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經濟區金融合作機制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西安財經學院學報》2015年第五期
(一)關中—天水經濟區金融發展現狀近年來,關中—天水經濟區的經濟維持著較強的增長趨勢,金融運行較為平穩,經營業績良好,金融業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據數據統計,2014年,關中—天水經濟區生產總值(GDP)達到13175.09億元,與同期相比,比上年增長13.9%。因產業結構調整,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為1453.90億元、3037.74億元和2679.94億元,增長率分別為20.3%、42.3%和37.4%。它們對于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7.7%、55.7%和36.6%[1],與同期相比,區域經濟總量增加11.9%。具體分析,截至2014年底,金融機構本幣、外幣貸款余額為9652.36億元,比年初增長21.5%。關中—天水經濟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0.5%,比2013年高0.3個百分點;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13%,比經濟區的生產總值增長速度高0.1個百分點,其總量為384億元,占經濟區比重達29.2%,與上年基本持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7.4%,比經濟區生產總值增長速度高4.5個百分點。盡管經濟總量暫沒公布,但從現有經濟狀況分析,可判斷經濟區工業比重有所增加。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4.1%,比經濟區生產總值增長速度高2.3個百分點,其總量為4122.5億元,占經濟區比重達36.2%,同比提高0.8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3.9%,比經濟區生產總值增長速度高0.3個百分點。它的總量為1968.1億元,占經濟區比重達38.7%,同比提高0.8個百分點[2]。就整體生產總值而言,其增速比2013年(13.5%)回落3個百分點,也比近5年14%左右的年均增幅有較大回落。從其他指標來看,除投資增速比上年略有提高外,財政、工業、消費、出口等指標均出現不同程度回落。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速比上年回落9.7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比上年回落8.3個百分點;社會消費零售總額增速比上年回落2.8個百分點;出口額增速比上年回落14.1個百分點。
(二)關中—天水經濟區金融機構的基本情況在關中—天水經濟區的金融體系內,作為主要的金融機構,無論從組織機構數量,還是存貸款的規模,區域商業銀行(包括工、農、中、建四家商業銀行和經濟區農村信用社聯合社)都有著重要的地位[3]。目前,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的機構主要分布在西安、寶雞、渭南、天水等主要城市的市區。而農業銀行則主要分布在縣、鄉鎮。目前,關中—天水經濟區已初步構成一個完善的保險市場體系,股份制保險公司、中外合資公司、保險中介機構在持續發展,競爭實力在逐步增強。對于保險公司而言,保險機構實力的逐步增強和現有體系的完善是至關重要的。2007年,第一家中外合資保險公司———中意人壽保險有限公司陜西省分公司正式在西安掛牌成立。2012年,基于經濟區的發展,保險公司的數量已增加至38家,比2011年同比增加15家。然而,隨著金融的發展,證券經營機構發展不平衡。截至2013年2月,關中—天水經濟區自身設立的證券公司有5家,基金管理公司有8家,證券經營機構有28個,證券服務部有7個。具有證券相關業務的中介機構有8個,其中,資產評估事務所2個,會計事務所2個,律師事務所3個,信用評估事務所1個。這些證券經營機構主要分布在西安市,機構數量已達到16個,其他城市分布很少。
