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wǎng) 精品范文 匯率論文范文

匯率論文范文

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shù)篇優(yōu)質匯率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fā),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匯率論文

第1篇

[關鍵詞]匯率升值馬克思

一、匯率波動的原因

馬克思認為,正如一般商品的價格與價值并不一致,而總是圍繞著價值波動一樣,匯率在通常情況下也與貨幣平價并不一致,它也是圍繞著貨幣平價波動。這種波動受外匯供求關系的影響,而外匯供求關系又以一定時間內的國際收支狀況為轉移。馬克思指出,“外匯率可以由于以下原因而發(fā)生變化:(1)一時的支付差額。不管造成這種差額的是什么原因———純粹商業(yè)的原因,國外投資,或國家支出,如戰(zhàn)時的支出等等,只要由此會引起對外的現(xiàn)金支付。(2)一國貨幣的貶值。不管是金屬貨幣還是紙幣都一樣”。此外,馬克思還認為,人們的心理信任因素也會影響到匯率。因此,在馬克思看來,影響匯率波動的原因主要有:外匯供求狀況、國際收支差額、心理預期因素,以及兩國貨幣所具有的或代表的價值量的相對變動。

二、用的匯率理論分析我國目前人民幣升值的原因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jié)、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至今,我國人民幣對美元的一直處于升值狀態(tài):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在2007年升值接近7%,漲幅為2006年的兩倍。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由06年年底的7.8087上漲到07年最后一個交易日的7.3041,在此前一個交易日,人民幣創(chuàng)出2005年匯率改革以來最大單日漲幅,接近央行規(guī)定的波動上限。

我國人民幣升值成為匯率制度改革之后的熱點,下面就用的匯率波動理論來分析一下人民幣升值的原因。

1.近幾年,我國外匯儲備一直保持較快增長速度。數(shù)據(jù)顯示,2007年全年,我國外匯儲備增加4619億美元,同比多增2144億美元,平均每月增加約385億美元。其中12月份外匯儲備增加313億美元,同比多增38億美元。2007年12月末,我國外匯儲備余額為1.53萬億美元,同比增長43.32%。2005年增長34.3%,2006年增長30.22%。2006年2月底,我國國家外匯儲備超過日本,躍居世界第一。2006年底,我國外匯儲備首次突破1萬億美元,達到10663億美元。

如此驚人的外匯儲備增長速度,如此巨大的外匯儲備,造成外匯的供大于求,結合馬克思的匯率波動原因來看,匯率圍繞著貨幣平價上下波動,受外匯供大于求關系的影響,在我國,外匯必然貶值,即我國人民幣升值。

2.中國國際收支保持“雙順差”。2005年貿(mào)易順差達到1018億美元,首破1000億美元大關,2006年該值就達到了1776億美元。報告說,2006年中國國際收支經(jīng)常項目順差2499億美元。其中,按照國際收支統(tǒng)計口徑計算,貨物項目順差2177億美元,服務項目逆差88億美元,收益項目順差118億美元,經(jīng)常轉移順差292億美元。2006年中國資本和金融項目順差100億美元。其中,資本項目凈流入40億美元,直接投資凈流入603億美元,證券投資凈流出676億美元,其他投資凈流入133億美元。2007年我國外貿(mào)順差達到2622億美元,首次突破2600億美元大關,我國進出口總額首次超過2萬億美元,達到21738億美元。

因為我國一直保持雙順差,所以才有如此大的外匯儲備。所以國際收支順差是人民幣升值的根本原因。

3.人們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也是人民幣升值的因素之一。這兩年中國經(jīng)濟發(fā)展的良好勢頭,讓世界人民對中國人民幣升值充滿了預期,對中國政府充滿信心,那么就會采取一些措施迎接人民幣升值,如提前將美元兌換成人民幣,反而加速了人民幣的升值。

不過目前來看,預期說人民幣升值,不如說美元貶值。因為人民幣對美元是升值的,但是對歐元等貨幣是貶值的,相對而言,美觀對歐元等貨幣也是貶值的,是美元的貶值造成周圍貨幣的升值。

