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綠色金融促進縣域經濟發展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新干縣發展綠色金融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新干縣位于江西省中部,是吉安市的“北大門”,素有“糧倉、桔鄉、林海、鹽田、藥邑”之稱。近年來,新干縣經濟總量不斷增長,經濟結構持續優化,特色和優勢產業逐步成型。但作為欠發達地區縣域,其經濟發展質量不高和對資源環境依賴較大的問題仍較突出,急需通過發展綠色金融,發揮資金配置的激勵和引導作用,促進經濟和產業的綠色升級,滿足可持續健康發展的需求。
(一)整體產業發展水平較低,結構升級滯后應用產業結構優化率指標反映產業結構水平,該指標是指地區的第三產業產值與同期第二產業產值的比值。至2017年末,新干縣的三次產業結構為16.0150.8433.15,產業結構優化率為0.652,比2016年末的0.666略微下降。與同期全國百強縣比較,2017年全國百強縣三次產業比值平均為2.653.843.6,產業結構優化率達0.81,遠高于新干縣,凸顯了新干縣經濟升級優化和綠色調整的緊迫性。
(二)農業生產效率和資源綜合利用程度不高新干縣近1/4土地為糧食耕地,另有蔬菜果園和中藥材種植面積合計約30萬余畝,森林占地超60%,共同構成全縣農業發展的基礎資源。2017年,新干縣糧食總產7.6億斤,榮獲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縣,“三品一標”獲證農產品63個,有市級以上龍頭企業53家,合作社827家,家庭農場956家。但總體而言,新干縣農業標準化生產還處于初級水平,仍以家庭為單位的農戶分散經營為主,產業化水平和資源綜合利用率都不高。
(三)工業技術含量不高,資源承載壓力較大工業是促進綠色發展的重點領域。2017年,新干縣第二產業產值65.99億元,占全縣50.84%,用電量達到8.93億度,占全部產業用電量的87%。從工業構成看,新干縣形成了“四大主導產業”,即鹽鹵藥化,機械機電兩大強縣產業,箱包皮具,燈飾照明兩大富民產業。2017年,四大主導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27.5億元,占全縣工業70%。其中,鹽鹵藥化成為全縣首位產業,對當地資源和環境承載力均提出了較高要求,也是污染防治的重點領域。其他工業產業則以勞動密集型為主,技術含量不高。
(四)第三產業發展不足,附加值較低近年來,新干縣第三產業涌現出許多亮點,如全縣規模電商企業達到55家,列吉安市第一,銷售額達55億元,同比增長175%。但仍存在總體發展水平并不高的問題,2017年,新干縣第三產業產值占比33.15%,與全國百強縣平均43.6%的水平還有較大差距。從第三產業內部結構看,對教育、衛生等政府公共服務業依賴較大,營利性服務業以傳統的交通、倉儲、零售、郵政、住宿等為主,新興的計算機、商貿、金融、旅游等服務業發展有限。由此看來,新干縣發展的結構性問題反映出產業結構綠色調整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為綠色金融的發展提供了機遇和創新空間。
二、新干縣綠色金融發展現狀及主要做法
近兩年,在國家政策的指導下,新干縣金融部門大力發展綠色金融業務,積極支持傳統產業升級改造和生態經濟建設。截至2018年6月末,新干縣綠色信貸余額5.559億元,占全部貸款余額的4.07%。其中:綠色農業開發項目余額2305萬元,綠色林業開發項目余額2030萬元,工業節能節水環保項目余額2000萬元,資源循環利用項目余額1255.32萬元,垃圾處理及污染防治項目余額9500萬元,可再生能源及清潔能源項目余額38500萬元。
