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英語人才培養與服務外包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我國服務外包發展情況
(一)發展歷程及政策支持情況外包產生于19世紀初期的歐美國家,其產生和發展至今已有兩百多年。20世紀初,隨著工業生產進入大規模機械化時期,制造外包出現。由于運輸成本的下降和生產后勤組織的改進,外包向低工資地區延伸,20世紀90年代以來,西方國家制造商紛紛將外包中心轉移,使得中國成為主要接包國家,中國被稱為“世界工廠”。同時,隨著IT的應用與普及,以及網絡技術的發展和通信成本的迅速下降,IT產業應運而生,其效益遠遠超過制造外包并慢慢成為公司的主業,由以硬件為主向以軟件為主轉變的格局也逐漸呈現,從而導致企業將硬件制造外包給低工資國家來降低成本。至此,作為服務外包起源的IT服務外包得以迅速發展。中國服務外包起步較晚,雖然中國成為全球制造中心,但是國際服務市場并不發達,國際服務貿易發展相對滯后。據統計,中國服務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為41%,不到發達國家水平的43%,發達國家當然平均水平位70%。另外,中國服務外包企業競爭力較弱。中國服務外包企業規模和財務能力、管理能力以及客戶服務能力普遍較低,缺乏國際競爭能力。目前,雖然中國承接國際服務外包能力還有所欠缺,但中國政府和政策方面給予了很大的支持。中國在“十一五”期間,根據《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關于“加快轉變對外貿易增長方式,……建設若干服務業外包基地,有序承接國際服務業轉移”的要求,為促進服務外包產業快速發展,優化出口結構,擴大服務產品出口,商務部決定實施服務外包“千百十工程”,并在全國相繼建設了21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十二五”規劃建議又指出“:提高利用外資水平,擴大金融、物流等服務業對外開放,發展服務外包,穩步開放教育醫療、體育等領域,引進優質資源,提高服務業國際化水平。”同時,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經過30多年穩定的經濟發展,形成了良好的投資環境和基礎環境。中國在城市環境、交通電力、通信網絡等基礎設施建設上具備了較好的條件,這都為承接國際服務外包提供了便利條件。
(二)服務外包行業對英語人才的需求在全球的服務外包行業中,印度是最大的服務外包國家,自20世紀末以來,承接了國際服務外包業務總量的80%,尤其在IT外包領域業務承接量比重更大,形成了印度獨攬世界服務外包行業的基本格局。雖然各種分析和資料顯示,中國是印度服務外包業最大的威脅,在未來很有可能成為印度最強大的對手,但是隨著我國服務外包產業規模的高速增長,服務外包專業人才卻逐漸在數量、質量與結構上呈現與企業需求不匹配的情況,如專業人才短缺、能力較弱、流失嚴重、供給不足、結構不合理、人才培養與崗位需求不匹配等問題,服務外包人才培養問題已經嚴重制約了我國服務外包產業的健康持續發展。雖然中國擁有大量具有一定素質、低成本的人力資源,但是具有從事外包服務業務能力又熟悉業務并能熟練運用英語的專業人才比較匱乏。全球85%以上的服務外包項目都需要英語進行溝通交流,如軟件外包中,英文軟件就占據了80%以上,而國際呼叫中心服務就更離不開英語,可以說,英語語言能力已成為跨國公司選擇接包方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對于中國外包企業來說,如果想成為主要服務外包地區,必須要克服語言障礙,這也成為了僅次于成本因素的第二大問題。教職成[2011]6號《教育部關于充分發揮職業教育行業指導作用的意見》中指出“推進構建專業課程新體系,實現專業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要指導、參與職業學校專業設置標準和教學指導方案開發。要以提高學生綜合職業能力和服務學生終身發展為目標,緊貼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結合產業發展實際,指導學校加強專業建設,規范專業設置管理,更新課程內容,調整課程結構,探索教材創新,實現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與產業,特別是與區域產業的緊密對接。”在如此政策指導下,高職學院商務英語專業應加大專業人才培養力度,調整人才培養方向和目標,針對職業和崗位需要設定課程內容,真正從職業標準內涵出發,使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與職業標準和崗位要求相符。
二、當前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與服務外包職業標準對接現狀
