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加工貿易產業轉移策略范文

加工貿易產業轉移策略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加工貿易產業轉移策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加工貿易產業轉移策略

加工貿易產業轉移是指加工貿易行業在某些國家或地區轉移到另一些國家或地區,是一種產業的空間移動或空間遷移現象。隨著全球和東南沿海各地產業轉移浪潮的興起,加工貿易由東南沿海發達地區轉移到中西部較落后地區,是加工貿易發展的需要,也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需要,中西部地區加工貿易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2011年10月,湘南地區正式獲得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復,成為了繼安徽皖江城市帶、廣西桂東、重慶沿江之后,第4個國家級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不同于其它三個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作為湖南南大門,湘南地區毗鄰粵港澳,武廣客運專線、洛湛鐵路、京港澳高速、二廣高速、京廣鐵路等相互交錯,區位交通優勢明顯,土地、礦產、人力資源較為豐富,產業基礎較好。發揮這些優勢,湘南地區在承接產業轉移中大膽創新,先行先試,郴州、永州、衡陽先后成為中國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地,郴州成為對接珠三角的主要橋頭堡,永州成為湖南對接東盟的主要橋頭堡。據統計,2014年,示范區三市湘南三市加工貿易進出口額51.58億美元,同比增長25.2%,占全省加工貿易的59.2%。其中,郴州市完成加工貿易進出口32.09億美元,同比增長10.6%;衡陽市完成加工貿易進出口14.23億美元,同比增長41.38%;永州市完成加工貿易進出口5.26億美元,同比增長147.37%。

一、湘南加工貿易發展的現狀與特點

(一)加工貿易承接產業轉移的規模不斷擴大從2011年10月湘南地區獲批國家級產業轉移示范區,三年來,湘南地區加工貿易承接產業轉移的規模在不斷擴大。如表1所示,湘南地區加工貿易進出口總額從2011年的5.37億美元上升到2014年的32.1億美元,其中湘南地區加工貿易的出口額從2011年的3.3億美元上升到2014年的28.65億美元,加工貿易呈現進出口總額逐年上升、模式更加優化、市場日益擴大的趨勢。

(二)加工貿易增值率不高作為衡量加工貿易整體水平的一項重要指標,加工貿易增值率就是將同一時期加工貿易的進出口差額與加工貿易的進口額加以比較,具體計算公式為:加工貿易增值率=(加工貿易出口額—加工貿易進口額)÷加工貿易進口額該數值越大,說明產品在加工過程中增值越大。從表2可以看出,雖然湘南地區的加工貿易規模在不斷擴大,但是加工貿易增值率不高,除了2011年為47.45%外,近三年均在30%以下,2014年為25.11%,與湖南省50.32%的比率相差一半。數據來源:根據湖南統計年鑒和各市統計公報整理。

(三)在全省占重要比重,但地區之間發展不平衡從表1.1的數據可以看出,湘南地區加工貿易的發展在全省占重要比重,2014年,湘南的加工貿易進出口總額占全省的59.16%,出口額占全省的54.74%,三市加工貿易在全省的份額超過一半。但是,湘南三市之間的發展很不平衡,郴州依靠優越的地理位置,遙遙領先衡陽和永州,2014年,郴州加工貿易進出口總額占全省的36.81%,衡陽占比16.42%,永州僅為6.03%。(四)通關能力得到改善近年來,湘南地區開放型經濟發展特別是承接加工貿易產業轉移發展速度明顯加快,與此配套的通關和貿易便利化條件也得到了一定地改善。示范區建設之初,只有衡陽設有海關和檢驗檢疫局,郴州尚未設立海關,只有長沙海關駐郴州辦事處。永州的海關和檢驗檢疫工作,由衡陽海關通過設立監管組的方式負責管理。2014年9月9日,衡陽綜合保稅區正式封關運行,這是湖南第一個綜合保稅區,保稅區的運行與全省第二家、湘南首家“無水港”、衡陽公路口岸、“五定班列”共同組成了衡陽對外開放的“金字招牌”。此外,鐵路口岸建設的前期工作也已經緊鑼密鼓地展開。郴州海關是目前中國內陸海關政策配套最全的海關之一,具備深圳等沿海海關特有的“國際快件中心”功能。郴州出口加工區疊加保稅物流功能,是我國對外開放區域中層次最高、功能最全、政策最優、區位優勢最明顯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郴州公路口岸、鐵路口岸、鐵路物流中心暨鐵海聯運、廣州港郴州內陸港、“五定班列”開通運營,“一站式”、“一條龍”快速大通關平臺已基本形成,具備了“無水港”城市功能,已成為湖南乃至中西部地區開放平臺最全、功能最優的市州之一。2012年湖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永州辦事處、長沙海關駐永州辦事處獲批設立,標志著永州海關、檢驗檢疫機構今后不再由衡陽隸屬管轄。有利于永州進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整體形象,吸引更多的國內外企業來永州投資落戶。

