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低碳經濟推動環境會計發展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對會計對象的影響。
低碳經濟增加了自然環境內容,所考慮的是資源環境、整個社會生產消費以及生態循環價值。會計要素重新界定后:資產中應增加綠色資產,如空氣、太陽能、海洋、風能等;負債中應將企業承擔的環保社會責任加以確認,如果對生態環境造成了污染或損害,就要將其納入企業的核算成本中;收入要素中除了生產經營所得帶來的收入外,還應包括企業在推行環保政策后信譽度的提高帶來的社會效益等;成本要素中還要包括更大范圍的反映自然資源的損耗、破壞、枯竭的成本即綠色成本。
2.對會計目標的影響。
環境會計的目標是對使用者提供有效的環境會計信息。他們關注環境資源的使用及資源資產的變化,重視環境資源所能產生的效益,更加強調環境費用支出總額等。
3.會計假設是對會計核算所處的時間、空間環境所作的合理假定。
包括會計主體、持續經營、會計分期和貨幣計量。盡管環境會計的核算內容與一般企業會計有所區別,但環境會計同樣離不開這四個基本假設。
二、低碳經濟下環境會計新模式構建
1.綠色收入計算。
是指在一定時期內,個體通過治理環境產生的各種效益的貨幣表現。對于綠色收益的會計處理,可以根據收益不同分為治理環境收益、直接環境收益等。
2.綠色成本計算。
是指個體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對環境造成影響而產生的成本,可以以貨幣形式進行結算,也可以以實物形式進行,二者之間可以相互換算,但換算標準隨著地域與時間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3.綠色負債確認。
是指由于個體生產經營活動造成的,由于環境問題而導致的尚未支付的而需要在將來予以支付的環境義務,不單單只有貨幣形式,還有社會責任形式。
4.綠色利潤計算。
在實行綠色會計的前提下,最明顯的就是將環境因素納入會計,因而,綠色利潤應綜合考慮綠色收入、綠色成本、綠色負債、綠色節能獎勵等,這與傳統的利潤計算方式將有較大的不同。
三、我國環境會計現狀分析
1.環境會計的實施缺乏有力的法律支持。
我國當前與環境有關的制度中,要求將企業運營對環境造成的影響進行說明,但沒有對造成環境問題的行為進行處罰的詳細措施,更沒有明確有效的法律法規支持。環境會計要素的計量、核算和低碳信息沒有統一明確的規范,缺乏操作性。
2.企業缺乏將外部環境成本轉變為內部成本的相關動力。
對于企業,披露環境會計信息會增加自身成本,盈利會受到影響,還會影響自己的形象。企業造成的環境問題會影響到外部居民甚至整個社會,而環境成本費用目前是由企業、社會共同承擔的。
3.企業管理層對環境會計的認識不夠。
有些高污染、高能耗的企業甚至認為,強調對環境成本的核算會把公眾的注意力引向環境影響方面,這將給企業自身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四、發展環境會計的對策
1.全力發揮政府的積極主動作用。
政府部門應切實貫徹落實有利于環境保護的財稅手段、金融手段、價格手段、產業手段,建立生態環境評價體系和補償機制,強化企業和全社會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責任。
2.增強環境會計的披露與監督機制。
會計最重要的職能在于向利益相關者提供真實的會計信息。環境會計主要是以企業為會計主體核算企業對社會資源環境的社會責任的履行情況。
3.倡導企業建立綠色經營系統。
綠色經營系統是指企業將其生產經營活動與環境相協調,是在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指導下發展起來的,它應貫穿于企業整體經營系統之中。
作者:郝強單位:大眾報業集團審計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