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國際金融危機對國際貿易的挑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金融危機后我國國際貿易外部環境分析
(一)全球經濟逐漸復蘇,國際貿易發展挑戰與機遇共存隨著金融危機的結束,世界各國開始走向經濟復蘇之路,人民重新樹立信心,致力于經濟發展。通過對2010上半年世界經濟發展態勢的分析我們可以得知,目前全球經濟走向復蘇,國際貿易也得以復蘇,我國對外貿易有著良好的發展趨勢。然而,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后金融危機時代我國國際貿易的發展可謂是挑戰與機遇并存。站在生命周期的角度來看,金融危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是暫時的,世界經濟必然會走出低谷,并走向復蘇與繁榮之路,而國際貿易也會由于此出現停滯不前的情況然后走向繁榮。此外,金融危機對人們造成的影響是十分長遠的,目前人們還沒有完全走出經融危機的陰影,以美國為例,在消費方面美國已經對以往超前消費帶來的問題,并使消費需求得以降低。相關統計顯示,2009年美國零售額跌幅達到盡量來以來的最高值,美國個人消費開支也降到了1%,為近七年最低。這些情況對我國加工貿易企業造成的影響十分嚴重,使出口量大幅度下滑,出口企業的生存與發展面形勢十分嚴峻。
(二)經濟增長模式與產業布局發生變化與調整隨著國際經濟逐漸走出金融危機的陰影,國際經濟中經濟增長模式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實際上經濟增長模式的劣根性是導致金融危機的一個重要原因,為了減小金融危機帶來的影響,就必須調整改進經濟增長模式,實現其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為此,不管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必須針對此進行深刻的反思。發達國家應針對超前消費以及過度消費的行為加以控制與改變,將存款準備金率提高,使不良貸款得以減少與控制,并應倡導綠色消費,低碳生活。發展中國家應擴大內需,對本國市場加以充分利用,確保經濟增長帶動,今兒使對出口貿易的依賴性得以弱化。這一次金融危機對世界各國帶來的啟示是具有現實意義的。它使發達國家對制造業得以重新認識,并加大對其的投入與建設,同時促使其向低成本、市場潛力大的發展中國家以及新興市場進行產業轉移。此外,金融危機也為發展中國家的轉型升級提供了新的機遇與挑戰,使全球產業布局得到進一步的調整。目前,全世界都倡導低碳環保,節能減排,發達國家對新能源、新材料的技術研發力度越來越大,科技水平越來越高。發展中國家人力資本與其他生產資料成本越來越高,使得其開始將目光轉向資金密集型、技術密集型以及低成本密集型的結合,并且隨著成本的降低必然會使得競爭環境越來越激烈。
(三)貿易保護主義加大了國際貿易難度國際貿易與金融危機有著微妙的關系,金融危機的傳播是通過國際貿易這一渠道來實現的,同時金融危機的擴散有隊國際貿易造成進一步的影響。各國為了實現自我保護,相繼推出了貿易保護主義,這就造成金融危機的惡性循環,對各國貿易帶來十分長遠的影響。隨著金融危機的遠去,各國經濟走向復蘇,然而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例如內部需求疲軟、國際市場萎靡,各種貿易保護主義的存在使得我國的出口環境受到了嚴重的影響。此外,許多西方國家為了實現自我保護,抑制我國出口貿易,針對我國設置了諸如技術堡壘、綠色堡壘等貿易堡壘,導致我國國際貿易的發展面臨著來自多方面的困難與阻礙。
二、我國國際貿易現狀分析
金融危機的遠去使得我國國際貿易環境發生了一定改變,并且調整了我國國際貿易的內在形勢,目前,我國國際貿易發展存在諸多方面的問題,具體介紹如下:
(一)我國傳統的比較優勢逐漸消失勞動力成本的增加、資源開發的限制保護以及土地價格的上升等必然會增加貿易成本,為了保證我國出口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國內許多企業開始轉型,以往的勞動密集型被資本密集型與技術密集型代替。站在勞動成本的角度來看,我國勞動成本有所提高,低價格、高技術的社會基層勞動群體的數量越來越少,進而導致許多地區的勞動力需求無法得到滿足,出現“用工荒”。此外,隨著社會經濟與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企業為了提升核心競爭力,對產品質量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為了實現這一目的,就必須加強隊伍建設,大力引進人才,使產業轉型升級得到充分的保障。如此就必然會改變我國出口產品結構,以往依靠低成本來獲取的優勢不復存在,產品的技術含量、附加值成為了獲取比較優勢的重要因素,出口方式也由粗放型出口轉變為集約型出口。
(二)國內消費得以大力推動,擴大內需金融危機期間,許多對外貿易企業難以面對越來越殘酷的國際市場環境而倒下,為了保證我國對外貿易企業的生存與發展,我國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為對外貿易企業提供積極的引導與幫助,并使國內消費得以大力推動,強調擴大內需,弱化對國外市場的依賴性,加強資源對內和對外分配的協調,為我國對外貿易行業抵御國際市場萎靡產生的巨大壓力提供了強有了的保護。
(三)我國貿易出現持續的順差現象一直以來,我國在國際貿易中都是處于順差位置,直到上世紀90年代,我國吸引了大量的外資企業的進入,從根本上改變了進出口主體格局與貿易方式,基本所有年份都出現了順差現象。這使得我國與貿易國的矛盾被激化,它們針對此會采取相應的保護貿易保護措施來實現貿易保護,例如反傾銷、反補貼等等,這就使得我國企業對外貿易工作難以開展。以美國為例,作為我國的第一貿易國,受到巨額貿易順差的影響,美國一直以來都針對人民幣升值采取了一系列打擊措施。同時我國以往產品出口的優勢在于原材料低廉、勞動力成本低,然而這也存在一定的缺點,就是會對環境造成較大的污染,低能耗可持續發展無法實現。巨大的順差額對于對于未來我國對外貿易的影響才是最重要且最危險繁的,這種生產貿易方式顯然與可持續發展戰略不相符。所以,我國國際貿易由于持續的貿易順差的影響而一直受到各國的壓迫與阻礙,對內效率也十分低下。