二、湘南承接加工貿易產業轉移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湘南三市缺乏溝通協調機制,區域合作意識不強湘南三市由于在區位優勢、資源稟賦、交通網絡等方面的條件相當,從而導致各市的產業布局與產業發展相似度很高。目前湘南三市雖然在區域戰略方面作為示范區是一個整體共同承接加工貿易產業轉移,近幾年各市也都在承接加工貿易產業轉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由于地方政府在政績考核機制和實際利益面前有競爭和排名,在承接加工貿易產業轉移中缺乏一個上級職能部門的統一指導和個性化的戰略選擇,沒有建立詳細的分工、合作協調機制和制度,短期內仍存在競爭大于合作的現象,從各市分別起草承接產業轉移的規劃報告這些現象可以看出,三市政府欠缺大局意識、合作意識與共贏意識,導致湘南三市在承接加工貿易產業轉移時,出現了同質化競爭、產業雷同等問題,造成了區域間低水平的重復建設和無序競爭。

(二)產品多以資源加工型和勞動密集型為主,附加值不高郴州市承接的主要產業有礦產品加工、能源化工、鑄造、冶金、金銀貴金屬冶煉等,這些產業要求投入大量的初級礦產品,再加上生產設備相對簡陋、缺乏節能減耗的新型生產工藝,這些產業的資源利用效率不高,而且生產中伴隨著大量污染環境的排放物質,環境污染的治理成本較高,存在著明顯的“外部不經濟”,影響到相關承接產業的社會經濟效益。衡陽承接產業轉移發展起來的加工貿易企業,普遍規模偏小、層次較低。初加工和技術含量低的產品比較多,主要為進入門檻較低、技術要求較低、投資較少、資源依賴性較強的行業:如非金屬礦物開采和制品業、洗選業、零部件加工制造業、農產品加工制造業等等。永州的加工貿易相比于其他兩市相對落后,擁有比較優勢和絕對優勢的行業領域較少,發展規模也不大,加工鏈條短。目前永州加工貿易出口過千萬美元的產品只有制鞋、毛織、食品加工、電子產品等勞動密集型產品,在高新技術產品如機電產品、汽車及零部件、IT產業、礦產品加工、家俬、電信等領域承接加工貿易產業轉移還是空白,決定了永州加工貿易的檔次較低。

(三)缺乏龍頭企業,產業配套能力不強目前,湘南三市雖然工業門類比較齊全,具備一定的產業基礎,但競爭力較強的產業集群匱乏,特別是熱門的新興產業如電子信息、汽車零部件、新材料、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等,更是缺乏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相互銜接的配套企業以及與關聯企業緊密對接的完整產業鏈。雖然富士康、歐姆龍、長豐汽車等知名企業已經陸續落戶湘南地區,但這些企業普遍反映難以找到合適的配套企業,一些當地的產品或原料往往達不到轉移企業的要求,這些企業所需的原材料和零配件仍需要到東部沿海地區或國外采購。據商務部門對一些重點外商投資企業的調查發現,沿海發達地區關聯產業的本地配套率已達95%以上,而湘南三市本地的配套率不到30%。特別是在高端原材料、零部件和高端設備等方面的設計制造能力不強,加工貿易中間品本地采購率低,相關產業配套能力低,加工貿易企業處于“一進一出、單一工序”的發展階段,帶動性強的龍頭企業和配套協作型企業較少,產品加工深度不夠,加工產業鏈短,與其它企業的關聯度不強,帶動產業升級和產品換代的作用不明顯。這些額外成本,會抵消湘南地區在土地、資源、勞動力等方面成本的優勢,使得轉移來的企業難以發揮最大的經濟效應。

(四)民營企業參與度不高在湘南三市有實績的加工貿易企業中,外資企業加工貿易進出口額占湘南加工貿易進出口總額的80%以上,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所占比重甚微,外資企業長期占據湘南地區加工貿易的主體地位,并控制著關鍵技術和營銷渠道,這在短期內可以促進加工貿易的增長,但在長遠上卻會延緩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三、湘南承接產業轉移發展加工貿易的對策