4.人民幣與外匯所具有的或代表的價值量的相對變動。中國的經(jīng)濟發(fā)展迅速,科技也跟著迅猛發(fā)展,很多機器代替了人力勞動,收入也隨之增加,這樣無形中也提高了勞動生產(chǎn)率,結合馬克思匯率,單位時間內生產(chǎn)的商品越多,花費的時間越少,那么單位商品的價值量越小,一單位人民幣所代表的價值量也就越少,在其他一單位貨幣所代表的價值量不變的情況下,則人民幣是升值的。例如:在2005年我國匯率改制以前,1美元=8.2RMB,這說明如果生產(chǎn)相同價值量的商品,美國只需要花1美元,而中國需要8.2元人民幣;現(xiàn)在,隨著我國生產(chǎn)率的提高,科學技術進步,我國仍然生產(chǎn)相同價值量的該商品只需要7.063元,假設美國生產(chǎn)率沒有提高或者沒有我國提高的快,那么生產(chǎn)相同價值量的該商品,美國仍他需要1美元,此時,1美元=7.063RMB,相比而言,人民幣是升值的。

因而,從長期來看,一國貨幣的價值高低,在一個開放的國家中,是由該國生產(chǎn)物質的能力決定的。而在自然資源不可改變的條件下,決定一國物質財富的主要是勞動生產(chǎn)率。由此可見:要提高一國的貨幣價值,增強該國貨幣的強勢態(tài)勢,只有提高勞動生產(chǎn)率,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jīng)濟持續(xù)健康發(fā)展。從1978年到2000年,我國經(jīng)濟總量翻一番,GDP平均每年增長9.5%。和世界平均增長速度相比,我國的增長速度要高出近3倍。2005年我國GDP增長9.9%,GDP總值達2.24萬億美元,成為全球第四大經(jīng)濟體,僅次于美國、日本和德國。與此同時,我國勞動生產(chǎn)率年均提高6.6%。根據(jù)馬克思勞動價值理論,我國實際物質財富的增加和勞動生產(chǎn)率的提高決定了人民幣的價值已經(jīng)穩(wěn)步上升,并將繼續(xù)走強。

參考文獻:

[1]汪爭平:《國際金融管理》.中國統(tǒng)計出版社,1998年版

第2篇

論文內容提要:匯率對國際貿(mào)易的影響不可小覷,人民幣究竟值多少美元已成為匯率的核心問題。人民幣升值問題從表面上看是人民幣被低估了,從實質上看,則是美元被高估了。我們以購買力平價理論為基礎對人民幣匯率中長期趨勢加以分析,解析終結人民幣持續(xù)單向升值的幾種可能性,并強調中國應根據(jù)自己的貿(mào)易及國內經(jīng)濟發(fā)展戰(zhàn)略來制定匯率目標。

