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如何提高農業蔬菜種植的經濟效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近年來,我國農業產業結構不斷調整,蔬菜種植的面積逐年增加,原農業部最新統計顯示,2017年我國蔬菜種植的總產值增加,僅次于種植業糧食的產值,成為帶動農民增收的主要渠道和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支柱型產業。在這樣的基礎上,研究如何提高農業蔬菜種植的經濟效益就顯得尤為重要。結合理論與實踐,闡述了提高農業蔬菜種植經濟效益的幾點措施,希望對相關工作者有一定幫助。
關鍵詞:農業蔬菜;種植技術;經濟效益
我國人口眾多,國土資源遼闊,使得我國逐步成為全球最大的蔬菜生產國和消費國。國家統計局最新的統計資料顯示,2017年全國蔬菜播種面積2266.7萬hm2,產量8.2億t,分別比2016年增加了41.3萬hm2和2200萬t。蔬菜總產值約占種植業總產值的35%,位居第一,蔬菜每667m2平均凈利潤為2000多元。蔬菜種植的最終目的是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因此,要想最大限度地提升蔬菜種植的經濟效益,就必須采取一系列措施,促使我國農業蔬菜種植產業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1現代農業蔬菜種植要點
1.1選擇科學的棚膜為使蔬菜種植無毒、無公害,在選擇棚膜時要盡量選擇無毒、無害、壽命長、符合環保要求,而且具有良好保溫性、保濕性的棚膜,為蔬菜的生長營造良好的環境。可以選擇無滴保溫防老化膜,其透光率高,能提升太陽光照的強度,是實現農業蔬菜增產的主要途徑。
1.2科學合理地控制光照冬季太陽直射南半球,我國很多地方的光照都比較弱,通過錯層覆蓋棚膜的方法,可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在無滴保溫防老化膜中加入適量的活性劑,可降低棚膜和水分子之間的親和力,促使水分能更好地深入到蔬菜根部,為其提供充足水分。
1.3適當加強通風保證空氣流通,可有效驅逐有害氣體,提高空氣質量,為光合作用提供良好的環境,同時合理的通風還能方便控制棚內的溫度、濕度,減少病蟲害。1.4科學選種要根據不同季節的特點來選擇適宜的蔬菜品種,如在冬季可以多種植一些辣椒、黃瓜等耐低溫的蔬菜品種。
2提高農業蔬菜種植經濟效益的途徑
2.1應用科技的力量,保證蔬菜的質量和產量如何選擇蔬菜種植品種,是提高蔬菜產量的關鍵和核心。根據周圍土質結構,選擇高產、抗性強、市場認可、符合國家標準的優良蔬菜品種進行種植,才能有效提升蔬菜質量和產量,促使當地農業經濟持續穩定地發展。以番茄為例,優良的番茄品種單產可達520t/hm2,但大英縣目前種植的番茄品種單產不足100t/hm2,不足優質番茄品種的1/5,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1]。大量蔬菜種植實例表明,即使有肥沃的土地,但缺乏科學的種植和培育技術,其質量和產量也難以得到有效提升。當選擇好優良的蔬菜品種以后,需要根據蔬菜的特性,選擇與之相適應的種植技術。
2.2深入市場調研,充分適應市場需求蔬菜種植的主要目的是獲取更大的經濟效益。而種植出市場所需求的蔬菜,則可大幅度提升蔬菜產品的經濟效益,因此,在蔬菜種植前,要先對各種蔬菜的喜好區域和熱銷范圍進行全方位調研,并在制定合理可行的營銷方案基礎上,根據市場需求來種植蔬菜,這無疑是提高蔬菜經濟效益最直接、有效的途徑。
2.2.1明確目標和數據點調查研究表明,在不同區域、不同季節,人們對蔬菜的食用習慣和需求量也不盡相同,通過明確人們對蔬菜的選用習慣,可有效避免蔬菜銷售的局限性,使蔬菜銷路流暢,既不積壓,也不斷貨,這樣才能有效提升蔬菜種植的品質和效益。
2.2.2避免和農村產品同時上市蔬菜種植要想獲得較大的經濟效益,就必須及時掌握蔬菜價格起伏的情況和發生價格變動的主要原因。如果蔬菜和農村的其他產品同時上市,就會出現供大于求的現象,從而發生過度積壓的情況。為避免此類問題發生,就必須遵循同中求異的原則。在春季種植時,要盡量選擇早熟的品種,爭取在農村產品沒有上市前,搶先占據市場;或者種植更加優質的蔬菜品種,以更好的質量占據市場[2]。
2.2.3充分了解市場動態,滿足高端消費大英縣種植蔬菜的菜農,要以滿足高端消費需求為發展目標,大力種植具有當地特色,且口感好、品質高的綠色蔬菜,如推廣和種植彩色甜椒、迷你黃瓜、櫻桃番茄等。在傳統土壤蔬菜種植的基礎上,積極嘗試和發展有機無土蔬菜種植模式,以增加種植范圍。但無論采用何種發展模式,都必須立足于市場需求,在注重健康、無污染、無公害、綠色、有機種植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提升經濟效益。
2.3大力發展蔬菜加工企業由2012—2016年我國蔬菜加工行業經營數據分析可知,2016年我國蔬菜加工行業規模總資產達到1721.15億元,行業銷售收入3736.39億元,行業利潤總額為278.37億元。蔬菜種植具有生產投入大的特性,而且受到很多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容易引發集中上市和爛市問題,具有很多的風險,解決此類問題最有效的措施就是開發蔬菜加工企業[3]。大英縣的菜農要通過尋找投資商來投資建立相應加工企業,重點支持企業發展訂單,并認真開展銷售前后的服務工作,進一步增加蔬菜產業的增值空間,實現加工企業和農民的雙贏。
2.4合理控制蔬菜種植成本近年來,隨著物價的持續增長,導致蔬菜種子、勞作、生產、運輸費用都在快速增長,但蔬菜種植的產量并沒有得到有效提升,這一點也是導致蔬菜種植效率一直難以提升的主要原因。為有效提升蔬菜種植的經濟效益,就必須通過一系列方法和手段來降低種植成本。例如,堅持走適度規模化、機械化、組織化、合作化、標準化、水肥一體化的蔬菜種植道路;大力推廣免耕栽培輕量化技術;建立蔬菜生態園區等。綜上所述,本文深入分析了如何提高農業蔬菜種植的經濟效益,結果表明,蔬菜種植是通過科學技術進行選種、種植、培育;深入市場調研,充分適應市場需求;大力發展蔬菜加工企業;合理控制蔬菜種植成本來提升蔬菜種植的經濟效益,值得大范圍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張永春.推廣蔬菜工廠化育苗技術提高蔬菜種植經濟效益[J].經濟視野,2016(08):63.
[2]肖俞,戴麗,段昌群,等.滇池流域不同類型農業經濟環境效益研究[J].生態經濟,2016,32(01):139-143.
[3]安陽,黃彩煜.現代農業蔬菜栽培技術分析[J].農家科技(下旬刊),2017(05):77.
作者:陳彬 單位:大英縣農業技術信息推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