湘南地區要更好地承接加工貿易產業轉移,要依托自身的資源優勢和龍頭企業的帶動,強化政策驅動,制定三市整體發展規劃,加強區域合作,發展高新產業,促進產業升級,實現加工貿易的快速發展。

(一)建立湘南三市溝通協調機制,加強區域合作意識一是要成立專門負責湘南地區產業轉移的職能機構,全面統籌示范區的加工貿易產業轉移工作。政府劃撥專項資金,在財政上保證該機構的運行,做好湘南地區承接加工貿易承接產業轉移的統籌規劃。政府在制定示范區承接產業轉移發展戰略時要突出三市的地方特色,從各市實際情況出發,充分發揮當地的比較優勢和資源優勢。郴州可以以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為產業承接重點,建設有色金屬精深加工、新材料、電子信息產品研發生產基地;衡陽市要以電子信息、先進制造、現代服務業為承接重點,建設湘南加工貿易產業轉型升級先進城市、湖南先進制造業基地、國家新型工業化重點產業基地;永州應突出“產業承接、綠色引領、文化創新”三大特色,構建湘江千億產業帶、環陽明山綠色經濟圈、藍寧道新加工貿易走廊、湘粵桂邊界民族經濟區。二是建立湘南三市合作交流平臺,創建信息共享機制,互通承接加工貿易產業轉移的項目信息和招商引資產業需求信息,打破湘南三市及管轄縣區之間的區域和投資貿易壁壘,以生產要素的流動促進企業跨區域橫向協作,為企業承接加工貿易產業轉移、增強核心競爭力提供信息共享平臺。三是以產業同步、交通同網、能源同供、信息同享、生態同建、環境同治為目標,切實抓好湘南三市規劃的實施。產業同步,要注重突出重點,錯位發展,合理布局,避免惡性競爭、重復建設。建議每個市明確1-2個支柱產業,并高標準規劃、建設。交通同網,要圍繞打通與粵港澳、海西經濟區、北部灣等區際及示范區內的往來通道,加快完善公路、鐵路、水運、航空相結合的立體交通網絡。能源同供,要注重調整電源結構,優化燃煤電源項目布局。加快建設天然氣、成品油管道輸送工程。重點推進太陽能光伏電站、生物質能熱電廠、風力發電站等重大項目建設。加快郴州、衡陽、永州等城市之間的大電網聯網建設。信息同享,要注重合理布局互聯網、通信、廣播、電視等傳輸通道,積極推進“三網融合”,推進區域信息一體化。生態同建和環境同治,要注重整體推進湘江領域重金屬污染治理、水環境綜合治理、大氣污染治理、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和鄉村清潔工程,加強產業園區污染集中治理。

(二)發展高科技產業,促進產業升級繼續發揮湘南地區勞動力資源豐富的優勢,積極承接勞動密集型產品加工貿易產業轉移,變人口壓力為人力資源優勢,加快紡織、服裝、塑料、玩具、家具等產業發展,促進發展各具特色的產業集群。要依托產業優勢,以提升產業競爭力為核心,積極承接加工貿易配套產業轉移,積極承接機械裝備、鋼鐵、有色、電子信息、生物醫藥、電力機車、食品加工等優勢產業,充分利用國際市場配置生產要素,重點進口關鍵零部件和原材料,以加工貿易方式擴大出口,做好資源對接。要利用特色資源優勢,承接精深加工產業轉移,如有色金屬、能源、旅游、農產品等,加大以資源換項目、以資源換資金、以資源換技術、以資源換管理、以資源換市場的力度,重點引進利用資源優勢、提高資源轉化附加值的項目,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和產業優勢,促進優勢資源產業轉型升級。

(三)抓好產業規劃和重點項目建設一是加大產業規劃統一布局的力度。建議政府制定湘南地區總體產業規劃,分居湘南三市各自比較優勢,每個市確定1-2個主導產業作為重點支持對象。在承接加工貿易產業轉移的過程中,要充分體現出湘南三市的資源優勢和產業特點,優勢互補,錯位發展,以防相互惡性競爭和低水平的重復建設。二是力爭引進重點項目和龍頭企業。要秉承“大招商、招大商”的理念,瞄準世界500強、國內100強等大型企業,重點圍繞電子信息、商貿物流、裝備制造業、礦產品精深加工、新材料新能源、農產品精深加工和紡織制鞋等主導產業開展針對性強的招商引資活動。對產值100億以上的重大項目,可以實行優惠政策,例如對稅收新增部分分年度按比例返還等。三是制定總部企業支持政策。總部企業的引進,會帶來更大的經濟效應。目前還沒有總部企業落戶湘南,政府要制定促進總部企業落戶湘南地區的相關政策,吸引總部企業落戶湘南地區。