一、人民幣價值處于低估狀態(tài)的購買力平價學說

1918年瑞典經(jīng)濟學家卡塞爾首先提出了購買力平價學說的基本概念,這種理論認為兩國貨幣之所以能夠互相兌換是因為它們各自在其國內具有購買力,因而,兩國貨幣的兌換率(匯率)應該等于這兩國貨幣的國內購買力大小之比。由于一國貨幣購買力的大小與該國通貨膨脹率和物價的變動有關,因此卡塞爾的購買力平價理論實際上是關于如何決定浮動匯率的理論。我國人民幣匯率自2005年7月開始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因此,購買力平價理論就中長期來說應適用于人民幣的匯率。簡言之,購買力平價就是購買同樣一件物品要用多少各自本國的貨幣。例如據(jù)美世人力資源咨詢公司2004年的調查,同樣吃1000克菲力牛排在紐約40美元,在上海為190元人民幣,從而可知美元兌人民幣的購買力平價為4.75,又如1000克切片面包北京賣12.4人民幣,紐約則要5美元,其購買力平價為2.48。但是,在采用購買力平價時,要求商品的質量和服務環(huán)境應大體相同才行,因此,英國《經(jīng)濟學人》編制了一個巨無霸漢堡包指數(shù)來反映世界各國的購買力平價,這是因為各地漢堡包的用料質量、包裝、服務環(huán)境基本上相同。2007年2月他們采用廣州的漢堡包價格計算出的美元兌人民幣的購買力平價為3.42,而當時的實際匯率為7.8。然而,單個商品是不能反映整體的購買力平價的,為此國際機構在編制購買力平價時要采用更多的一攬子商品,如經(jīng)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OECD)是采用2500種貨物和服務(34種政府,教育和醫(yī)療行業(yè),186種器材貨物和20項建筑工程)來編制各主要國家的購買力平價。世界銀行按1000多種商品價格計算的2005年美元兌人民幣的購買力平價為3.4,倒是和漢堡包的指數(shù)接近,它與世界銀行以前在2001年計算的該項平價為1.74相比實際匯率更向購買力平價靠攏。然而,不同的人會對一攬子有不同的含義,因此他們各自編制的購買力平價也不會一樣,如國內學者計算出的人民幣兌美元的購買力平價1999年為4.57,日本學者計算的則是5.64,可見各方的這一數(shù)值有很大差距。

關于使用購買力平價學說的爭議,據(jù)學者指出這是由于它本身所嚴格的限制性假設條件所致,1.必須滿足一價定律成立的條件,即商品具有較高的同質性,商品交易市場是完全自由的,國際市場統(tǒng)一化且不存在各種管制和貿(mào)易保護;2.衡量商品的一攬子商品的種類一定要相同,而且同種商品在藍子中的權重也要相同;3.可貿(mào)易商品和不可貿(mào)易商品的假設,在購買力平價中不考慮不可貿(mào)易商品;4.國際商品的流動對匯率的形成具有決定性作用,即不考慮國際間的資本流動。而這些假設條件在現(xiàn)實生活中確實尚不能被全部滿足,尤其是轉軌過程中的發(fā)展中國家,包括從計劃商品經(jīng)濟轉向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的中國,后者雖然經(jīng)過30年的改革開放,但國內的市場化程度尚不發(fā)達,商品和生產(chǎn)要素的價格尚不能全部市場化并和國際市場同步化,供求也受到一定限制,尤其是金融市場開放程度低,資本項下的外匯尚不可自由兌換,某種程度失真的商品價格和貨幣價格使購買力平價學說在使用上受到限制和批評。盡管如此,它仍有其合理和科學的基礎。有學者研究指出在國際交換中真正決定貨幣購買力的是貨幣價值,這里貨幣(紙幣)的價值不是貨幣本身的價值,而是貨幣所代表的,以其標價的商品的價值,并認為不論以什么貨幣來標價,或者說,不論其價格高低如何,一國一基準攬子商品的價值與他國一基準攬子商品的價值都是相等的,也即相同的商品具有相同的價值,這個價值就是國際價值。看來,購買力平價實際是兩國商品價值之間的比值。有學者認為馬克思的勞動價值學說包括其國際價值學說是購買力平價學說的科學基礎。根據(jù)貨幣是商品生產(chǎn)和商品交換的必然產(chǎn)物,貨幣從一般商品分離出來作為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的角度來看,在兩種貨幣之間的交換中,實際上一種貨幣作為世界貨幣仍起到一般等價物的作用,而另一種貨幣則是一種普通商品,例如,在美元兌人民幣的交換中,人們是用多少人民幣去買一件美元(作為單位商品),這時人民幣在執(zhí)行貨幣職能的支付手段,而美元則是一件普通商品,反之,是人們用多少美元去買一件人民幣,這時美元在執(zhí)行貨幣職能的支付手段,而人民幣則是一件普通商品。因此是否可以認為即時匯率是貨幣的價格,購買力平價是貨幣的價值。

