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計量經濟學案例教課探微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案例教學法在計量經濟學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一)案例教學法便于學生對理論的理解和掌握計量經濟學是一門比較復雜、抽象和深奧的課程,涉及到大量的數學公式和數學推導,學習和理解起來存在較大困難,學生學習往往感到枯燥乏味。在課程教學中借助案例教學,則可以生動形象地從案例分析中導出一般原理和規律,將抽象的計量經濟學理論生動地呈現給學生,深入淺出,易于掌握。例如,“序列相關”這個概念比較抽象,也很容易混淆。教材給出的解釋是“隨機擾動項在不同的樣本點之間存在相關性”。在理解時,可以讓學生結合自身的消費行為、大學生的消費行為等來討論經濟活動的慣性,通過對學生自身消費行為慣性的認識,讓學生對經濟活動慣性導致的序列相關問題有一個準確深刻的理解。
(二)案例教學法可以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鑒于計量經濟學的多學科交叉性、多學科應用性等課程特征,只有用案例教學法進行教學,才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培養學生對計量經濟學的學習興趣,不能僅局限于課程本身,應該充分利用計量經濟學與其他經管類課程之間的緊密聯系。例如,在產業經濟學、區域經濟學、勞動經濟學、金融學、財務管理學、會計學等諸多課程中,大量使用計量經濟學模型作為研究方法。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將計量經濟學教學與學生的專業背景相結合,選擇與學生專業背景密切聯系的經濟社會熱點問題、焦點問題作為案例,這樣更容易引起學生濃厚的興趣,吸引他們主動思考、積極討論,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三)案例教學法有利于鞏固和加強學生的學習效果計量經濟學案例中含有實際統計數據,教師可結合不同的經濟社會問題、針對不同的數據類型、數據結構說明應用哪種模型參數估計和檢驗方法,使學生對這些原理方法有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另外,計量經濟模型的估計、檢驗、修正和應用,需要存取大量數據,必須借助于相關計算機軟件,才能完成各種復雜數學運算。事實上,各種新的計量經濟方法不斷涌現以及在經濟管理中的應用不斷加強,與相關數據分析軟件的開發和利用密切相關,且對軟件的熟練操作要求必須對計量經濟學基本原理方法有較深刻的理解。因此,在案例教學中,可以利用案例數據,介紹Eviews、SPSS、Stata等軟件在計量經濟模型估計和檢驗中的應用,這樣既可以加強學生對“經濟行為分析→理論假說→建立總體回歸模型→獲取樣本觀測數據→估計模型→檢驗模型→應用模型”計量經濟學整個建模過程學習鞏固,又便于學生快速地掌握軟件的操作。
(四)案例教學法有利于培養學生實證分析能力和創新意識在實證研究中,計量經濟學屬于對經濟運行規律與基本問題的經驗實證研究,如果缺乏案例教學很難將計量經濟學基本原理與經濟實踐較好地結合起來,很難用計量經濟學基本理論去分析理解現實經濟問題。案例教學法是將理論知識與實踐問題相結合的一種有效教學方法,也是開發學生智力潛能、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有效途徑。案例教學最重要的功能就是為學生提供一個逼真的、具體的情景,引導他們去思考、分析、處理問題,從而提高分析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此外,在計量經濟學教學過程中,案例教學本身也需要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分析與討論,這有利于增強學生之間溝通交流和團結協作的能力,提升學生對現實的經濟問題的敏感性和洞察力。案例教學法在計量經濟學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二、計量經濟學案例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對案例教學法的認識不夠深刻目前,案例教學法雖然已被廣泛地運用于計量經濟學教學,但是,通過國內現有計量經濟學教材可以看出,對案例教學法仍然存在認識上的誤區。例如,在計量經濟學模型“序列相關理論”教學過程中,首先講解序列相關的定義、內涵、影響、檢驗方法、修正方法等理論知識,然后例舉案例進行解釋說明,并進行互動討論。這屬于舉例說明,即在理論講解結束后,結合實際經濟問題列舉案例,接著向學生發問,進行互動,并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實際上,案例教學法不能等同于舉例說明,二者存在很大差別。在案例教學法中案例居于中心地位,學生處于主體地位,案例應該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首先應該以典型案例引出理論,然后結合案例分析講解理論,整個教學過程都應該伴隨著師生的互動,由教師組織、啟發學生,實現學生的自我學習與思考,這樣既便于學生深刻領會理論與方法的內涵,又便于培養學生解決實際經濟問題的能力。而在一般教學活動中舉例僅居于次要地位,教師處于主體地位,師生間的互動較少,多數情況下是學生被動接受老師講解,仍然屬于“填鴨式”教學。
