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國際石油價格波動影響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石油作為一種戰略儲備能源,是現代工業生產的“血液”。隨著經濟高速發展,對石油的需求不斷增加遠遠大于供給,導致石油價格劇烈波動,本文首先論述影響石油價格波動的因素,然后分析石油價格波動的影響,最后提出應對價格波動的建議。
關鍵詞:
石油價格波動;影響;對策
(一)供求平衡因素市場對石油的需求總量及市場供給對石油價格的波動具有直接關系。從長期來講,如石油供給相對充足,在這種狀態下石油企業生產能力較高,市場處于買方市場,這種情況下需求變化并不會引起石油價格大幅度波動,石油價格將按照市場規律運行。從短期來講,如果供給遠遠大于市場需求,此時石油的供給彈性相對較小,石油需求小幅度變動也可能引起石油價格大幅度波動。從需求角度來講,石油的短期需求價格彈性相對較小,石油價格的上升與下降波動不能使石油需求發生相應的增減。如果需求下降將直接導致石油價格大幅度下跌。
(二)國際石油儲備因素國際石油儲備也將導致石油價格發生波動。總的來看,石油儲備對石油價格的影響是短期的,在長期內將起到穩定石油價格的作用。國際石油儲備對石油價格的調節是相對比較靈敏的,國際石油儲備的調控可以合理的進行庫存量的變動。一般而言,國際石油儲備可以在二年內將庫存量回歸至一個相對平穩的范圍內,而不對石油價格形成影響,促使市場供需達到平衡,指導下一次市場供需差距出現。同時,從國際石油儲備的規模來看,目前已經具有一定市場影響能力,但是庫存的總量相對較小,不能進行大規模或無期限的引進,在達到某一限度以后就會停止,因此如果不以消費、生產等因素共同作用,國際石油儲備是難以起到持續的石油價格調控的作用。石油儲備關鍵是以較低價格買進而在高油價賣出,以降低儲備成本及交易收益。從長期來看,國際石油儲備將對石油價格起到穩定作用,當增加國際石油儲備時,將引起石油價格上漲;當國際石油儲備量會引起石油價格下跌。但是從短期來講,國際石油儲備將起到影響石油價格波動的作用。
(三)石油開采成本因素石油的開采成本也是影響石油價格的因素之一,石油的生產成本是石油價格形成基礎,也是石油價格的最低底線。石油生產包括勘探、建設、開發、運輸、營銷等系統性活動,因此石油價格將直接受到該過程中付出成本的影響。石油的開采成本對石油價格的影響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第一,石油生產過程中不同地域所付出的成本是存在差異的,甚至在同一地區所付出的成本也有很大差異。第二,在石油開發前期將投入巨額固定成本及可變成本,這一成本將直接影響石油開發的成本付出。第三,石油行業是一種壟斷性行業,因此其生產成本與石油價格的比率相對較低。這些影響將直接導致石油生產者競爭力以及短期石油供給的市場均衡。伴隨石油開采量的不斷增加,石油的生產成本曲線將呈現出遞減趨勢,主要原因在于石油開發前期將投入大量的固定成本,這一成本遠遠高于后期運營成本,石油開發的邊際成本也將逐漸下降,在短期內也將保持不變。在最佳生產運營規模的條件下,石油生產商會盡可能使產出最大化,即使在遭遇銷售困難的過程中也不會降低石油生產量,而會采取促銷,這也將導致石油價格產生異常波動。
(四)替代能源因素替代能源的發展也將對石油價格產生影響。從短期來看,石油依然是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支撐,在世界各國經濟增長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但是從長期來看,各個國家或地區將采取節能減排的措施,促使更多的清潔替代能源的產生,此時石油的市場價格形成將參照替代能源實施。然而替代能源的發展速度與石油價格具有很明顯的關系,如果石油價格大幅度上升,超過其替代能源或其自身價值,那么必然加速替代能源的發展。
(五)不確定性因素不確定性因素的存在也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石油價格,不確定性因素包括政治因素、投機因素等,這些因素對石油價格的影響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因此其對石油價格的影響程度也是很難判斷的。以政治因素為例進行說明,政治因素是指突發性政治事件如戰爭、革命、動亂、政變對石油價格的影響。或者部分國家為了實現某種政治目的或經濟目的,采取禁止石油輸出的政策,或采取多個國家聯合減產的政策措施,也將直接影響石油價格。總的來講,政治因素是影響石油價格在短期內發生大幅度升降的直接原因,國際第一次石油危機、第二次石油危機均為政治因素引發。
二、國際石油價格波動對經濟的影響
(一)供給沖擊效應供給沖擊是當石油價格上升的時候,對石油依賴較大的生產廠商往往會減少對石油的使用,在一定的生產要素組合情況下,可以導致其他的生產要素比例會按比例下降,從而可能導致勞動生產率以及工廠產出的不斷下降,勞動生產率和產出的減少使得生產廠商有降低工資的意愿和傾向,因此在短期內廠商會通過裁員來應對石油價格的上漲,這樣的結果就會使得失業率在短期內上升,這樣又進一步的降低了生產率和產出,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二)通貨膨脹效應對通貨膨脹的測度主要是靠CPI以及PPI指數,石油也是對CPI指數計算的重要組成,所以當石油價格上升可以對通貨膨脹指數有拉高作用。石油價格的上升,可以對生產和生活的每個方面造成影響,首先,石油價格的提高可以對相應的產品造成影響,會拉高其價格,進一步對原料和燃料的進價,這樣又會對交通服務和工業品的出廠價格,再者,石油價格的上升會對塑料、化纖等中間品的價格造成影響,這樣又可能導致相應的產品的出口價格造成影響。