(四)提高民營企業的參與度目前,湘南地區的加工貿易80%以上以外資企業為主,而以外資企業為主導的加工貿易發展較難控制,存在一定風險,且外資企業受制于母公司的經營戰略,還有隨時撤回資本的風險。我們要積極鼓勵民營企業參與到加工貿易中來,力爭以內資企業主導加工貿易,實現主體升級。然而,湘南地區的民營企業大都存在規模較小、技術力量不足、資金短缺的現象,融資難是中小加工貿易企業普遍反映的問題。政府可以通過資金扶持、信用保險、出口退稅等政策,鼓勵中小企業通過為外資企業配套的方式,逐步擴大規模,力爭成為加工貿易新的出口增長點。另外,還要建立健全中小企業融資擔保體系,鼓勵各類信用擔保機構為承接加工貿易產業轉移企業提供信用擔保,并適當簡化貸款審批流程,提高貸款審批效率。此外,政府還可以為中小企業建立加工貿易信息服務系統,為加工貿易企業提供專業咨詢、教育培訓、國際展覽等服務體系,為中小型企業接單創造條件。

(五)優化湘南地區承接環境,增強承接能力市場經濟條件下,環境就是“氣候”,企業就是“候鳥”,環境競爭力決定發展競爭力。湘南三市要下大力氣改善投資環境,以效率優先促進承接加工貿易產業轉移,降低產業轉移的成本,為承接產業轉移創造有利條件,讓外來企業“無障礙進入、無障礙發展”。一方面,要努力改善硬環境。湘南三市要加大投資,加快交通等相關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破解交通制約,發展現代物流。目前,湘南三市現有的交通條件已經比較好,但是西南通道仍是瓶頸,要著力打通西南通道。同時,要進一步改善通關條件,逐步改善承接加工貿易產業轉移的硬環境。另一方面,要打造良好的軟環境。湘南三市政府要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政務環境和法制環境,提高政策的針對性、操作性和持續性,建設誠信政府,簡化辦公程序、轉變工作作風,為加工貿易承接產業轉移營造良好的人文環境、政策環境和服務環境。

(六)加快加工貿易人才培養,為企業提供人才支持目前,湘南地區加工貿易的專門人才還能匱乏,高級人才很難留住。首先,可以實施人才集聚工程,大力引進高層次人才來湘南創業。要針對高級人才制定一些吸引的政策,如對世界500強生產型企業高管人員繳納的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可以按規定給予個人納稅獎勵。其次,可以圍繞加工貿易轉移企業的用工需求,整合各類培訓資源,建立專門技術人才校企合作培訓制度,如“富士康班”、“歐姆龍獎學金”等,為轉移企業提供技能嫻熟、數量足夠的勞動用工。再次,還可以積極借用外腦,與省內外知名高等院校,如中南大學、湖南大學等開展緊密合作。最后,可以設立專門的加工貿易職業介紹機構,為企業有針對地輸送勞動力,并對勞動力培訓進行補貼。對用工達到一定數量的企業(如2000人)以上的勞動密集型企業,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的繳納標準可向得不沿海省份看齊。通過這些措施的實施,來達到培養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目的。

作者:王慧 單位:湖南科技學院 經濟與管理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区二区三区福利视频| 好男人社区www在线观看|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伊人| 色费女人18毛片a级毛片视频| 国产精品天堂avav在线| gogo全球高清大胆亚洲| 成年女人午夜毛片免费看| 五月天婷婷综合网| 污污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午夜丰满少妇性开放视频| 青青草偷拍视频| 国产热の有码热の无码视频| 99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成av免费大片黄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 最近中文字幕无吗免费高清 | 亚洲色图13p| 国内午夜免费鲁丝片| www.日日爱| 成人午夜免费视频免费看| 久久亚洲色www成人欧美| 朋友把我玩成喷泉状| 亚洲护士毛茸茸| 污网址在线观看| 伊人久久综合精品无码AV专区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4虎2022年最新| 天天干天天射天天操| 一级毛片在线观看免费| 搡女人真爽免费视频大全|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网站| 最新免费jlzzjlzz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成人99精品激情在线| 残忍女王虐茎chinese|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 精品人妻久久久久久888| 另类老妇性BBWBBW| 老子的大ji巴cao死你| 国产乱妇乱子在线播放视频| 高清色本在线www| 国产成人cao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