按照價值規(guī)律的表述,商品的價格是圍繞著商品的價值在供求的影響下上下波動,當價格和價值相一致時,人們稱之為均衡價格。從貨幣也是一種商品的角度來看,那么貨幣的匯率(價格)也應是圍繞著貨幣的購買力平價(價值)在供求的影響下上下波動,當兩者一致時,可稱為均衡匯率。這里所說的“上下波動”就是指價格背離價值的一定幅度,學者們用“偏差程度”來表明購買力平價和實際匯率之間的差異。他們發(fā)現(xiàn)在發(fā)達國家中,匯率與購買力平價的偏差程度較小,大部分國家在20%以下(在1999年時日元為29.6%,加拿大為25.5%)。在經(jīng)濟轉型和發(fā)展中國家來說其偏差程度較大,多在50%以上,原東歐國家多在100-200%,俄羅斯為344%。發(fā)達國家偏差小表明它們市場經(jīng)濟高度發(fā)達,市場化程度高,大多數(shù)商品的價格市場化,其偏離度通常只是貨幣本身受供求的影響所造成的方向上有上有下,即正偏差或負偏差,當超過一定幅度后會向價值回歸;而發(fā)展中國家市場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較低,政府管制較多,商品機制不完善,商品價格扭曲現(xiàn)象較為嚴重,與國際市場價格脫離,其偏離度都是單向的,即其本國貨幣都是長期被嚴重低估的,中國的人民幣就是如此。根據(jù)世界銀行的計算,從2005年美元兌人民幣的購買力平價為3.4,實際匯率為7.77,其偏離度為128%,而2001年時世界銀行計算的人民幣購買力平價為1.74,按當時的匯率計算其偏離度高達380%。人民幣購買力平價的偏離度大幅下降,正是表明了我國改革開放正在逐步深化,市場化程度正在加快,可貿(mào)易商品品種和數(shù)量擴大和增加,其價格更接近于國際市場從而使購買力平價價值提高;另一方面也表明,我國的金融改革步伐在加快,外匯匯率機制形成正向適應市場需要轉換,人民幣開始逐步升值。更重要的是當一國經(jīng)濟高速發(fā)展時往往伴隨著該國貨幣對其他國家貨幣的升值,這是一個普遍規(guī)律。

二、美元本身的貶值要求

在匯率中一國貨幣的升值必然伴隨著另一國貨幣的貶值,反之,亦然上面是從人民幣自身升值要求來分析,現(xiàn)在要從美元本身要求貶值角度來分析。從表面上來看,是人民幣被低估了,而實質上來看,則是美元被高估了,不是人民幣應升值,而是美元在貶值。在以美元為本位的世界金融體系下,美元貶值表現(xiàn)為對其他貨幣的相對升值,在該體系中,美元總是處于多發(fā)行貨幣的狀態(tài),美國可以開動印鈔機發(fā)行大量美元來適應其過高的國防開支(如伊拉克戰(zhàn)爭要花費4000多億美元)和提高其本國國民的福利待遇,從而形成其赤字財政政策。2005年美國的財政赤字達到4270億美元,2007年,美國的財政赤字為1628億美元,為了滿足其經(jīng)濟發(fā)展的需要,美國大量進口外國商品從而形成巨額外貿(mào)逆差。據(jù)報道,美國貿(mào)易逆差2005年為7258億美元,2006年為7600億美元,2007年為7116億美元,連續(xù)多年每年逆差高達數(shù)千億美元。據(jù)外國學者研究說美國的經(jīng)常帳戶逆差早在幾年前已累計達到3萬億美元,美元本位制使美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債務國。據(jù)美聯(lián)儲的數(shù)據(jù),美元的60%在境外流動,亞洲各國的的外匯儲備約為3萬億美元,而石油輸出國的石油美元增長速度甚至比亞洲更快。另據(jù)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2006年底以前的統(tǒng)計,各國中央銀行持有美元頭寸約4.8萬億美元,過多的美元發(fā)行量必然會使美元有貶值要求。實際上自上世紀70年代布雷頓森協(xié)議崩潰以來,數(shù)十年來美元始終是處于貶值的狀態(tài),也就是說長期說來是趨于貶值。例如,1972年時每盎司黃金為38美元,而2008年3月卻達到了1000美元,可見美元貶值幅度之大。歷史經(jīng)驗表明當美國經(jīng)常項目逆差龐大時美元就出現(xiàn)貶值,而每次美元貶值都存在一個特點,即哪個國家的經(jīng)濟增長得快,誰的競爭力改善得快,它就對誰定向貶值。上世紀70年代的西德馬克,80年代的日元和臺幣都是如此。例如,1973年一美元兌換360日元,1985年廣場協(xié)議前為1:243,在日本被迫簽訂廣場協(xié)議后的1987年日元升值到1:150,1995年日元最高升值到1美元兌85日元。自2001年以來,這一輪由于連年的財政赤字和貿(mào)易赤字不斷擴大的趨勢尚未從根本上改變所引發(fā)的美元貶值,正是因為中國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而把矛頭指向了人民幣。