(三)關中—天水經濟區金融市場體系分析1.關中—天水經濟區貨幣市場。關中—天水經濟區的貨幣市場主要有同業拆借市場、票據承兌市場和貼現市場等。因新股發行期滿、流動性緊縮的影響,區域內金融機構參與到市場競爭意愿有所增強,交易短期化趨勢增加。2014年,金融債券成交量同比增加1.2倍,但同業拆借期限利息仍在增加。因此,股票市場的不穩定性將進一步增加。2.關中—天水經濟區資本市場。所謂的資本市場,它是指經營1年以上的資金信貸和證券業務的金融市場。它主要分為三個市場:一是中長期信貸市場;二是債券市場;三是股票市場[4]。由于信貸規模較小,中長期信貸市場仍較為落后[5]。作為金融市場的融資渠道,股票市場為企業提供直接的融資支持,對于中小企業的發展有著較大的推動作用。3.關中—天水經濟區市場體系狀況。首先,關中—天水經濟區金融服務范圍半徑小,覆蓋面較窄。國有商業銀行撤并經濟區部分營業機構,上收銀行貸款審批決策權,收縮業務品種,致使金融機構難以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由于利潤最大化的驅動,經濟區商業銀行對規?;洜I的企業信貸支持僅僅是傾向于少數規模大、企業制度完善、發展前景好的龍頭企業,難以覆蓋中小微農業規?;髽I。政策性銀行(農發行)業務品種少,一般只對糧、棉、油收購以及較少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實現政策性信貸資金支持。然而,銀行業務或功能不齊全,資金供給較為缺乏,仍以小額貸款為主。其次,銀行渠道開拓乏力,金融產品單一,服務水平較低。突出表現在商業銀行服務種類較少。
(一)關中—天水經濟區金融業務的合作現狀就當前的情況而言,經濟區在自身的商業戰略定位中,正在籌集信貸資金,增大自身資金的營運規模、建立較為良好的金融秩序、確保商業資金暢通的同時,尤為重視自身金融體系以及金融市場的建設。目前已初步構成以中國人民銀行為領導核心,工、農、中、建、交五大商業銀行為主體,保險、證券、信托投資、信用社等不同的金融機構并存的金融市場體系[6]。通過協同效應,按照不同的發展思路,建立以證券交易、資金拆借、票據貼現、外匯調劑為主的金融市場體系,為關中—天水經濟區商業銀行的金融業發展以及建立現代化、法制化和規范化的金融管理體系奠定更為堅實的基礎。盡管經濟區金融業的發展趨勢較好,但是它們仍尚存部分與經濟發展不協調的問題:一是金融業務雖然持續發展,但是其籌資成本以及費用大小隨著金融業務的擴展而持續增加,其資金運營效益也在持續地下降;二是信貸資產質量總體不佳,存量結構并不完善,布局較為僵化,風險貸款返還較為緩慢,銀行本金和利息回收難度較大;三是存款增長率較銀行貸款大,不同的專業銀行受貸款規模的比例限制較大;四是金融機構經營機制尚不完善,金融市場發育程度較低,資產負債管理混亂,銀行結算模式的現代化程度較低。
(二)關中—天水經濟區金融合作機制存在的問題1.經濟區金融合作機制仍然停留在較為松散的階段,沒有確立正式的行政組織。因為經濟區行政隸屬關系復雜,其最高層次管理組織應被賦予一定的行政職權,不應僅僅停留在傳統合作模式上。另外,因政府政策不到位,管理機制沒構成穩定的制度,在現有的框架層面內,不同層次的地位及職能分工沒明確,從而增加不同層級政府協調組織,以及同一層面政府協調組織的分工困難。2.各基礎層面區域機制協調缺乏必要的約束力。雖然關中—天水經濟區有較緊密的組織結構和較強的經費保障,但最大的困擾是經濟區委員會缺乏決策權,其決議對各地方政府并無約束力[7]。如果該地方政府認為決議有利于自身發展,不遺余力地去貫徹執行;反之,如果對自己不利,該地方政府執行的力度就會大打折扣。同時,彼此之間的金融合作將大打折扣。就現有專題研究而言,旨在促進區域合作一體化,增強彼此之間的聯系,強化兩者間的合作。就區域經濟合作而言,GDP是衡量政府政績的主要標準,基于項目的競爭,區域合作機制將受到最嚴峻的考驗[8]。是否在利益矛盾中發揮協調合作的效用,將不同方的利益整合到區域發展的框架,才是檢驗合作機制是否真正有效的關鍵。3.就現行的合作機制而言,確定合作的主體與內容方式過于單一。目前,經濟區內推動合作的力量仍是地方政府的行政力量,在推行過程中仍然是以職能部門之間“結合”為主。這種單一的合作主體將陷入“簡單領導協作”的誤區,忽視企業、資本和民間組織在區域一體化中的效用,他們的參與度較低。因為缺乏訴求程序,金融組織或企業的溝通渠道較小,必然影響到合作的效能。
三、完善關中—天水經濟區金融合作機制的建議
促進一體化的合作模式,強化彼此之間的合作,增強項目管理的效能,需尋求制度的創新,為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的地位與利益關系格局構建新的制度框架,以促進本地區經濟與社會的持續發展。