目前,我國個別城市成立了專門的服務外包學院,部分學院成立了服務外包相關專業,或者是在課程設置上安排了一到兩門服務外包相關的專業課程。缺少針對服務外包崗位實際開設的課程,且課程注重語言的理解和語法的掌握,缺少與服務外包業務和崗位需求為重點的內容。大部分學生在校期間沒有接觸類似外包業務情景和真實工作場景學習的機會,導致學生不能準確、有效地掌握英語知識。在目前的教育體制下,大部分學生雖然通過了高職高專使用英語應用能力A級考試,甚至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卻嚴重缺乏實際工作經驗,與服務外包企業的需求相差很大。通過對在服務外包企業實習的商務英語專業學生進行調查發現:首先,學生知識面窄,專業英語詞匯了解少;其次,知識運用能力差,處理的文件語法錯誤百出;經過一段時間的企業培訓和實踐后,能與客戶進行基本信息的交流,處理和完成服務外包業務中一般性的工作,如對一些基礎的資料進行翻譯,讀懂簡單的客戶信函并回復,書寫基礎的技術材料等,能達到外包企業低端崗位的要求,而諸如隨時與發包方進行業務溝通,正確理解項目中的英語資料,并根據業務發展情況撰寫英文報告等中級層次的要求差距較大。
三、商務英語人才培養與服務外包職業標準對接實現途徑
(一)開拓多種渠道,遞進開展人才培養,建立健全校企合作機制第一,建立長期穩定的服務外包校外實訓基地,為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搭建平臺,及時了解行業企業需求,校企統籌協調,組織學生參加培訓,為深度合作奠定堅實基礎。第二,通過頂崗實習、工學交替等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做中學、學中做,提升學生的職業技能、綜合素質及就業競爭力。校企共同制定培訓和工作計劃,確保工作與教學安排的目的效果統一。第三,通過訂單培養模式,組建企業訂單班,校企共同制定教學計劃,企業主要負責企業文化和業務技能講授,實現校企共育共教,學生技能培養和就業目標明確,達到在校學習和崗位工作的無縫對接。第四,建立校企合作長效機制。聘任企業負責人作為專業指導委員會委員、建立校企合作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根據合作的不同階段和企業需求采取了頂崗實習、工學交替、訂單培養、勤工儉學等合作模式,制定校企合作管理制度文件,明確學校、企業、教師、學生分別享有的權益和承擔的責任,成果共享、責任共擔,實現校企生有意愿、有保障、有效果,三方共贏。
(二)培養目標對接產業轉型升級和區域產業發展課程設置對接崗位能力立足外貿轉型升級和服務外包產業發展,將培養服務外包技術技能人才增設為商務英語的培養目標之一,通過服務外包行業企業典型工作任務分析,根據課程設置對接崗位能力,夯實服務外包基礎技能培養,并根據人才培養要求增設服務外包理論與實務、服務外包英語、英文數據處理、BPO崗位技能訓練等相關專業課程。校企分析歸納服務外包崗位技能點,確定或調整服務外包相關課程教學內容和模式,采用任務驅動、項目導向、教學做一體化等工學結合教學模式,重點打造“4+1”職業能力:英語應用能力、計算機應用能力、數據錄入能力、溝通表達能力+服務外包業務能力,不斷縮小學校人才培養與企業人才需求的差距,提升學生行業就業競爭力。
(三)引企入校,實踐教學對接企業生產,搭建教學做一體化平臺學院或專業可與當地服務外包公司創新開展“引企入校”合作模式,雙方共建服務外包生產性實訓基地。雙方簽署協議后,企業可提供設備、項目、業務培訓等方面資源,學校提供場地、設施、人員等,雙方成立管理小組,共同制定生產性實訓基地管理制度及相關文件,并由校企雙方各自安排指導教師對基地運營和教學安排進行管理,共同協商制定基地業務安排和計劃。如此操作,生產性實訓基地可兼具公司交付中心和實訓基地職能,并能解決學生在校期間的教學做一體化、業務技能訓練問題,解決工學交替中教學與工作協調的矛盾,為學院服務外包人才培養提供真實業務的實訓環境,實現企業真實職業環境和真實工作項目,提高人才培養的職業化水平。
(四)校企共育師資,優化雙元師資結構教師定期到服務外包企業掛職鍛煉,參與企業的具體工作項目,有效提升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在實踐教學環節,可聘請外包企業骨干作為兼職教師,指導學生實踐教學環節,將最為真實優秀的工作理念、職業態度、業務技能傳授給學生,優化專兼結合的師資隊伍結構,建立一支富有實際經驗的“雙師型”教師隊伍。
(五)校企共建資源,服務行業企業培訓建立校企智力合作,學院與服務外包企業可共同組建一支工學結合教材開發團隊,在雙方通過研討確定方案框架之后,按照各自分工進行完成,企業更側重實際案例、任務項目、行業前沿知識的選取,學校更側重職業知識、能力、素質的歸納提煉,校企共同開發教材解決教無所依、教材不切合實際、不利于學生掌握實際業務技能等問題,為企業培訓和學生服務外包課程提供優質學習資源。商務英語專業人才的培養不僅要從知識和能力方面充實,更要從職業標準和崗位要求上出發,全方面多角度加強。因此,學校、企業、教師和學生應共同協作,為達到此目標進行努力。
綜上所述,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面對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機遇和挑戰,高職院校要依據服務外包職業標準,改革商務英語人才培養,加強專業課程建設與職業標準對接,隨時根據市場及崗位需求補充和調整相關課程內容,真正做到高職學生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的零距離對接。同時,也提高服務外包人才的英語語言能力,促進服務外包產業在全國的發展。
作者:薛潔單位:天津國土資源和房屋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