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務實經濟與務虛金融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務實經濟是以實體經濟為主、金融經濟為輔,務虛金融恰好相反。務虛金融發展過快,則會壓縮實體經濟發展空間,容易出現經濟泡沫,阻礙社會發展。二者要做到協調發展,必須要做好金融監管,建立完善的管理體系,避免務虛經濟對社會產生危害。同時要加強實體經濟發展,以高質量、創新性發展來保證實體經濟發展,增強抵抗風險能力。
關鍵詞:務實經濟;務虛金融;研究
貨幣的本質是便于物質的交換,社會經濟的本質是創造物質的多少。金融的本質是為實體經濟服務的,它是實體經濟運行的潤滑劑。經濟發展中,金融是不可缺少的環節,但并非經濟體系中最主要的環節,它僅僅是服務于實體經濟。
一、務實經濟與務虛金融內涵
務實經濟其核心觀念是以實體經濟為主,金融體系為輔,全面發展經濟。務虛經濟則是以金融經濟為主,實體經濟為輔的經濟發展體系。我國發明最早的紙幣(交子),也是因為銅錢、金銀數額較大,不便于交換和存儲,并未向著務虛金融發展。近代的快速發展的主要推動力也是實體經濟,未來也將是如此,這是中華民族基因的原因。一些西方發達國家經濟已步入務虛金融經濟,即以金融經濟為主,實體經濟為輔,若不改變遲早會衰退,因為金融經濟是無實際產物的產出。實體經濟與金融的比例關系,筆者認為是8:2為準。貨幣左手換右手就增值是錯誤的觀念,貨幣進入實體經濟之后產出增值才是正常的。
二、務實經濟的重要性分析
在務實經濟方面,諸多研究人員進行了探討。周天勇(2007)闡述在內國家處于農業、農村向工業、城市轉變關鍵階段,人口和勞動力大量遷移,居民收入差異明顯;在外中國融入世界金融體系加快、加深;認為中國經濟發展新形勢,務實的精神、態度和作風是關鍵。李金慶(2018)認為金融敦本務實為國家實體經濟發展服務,助力大中小型企業發展。說明務實經濟一個是經濟要以實體為主,其次實體經濟發展態度要務實。務實經濟的重要性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1)務實經濟是物質財富的源泉,務實經濟輸出實體產物,是生產力的集中體現。只有真實的物質才能夠為人民生活帶來幸福感,因此生產實體產物的務實經濟是社會物質財富的源泉。(2)務實經濟是國家強大的根基,務實經濟的產物代表了國家綜合實力的體現。單純的虛擬經濟無法表示國家在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的綜合實力,因此穩健發達的務實經濟是國家強大根基。(3)務實經濟是社會穩定的基礎,從金融危機我們了解到務虛經濟帶來的社會動蕩,大量的職員失業,影響了社會穩定,同時也為社會發展帶來了隱患。而務實經濟能夠為社會提供大量的勞動崗位,能夠促進人員就業,繼而減少社會不穩定因子。
三、務虛金融發展缺陷
隨著世界全球化的進程加深,世界各個經濟體,如美國、歐盟、日韓。2008年次貸危機爆發,金融風暴席卷全球,再一次認識到泡沫經濟的危害,以及經濟金顯;在外中國融入世界金融體系加快、加深;認為中國經濟發展新形勢,務實的精神、態度和作風是關鍵。李金慶(2018)認為金融敦本務實為國家實體經濟發展服務,助力大中小型企業發展。說明務實經濟一個是經濟要以實體為主,其次實體經濟發展態度要務實。務實經濟的重要性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1)務實經濟是物質財富的源泉,務實經濟輸出實體產物,是生產力的集中體現。只有真實的物質才能夠為人民生活帶來幸福感,因此生產實體產物的務實經濟是社會物質財富的源泉。(2)務實經濟是國家強大的根基,務實經濟的產物代表了國家綜合實力的體現。單純的虛擬經濟無法表示國家在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的綜合實力,因此穩健發達的務實經濟是國家強大根基。(3)務實經濟是社會穩定的基礎,從金融危機我們了解到務虛經濟帶來的社會動蕩,大量的職員失業,影響了社會穩定,同時也為社會發展帶來了隱患。而務實經濟能夠為社會提供大量的勞動崗位,能夠促進人員就業,繼而減少社會不穩定因子。三、務虛金融發展缺陷隨著世界全球化的進程加深,世界各個經濟體,如美國、歐盟、日韓。2008年次貸危機爆發,金融風暴席卷全球,再一次認識到泡沫經濟的危害,以及經濟全球化的現實情境。從多次金融危機可以看出,務虛金融存在以下缺陷:(1)政治金融。很多務虛金融不僅僅影響了經濟,還涉及到政治、自由資本主義,所以務虛金融的財富,并不是以實體經濟去衡量。(2)高風險經營模式。如華爾街構造的金融衍生品一直以來都是全球各個國家學習的榜樣,高風險、高杠桿的經營模式,其利用金融理論等,來創造高收益。同時為了刺激更多基層民眾參與到其中,設計商業誘餌,激發民眾消費熱情,讓低信用、低收入的人群在沒有創造自身價值時,享受社會紅利,看似一片繁榮,實則隱患十足,資金鏈斷裂,就會吹碎任何經濟泡沫。(3)為了獲得高額利潤,金融巨頭們拋開物質因素,大力創新金融技術,編制金融衍生品,人為創造了虛擬的金融世界。這一過程被譽為金融全球化和自由化,并且被認為是抵御金融風險的最佳手段。但是,金融創新和金融風險總是相互伴隨的。風險只能通過創新來分散,而不能消滅。相反,風險分散的過程只是焦點分散的路徑。一旦它發生在某個鏈接中,它將感染整個金融系統。(4)金融監督系統不足。如果過度強調金融自由,將自由監管走向極端,物極必反,任何事物都是對立統一的,過度的自由,就極易出現過度的風險,過度的管控,同樣也會出現過度的風險。如美國政府在發生金融危機時,政府強勢入市控制,本身存在極大的風險。
