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經濟發展中的環保問題處理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有些人特別是部分企業決策者,對可持續發展理念的認識水平還不夠高,在決策中自覺或不自覺地存在著重發展、輕環境的意識和行為,所以就出現新上項目不執行“三同時”制度,未上處理設施即投人運行,現有企業為節約運行成本治理設施擅自停運等一系列環境違法行為,致使污染事故、糾紛時有發生,環境信訪案件居高不下。
2、傳統的產業結構在我縣國民經濟中所占的比重依然較大,產業集中度較低,技術水平不高,高新技術產品種類不多,對資源的依賴性較大,環境成本較高,在這種產業結構下,當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超出其生態承載范圍時,必然會造成生態環境的破壞。當資源消耗超出自然再生能力時,勢必影響可持續發展。
3、能源結構不盡合理,我縣能源以煤炭為主,清潔能源使用比例過低,煤煙型污染是造成酸雨頻次增高的主要原因。
4、隨著我縣招商引資、項目投人以及GDP增長,全縣污染物總量將有進一步增大的可能,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容量之間的矛盾將會突出,對環境特別是水環境保護的壓力將進一步加大。特別是洋口化工園區項目的投人,對環境保護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旦環境保護措施不跟上,將造成環境難以承受的的污染后果。
5、隨著洋口港工業區建設的全面展開、灘涂圍墾面積的進一步擴大,海洋資源環保問題不容忽視。
6、城鎮規劃與建設標準不高,城鎮基礎設施相對較少;除了縣城掘港鎮將有生活污水處理沒施外,其它各鎮均無集中式污水處理設施,生活污染所占比重日益增大。人居環境建設任務繁重。
7、污染治理技術水平難以跟上經濟迅猛發展的步伐,治理成本較大,加上專業人才相對缺乏,導致一些企業污染物達標排放工作差強人意。
8、農田相對分散,不利于生態村建設和發展集約型生態農業。
9、農田中的土粒、氮磷、農藥及其它有機或無機污染物質,在降雨或灌溉過程中,借助農田地表徑流、農田排水、地下滲漏等途徑而大量地進人水體,或因畜禽養殖業的任意排污直接造成水體污染而造成的農業面源污染問題是繼工業污染防治工作以后必須面對的又一環保難題。
10、環保投人力度有待于進一步加強。
二、對策和建議
1、加強宣傳,以和諧發展的理念促進經濟發展。
要增強全民的環保意識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要利用各種途徑和方式,向全社會宣傳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內涵,普及生態知識,教育群眾改變不良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強消費引導,推行綠色消費方式,并繼續開展綠色學校、綠色社區創建活動,拓寬公眾參與和監督渠道,發揮媒體的輿論監督和導向作用,對破壞環境的行為給予曝光,對保護生態的舉動給予褒揚,使保護生態環境成為全社會的自覺行為。
2、大力推進循環經濟模式,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
以循環經濟的理念為指導,充分發揮我縣的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發展生態工業,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一是優化工業結構,逐步解決結構性污染。通過新上項目的把關、老污染源的治理、加強執法等手段,卡掉一些污染嚴重、難以治理或不符合產業政策的項目,淘汰一批落后的生產設備和工藝,關停一批質量低劣、浪費資源、污染嚴重的項目,同時,引進和扶持一批高新技術項目,逐步形成高新產業體系。二是優化工業布局,加快工業企業向園區集中,統一規劃工業園區環保設施,實現治理設施共享和污染集中治理。三是推行清潔生產、IS0140(刃環境管理體系及環境標志產品認證,實現對產品生產過程和使用過程中污染的全程控制,轉變企業粗放型生產方式,促進企業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生產成本,減少生產過程中的廢物排放量。四是發展清潔能源,加快沿海風力發電工程和開發區集中供氣工程建設進度,推進秸稈發電項目,積極探索沼氣發電、太陽能發電等項目,從而根本解決煤煙型污染間題。
3、進一步加強工業污染防治工作,做到污染物穩定達標排放
一是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法,全面開展區域、流域的規劃環評,力爭增產不增污,不欠污染新帳,對重大、敏感和群眾反映強烈的環評項目,實行嚴格的公示制度,提高環保審批質量和效率。二是加大工業污染源監控、治理力度,加快重點污染區域的在線監測,做到工業污染源全面穩定達標排放。三是加強對不法排污企業的整治力度,嚴格查處各類違法行為,通過日常監理、突擊檢查等手段,及時發現違法行為,抓住違法事實,嚴格執法,保障群眾身體健康。
4、發展生態農業,保護農村生態環境
一是實施科教興農戰略,大力推進農業增效,實現農民增收,整體提高農村文明程度。二是繼續開展生態農業建設,高速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大力發展高效、無公害農業,大力推廣多種經營、資源循環利用的立體農業模式,推行農產品標準化生產,不斷增強農產品全程質量監督管理措施。三是加強農業面源污染的防治,加強對農藥、化肥、農膜使用的環境安全管理,積極推廣有機肥、復合肥、專用肥,提高畜禽糞便的無害化和資源化利用率。進一步做好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申報工作,加強基地建設,穩步推進我縣特色生態項目。
5、加強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一是按照海洋功能區目標進行水質目標管理,以陸源污染防治為重點,實行污染物人海總量控制,建立較完善的海洋監測和預報系統。二是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陸源污染,防止赤潮發生。三是加強海洋資源的保護與管理,做好洋口港環境保護專項規劃,分析如東海域、沿海灘涂的承載能力,控制亂圍墾、破壞灘涂自然資源,控制掠奪性捕撈,促進海洋生態環境良性循環。
6、加強城市環境保護,營造最佳人居環境
以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力目標,以創造良好的人居環境為中心,結合城鎮化發展戰略.合理規劃,確定城市規模和發展方向,完善城市功能,加快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城市生態環境。一是加快環保基礎設施建設,結合舊城改造,優化城市功能布局,各鎮規劃并逐步建設城市污水處理系統,不斷提高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按照清污分流的原則,對現有排水系統進行分片改造,積極推進生活垃圾及危險廢物集中處理;重視“兩區”建設,有效開展“三產”污染防治,飲食業和娛樂場所合理布局。二是提高城市清潔能源比例,改善能源結構,加快城市供熱、供氣能力建設,大力發展公共交通,鼓勵使用清潔燃料車輛,加強建筑施工及道路運輸環境管理,有效控制城市揚塵。三是治理城市垃圾污染,逐步推行垃圾無害化與危險廢物集中安全處置。四是治理城市噪聲,加強對建筑施工、工業生產和社會生活噪聲的監督管理,采取設置禁鳴、禁駛路段等措施,控制交通噪聲的污染。五是進一步加強綠化建設,建設綠色城市,突出人居環境的綠化、美化、優化,提高城市人居適宜度。繼續鞏固造林綠化成果,提高森林夜蓋率,提高污染自凈能力。加快生態村灌)建設,營造最佳生態環境。六是以省級文明城市創建為契機,完善公眾、社區和媒體參與城市管理的機制。
7、加大環保投人,加快環保產業發展
政府一方面要加大用于環境保護的投人,每年要在財政預算內安排一定數量的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專項資金,一是用于建立和完善全縣的環境監測網絡體系,提高環境監測和數據分析能力,從而提高現場執法能力和應對突發性污染事件的能力,二是用于環保專業人才的培養和知識的更新,提高環保隊伍素質。三是用于硬件設備的配置,提高環境保護手段的現代化水平。另一方面,要制定有利于環保產業發展的技術、經濟政策,推動環保產業的發展,從而提高污染治理技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