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中國對外版權貿易建議范文

中國對外版權貿易建議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國對外版權貿易建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中國對外版權貿易建議

《對外經貿實務雜志》2015年第十一期

當前,文化貿易在國際經濟貿易格局中所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而版權貿易作為文化貿易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日益受到重視。作為文化大國,通過加強版權貿易,推動中國文化產品融入全球版權市場,對擴大對外文化輸出、拓展文化發展空間、提升國家軟實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有必要全面分析我國版權貿易發展的特征及問題,并就推進版權貿易發展進行對策研究。

一、中國版權貿易發展的特征

(一)貿易增長迅速,逆差逐步縮小總體來看,我國版權貿易總量除個別年份外基本呈現不斷增長的趨勢。2013年,中國版權貿易總數為12834項,較2002年增長123%,2002-2012年間年均增長率達到8%。輸出版權10401項,較2002年增長了近7倍;引進版權數為18167項,比2002年增長57%(見圖1)。在貿易平衡方面,版權貿易總體雖一直呈現逆差,但逆差額呈逐步縮小的趨勢。2002-2013年引進輸出比除個別年份(2003、2008年)外不斷下降,由2002年的8.7:1逐步下降到2013年的1.7:1。各類版權貿易除圖書版權貿易外逆差數均有所降低,其中電視節目以及電子出版物兩項版權貿易已經實現持續順差,特別是電視節目版權貿易,2009至2013年已實現1556項順差,而其他各項版權逆差基本維持在500項以內。

(二)版權貿易種類多樣化,但仍以圖書版權為主在版權引進方面,圖書版權是引進的主體,占引進總數的90%左右;其次是音像制品,引進比重小幅上升,占引進總數的3%;排在第三位的是電視節目,2013年所占比重為2.1%;排名第四位的是錄音制品,2013年引進378項,占比2.1%(見表1)。但值得注意的是,除圖書及電視節目版權引進呈現增量外,其他種類版權引進量均呈大幅減少,其中電影版權引進數從2003年的132項減少到了2013年的0項。在版權輸出方面,2013年輸出種類從4類增加到了6類,其中錄像制品、軟件兩項輸出都實現了零的突破,其它各類版權除錄音制品外,輸出量都實現了較大增長。但總體而言,圖書仍是中國版權輸出的主要部分,占比始終保持在70%以上;其次,電視節目版權輸出數從2009年開始迅速增長,至2013年占比達到18.6%,成為版權輸出的重要增長點;排名第三的是“電子出版物”。

(三)版權貿易市場呈多元化趨勢隨著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以及對外文化交流的日益深入,我國版權“走出去”戰略成效初顯,貿易市場逐漸呈現出多元化態勢。2003至2013年,中國對歐美地區輸出版權數占比由2%增加到了29%,歐美地區份額上升顯著;對亞洲地區版權輸出占比雖由94%下降到45%,但亞洲地區仍是中國對外版權輸出的最大市場,其他地區所占份額則從3%增長到26%。從輸出國別(地區)分析,版權貿易市場多元化趨勢更為明顯。2003年我國對韓國、香港和臺灣地區的版權輸出占輸出總量的90%,到2013年上述三地占比之和僅為35%,而其余各國占比均有所增加。其中以對美版權輸出增長最快,2013年美國成為中國第二大版權輸出市場(見圖2)。

(四)版權貿易網絡化步伐加快隨著數字技術及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版權貿易數字化及網絡化步伐正逐漸加快,表現為:作品形態的數字化、管理過程的數字化以及傳播渠道的網絡化等。通過互聯網平臺進行在線版權交易,可大幅降低交易成本、節省物流成本,擴大版權輸出范圍,快速實現實現版權交易的廣域化和全球化,加快我國文化產品“走出去”的步伐,因此越來越多的出版機構以及版權機構已經開始構建集產品營銷、服務及交易于一體的版權貿易電子商務平臺,并通過其來開展對外版權貿易。例如中華版權總公司在其官方網站上便設有“版權貿易”窗口,可直接實現在線版權貿易。此外,各類國際版權展覽活動也逐漸開始利用互聯網進行對外版權交易,2015年的廣州紀錄片節創新地建立了網上交易平臺,并推出互聯網運營平臺“紀錄•中國”,可實現在線版權交易、在線提案預售、在線課程等功能。

二、中國版權貿易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持續貿易逆差持續的貿易逆差一直困擾著我國版權貿易的發展,雖然近年來逆差規模比之于貿易規模有所減小,但絕對數值仍維持在較高的水平,2013年逆差數仍高達7766項。從引進輸出比來看,2013年引進輸出比為1.7:1,但若分國別分析,除少數亞洲鄰國以外,歐美各國與我國版權貿易的引進輸出比仍然較大,其中以與日本和美國的引進輸出比最大,達到了4.9:1,表明我國目前的版權輸出能力仍難以與發達國家抗衡。從貿易種類來看,圖書版權逆差問題尤甚,在其他各類版權貿易逆差逐漸縮小甚至出現順差的同時,圖書版權的貿易逆差仍一直維持在9000項左右,由于圖書版權是我國版權貿易的主要部分,因此版權貿易總體逆差數量也一直居高不下。此外,國內出版企業為擴大版權交易,往往采取低價輸出、高額引入,致使版權貿易額也呈現巨大逆差。2013年中國版權貿易進口2.8億,出口0.6億,逆差金額達2.2億人民幣。持續的巨額貿易逆差在很大程度上擠壓了國內出版機構的生存空間,導致產業利潤流失,發展能力減弱。