四、務實經濟發展現狀
務實經濟是以實體經濟為主,金融經濟為輔的發展模式,注重發展實體經濟。首先認識實體經濟的重要性:實體經濟是直接創造財富,是社會生產力的集中體現,也是社會穩定發展的基礎和保障,發展實體經濟是抗擊外部風險,抵抗內部不足的關鍵和保障。實體經濟地位不動搖,我國發展就會持續穩定。務實經濟的發展,也存在諸多不足:
(一)實體經濟與金融經濟發展不均衡
實體經濟發展速度落后于金融經濟,簡而言之,商品的交易或者經濟活動都是發生在金融體系或者一些金融衍生品之中的,導致實體經濟不斷壓縮,實體經濟萎縮,金融服務、金融衍生品成為了主要的虛擬產品。
(二)實體經濟發展困境大
近年來跨國兼并不斷增多,大型金融寡頭以跨國公司的形式出現。同時,實體經濟中產業結構、分配結構、區域結構不合理,落后產能,粗制濫造都影響了實體經濟的良性發展,民眾對工業制造業喪失信心,繼而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金融經濟中,進一步阻礙了實體經濟發展,惡性循環,風險擴散。
五、建立務實經濟與務虛經濟新型關系
(一)正確認識務虛經濟和務實經濟的經濟地位
既不能過渡強調務虛經濟,也不能過渡貶低務虛經濟,要正確認識務虛經濟和務實經濟的在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務虛經濟是以金融經濟為主,其依賴于實體經濟。同時務虛經濟促進實體經濟發展,它可以為實體經濟提供金融支持,促進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有利于實體經濟經營風險的分散,幫助企業實現重生和深化企業改革。
(二)大力發展實體經濟,加強高質量發展
中國自古以來都重視實體經濟發展,一直將實體經濟擺在首位。從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再到《中國制造2025》,一系列政策都體現了國家對于實體經濟的重視。未來中國務實經濟不僅僅從高端制造業,也要注重一般工農生產,改變傳統的注重發展速度轉變為發展質量上來,讓我國實體經濟更加穩定、健康發展。
(三)完善監管體系和制度建設
務虛經濟如果沒有做好監管就會產生極大的破壞力,導致人們過度消費,降低銀行的抗風險能力,資源配置率降低,甚至會產生社會動蕩。所以金融監管體系和制度的建設、完善極為重要。在具體措施方面:首先,完善法律法規建設,法律是準繩,只有完善的法律體系,才能夠建立健康的金融體系,利用法律來規范金融市場,規范證劵市場操作;其次,做好行業自律,每個國家都有著完善的金融體系,從國有銀行到地方銀行,從公有資產到民間資本,行業自律是信用體系的保證;最后,社會監督,廣泛發動輿論監督和民眾監督,避免監督死角出現,減少監管盲區,提高防范化解風險的能力。做好監管的同時,要建設應急反應機制,要清醒認識到全球化影響。
(四)加強金融創新,穩步發展務虛經濟
從上文的闡述可以看出,如果務實經濟發展滯后于金融經濟,實體經濟就會被壓縮,實體經濟發展空間小,俗語有云“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所以二者應該均衡發展,在大力發展實體經濟的同時,也要做好金融創新,穩步發展務虛經濟。金融是宏觀經濟調控的杠桿,同時也是提供生產力的催化劑。合理利用金融經濟促進社會發展。在具體操作方面,要借鑒西方國家的經驗,吸取他們的優勢,剔除他們金融體系中的不足,結合本國實際情況,創新研發符合實體經濟發展的金融衍生工具。
六、結束語
務實經濟與務虛經濟二者應以務實經濟為主,務虛經濟為輔,調節二者之間的平衡。務實經濟滯后于務虛經濟,容易出現金融泡沫;務虛經濟滯后于務實經濟,無法高效推動實體經濟發展。務虛經濟通過各種金融衍生品將風險分散,而并非消除,所以必須要做好金融監管,建立完善的管理體系,避免務虛經濟對社會產生危害。同時要加強實體經濟發展,以高質量、創新性發展來保證實體經濟發展,增強抵抗風險能力。
參考文獻
[1]崔惠民,馬濤.把握好金融與實體經濟的關系[J].理論導報,2016,(10):55.
[2]周天勇.務實是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關鍵[J].中國黨政干部論壇,2007(04):3.
[3]李金慶.敦本務實切實提升服務中小微企業效率[J].中國銀行業,2018,60(12):54-54.
[4]王鵬.試論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的關系內涵[J].現代經濟信息,2015,(13):254-254,257.
[5]王廣宏.正確把握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關系[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6,(22):40-41.
作者:周瑜 田勇 單位:四川精正建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四川炳耀貿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