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在校學生學校歸屬感的調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統計與管理雜志》2014年第八期
本研究中,學校環境指學校的總體環境和設施,主要包括校園自然環境、建筑布局、食宿條件、網絡設施、體育設施、治安環境、教學設施、圖書資源等;學生管理指學校對學生的管理現狀,主要包括管理方式是否民主、管理人員職責履行等方面;師資水平指學校的師資配備、課程設置、教學水平等。調查結果顯示,學校環境、學生管理、師資教學與H大學學生學校歸屬感之間均為顯著正相關(顯著性水平均小于0.01)。具體表現為:學校環境與學校歸屬感之間的積差相關系數為0.554,學生管理與學校歸屬感之間的積差相關系數為0.606,師資教學與學校歸屬感之間的積差相關系數為0.632。這表明,學校環境、學生管理、師資教學與學生學校歸屬感之間是相互影響的:(1)學生對學校環境的滿意度越高,他們的學校歸屬感水平就越高,反之亦然;(2)學生對學生管理的滿意度越高,他們的學校歸屬感水平就越高,反之亦然;(3)學生對師資教學的滿意度越高,他們的學校歸屬感水平就越高,反之亦然;(4)其中,相互影響度最大的是師資教學和學校歸屬感水平。
二、教育建議
第一,H大學搬至新校區之后,在校園環境、硬件建設等方面有了很大改善,學生的滿意度和自豪感不斷提升。H大學在著力完善學校硬件條件的同時,還應重視學校的內涵發展和文化建設,將老校區的歷史和精神繼續發揚光大,使學生不僅在身份上認同學校,更在情感、精神上將自己作為“H大學人”。此外,學校應給予更多學生鍛煉自己的機會,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學校、班級的發展中來,讓學生盡可能地發揮自己的才能,展現自己的價值,增加自己的積極體驗,從而強化學生的主人翁意識。
第二,作為和學生最直接接觸的基層管理者,輔導員老師應盡職盡責。輔導員老師在做好常規工作的同時,可以帶領學生干部為學生組織多種多樣的活動,從而讓學生很好地融入學校這個大集體。此外,輔導員老師要深入到學生當中,多和學生談心與交流,把握學生的身心動態。從調查結果看,成績中等以下學生的學校歸屬感要低于成績中等以上的學生,非學生干部的學校歸屬感要低于學生干部,因此輔導員老師在工作中,應給予學習成績較低、非學生干部同學多一分關注,充分挖掘這類學生的潛力使其融入到班級的發展中來,從而使他們體會到自身的價值和集體的溫暖。
第三,從學生自身而言,也應主動關心學校的發展,積極參與到學校的管理中來,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在豐富自身學校生活的同時發揮主人公作用,提升自我價值,同時也應主動和同學、老師交流,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進而達到自我的身心和諧。
第四,學生的學校歸屬感與學校環境、學生管理、師資教學等學校因素密切相關,因此學校應積極采取多種措施提升學生對學校的滿意度。其中,學校環境是學生學習和生活的物質基礎,是學生全面發展的前提條件。因此,學校應不斷改善學校的校園環境,努力提升學校的硬件水平,特別是不斷豐富學生的圖書資源,改善學生的自習室條件、運動鍛煉條件,為學生健康愉悅地學習生活提供保障。在學生管理方面,學校的管理人員一定要本著“以學生為本”的原則,自覺摒除“官本位”思想,自覺提升自身素質和服務意識,為學生營造民主氛圍。一個高校的師資力量和教學水平最能反映學校的實力,正如清華大學老校長梅貽琦先生所言,“大學,非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因此,學校應集中力量提升學校的師資水平,關注教學,嘗試提升教學水平的多種舉措,保持和激發教師工作的熱情與效能,從而帶來學生自豪感的提升。
作者:康悅陳曉宇單位:河北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