(二)經典案例、本土案例資源匱乏計量經濟學屬于一門應用性較強的學科,是被學術界廣泛運用于解決經濟社會問題的一種分析方法和工具。隨著國內外經濟發展的不斷演化、推進,凸現的經濟社會問題也日新月異,這必然要求計量經濟學的教學案例也應推陳出新。相比微、宏觀經濟學,在計量經濟學教學中案例教學法的使用起步較晚,綜觀國外計量經濟學經典教材,與經典經濟社會問題相結合的經典計量經濟學案例仍然比較匱乏,而且許多教材沒有涉及案例。相比國外,計量經濟學在我國的起步更晚,綜觀國內計量經濟學教材,許多案例引之國外教材,與我國現實經濟社會問題緊密結合的本土化案例匱乏,且缺乏針對性。由于國外經濟制度、經濟基礎、經濟數據統計口徑等諸多方面與我國現實經濟環境存在一定差異,照搬源于國外教材的案例很難達到預期教學目的和教學效果,也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三)案例的選擇、設計與使用不夠恰當綜觀國內外大部分教材,在計量經濟學教學過程中,教學案例的不當選擇與運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案例對理論知識與實踐應用的結合不夠。目前,計量經濟學教學過程中選擇與使用的絕大多數案例缺乏系統性和完整性,只是對知識點的評述,缺乏理論性與實踐性的有機結合。
2.案例的難易程度掌握不夠恰當。目前計量經濟學教學過程中,部分案例選擇偏難,使得學生因知識儲備不夠而無從下手,喪失參與的興趣,導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陷入被動,達不到預期教學效果;部分案例則過于簡單,使得學生缺乏學習動力或者產生厭煩情緒,嚴重影響教學質量。
3.案例的使用不夠規范與準確。授課前,沒有認真準備,缺乏規范、完整的教學案例;授課中,隨意列舉案例進行講解、分析。這樣使用案例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和教學目標。
4.案例的內容和方法不夠科學。計量經濟學與微宏觀經濟學、產業經濟學、金融學、企業管理、財務管理等許多學科具有密切聯系,是許多后續專業課程的分析工作和方法論基礎。但是,目前計量經濟學案例沒有與具體專業結合起來,沒有根據授課對象的專業背景不同選擇不同教學案例,主要選擇的都是經濟學案例,不利于提高教學效果和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改進計量經濟學案例教學的幾點思考
(一)教師應該深刻領會案例教學法的內涵,正確處理理論教學和案例教學的關系計量經濟學是經濟類、管理類專業的公共基礎課,教學目的是通過計量經濟學教學活動,使學生掌握建立計量經濟學模型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能運用這些基本理論和方法解決和分析實際經濟問題。理論教學是計量經濟學案例教學的基礎和依據,理論教學可以幫助學生了解計量經濟學的基本理論體系,應當在教學過程中特別強調系統性理論學習的重要性。案例教學法是一種啟發式、討論式、互動式的教學模式,其特點在于能夠把實際的經濟問題引入課堂,把枯燥乏味的理論教學變成解決現實問題的公開討論,把教師的單向講解變為師生的雙向互動。案例教學是理論教學的輔助手段和方式,是理論教學的延伸和深化,可加深對理論教學內容的理解,提供分析背景和討論對象,并培養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計量經濟學具體教學過程中,案例教學和理論教學是相輔相成的、缺一不可的,不能過分強調案例教學,或將理論教學和案例教學分開,把案例教學當做理論教學的舉例說明,應該將理論教學融入案例教學,以案例引出理論,以案例剖析理論,以案例總結理論,將案例教學和理論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夠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二)編撰經典案例集,并根據實際經濟問題及時更新案例經典案例集是能夠濃縮計量經濟學的概念和原理的一系列案例的集合。1.案例集所提供的信息和資料必須盡可能多地蘊涵教材中的重要概念和原理,從而使得學生在探究案例的過程中加深和鞏固理論知識的學習。
2.案例集要盡量利用針對性強的經濟實證分析材料,最好結合區域經濟的熱點問題、焦點問題,如對新疆兵團來說,“經濟跨越式發展問題”、“特色農業現代化發展問題”、“新型工業化發展問題”等等,從本土經濟實踐中提煉經典案例,這樣與區域性經管類人才培養目標保持一致,從而更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創新意識。
3.案例集要盡可能地體現時效性,密切關注經濟熱點、焦點和前沿問題,及時更新案例集的相關案例,以便較好地將計量經濟學理論方法與經濟實踐相結合。
4.案例集中案例的形式要盡可能多樣化,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盡量采取多樣化的案例形式,以便增強案例的感染力。
5.案例集的編撰要盡量作到語言簡潔、內容貼切、描述形象、分析生動,以便增強案例的吸引力。
(三)根據不同專業背景,準確選擇、適時有效地使用案例專業背景不同對計量經濟學理論方法要求的側重點也有所不同,如“企業管理”、市場營銷”、“財務管理”等工商管理相關專業,偏向于微觀計量經濟模型的方法與應用;“區域經濟學”、“產業經濟學”、“金融學”等應用經濟相關專業,則偏向于宏觀計量經濟模型的方法與應用。因此,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必須根據不同專業背景,選擇使用適當的教學案例,不能搞一刀切,不論什么專業背景,使用一樣的教學案例,不然會嚴重影響教學效果。另外,案例的選擇與使用要循序漸進、避繁就簡,首先以簡單、代表性強的案例引出理論與方法,在學生基本掌握理論與方法之后,以比較復雜的案例歸納總結理論,讓學生深刻領會理論與方法,并結合實際學會理論與方法的使用。不能連基本概念與原理都沒有講授清楚就急于列舉復雜案例,會導致學生基本功不扎實,抓不住問題的要點,影響教學效果。
作者:支小軍劉永萍單位:石河子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