(一)認真執行綠色金融和信貸管理政策2007年以來,國家環保總局、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等部門先后出臺了多項信貸指引和綠色金融文件,要求金融機構按照國家產業政策分類放貸。2016年,人民銀行等七部委聯合《關于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2017年,江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綠色金融發展的實施意見》。新干縣各金融機構嚴格貫徹落實國家和江西省相關文件精神,執行有扶有控的綠色信貸政策,在大力支持綠色農業開發、綠色林業開發、工業節能節水環保等綠色項目的同時,對技術落后、環保不達標的項目和企業限制信貸。通過執行差異化的信貸管理政策支持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工作,促進低端行業和低端企業的整合、轉移和退出,督促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例如,全縣各金融機構均實施了環保一票否決制,對不符合國家相關環保法規的限制項目不給予信貸支持。
(二)將“綠色”理念融入信貸產品為支持生態經濟建設,新干縣金融機構結合實際,積極將“綠色”理念融入信貸產品。如江西銀行新干縣支行推出“綠色金融信貸”產品,專門用于低碳經濟、循環經濟及生態經濟領域,對符合要求的項目,專門設立審批綠色通道,要求做到“當日響應、次日答復、三日審結”。農業銀行新干縣支行的農戶小額貸款和農村個人生產經營貸款,明確要求貸款主體從事的生產經營活動符合環保政策。農發行新干縣支行的水利建設貸款,主要用于支持農田水利、防洪、水資源配置、水土保持和水生態保護建設等水利工程。中銀富登村鎮銀行的“欣農貸-農業”產品,主要針對種養殖規模較大、經營相對成熟的種養殖企業和農戶,明確要求客戶的養殖場需在可養區或限養區,并獲得相關政府及環保手續或資質。郵政儲蓄銀行新干縣支行推出民生類小企業金融產品“排污貸”,僅以污水處理企業對其用戶的污水處理收益權質押,便可申請相應貸款,貸款期限最長可達10年,金額最高可達3000萬元。
(三)推動農業和畜業綠色循環發展近年來,金融部門積極支持縣內糧食產業發展精深加工,提高產品附加值和利潤率,促進米糠、稻殼等資源循環利用。從綠色金融支持農業資源充分利用來看,例如,江西金佳谷物股份有限公司新干分公司是新干縣稻米加工龍頭企業,對稻谷的精深加工及副產品的綜合利用,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將稻谷“吃干榨凈”的循環經濟產業鏈,特別是2010年正式投產使用的全國第一個100%稻殼燃燒熱電聯產項目,是全國糧食系統第一個利用稻殼燃燒發電獲批的聯合國清潔能源發展機制項目,擁有一臺6兆瓦發電機組,年發電量達4200萬度、供蒸汽約7萬噸,可日消耗稻殼200噸,每年減少CO2排放4萬噸,年節約標準煤14萬噸,每年的碳排放指標在國際市場進行交易可獲得約20萬歐元的減排收入。工商銀行新干縣支行自2010年起連續8年在克服金佳谷物無法提供有效抵押的情況下通過多種形式向其發放貸款,累計發放貸款9筆,融資金額共計8億元,為企業順利運作創造了有利條件。2018年工商銀行新干縣支行繼續加大對該公司的支持力度,授信從7000萬元增加為10000萬元。從綠色金融支持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來看,例如,新干縣建軍牧業實行“豬-沼-電-田林”的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模式,養殖場沼氣工程建成了兩個沼液存儲池、一個厭氧發酵罐和一個儲氣罐,通過沼氣年發電量超10萬度,可節約電費成本近8萬元,沼液用于自家場內牧草和林地140余畝,沼渣和多余沼液通過吸糞車運輸到周邊農田果園施肥,免費供應周邊7000余畝稻田和5000余畝果園。建軍牧業業務利潤率約8%,每年通過現金方式購買預混料和肺豬料可降低相關生產資料成本約15%,會產生較大的相關現金需求。金融部門基于該養殖場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較好,不會受當地環保督查對豬場進行關停的影響判斷,對該養殖場的支持已歷7年。2017年,縣農商行支持了該養殖場貸款98萬元,主要方式為保證貸款。2018年,縣中銀富登村鎮銀行亦向該養殖場授信100萬元,主要方式為抵押貸款。