(四)進口持續擴大今年我國人均GDP預計達到了甚至超過5000美元,這一階段體現出了消費者結構的升級。所以,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產品品質、檔次等各方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其中高端市場得到了持續的開發。然而國內企業在品牌建設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知名品牌很少,這一特點在高端產品方面尤為突出,因此這就導致我國市場被各類國外品牌所搶占。加上人民幣的升值,導致國外商品價格發生變化,本國消費者購買力被加強,繼而使進口的數量與質量的快速增加得以促進。
三、金融危機后我國國際貿易發展策略
(一)提高引進質量與效益應正確認識技術引進的重要性,技術引進具有一定的難度,企業必須實現技術引進與創新促進體系的建立,積極引進先進技術,使企業國際競爭力得以提高,確保我國國際貿易在技術方面進入一個良性循環。在技術引進之后,應對引進技術的消化與創新予以高度重視,應針對引進技術展開深入的研究,并結合企業自身技術特點,進行模仿制造,并將地區、產業特色與文化融入其中,使外來技術本土化得以真正意義上的實現,進而使對國外產品的依賴性得以弱化。其次,當技術積累達到某一高度時,就要針對此進行改良與創新,加大對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究與開發,使我國對外貿易企業能夠在外來的國際貿易中立足。
(二)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應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確保我國技術貿易進入良性循環。應強化企業的知識產管理與保護。首先,應針對企業在技術方面的吸收與創新予以大力支持,并申請國內外專利;其次,政府應為企業提供積極的幫助與引導,使其知識產權保護得以加強,提高企業的知識產權制度的運用能力與水平,建立起自我保護意識。此外,對于對外貿易企業與跨國公司或技術先進的國外企業合作應予以鼓勵與支持,引導其實現戰略聯盟關系的建立,在跨國公司主導的技術研發活動中得以充分的學習,并以此進行引進與消化創新。最后對于企業的自主研發活動予以大力支持,引導其與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等進行合作,共同研究開發。
(三)對企業出口行為加以規范,維護市場秩序一直以來,我國進出口領域經營的秩序就存在混亂的問題,對外貿易企業與自營出口企業存在各自為政的情況,為了獲得市場優勢,奪得出口市場,就在產品價格上展開了激烈的競爭,兩方在出口價格上的競爭使得出口價格越來越低。再加上我國不重視品牌建設,產品的知名度并不高,這就必然導致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低于其他國家,進而為其他國家實施貿易保護的行為提供了借口。因此,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維護市場秩序,對外貿易企業就必須針對混亂無序的價格戰爭進行充分的認識與了解,并調整競爭方式,避免企業自身與行業的競爭力被消耗,是整個行業的保護力度削弱。
(四)促進市場多元化發展我國對外貿易企業對于市場多元化戰略的實施情況并不理想,這是由于許多對外貿易企業還無法適應這一戰略的需求。因此,對外貿易企業必須建立健全相關制度,加強對人才的培養,并充分考慮不同地區市場的實際情況,制定具有針對性與科學性的市場開發戰略與實施計劃,做到因地制宜。具體應針對美、歐、日以外的市場進行開發,將我國的市場占有率提高。為了實現這一目的,就必須對東歐、拉美等具有潛力的市場進行大力開發,應采用正確的方法,通過多種經濟交往形式,實現綜合性開發。其次,還要加強傳統市場的開發,通過進出口貿易渠道進入這些市場的深層次營銷網絡,對新產品、新品種進行持續的開發,確保產品出口適應市場的需求。
(五)提高產品技術標準,實現貿易堡壘的跨越上文提到,世界各國針對我國對外貿易采取了一定的限制措施,例如設置技術堡壘、環保堡壘等貿易堡壘。因此,我們就必須提高產品技術標準,使產品的技術含量與質量得以提高。為了實現這一目的,必須加大對科學技術的研發,使技術水平得以提升,同時還要對市場行為加以規范,維護市場秩序。同時我們還應培養環保意識,針對不正當的綠色貿易堡壘采取貿易救濟措施予以抵制。對外貿易企業應正確認識綠色貿易,建立健全相關機制,對其展開深入調查,使“環保例外權”濫用的情況得以有效遏制,對貿易保護主義實施不正當的綠色貿易堡壘行為予以堅決打擊與抵制。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國際金融危機后各國經濟走向復蘇,然而金融危機對各國經濟帶來的影響是十分長遠的。這就導致目前各國國際貿易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各國采取了相應的貿易保護措施,加大了我國國際貿易難度,我國國際貿易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同時,金融危機使我國認識到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與矛盾,使我們能夠明確發展方向,因此可以說金融危機也為我國國際貿易的發展帶來了機遇。針對我國國際貿易存在等問題,我們應展開深入的研究,并細致分析這些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提高我國對外貿易企業的競爭力,促進我國國際貿易發展。
作者:潘曉蕊 單位:遼寧理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