(三)貨幣政策效應貨幣政策效應的產生生是間接的,當石油價格提高時,會導致通貨膨脹,而通貨膨脹又可能直接致使物價上漲,因此,一國的貨幣政策當局會采取相應的貨幣政策,來降低石油價格對物價的沖擊,一般會提高國內利率,利率的上升使得消費與投資數量減少,這樣對產出造成負面作用。
(四)收入轉移效應石油價格的上升,可以在在短期之內提高石油凈出口國的國內生產總值或者國民收入,這也會導致石油凈出口國的國內消費支出大幅度增加,這也會導致通貨膨脹效應開始顯現。但是從長期來看,石油價格上漲對石油凈出口國家也會有負向的作用,石油價格高會導致石油凈進口國家的石油需求減少,又由于石油美元回流要有一個時滯,所以可能導致石油凈出口國的石油出口收入會減少,進一步可能會降低國民收入,接下來會產生一系列的相關影響。
(五)經濟一體化效應由于經濟的一體化程度深化,當石油價格高漲時,不僅會對某一個國家造成影響,而是在段時間內還會給其他相關的國家造成沖擊,這些傳遞途徑有投資和貿易兩個渠道進行傳遞,首先貿易渠道比較簡單,經濟的一體化直接導致各國的貿易更加自由,這樣通過貿易就可以將石油價格波動對一個國家的影響傳遞到其他國家,投資渠道也是這樣,當某一個國家的經濟受到石油價格上升的沖擊時,該國家可能會直接減少對外投資,這樣就使得一些跨國公司的投資減少,從而降低所在國家的經濟增長。
(六)預期不確定性效應面對石油價格的不確定性,人們往往會降低或者推遲對于消耗石油產品的消費,尤其是耐用品的消費,這就使得導致該類產品低迷,進而導致經濟衰退。面對石油價格的不確定性,廠商往往會推遲那些不可改變的投資策略。不管石油價格是上漲還是下降,石油價格的不確定性效應都會對廠商或者人們發揮作用。全球范圍的經濟活動、企業的收入以及國家貨幣政策的制定都受國際石油價格的不確定性影響。
三、我國有效應對國際石油價格波動的對策建議
(一)石油戰略儲備和價格波動平抑作為一種戰略性礦產資源,石油是保障國家安全、經濟增長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之一。石油戰略儲備,一般是指出于對國防安全和經濟安全的考慮,一個國家根據本國國情、制度和財力等狀況,通過政府主導與民間參與等模式儲備一定規模的石油。因此,石油儲備是石油安全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既是應對石油供應中斷等突發事件的重要手段,也是平抑國內油價異常波動的重要手段。石油儲備的主體或者是國家,或者是石油經營企業,或者是專門機構。通常講的石油儲備,都是特指以石油實物形態為儲備對象的實物儲備模式。通常認為我國石油安全、競爭和威脅主要來自外部,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石油資源競爭將進一補加劇;石油供給突然中斷威脅;海上石油通道受阻威脅;石油價格大波動威脅。目前,從全球的情況來看,主要存在兩種石油儲備:即平準庫存與戰略儲備。
(二)石油期貨市場石油期貨就是由交易所統一制定的、規定在將來某一特定的時間、地點交割一定數量和品質的石油的標準化合約,是期貨交易中的一個交易品種,或可理解為以遠期石油價格為標的物品的期貨。石油期貨誕生以后,其交易量一直呈現快速增長之勢,目前已經超過金屬期貨。國際上,石油期貨主要有四祌成品油期貨合約和四種原油期貨合約。石油期貨市場在規避風險和價格發現等方面起到很大作用主要包括回避價格風險和價格發現。我國作為石油消費大國,國際油價的每次波動都將會對我國能源安全乃至經濟安全產生巨大影響,因此我國必須建立石油期貨市場,來保證我國經濟和能源的安全。
(三)發展新能源和可替代能源從石油資源量的角度分析,我國按剩余可采儲量、平均資源量等指標來看,中國明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在石油資源缺乏的狀況下,我國應更注重利用效率最大化,并積極發展可替代能源和改變石油消費格局。在后石油時代即將來臨和環境問題日益嚴重的今天,大力發展新能源和可替代能源,為緩解國內石油短缺問題意義重大,對石油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從短期發展來看,石油資源的可持續發展重點需要改進和提高技術,采用節能型的新技術,同時從政策上從體制上鼓勵節能,轉變我國石油經濟的增長方式。從長期發展來看,要大力發展新能源和石油的可替代能源。石油這種不可再生資源,是可以被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潮沙能等其他能源替代的,政府可以通過政策調整能源消耗比例,鼓勵企業多開發、多使用新型的可再生能源,減少不可再生資源的消耗。
(四)改變石油消費格局我國是世界上石油消費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我國油氣資源的豐度、品質以及勘探開發條件和地理環境較差,已探明的高質量油氣資源儲量很低,屬于優質油氣資源十分稀缺的國家。在當前嚴峻的資源挑戰下,對我國石油消費格局做出改變是當務之急。做出改變的途徑之一就是用其他可再生的清潔能源對石油資源做出一定程度的替代,而對于現階段無法替代的各類用途的用油領域,要強調依靠技術進步和技術新,加快節油新技術開發及產業化進程,取得節油降耗的實際成效。
參考文獻:
[1]何曉群,魏濤遠.世界石油價格上漲對我國經濟的影響[J].經濟理論于經濟管理,2002.
[2]林應,石油價格波動對中國經濟增長影響的研究[D],博士學位論文,浙江大學,2012
[3]徐華林,國際石油價格波動對宏觀經濟的沖擊效應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中國海洋大學,2014
[4]林應,中國石油價格與經濟增長關系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武漢工程大學,2014.
作者:王新培 單位:沈陽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