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人與自然的關系范文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人與自然的關系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人與自然的關系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人與自然的關系

摘要:

全球化進程是各國經濟文化的擴展過程。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上,我國主動構建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也是適應全球化發展要求和將中國式生態文明向外交流的全球化過程。在馬克思主義生態觀基礎上,本文將通過對經濟全球化的認識進行分析,得出人與自然關系中兩者地位的變化,最終闡述當代全球自然環境問題下,我國提出生態文明建設的政策依據,主動式的將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作為榜樣,向全世界推廣,進而將中國生態文明全球化。

關鍵詞:

人與自然的關系;經濟全球化;生態文明

一、經濟全球化的迅猛發展

要認識經濟全球化,就必須對其概念、發展狀況和影響進行準確把握。經濟的拓展力和開放性是全球化的有力物質保證,是人們持續交流和相互影響的客觀基礎,也是全球化的物質基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后,特別是當人類大步跨入21世紀之時,科技革命日新月異,世界經濟迅猛發展,全球各國之間在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聯系愈來愈密切,世界成為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其中一個最明顯的趨勢就是經濟全球化。

(一)經濟全球化的認識“所謂經濟全球化就是在生產不斷發展、科技加速進步、社會分工和國際分工不斷深化、生產的社會化和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的情況下,世界各國、各地區的經濟活動越來越超出一國和地區的范圍而相互聯系、相互依賴的一體化過程。”[1](P.194)它是世界范圍內生產力發展的客觀結果,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趨勢。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一個世紀或更久以前,在自由資本主義階段,一些主要的資本主義國家的生產經營活動實際上就開始在全球范圍內進行組織,這意味著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已經萌芽。馬克思恩格斯在150多年前就指出:“資產階級,由于開拓了世界市場,使一切國家的生產和消費都成為世界性的了。”[2](P.276)

(二)經濟全球化的新發展隨著信息技術的驚人發展,使經濟活動在世界范圍內聯成網絡,大大縮短了世界各國和各種市場之間的距離,經濟全球化成為一股迅猛發展的潮流。正如所說那樣,“現代科技的進步,先進的交通工具和通訊手段的產生,為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創造了條件。特別是近十年來,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極大地推動了經濟全球化的進程?!盵3](P.19)

(三)經濟全球化的影響經濟全球化的表現是多樣性的,包括生產的全球化,貿易的全球化,金融的全球化,企業經營的全球化。經濟全球化的過程是生產社會化程度不斷提高的過程,在全球化的進程中,世界各國經濟聯系越來越緊密,相互依賴越來越強,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引進別國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增強經濟的競爭力,縮短與發達國家的差距。但我們都知道它是一把雙刃劍,在產生積極效應的同時,也帶來了不小的消極后果,比如爆發經濟危機的風險不斷增大,發達國家收益大,發展中國家獲益少,有的甚至有被邊緣化的風險,當然還帶來極具破壞性的環境惡化問題,制約和破壞了全球生產力的發展,對全球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帶來嚴重影響。因此,如何實現世界各國的“共贏”,是如今國際社會共同面臨的重大問題。

二、人與自然的關系及發展

人與自然的關系是人類整體與其外部環境的關系。在人類產生之前自然界就已經存在,而人類社會是自然界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所以人也是自然界的產物,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具有自然屬性。這就決定了無論社會怎樣發展,科學技術怎樣進步,也不管人類具有多大的能力,都不能脫離自然界而存在,人對自然界是永恒依賴的。這意味著人與自然應該和諧相處,順應自然規律,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保護自然環境。