(二)部分版權貿易市場仍較為集中目前,我國部分版權貿易市場仍存在集中度過高、依賴性過強的問題。輸出方面,錄音制品對香港地區和韓國的輸出占比近80%,錄像制品輸出市場的90%以上集中于香港地區,而軟件版權的輸出則全部集中在了英國。市場的過分集中勢必導致版權輸出對部分市場的過度依賴和被動風險,提高版權貿易市場多元化水平仍是版權貿易面臨的重要課題。引進方面同樣存在來源市場高度集中的現象,圖書版權按引進量排前三位的地區依次為美國、英國和日本,三者占比之和達到59%;錄音制品引進排名前三位的地區依次為美國、臺灣地區和香港地區,占比之和為65%;電視節目引進排名前四位的地區依次為韓國、美國、英國和香港地區,占比則達到了81%;錄像制品引進幾乎全部來自美國,占比達到了88%。上述現象固然與部分地區發達的科技文化水平有關,但長此以往勢必加重對該地區版權引進的弱勢依賴,進而制約自身版權產業的發展。

(三)對非圖書版權的重視不足在版權貿易各種類中,由于視聽元素在跨文化交流的過程中能夠比語言元素傳達更加豐富的信息量,因此音像制品、影視作品相較于其他版權來說文化傳播折扣較小,具有更大的文化影響力。以電視節目版權為例,電視節目覆蓋面較廣,滲透性強,內容資源豐富,在傳播文化價值方面的優勢明顯,貿易空間潛力巨大。雖然近年來我國非圖書版權貿易所占比重有所提高,但仍不足20%。其中電影版權的貿易量甚至呈現直線下降趨勢,2010-2013年貿易量分別為284項、39項、12項、0項。這充分反映出我國對非圖書版權貿易重視程度的不足。非圖書版權在版權貿易格局中的比重不高,在很大程度上意味著文化傳播力和競爭力的低下。

(四)穩定的版權貿易渠道尚未形成目前我國出版企業參與國際版權貿易的方式除了依靠版權機構,就是參加各類國際展覽,尚未形成穩定的版權交易渠道。相對于巨大的貿易空間,貿易平臺的搭建亟待完成。專業的版權機構能夠憑借其專業優勢,在作者與國內外出版機構之間構建起渠道豐富、權益明晰、交易順暢的互通平臺。與歐美國家發達的版權貿易產業以及相伴而生的版權機構相比,我國版權貿易機構的差距仍十分明顯,無論是交易、使用費收轉等低端服務,還是訴訟、版權投資以及版權戰略規劃等高端服務,均處于起步階段。加之審批機制僵化、同業間無序競爭等不利因素,都嚴重制約了版權機構的發展。通過參加國際展覽活動是國內出版機構開展版權貿易的重要渠道。目前,我國已舉辦或參加了包括北京國際圖書展覽會、倫敦書展、上海電影節等多項國際版權展覽活動。2015年5月的美國書展上中國作為主賓國參加,輸出版權1328項,引進462項,2014年第21屆北京國際圖書展覽會上,共有2162家中外出版單位參展,達成版權貿易協議4346項,其中引進1752項,輸出2594項。但表面的繁榮現象背后隱藏的卻是交易渠道的不穩定性,正是版權貿易機構的功能缺失導致了出版機構對于參加國際版權展覽活動的依賴性,導致我國版權引進和輸出難以對國際版權交易市場形成持續影響。

(五)版權市場中盜版問題仍然存在中國版權市場的盜版現象由來已久。2013年,中國未授權PC軟件的安裝率為74%,這一數字雖呈下降的趨勢,但仍大大高于全球43%、亞太62%及金磚國家67%的平均水平,未授權軟件的商業價值達87.7億美元。此外,國際知識產權聯盟(IIPA)連續十一年把中國列為《特別301報告》的“重點觀察名單”之一。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法律體系的不完善。目前我國雖已大體上形成了以著作權法、合同法和對外貿易法為基礎的版權法律體系,但完整性、規范性和系統性還不夠,許多問題如著作權轉讓等缺少明確的規定。另一方面,在版權執法的過程各部門之間存在職能交叉,雖然文化部、新聞出版總署及商務部對盜版行為都有管理職責,但部門之間各自為政,導致版權市場管理混亂。盜版現象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國的版權引進,擠壓了正版作品的市場空間,同時對版權保護的力度不足也阻礙了文化創意的提出,對國際形象造成負面影響,進而影響了我國的版權輸出。