美國2007年的經(jīng)常項目赤字(逆差)金額達到7116億美元占其當年國民生產(chǎn)總值的5.7%,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2008年美國該項比重為5.5%。有學者撰文稱:“很多人認為美國能夠承受的貿(mào)易經(jīng)常項目逆差為占其當年國民生產(chǎn)總值的3.5%”,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認為要使美國的經(jīng)常項目赤字占其國民生產(chǎn)總值的比重下降到過去30年的水平即3%左右,為此美元兌美國主要貿(mào)易伙伴貨幣必須繼續(xù)貶值15%,而更多分析師認為美國將因這一貿(mào)易的巨大失衡而貶值30%-50%。另據(jù)學者研究美國對其它國家的負債仍然以每年5%的速度上升,根據(jù)經(jīng)濟學理論這種局面無法長期維持下去,必然要靠美元大幅度貶值來恢復正常,這意味著美元的貶值趨勢仍將繼續(xù)。最近美國由于其國內房地產(chǎn)市場泡沫破滅引發(fā)了次級債危機并由其延伸到信貸危機,這引起了世界對美國會進入另一次經(jīng)濟衰退的憂慮,這種憂慮使原本由于雙赤字所引起的美元貶值更為嚴重,人們對美元的信心開始動搖。有消息說俄羅斯大幅度地削減外匯儲備中美元的資產(chǎn)比重,從85%下降到45%,瑞士央行也有同樣舉措。據(jù)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統(tǒng)計顯示,2006年第四季度美元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比重由第三季度的65.8%降至64.7%,2007年第一季度又降至64.2%,跌到18年來的最低水平。據(jù)蘇格蘭皇家銀行的調查,2006年末全球47家央行中15家減少了外匯儲備中美元的比重,另外,在石油輸出國中也有國家主張不用美元計價,而改用歐元,由于信心的動搖,全球對美元的需求會下降,這更會加劇美元自身要求貶值的趨勢和幅度。

三、人民幣尚不具備長期大幅升值的條件

人民幣升值的終結會在哪里?會不會向美國中央情報局《世界各國概況》(CIATHEWORLDFACEBOOK)估算的2007年人民幣兌美元的購買力平價為3.51的水平不斷靠攏呢?筆者認為購買力平價的價值是表明一種趨勢,今后一年人民幣還會溫和持續(xù)升值,但在更長的時期中人民幣將會打破單向運行的趨勢,形成有升有貶的區(qū)間波動。