(一)關中—天水經濟區金融合作機制構建的原則1.因地制宜、統籌發展的原則。站在經濟區全局考慮,將經濟區構建成一個協調一致、彼此依賴的體系。基于現有的發展,在遵循客觀規律,突破區域的限制,確定影響指標大小,因不受限制,行政管理區域發展因素影響較多。與此同時,確定區域主體功能,對區域發展方向加以引導。除此之外,發揮區域特色,增強分工管理。結合實況,對不同城市實現功能定位,根據現有規制,制定區域管理制度。因為區域經濟差異,所以強化管理,對于區域發展將有著重要的價值。2.發揮政府職能,動員社會公眾,引領市場發展。因為區域管理協調性,多個行為主體影響著區域經營效能的發揮。與此同時,制定相應的法規,以行政管理為主,對市場狀況加以監控。為確保制度有效性,制定指導性意見,以多方力量推動政府的再發展,強化區域發展,為區域建設提供指導政策,強化政策的執行,充分地發揮市場的自主權。只有動員政府、非政府組織(包括行業協會、學術團體等)、企業、個人參與其中,制定政策,才能充分地發揮著市場主體的主導權。3.既重視區域整體利益,也重視不同地區和城市的效益。為解決各個城市和地區個體無法解決的跨區域金融合作問題,籌劃整體發展事務安排。作為管理機構,在制定法律規制前,必須考慮區域整體利益,彌補不同城市和地區相互之間合作機制缺乏的缺憾。盡管如此,考慮和盡可能地顧及各個組成地區和城市的經濟效益,力爭在長期的區域協調過程中實現整體利益和個體利益的雙贏態勢。4.現行的區域合作機制,因缺乏權威性,督察和執行能力差,對各城市和地區政府部門硬約束較小。鑒于此,要取得好的效果,強化創建城市群協調組織機構的權威性和督察、執行能力,在行政、法律、輿論、組織、調控手段等方面給予相應的權力。
(二)完善關中—天水經濟區金融合作機制的建議1.圍繞基礎研究、技術研發、成果轉化、輻射發展等創新鏈,嘗試制定《關于進一步促進關中—天水經濟區金融發展的指導意見》、《全面推進關中—天水經濟區金融發展的工作方案》,結合技術創新和公共服務需求,大力發展現代金融服務,提升金融服務水平,促進金融服務業產業化。著力強化金融合作、洽商機制、創新合作機制,構建多層次、寬領域的區域發展內部協調體系,對于經濟區未來的發展均有著重要的意義。這也是開展區域發展規劃試點工作,推進金融經濟發展的重要內容。2.強化兩省、六市一區主要領導定期協商會議機制,作為多層面、寬領域合作機制的龍頭。目前,兩省、六市一區已構成政府領導的協商合作制度,即一年一度的領導座談會機制,就區域經濟合作問題達成一致。由于經濟區的金融合作,發揮著管理的效用,因此,需要建立專門的秘書處,負責日常事務的管理?;谀甓葏^域發展方針,為未來區域發展制定相應的政策。就合作的問題,確定未來的發展方向,謀劃發展思路。確定重大問題的解決思路。因管理層級不同,國家政策將起到至為重要的作用。它的影響較為深遠。3.完善金融合作法律制度,推動經濟區金融合作的制度建設。應盡快出臺規范合作金融制度的基本法律———《金融合作法》,并在此基礎上構建體系化的合作金融法律制度。按現行的法律規制,因制度的變化,在全國統一法律和政策的指導,逐步過渡至現有的政策指導體系,統一區域成員的思想,優化現行的政策法規,如就業制度、教育制度、醫療機制、社會保障體系等,協調不同地區的發展戰略,強化現行的管理,制定統一的信用評價標準,實行統一標準,統一標識,加強商標認證,取消產品準入機制,為市場主體管理創造穩定的市場環境。在此基礎上,建立區域經濟合作制度,如在國務院的統一協調下,研究制定區域性法律等,建立有利于進行跨行政區建設和管理的法律法規體系,以便通過區域的共同立法和執法來規范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從根本上扭轉各自為政、缺乏協調的局面。4.充分發揮社會中介組織的作用,完善和新組建一批區域性中介機構。區域合作中除發揮政府作用外,需發揮政府以外的制度資源,更要發揮社會中介組織和企業等非政府組織的作用,建立以區域金融合作機制為主導的包括企業和社會中介組織等多層次參與的區域金融發展規制。為充分發揮社會中介組織在促進地區合作中的作用,建議考慮在地區條件成熟的領域或行業組建區域性的社會中介組織,加強區域性合作的組織化,為強化市場力量引導的地區合作建立新的平臺。5.推動研發服務業領先化發展。瞄準戰略性金融產業的發展需求,促進金融創新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全過程融合,組織實施金融類項目,推動由技術驅動向需求驅動轉型[9]。發揮金融服務創新平臺作用,支持企業、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通過產學研用合作等方式攻克關鍵技術,開展技術集成,提升金融管理水平。
作者:王曉紅 單位:西安財經學院 學報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