(四)推動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和工業廢棄物資源循環利用新干縣依托豐富的巖鹽資源重點發展了鹽化工產業,2010年7月,新干鹽化工業城被命名為江西省第一批省級循環經濟試點工業鹽化工業基地。鹽化工產業由于其資源消耗和廢棄物排放特點,一直是新干縣開展污染防治、發展節能減排的重點。近年來,金融部門積極支持鹽化工業城環保基礎設施和節能減排項目建設,取得了積極成效。從郵儲銀行新干縣支行發放“排污貸”為例進行說明。新干森泰水務有限公司是一家以BOT方式從事水務項目(污水處理廠)的企業,直接服務鹽化工業城企業的生產廢水及居民生活廢水處理。該公司污水處理工藝全省領先,在其土地及房產歸政府所有,沒有足額的資產抵押情況下,新干縣郵儲銀行通過“排污貸”為該客戶發放了2000萬元貸款,由企業污水處理收費權質押,并追加企業主、法人股東承擔連帶責任保證。再比如,九江銀行新干支行積極支持鉑瑞能源熱電聯產項目納入綠色債券項目庫。鉑瑞能源在2016年7月與新干縣人民政府簽訂了熱電廠投資協議,總投資約6億元。該項目實施后,將替代區域內燃煤小鍋爐,向鹽化工業園區用戶供熱,減少污染物排放。目前,該項目已基本建設完成,與熱電分產項目相比,每年將節省社會標準煤約9.28萬噸,減少CO2排放23.51萬噸,減少煙塵排放353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1672.3噸,減少氮氧化物排放534.3噸。九江銀行新干縣支行在了解該公司項目后,積極推薦該項目納入了九江銀行總行待發行的總額約40億元的綠色債券項目庫,并為該公司授信2~3億元,以土地質押+供熱及熱電的回款作為主要質押。此外,中國銀行新干縣支行支持天宇化工廢棄物循環利用也有典型意義。江西天宇化工有限公司是新干縣大洋洲鹽化工業城內的龍頭企業之一,公司作為吉安市環保示范參觀單位,多次受吉安市政府表彰,目前三期項目已獲得江西省生態環境廳的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批復。公司在整個經營過程中,嚴格按照環保治理標準操作,在環保投入方面不吝惜資金,累計投入4300多萬元自建污水處理廠,并達到一級排放標準。現正推進的廢水資源綜合利用項目,將有效處理每年產生的5400噸高鹽廢水,不僅節省廢水處理費,還可為企業每年帶來700余萬元直接經濟效益。2015年中國銀行新干縣支行與該公司建立了信貸關系,截至2018年7月底,新干中行累計為該公司提供信貸資金19500萬元。
(五)加大對可再生清潔能源開發利用的支持以農業銀行支持新干縣七琴城上風電場建設為例進行分析說明。新干縣七琴城上風電場由國家電投江西吉安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資,地處新干、豐城與樂安三縣交界處的山脈,具備建設并網風電場的條件。裝機容量144MW,共安裝72臺單機容量2MW的風力發電機組。年上網發電量為98254.08MWh,年等效滿負荷小時數為2046.96h。中國農業銀行新干縣支行認為借款人經濟實力雄厚、項目選址正確、具有穩定的營業收入、第一還款來源有保障,推動農業銀行江西省分行于2016年2月26日~2017年4月24日共分3筆向該公司發放2.95億元銀團項目融資貸款,擔保方式為電費收費權質押。并辦理電子銀行承兌2筆,金額7783.4萬元。
三、新干縣綠色金融發展面臨的問題與不足
(一)支撐綠色金融發展的產業基礎和中介服務相對薄弱綠色金融是傳統金融在發展中逐步形成并完善提高的一種相對高階的金融模式或形態,其長足發展離不開經濟和產業基礎的優化。目前,新干縣的產業結構相對落后,特別是服務業發展的不足,決定了綠色金融以綠色信貸為主。而與項目融資相關的保險、證券、擔保等業務和配套措施的相對缺失,導致縣內金融部門參與的形式也較為單一,新興的碳金融、氣候金融產品、綠色金融期權等產品則幾乎沒有。同時,綠色金融對金融服務專業化分工提出了更高要求,如評估、評級、數據服務、咨詢等專業中介服務的缺失也制約了縣域綠色金融的發展。
