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區教育體育局2020年工作計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2020年是實施“十三五”教育體育事業改革與發展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創建全國首批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的決戰之年。總體思路: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全國、全省、全市教育大會精神,堅持深化教育體育領域綜合改革,主動對標先發地區,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傾力創建全國首批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和全省體育強區示范區,打造區域教育樣板,構建全國教育體育名區,為高起點謀劃“十四五”教育體育規劃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為在更高層次上建設引領時尚的國際化首善之區提供優質教育資源支撐。
一是突出政治,提升教育黨建水平。增強自覺夯基礎。多渠道深入學習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各級教育大會精神。深入開展基層黨組織標準化建設,推進中小學、幼兒園黨組織設置和活動創新,加強對民辦學校黨建工作的指導。層實責任緊鏈條。嚴格執行“一崗雙責,黨政同責”機制,完善和落實“三重一大”決策制度。加強意識形態陣地建設,建立健全輿情應對能力。大力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加大在教育教學一線培養、選拔干部的力度。嚴格執紀優生態。狠抓黨風黨紀教育,持續強化黨風廉政和效能建設。積極構建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防體系;持續開展執紀問責,從嚴管理監督干部,樹立鮮明導向。
二是深化公平,豐厚優質資源供給。以項目建設提升資源厚度。擬新建、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9所,新增班級138個,學位4950個。全力保障六中新校區建設,打造北部教育新亮點。全域推進美麗校園和新優質學校創建。以信息手段拓展資源廣度。深入推進區中小學智慧學校建設。加強培訓與課題引領,持續開展區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教學應用大練兵活動。聚焦“智慧課堂示范性應用體系”和“教育教學評價應用體系”,提升教學與管理水平。以專業師資挖掘資源深度。深入推進“新三名工程”,發揮好輻射引領作用。深化“區管校聘”改革,加大區域內中小學幼兒園教師交流力度。推動第二輪校長職級制改革,不斷完善標準化、規范化培訓體系。
三是依法依規,營造良好發展環境。示范塑造師德師風。強化師德教育和價值引領。組織召開慶祝第36個教師節大會,評選、表彰作出突出貢獻的優秀教師和優秀教育工作者。組織師德巡回報告會,大力弘揚正能量,營造良好社會氛圍。堅決規范辦學行為。常態化開展辦園、辦學行為督導評估、專項檢查,適時啟動教育督導報告公布制度。繼續開展關愛活動,保障特殊群體受教育權益。依據《民辦教育促進法》,做好分類管理。健全校外培訓機構管理長效機制和幼兒看護點聯動監管機制。加強平安校園創建。扎實推進“全國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試點區”建設,力爭在2020年底實現教室光環境達標率100%。完善工作機制,動態開展隱患排查,落實整改“三清單”制度,突出做好交通、食品、消防、防溺水等工作,維護校園安全穩定。
四是把握規律,推進落實立德樹人。推進育人方式多樣化。組建區課程建設指導中心,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有序推進傳統文化教育,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統籌安排研學旅行、戲曲進校園等實踐活動。創建少年宮發展聯盟,打造精品少年宮社團。完善育人機制協同化。提升家長學校工作常態化和服務針對性,推進社區家長學校建設,形成和完善青少年成長成才的協同機制。加快推進家校共育實驗區創建工作,不斷加強家長學校、家長委員會建設,為家長提供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實現評價方式多元化。探索建立以發展素質教育為導向的科學評價體系,實施2020年綠色評價和學業質量評價改革,開展普通高中教育教學質量評價實驗,優化教育管理和課堂教學形式。
五是提升質量,致力打造教育名區。推進教育優質化。以在全省率先創成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為目標,實施攻堅計劃,探索形成集團化辦學“模式”。推進學前教育公益普惠發展,深入開展小區配套園治理。推進普通高中特色多樣化發展。提升全國數字化學習先行區影響力,打造社區教育品牌特色。推進教育法治化。扎實推進依法治教,加強教育執法隊伍建設。推動學校法治建設與民主管理,完善學校法律顧問制度。認真落實“七五”普法教育,開展中小學生學法用法活動。提升“互聯網+政務服務”保障水平。
六是聚焦融合,全面激發體育活力。加強設施建設和智慧管理。加快推進區全民健身中心、社會足球場和老城區籃球場建設。引進“第三方管理機制”,落實全民健身場所器材養護和管理。發揮“互聯網+”智慧體育功能,完善體育管理信息平臺。加強體育隊伍和品牌建設。舉辦第八屆中日韓三國圍棋賽、三十崗國際鄉村半程馬拉松賽。組織開展青少年陽光體育活動。豐富社區體育活動形式,加快人才隊伍專業化建設。加強健康和產業建設。深入推進創建省健康促進示范區進學校進機關工作,深化省級體醫融合和慢病干預試點成果。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滿足多層次健身消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