不利于經濟的發展。(2)社保制度指標。這方面的指標有反映保險基金利用程度的指標、養老保險基金利用率、失業保險基金利用率,反映社會保障和就業資金投入的指標,社會保障和就業財政支出。(3)人民生活水平指標。反映人民生活所達到的狀況。我們從居民的收入、消費、儲蓄、住房等生活各個方面來進行指標的選取,具體指標包括反映居民生活質量的指標,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居民消費水平;反映居民居住條件的指標,人均住房面積;反映居民儲蓄狀況的指標,人均儲蓄存款余額。
4.經濟環境指標。經濟環境指標是指反映經濟發展狀況的一些具體的指標,對于經濟發展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經濟環境指標包括:(1)經濟總量指標。反映經濟總量和規模狀況的指標,包括反映經濟總產出的指標,國內生產總值GDP;反映總投入狀況的指標,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反映政府收入和購買能力的指標,財政收入。(2)經濟發展指標。反映經濟發展平均水平的指標,人均GDP;反映產業結構優化程度的指標,第三產業收入占GDP的比重。(3)對外經濟狀況指標,是指一個地區的經濟與外界聯系的程度,反映這個地區整體的對外經濟實力。包括反映對外資利用狀況的指標,實際利用外資額、外商投資企業貨物進出口總額指標。
三、結束語
對于經濟發展環境評價指標體系的設計,但是對于經濟發展環境的中和分析來說,就必須進行多指標的綜合評價[5]。要在經濟發展環境評價指標體系的基礎上,利用一定的統計和數學方法,對各個指標進行預處理,使它們形成一個綜合指標,并據此對經濟發展環境進行綜合評價。以期能夠對目前我國各地區經濟發展環境的現狀進行合理解釋,也為國家制定區域經濟發展計劃提供參考,為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提供可靠的科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