(一)人與自然的原始生態文明在最早期的原始社會時期,人們主要以采集和漁獵為生,而這兩種活動都是直接從自然界中獲取生CENTURY資料。這時許多的自然事物和自然現象,比如日月星辰,風雨雷電,河流山川,飛禽猛獸等等都無法從現實中得到解釋,而且由于人類力量相對薄弱,在自然面前很渺小,故而只能順應自然,服從自然,甚至對它產生崇拜和敬畏,通過各種原始宗教儀式以此來乞求上天的恩賜和庇佑。自然界提供什么,人類就攫取什么,而且是在有限的范圍內,所以說這時期的自然是控制著人類的,起著主導作用。馬克思在談到古代人類和自然界的關系時曾指出:“自然界起初是作為一種完全異己的、有無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與人們對立的,人們同自然界的關系完全像動物同自然界的關系一樣,人們就像牲畜一樣懾服于自然界,因而,這是對自然界的一種純粹動物式的意識(自然宗教)?!盵4](P.81-82)所以說在原始文明時代,人是自然界的奴隸。

(二)人與自然的農耕文明距今大約一萬年前,人類由原始文明時期進入到農業文明時期。以種植業和養殖業為主,手工業為輔的農耕時期,人類的活動方式主要是農耕和畜牧。由于生產力的發展,人們對自然界的認識進一步提高,對自然界的改造能力也進一步深化,他們不再簡單的依賴自然界提供的生活資料,而是改變和創造某些條件,來滿足自己的需要。尤其是在生產工具方面,各種金屬工具的使用大大增強了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人類對自然進行了初步的開發,自然的人化過程進一步發展。在這種生產和生活狀態下,人們同大自然中的一切有著直接的接觸,相互依賴,相互聯系,因而形成了一種尊重自然規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思想。但此時仍然肯定自然對人的主宰作用,主張敬畏自然以護佑黎民??蛇@種沒有污染或污染較小的能量轉換活動的大規模發展也會對自然的破壞,如過度開墾、砍伐、捕獵等就對局部地區的生態造成破壞。

(三)人與自然的工業文明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產生以及工業革命的發生,人類進入了資本主義社會,由農耕文明走向工業文明。在資本主義社會時期,人類利用科學技術制造機器進行生產活動,以控制和改造自然。短短幾百年的時間里,社會生產力飛速發展,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遠遠超過了過去一切世代的總和。人和自然的關系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由于資本主義社會的本質就是最大力度的追求利潤,資本家們只要能獲取高額利潤,不惜違背自然規律,破壞生態平衡和污染自然環境來滿足自己的需求。這種對自然進行瘋狂大肆掠奪式的開發和利用,造成了嚴重的生態破壞,也造成了人與自然關系的緊張和對抗,最終也必然導致人的生存危機。這一時期,人類儼然成了大自然的主宰,認為自己可以征服和駕馭自然界的一切。但人與自然之間的這種不平衡的物質變換方式必須改變,轉向一種即“社會化的人,聯合起來的生產者,將合理的調節他們和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把它置于他們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讓它作為盲目的力量來統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無愧于和適合于他們的人類本性的條件下來進行這種物質變換。”[5](P.928)

(四)馬克思主義下的人與自然觀自然界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人又是自然界的產物,人與自然的關系是相互聯系,相互協調的,早在一百多年前,恩格斯就像人類發出警告:“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每一次勝利,起初確實取得了我們預期的結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卻發生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響,常常把最初的結果又取消了。”[6](P.383)當人們為了滿足自己不斷增長的欲望而對自然界進行大肆破壞時,自然也會以不同的方式向人類實施嚴厲的報復。正是由于生產力不斷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飛速提高,所以21世紀人類面臨的最大挑戰必然是生態環境問題。