正如前面所述,購買力平價是一種理想狀態(tài)下的兩國貨幣的均衡價值,它的運用具有很多限制條件,而這些理想狀態(tài)在現(xiàn)實中無法實現(xiàn)。第一,購買力平價考慮的條件之一是國際商品的流動對匯率的形成具有決定性作用,即不考慮國際間資本流動,但在國際資本市場高度發(fā)達的今天,國際游資及對沖基金非常活躍。國際市場中金融資本的流動所占比重并不遜色于國際間的貨物貿(mào)易。近幾年來,國際資本看好中國經(jīng)濟發(fā)展和人民幣升值,因此大量熱錢流入中國。今天的游資流入同樣會造成今后資金的流出,因為當中國資本市場不能給他們帶來高于他國市場的利潤時資金自然會撤離中國。第二,購買力平價的另一個理想狀態(tài)要求國際市場是統(tǒng)一化的且不存在各種管制和貿(mào)易保護。目前國際油價已高達130美元/桶,而我國為了控制CPI,抑制輸入性通貨膨脹,國內成品油價格一直沒有上漲。目前仍控制在55美元/桶左右的水平。另外,我國水價和電價都還沒有達到市場化。根據(jù)國家信息中心2007年11月的報告認為:“如果包括飲水和污水處理二項,中國水的全部成本將達到5-6元/立方米,部分地區(qū)可能會到10元/平方米。”但是現(xiàn)在中國36個大中城市的供水價格平均為1.67元/立方米,即使考慮到平均不到1元的污水處理費,保本水價應該在3元/立方米。同樣我國電價也是實行限價制度的,煤電聯(lián)動尚未實施,大部分電廠仍處在虧本生產(chǎn)的狀態(tài),所以我國尚有一些商品未完全市場化。

由于目前我國的實際匯率與購買力平價概念中的均衡匯率差距較大,因此人民幣還有升值空間,但在不久的將來,隨著以下幾種情形的出現(xiàn)人民幣單向升值之路將會終結。

1.據(jù)估計,我國出口占GDP的15%-20%,應該說我國經(jīng)濟的對外依存度是相對較高的。我國目前實施了以上一些限價措施,目的是為了控制國內CPI,但在無意中實際降低了出口產(chǎn)品的生產(chǎn)成本,增強了我國出口競爭力。同樣也是由于這些非市場化因素,延緩了中國經(jīng)濟的轉型:從外向型轉向內向型,即轉向更加重視國內消費和服務的模式。這種延緩也使中國經(jīng)濟在全球經(jīng)濟下滑的形勢下變得比較脆弱。現(xiàn)在隨著美國次貸危機的發(fā)生,美國國內需求下降。由于美國人習慣借錢消費,一旦消費需求下降,經(jīng)濟增長亦停下來,因此美國經(jīng)濟極有可能呈“L”形,即未來幾年GDP極低增長。同時歐洲經(jīng)濟也有放緩趨勢,如德國工業(yè)訂單從2008年1月以來已連續(xù)四個月下降,這表明該國出口貿(mào)易正在失去增長動力。各國經(jīng)濟衰退的出現(xiàn)必將加劇國際貿(mào)易保護主義的抬頭,到時中國出口增長會走向疲軟。這樣,中國經(jīng)濟的一大塊利潤將會減少,這必將引起國內整體經(jīng)濟的增速放緩,失業(yè)率上升,為了維持國內經(jīng)濟的健康發(fā)展我們到時只有控制人民幣升值。

2.另外一個終結人民幣升值的原因是國際油價并非短期就會回落,這些持續(xù)的輸入性通脹國內無法通過增加供應的方法來加以消化,同時也不可能長期保持國內油價低于國際市場價格。如果讓油價,水價,電價全部市場化,那么國內的物價水平需要大幅度提高,按照相對購買力平價,人民幣國內購買力平價也需要向上修正,這將導致人民幣升值之路有可能被提前終結。

總之,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為了他們的本國利益希望人民幣大幅快速升值,但在人民幣升值的問題上我們應充分考慮到匯率變動要有利于國內經(jīng)濟持續(xù)發(fā)展的原則,要根據(jù)國內的實際情況主動把握匯率變動的方向和節(jié)奏,爭取在“貨幣戰(zhàn)爭”中占優(yōu)勢地位。

參考文獻:

1.項蘭捷、張秉文《購買力平價理論與人民幣匯率實證研究》[J]中國外匯20007.10

2.戴世宏《一攬子匯率的理論與實踐》[M]中國金融出版社2007-8

3.吳言《漢堡包指數(shù)求解經(jīng)濟迷團》[N]國際金融報2004-10-27

4.史萬鈞《國際金融業(yè)務》[M]中國金融出版社2004-1

5.王玲《基于購買力平價(PPP)的中外經(jīng)濟實力比較》[J]世界經(jīng)濟2002-7

6.《2005InternationalComparisonProgram》WorldBank2007-9-14

第3篇

[論文摘要]本文介紹了匯率與匯率制度的相關情況。主要內容分為匯率決定理論,匯率制度的分類、特點,匯率制度選擇理論,固定匯率制度的退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成員國匯率的監(jiān)管原則。