三、促進版權貿易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加大扶持力度,助推版權貿易鑒于版權貿易在擴大國家文化影響力,提高國家軟實力方面的巨大作用,政策扶持是世界各國促進版權貿易的普遍做法?!笆晃濉币詠恚覈群髮嵤┝私浀渲袊鴩H出版工程、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絲路書香工程等八大工程,取得了顯著成效。其中,經典中國國際出版工程自開展以來已對2827種外向型圖書進行了多種形式的資助。國家層面上的引導和扶持系統完善的扶持機制,對版權貿易發展將產生強大的推動。

(二)建立行業協會,實現共贏共享除了政府方面的措施外,還應充分發揮民間組織及行業協會在整合行業資源、構建信息平臺、促進企業合作等方面的作用??山梃b美國的國際知識產權聯盟(IIPA)的做法,IIPA是美國版權產業的一個民間組織,旗下包括美國出版商協會、商用軟件聯盟等七個協會成員,涵蓋了美國版權產業的絕大部分,IIPA在美國版權貿易的發展過程中起到的作用十分重要。通過建立行業協會不僅可實現資源共享,而且可避免同業傾軋,實現合作共贏,促進版權貿易健康發展。

(三)發展機構,拓寬貿易渠道版權機構在歐美國家早已成為版權貿易的主力軍。借鑒于此,我國應逐步放寬對于版權機構的審批限制,引導版權市場化發展,依托版權機構構建長期穩定的版權貿易渠道,促進版權貿易的良性發展。逐步穩固夯實國內外版權營銷渠道,在作者與出版社、經銷商及消費者之間搭建互通平臺,在引進和輸出兩個方面共促版權貿易繁榮。

(四)轉變經營理念,創新發展模式出版機構應以市場為導向、以營銷為核心,悉心探究國際化、外向型的優質選題,積極開發特色化、差異性的優秀產品,大力提升版權引進的本土適應性以及輸出版權的市場命中率,通過國際合作的新理念、新模式和新路徑,促進中國版權作品走向世界。同時,利用互聯網在內的新媒體進行對外版權交易是國外出版機構的常用手段,許多在線版權貿易機構,如國際版權在線,基于其豐富的版權數據庫為對外版權貿易雙方提供了快捷高效的交易平臺。因此國內出版機構應將“互聯網+”理念充分應用于版權貿易經營模式創新,構建版權貿易電子商務平臺,完善版權貿易產業鏈,提高版權貿易貿易便利化程度。

(五)完善人才機制,強化智力支撐正規化、常態化的版權貿易人才培養機制是關系版權貿易的長期之需。版權企業應進一步密切與高校及科研機構的合作,通過企業固有資本與專業智力資源的共有互享,不斷培養和補充高素質版權貿易專業人才。在這方面,中國版權協會與北京印刷學院已進行了成功嘗試。2015年4月,雙方戰略合作協議約定,將在版權人才培養、版權保護研究、版權宣傳教育方面開展深度合作。隨著越來越多的“校企合作”版權人才培養基地的建立,相信版權貿易人才匱乏的問題將會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改善。

(六)加大版權保護力度,增強版權社會保護意識首先須建立健全版權法律保障體系,為版權執法提供明確依據,確保版權所有者的合法權益;其次應制訂出臺針對版權貿易的專項法律法規,促進版權貿易有序運行;再次應明確管理機制,建立政府引導、市場主體、企業主營的版權貿易格局;最后應加強版權執法力度,堅持不懈地進行打擊盜版行為。此外,還應通過各種教育宣傳活動,增強全社會版權意識,為版權貿易發展創造良好的輿論基礎。在涉外維權方面,應重點引導版權貿易企業加強國際版權貿易規則的學習,支持企業開展應訴工作,鼓勵企業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并積極參與國際版權貿易規則的制定,引導建立有利于我國版權貿易新規則。

作者:石穎達 周升起 單位:青島大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亚洲欧美另类专区| 寂寞山村恋瘦子的床全在线阅读 | 欧美综合自拍亚洲综合图片区| 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 欧美黑人bbbbbbbbb| 国内一级特黄女人精品毛片| 一本色道久久hezyo无码| 日本三级不卡视频| 乱码在线中文字幕加勒比| 欧美日韩高清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偷偷狠狠的日日高清完整视频| 美女网站在线观看视频18| 国产午夜精品1区2区3福利| 香蕉污视频在线观看| 在线私拍国产福利精品| 一个人免费播放在线视频看片| 新婚娇妻倩如帮助三老头| 久久福利视频导航| 欧美jizz18性欧美| 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丝袜足液精子免费视频| 日本人与动zozo|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欧美亚洲另类视频| 亚洲欧美偷自乱图片| 狂野猛交xxxx吃奶| 免费特级黄毛片| 精品露脸国产偷人在视频| 国产一级大片在线观看| 高清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漂亮白嫩美女在线观看| 1819sextub欧美中国| 国产超碰人人模人人爽人人喊 | 在线天堂新版在线观看| www.一级毛片| 宅男66lu国产乱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乱码| 日本VA欧美VA精品发布|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性色 | 好男人在线社区www在线视频一| 中国一级特黄大片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