三、在全球化影響下的當代生態自然觀基礎上,主動的中國生態文明

隨著生產力在全球各國的發展,它的開放性被全球化,以至于各國為了求發展而進行了在經濟、政治、文化,以及各個領域的交流與溝通。而作為生產力組成部分的勞動對象,即自然界,也隨之被全球化式地利用起來,從而不斷地改造和轉化為人們的消費品。在消費角度層面,人類經歷了原始生態消費,線性消費,生態消費,因為在以資本主義主導下的經濟全球化中,“資本主義通過擴大消費而非限制生產解決經濟危機無異于舍本逐末,以掠奪自然為代價維系資本主義的統治導致當代資本主義的主要危機——生態危機?!盵7]作為社會主義國家,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在全球化背景下,在與資本主義國家進行合作中,也勢必會產生對自然界而言的生態問題,除了要堅持馬克思主義所倡導的適應消費觀念,更重要的是順應時展的潮流,由以前社會形態中的原始文明,農耕文明,工業文明轉向新的生態文明方向上來,使全球化對人類生存的生態自然的負面影響得到切實解決,促進全球化生態文明的歷史進程,并使黨的十八大中提出的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精神得到具體貫徹。

(一)全球化造成的環境問題1.人口環境持續膨脹,老齡化現象嚴重與傳統社會不同,在醫療衛生水平的提高和人們消費水平提高的條件下,高出生率和低死亡率共同導致全球化人口增長繼續膨脹。1804年,全世界人口只有10億,1987年增到50億,1999年達到60億,截止到2013年1月4日,全世界有70.57億人,預計2040年前,世界人口將達到80億??梢?,人口的壓力是對環境問題產生的一個不可忽視的方面。在人口增長的條件下,老齡化則是另一種形式上的環境壓力問題,對環境中產品的消費在時間上的延長,也是我們必須面對的現實社會環境問題。歐洲是世界上老齡化比例最高的地區,而我國將很多可能在未來的社會發展中老齡人口最多的國家。人口老齡化將使世界政治、經濟、社會發生深刻變化,使國家降低革新能力,勞動生產率下降,社會負擔加重,經濟失去活力,生活水平下降,對綜合國力產生潛在影響。2.自然環境惡化問題,生態規律遭受破壞自然環境中的土地、水、大氣、生物等都是遵循一定的生態規律而存在著的客觀實在,是不以人的主觀意識為轉移的,通過物質循環和能量循環所形成的穩定狀態,如果遭到過度的外力破壞后,就會失去平衡能力或者惡化。進入20世紀70年代后,在工業化的推動下,全球化不斷被各國自愿或不自愿地接受,而發展中的破壞現象則隨之被擴大化,也就出現了區域性問題向全球性問題的跨步,全球溫度升高的溫室效應、臭氧層破壞、酸雨蔓延、水和空氣污染等被現實性地帶了出來。3.資源短缺問題在全球化影響下,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利用資本優勢,對發展中國家進行資源進口,而將本國的不可再生資源節約下來,進而使得資源短缺問題在欠發達國家中顯得尤為明顯。而環境是一個多元化和協調性突出的總體,資源短缺必然會造成相關資源的破壞,使資源間的聯系被割裂,那么所謂的平衡就無法維持,最終使環境惡化,不利于人們社會的進步。

(二)生態文明的建設與可持續發展1.生態文明的含義“生態文明是指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和諧共生的一種文明狀態?!盵8]在自然界被不斷地人化過程中,工業文明基礎上的生態文明,從概念的把握上就明顯的體現出生態觀的重要性。在人們生產生活中堅持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以此產生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和諧關系。人們對土地的合理開發利用,對資源的節約,對生態的保護,都是在深刻把握生態文明概念含義的條件下進行的具體實踐。2.生態文明建設在全球化的影響下,要進行更好的生態文明建設,首先應加強世界經濟合作中的環境生態立法保障,在國際大環境中明確各國的經濟責任和義務,減少將重度污染產業轉嫁到發展中國家的現象。其次是在立法基礎上的世界性環境生態監督體系的完善,要在明確法律規范的條件下,對各國造成的環境破壞進行實際約束和制裁。最后是加強全球性生態自然觀的宣傳與教育,讓更多的國家和地區認識到環境問題是世界性的,是人類面對自然界的共同問題。3.可持續發展觀的全球化自從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中提出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后,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被提上歷史議程,尤其是可持續發展,不僅適合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狀況,更適合應對在全球化影響下當代生態自然觀問題,很多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生態自然觀上盲目追求資本增值,而忽視了在利用自然界物質生產時的可持續性,當發現沒有利用的自然資源后,就改為另一個地區或國家的投資和生產,是一種不夠可持續發展化的全球經濟發展觀。所以,可持續發展觀在現實性上需要被全球化,被各國所重視。