(二)配套激勵政策滯后制約了金融機構積極性由于項目的正外部性特點,綠色環保項目通常存在投融資期限長、風險大、開發利用成本高和收益低等風險,金融部門支持相關項目建設的風險也相對較高,加上縣域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抵押品有限,使得部分金融機構支持相關綠色項目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高,需要通過財政、貨幣等政策支持引導。但目前,新干縣尚未建立明確的綠色金融支持政策,相關業務無法直接享受財政貼息、擔保、再貸款等支持。同時,縣域共享的環保信息平臺尚不完善,關于綠色產業、綠色項目、綠色信貸的信息披露缺乏統一標準和口徑,銀行難以及時、準確、全面掌握企業情況,給信貸決策帶來了困難。
(三)信貸政策和機制僵化限制了綠色金融的發展新干縣的綠色環保項目很多是圍繞鹽化產業發展,這些綠色環保項目本身屬于綠色金融應支持的部分,但項目實施的主體作為鹽化企業,面臨部分機構的信貸管理政策限制。實踐中,還存在基層金融機構信貸權限不足,需上級行審批,致使項目融資貸款發放的審批時間較長問題。此外,信貸政策的不確定性,還導致有支持意向的金融機構擔憂前期已介入的金融機構信貸資金可能會有退出的風險。
(四)金融機構參與方式和服務能力有待提升目前,新干縣的綠色金融發展更多仍是停留在促進節能減排短期目標上,還沒有形成針對綠色信貸進行專業化、差異化管理的方法,在業務推進過程中,綠色金融業務通常歸入其他部門,人員也是以兼顧方式為主,復合型專業技術人員儲備相對不足,對專業領域的技術識別和風險評估能力也相對欠缺。
四、推進新干縣綠色金融發展的政策建議
(一)強化生態文明理念,形成支持綠色金融發展社會合力一是地方政府要進一步從只看眼前利益、短期利益的桎梏中擺脫出來,積極引導、支持發展可持續的綠色產業和經濟,加大對高污染企業的懲罰力度,提高違規違法成本。二是金融機構要進一步增強推進綠色信貸、支持節能減排的主動性,積極擔負起社會責任。三是財政、貨幣、監管、發改等部門,應積極通過稅收、補貼、風險補償、產業基金、土地、信貸窗口指導、監管考核等政策措施,形成全方位支持綠色金融發展的合力。
(二)完善信息協調和共享機制,建設綠色信息平臺建立金融機構、發改委、生態環境、人民銀行和金融監管部門信息溝通制度,定期通報環保政策法規,當地企業執行環保政策情況,企業節能降耗責任考核情況,“關、停、并、轉”企業信息,信貸政策變化,金融機構的綠色金融發展情況等,引導金融機構增加對綠色經濟領域的金融支持。重點推進建立地方綠色項目和企業庫,便于金融部門依據參考名單有針對性營銷綠色信貸客戶。另一方面,進一步完善信用信息平臺,將企業環保信息納入系統,并及時更新企業日常環保執法信息和年度環保審核報告等,方便金融機構在貸款審核過程中查閱和參考,及時調整授信。
(三)健全綠色信貸機制,促進綠色金融服務創新金融機構要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強化組織保障,提高綠色金融業務專業化程度,促進業務拓展、創新和風險管控。要建立健全綠色信貸政策制度體系,完善企業綠色等級、信用評級、利率定價等風控措施,加大對節能減排項目和企業的支持力度。要進一步強化綠色金融人才隊伍建設,提高綠色信貸意識,把綠色融入到信貸文化。同時,進一步創新綠色金融產品,滿足節能減排和循環經濟發展的特色需求。例如,針對企業環保技改項目對長期貸款的需求,進一步完善信貸管理方式,積極為企業提供長期信貸支持;同時,在貸款金額、期限、還款方式、擔保方式等方面增強靈活性。
(四)培育發展中介服務機構,強化綠色金融發展基礎隨著綠色金融的多樣化多層次發展,僅依靠環保報告作為金融機構決策參考是不夠的。為此,應積極培育發展第三方中介組織,吸引更多評級、評估、會計、咨詢、數據服務等專業機構開展綠色金融服務業務,為貸款客戶或金融機構提供專業的評估或咨詢服務支持,逐步形成完善的綠色金融發展組織與生態體系。
作者:彭嵐 劉實根 葛正燦 王斌 單位:中國人民銀行南昌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