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匯率調整對出口的影響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2010年6月19日央行宣布重啟匯改,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并繼續按照己公布的外匯市場匯率浮動區間,對人民幣匯率浮動進行動態管理和調節,截至2011年6月,人民幣已累計升值30.27%。人民幣升值問題經歷了一輪又一輪的升值爭論。
那么中國的人民幣升值呼聲凸現的緣由是什么?會對我國的進出口貿易產生什么樣的影響?本文搜集了1994年以來我國匯率和相關出口統計數據,分析人民幣匯率升值對中國出口貿易的原因及影響。
一人民幣升值的原因
(一)外匯儲備不斷增長
1981年底之前,我國外匯儲備不到10億美元。然而,進入2O世紀90年代以來,特別是1994年人民幣匯率雙軌制結束以及銀行強制性結售匯制度的實施,我國外匯儲備規模開始逐步增大,經過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我國外匯儲備的積累已實現了由短缺到超額儲備的變化。來自中國經濟體系內部的壓力即長期雙順差下外匯儲備的快速增長,必然帶來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和壓力。
(二)國際收支的大額順差格局
伴隨著我國1994年外匯體制的改革,我國出口貿易迅速發展,出口規模進一步擴大,國際收支狀況呈現出較為顯著的經常賬戶順差趨勢。1994年以來,由于巨額貿易順差的存在,使得我國主要貿易伙伴國產生巨額的貿易逆差,造成其國際收支嚴重失衡,那么為了緩解這種嚴重的失衡狀況,這些貿易伙伴為了其本國利益,必然聯合起來逼迫人民幣升值,遏制我國出口,減少貿易赤字。
二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出口的影響
(一)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出口可持續發展的積極影響
1、短期內減輕了我國與發達國家的貿易摩擦
我國積累巨額貿易順差已成我國對外經貿關系的突出矛盾,并成為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對華施壓、逼迫人民幣升值和采取反傾銷、反補貼措施的重要口實。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指出,受次貸危機沖擊,美國消費者的消費熱情受到一定打擊,歐洲部分消費者也受到影響。受此影響,我國對美國的出口可能適當放緩,雙方的貿易不平衡問題可以得到適當緩解。所以人民幣適當升值,不僅有助于緩和我國和主要貿易伙伴的關系,減少經貿糾紛,為我國的經濟爭取一個更加公平與穩定的發展環境,而且能夠樹立我國作為一個大國的良好國際形象。
2、促進了我國出口貿易結構的優化升級
長期以來,我國對外貿易靠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的數量擴張實行出口導向戰略,只是充當了世界產品的加工廠,經濟效益相對較低,嚴重影響了我國經濟的持續增長。從長遠來看,人民幣升值不僅會有助于促使我國經濟的發展模式轉變為健康的國內需求拉動型的發展模式,而且能夠引導我國出口企業提高技術進步,從而促進我國的產業結構調整,我國1994年后的出口貿易中初級產品出口比重不斷下降,工業制成品出口比重持續上升;貿易結構經歷了從出口紡織輕工業品等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到出口機電產品等資本密集型產品為主;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比重不斷上升的發展段,成功實現了出口產品結構的逐步升級。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出口可持續發展的消極影響
1、削弱外貿總體出口競爭力
在國際市場上,我國產品特別是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價格遠低于別國同類產品價格。這是我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有競爭力的一個主要因素。人民幣升值會提高我國出口商品的外幣價格,直接削弱我國出口的價格競爭優勢。而且人民幣升值不但使我國勞動力的價格優勢得不到體現,還會損害原材料工業、裝備制造業、高技術產業等戰略性產業的發展,從而削弱了我國的外貿出口競爭力,阻礙我國的工業化進程。
2、放緩出口的整體增速
在2005年之前,我國一直實行與美元掛鉤的固定匯率制。自2005年7月21日,我國開始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無論是人民幣的名義匯率還是實際匯率都在不斷上升。人民幣升值總體上造成了中國出口增速的整體放緩,2005至2009年,人民幣兌美元累計升值20.8%。同時,匯改以來我國的出口增速不斷放緩。匯改前,出口增速不斷走高;匯改后,出口增速開始掉轉方向一路走低,2005至2009年的增速分別為28.4%、27.2%、25.7%、21.9%、-16.01%。
三、結論
人民幣升值恰似一把雙刃劍,它對出口可持續發展的影響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從短期來講,人民幣升值一定程度上會給我國出口貿易帶來諸多不利影響,為出口企業今后繼續占領和擴大國際市場帶來了新的挑戰。但是從長期來看,也對我國企業產業結構調整,技術創新等創造了有利契機。人民幣匯率彈性的增強,使我國出口企業不能再單純依靠低廉的勞動力優勢,更多的應該加強技術創新,使我國在全球產業鏈中逐步居于高端位置。
所以,在目前人民幣存在進一步升值壓力的情況下,我們既要采取適當的措施防止人民幣的大幅度波動以減輕其對我國進出口貿易的不利影響,又要充分利用人民幣的小幅度升值對我國外貿發展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