(三)中國的生態觀,在科學發展觀基礎上的“五位一體”1“.以人為本”的生態科學發展觀人與自然的關系是在實踐條件下的和諧共處關系,人們在自然面前,由奴隸地位到敬畏自然,再到工業革命后的主導地位,證明了人的能力越來越強,以至于可以主宰自然,擺脫自然界的束縛。但當人們狂妄自大后,就會對自然進行奴役,無限地濫用自然資源,破壞自然生態環境,造成的結果就是不統一,而且是對立,是自然界生態的破壞,自然界以不規律的方式對人類進行抗議,而這些不規律就成了人們因把握不到而稱為的“報復”。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國提出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講究人與自然的和諧,在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進行科學合理的發展,是中國式發展思維對生態自然的恰當反映。2“.五位一體”的總布局在正確認識到國際全球化影響以及當前我國國內社會經濟發展大局勢和具體狀況后,為了更好地實現我國的現代化,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中,是針對現實發展狀況的及時調整與適應。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的永續發展,是我們中華民族每一代人都應該承擔的責任。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將更有利于我們每個人在生產生活中對資源的節約與保護,同時也形成一種更具時代性的生活方式與習慣。在全球化的不斷影響下,每個國家的政府和人民都應重視生態自然的平衡,只有這樣才會實現全球性的生態平衡,人們的生產與生活才能進入到一個常態化的發展境地,使全球文明更有利于推動人與自然的有效結合。

四、結束語

人類與自然的關系,最終的結果是人與自然的相處問題??偠灾诮洕w速發展,科技水平愈來愈高的全球化影響下的今天,我們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生態觀,處理好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共同維護好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而我國必須做到,規避主要以經濟全球化帶來的負面生態影響,在主動式的中國生態文明建設政策下,推動我國人與自然關系中生態觀的世界文明化,將我國的生態文明推而廣之,促進世界生態文明的全球化。

參考文獻:

[1]王滬寧等.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中央編譯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在聯合國千年首腦會議分組討論會[R].

[4]中央編譯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6]中央編譯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房尚文,吳斌.馬克思的生態倫理思想[J].云南社會科學,2010,(4).

[8]辛慧麗.馬克思生態倫理思想的本質與中國生態文明建設[J].求實,2014,(3).

作者:劉洋 單位:蘭州理工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级毛片黄色片| 亚洲综合久久精品无码色欲| 五月婷婷在线免费观看| 好男人在线社区www在线视频免费|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一区|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最猛性xxxxxx69交| 99视频全部免费精品全部四虎| 日本xxxx裸体bbbb|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a级在线观看| 狠狠躁夜夜躁人人爽天天古典| 国产偷窥熟女精品视频| 1024手机看片基地| 天天躁天天碰天天看| 久久99久久99精品免观看| 欧美军同性videosbest| 人妻蜜と1~4中文字幕月野定规 | 1000部拍拍拍18勿入免费视频下载| 小少呦萝粉国产|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去区首| 欧美www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午夜久久久伊人| 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re丫y| xxxxx免费视频| 国外AV无码精品国产精品| 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图片| 日本猛少妇色xxxxx猛交| 亚洲人成在久久综合网站| 波多野结衣被强女教师系列| 动漫美女被爆羞羞免费| 草草影院www色欧美极品|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2021国产成人午夜精品| 天天操天天干天天| 一级毛片一级毛片一级毛片| 日本中文字幕黑人借宿影片| 五月天婷亚洲天综合网精品偷|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 | 性欧美videos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