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國際經貿發展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國際經濟與貿易發展新趨勢
1.經濟全球化發展迅速
經濟全球化既是一個經濟蔓延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歷史過程:一方面世界范圍內各個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組織相互聯系,相互合作,相互影響,最終相互融合為統一整體,形成所謂的“全球統一市場”;另一方面則在世界全球范圍內建立規范經濟行為的全球經濟機制,并以此為基礎建立了經濟運行的全球化戰略。在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國際市場成為向全球經濟開放的大市場,各種資源、技術和資金在全球范圍內實現了自由流通和優化配置。
2.貿易自由化加強
經濟全球化一定程度上有內在地驅動貿易的自由化。從上世紀90年代以來,由于科技的躍進式發展和國際分工的深化,貿易的全球化無論是在其參與的主體還是在其承載的客體方面,都比以往任何時代要廣要大。從其參與的主體來看,世界上絕大部分國家,不管它是主動介入還是被動卷入,都把經濟的觸角伸向了世界各地。從其載的客體來看,由于大經貿觀念的形成,國際貿易的對象已經超越了單純的貨物貿易范圍,發展到包括直接投資及金融、服務、技術等在內的要素方面的貿易。貿易全球化的迅猛發展,說明各國的經濟已經和世界市場及國際交易緊緊地捆綁在一起了。世界經濟這種相互依存和互動的加強,內在地要求各國最大限度地拆除阻礙國際交易的籬墻,使資源在全球范圍內優化配置,從而降低成本,提高全球福利。
3.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明顯
區域集團化是指由國家出面,為了對內加強經濟合作和對外加強競爭實力,通過協定或條約的形式,將區域內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家或區域,在一個由政府授權組成的并具有超國家性質的共同機構下,通過制定統一的對內對外經濟貿易政策,財政與金融政策等等,消除區域內的各成員國之間阻礙經濟貿易發展的障礙,實現區域內互利互惠,協調發展和資源優化配置,最終形成一個政治經濟高度協調統一的超國家集體。區域集團實質上是一種區域性的一體化經濟組織,像歐盟、亞太經合組織等。進入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后,全球各種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不斷涌現,區域化經濟愈來愈來呈現出多元化、自由化的活躍跡象。
1.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對外貿易
利用比較優勢,實現進出口之間的銜接。我國利用自身的比較優勢,抓住跨國公司全球化的戰略和技術、資本的溢出效應,實現自身的跨越式發展,并在產業發展基礎上,積極開拓國際市場,為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提供有國際競爭力的產品;同時,產業投資又對新的技術和關鍵設備產品產生需求,促進了高新技術產品的進口擴大。
2.擴展貿易空間,加強市場多元化戰略
在開拓市場方面。一是落實和完善出口退稅、出口信貸、出口信用保險等各項政策措施。保持出口退稅政策穩定。擴大出口信用保險覆蓋范圍。創新貿易融資產品,推動開展保單融資、出口退稅賬戶托管貸款和優買優貸業務,加大對中小企業進出口信貸的支持力度。二是繼續改善海關、質檢、外匯等方面的服務,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三是堅持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在鞏固美國、歐盟和日本等傳統市場的同時,大力開拓南亞、中亞、中東、非洲、拉美、中東歐等新興市場。四是堅持實施以質取勝戰略,不斷增強出口產品競爭力。逐步改變低成本、低價格競爭模式,培育新的核心競爭力,提升綜合競爭力。五是通過打造國內外會展平臺、支持中小企業參展等方式,加大開拓市場的力度。
3.加強國際貿易法律的保護
重視新貿易保護主義的發展造成的損害和沖擊,制定應對政策和措施積極參與國際貿易規則的制定與修改,維護我國正當的國際貿易權利,防止一些主要的貿易伙伴國利用國際貿易規則制定權和解釋權實施新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參與國際性與區域性國際經濟貿易組織的運行與管理,利用國際組織穩定與維持與主要貿易伙伴國的磋商與合作關系,防止一些貿易伙伴國單方面采取新貿易保護主義政策我國國際貿易造成的不確定性風險;通過某些削弱貿易伙伴國在國際貿易領域、某些意識形態領域的壟斷解釋權與使用權,防止這些國家利用民主、人權等意識形態工具實施新貿易保護主義的企圖和可能性,同時積極主動地改善我國在這些領域的不足。
三、小結
總之,當前國際貿易所出現的新的發展趨勢既是經濟全球化的產物或階段性現象,又是經濟全球化進程繼續的基礎和條件。每一種趨勢都以巨大的力量在助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同時各種趨勢又交織在一起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只有順應全球經濟的發展,在發展尋求機遇,制定出適合我國對外貿易發展的策略,才能更好的促進我國對外經濟貿易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