一、匯率及匯率決定理論

匯率是本國貨幣與外國貨幣相互折算的比價,有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兩種表示方法。匯率可分為名義匯率與實際匯率,名義匯率是一個人可以用一國通貨交換另一國通貨的比率,實際匯率是一個人可以用一國的物品和勞務與另一國的物品與勞務交易的比率。實際匯率=名義匯率*國內價格/國外價格。

經(jīng)濟學家采用了很多理論和模型來解釋匯率是如何決定的,這里只介紹紙幣本位制度下的匯率決定理論購買力平價理論。用購買力平價理論可以預期名義匯率的近似值,為評價和選擇匯率制度提供依據(jù)。該理論根據(jù)的是單一價格規(guī)律,這種理論認為,任何一種通貨的一單位應該能在所有國家買到等量的物品。一種物品如果不以同樣的價格在各地出售,就存在著未被利用的利潤機會,由于套利的存在,總有商業(yè)行為會從價格低的A國購買該物品到價格高的B國出售,從而使B國該物品價格下降,直至兩國價格相同。由此,一種通貨必然在所有國家都具有相同的購買力或實際價值。很多經(jīng)濟學家認為,購買力平價描述了長期中決定匯率的因素。購買力平價理論告訴我們,兩國通貨之間的名義匯率取決于這兩個國家的物價水平。

如前所述,名義匯率等于外國物價水平與國內物價水平的比率,根據(jù)購買力平價理論,兩國通貨之間的名義匯率反映這兩個國家的物價水平差別。當物價水平變動時,名義匯率也變動,而任何一個國家的物價水平的調整會使貨幣供給量和貨幣需求量平衡,因此,名義匯率取決于物價水平也就取決于每個國家的貨幣供給與需求。當一個國家的央行增加貨幣供給并引起物價水平上升時,就會引起該國通貨相對于其他通貨貶值。理論上,要想測算人民幣兌美元的名義匯率的變化趨勢,就要對兩國的物價水平進行評估。如果中國人民銀行的貨幣供給增長較快,造成國內物價水平上揚,美國內物價水平保持穩(wěn)定,則很有可能導致人民幣兌美元的名義匯率貶值而不是升值。而實質上,我國的外匯市場是由銀行間外匯市場和柜臺結售匯市場組成,由于我國實行強制結售制度,商業(yè)銀行和企業(yè)結售匯周轉頭寸以外的外匯收入必須進行平盤,由中央銀行進行買入或賣出的交易。超級秘書網(wǎng)

二、匯率制度及其分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馆精品推荐在线观看| 日韩av片无码一区二区不卡电影 | 二区久久国产乱子伦免费精品 | √天堂中文官网8在线| 日本一本在线播放| 亚洲av无码码潮喷在线观看 | 99爱在线视频| 性xxxx18免费观看视频| 久久久久香蕉视频| 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 亚洲天堂在线播放| 浮力影院欧美三级日本三级| 女性生殖殖器特级表演| 久久久999国产精品| 最新孕妇孕交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激情小说亚洲图片| 免费观看无遮挡www的小视频| 色婷五月综激情亚洲综合| 国产在视频线在精品| 18禁裸男晨勃露j毛免费观看| 日本xxx在线|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欧美多人野外伦交| 亚洲视频一区在线| 青青热久久久久综合精品| 国产欧美专区在线观看| jizzjizz成熟丰满舒服| 成人h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热久久久久久久| 日本护士xxxxwww|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肥胖| 男女搞基视频软件| 国产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 chinese麻豆自制国产| 好看的国产精彩视频| 九月婷婷人人澡人人添人人爽| 欧美大香线蕉线伊人久久|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在线| 波多野结衣上班| 人人添人人澡人人澡人人人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