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住建交通局工作總結和2020年工作計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加快推進新時代“四個”建設,我局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強化問題導向,狠抓工作落實,勇挑重擔,苦干實干,不斷推動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現將2019年工作總結及2020年工作計劃匯報如下:
一、2019年工作總結
(一)承擔指標完成情況及在全市位次
1.“兩治三改”工作。預計年度我區完成征收2000戶,占年度目標任務2000戶任務的100%;開工完成682套,占年度目標任務500套的136.4%;竣工完成2301套,占年度目標任務800套的287.6%;回遷2918套,占年度目標任務1800套的162.11%。違法用地整治17宗,約29.2畝,占年度目標任務19宗的89.47%;違章建筑整治工作,共查處違章建筑30處,總面積495.5平方米,目前已全部拆除,拆除率100%。2019年老舊小區省目標任務28個小區,2017年和2018年均已提前完成,全市排名第一。
2.園林綠化工作。我區現已完成新增綠地面積28.59萬平方米,占任務總量的102%;提升改造面積為25萬平方米,占任務總量的100%;新增綠地游園完成個數為2個,占任務總量的100%;綠道建設完成4公里,占任務總量的100%。
3.住房保障工作。2019年住房保障目標任務為完成第七批次實物配租工作,目前已進入審核階段,預計年底可以進行搖號配租。計劃完成新增164戶公共租賃住房租賃補貼家庭,目前前期摸底工作已完成,預計年底可以完成。
4.物業管理工作。市物業科將物業管理專項整治行動納入對各區政府的年度目標任務考核,目前我區專項整治行動開展嚴格按照時間節點進行,預計全市排名第二位。
(二)《政府工作報告》分解任務完成情況。
1.強化城市基礎支撐。實施下水管網改造,投入約1110萬元,目前正在施工,預計11月底全部完工。
2.創優精細治理模式。一是扎實開展老舊小區改造回頭看行動。目前,已全面完成回頭看工作。二是全方位建立健全物業監管評價體系。為提升小區管理服務水平,我局制定了《區物業管理考核辦法》及《區物業管理保證金使用制度》等相關規范性文件,并嚴格執行,做到屬地管理,責權并舉。
3.補齊均衡發展短板,加快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區“四好農村路”共涉及6條鄉級公路、總長21.999公里,114條村級公路,總長67.7175公里,項目總建設里程為89.7165公里,總投資24881.1萬元,2019年區農村公路大中修工程涉及建設里程3公里,目前已全部完工。2019年區農村公路生命安全防護、五小工程及11公里拓寬工程,目前己全部開工,計劃年底前全面完工。區“四好農村公路”擴面延伸工程,2019年度計劃建設9.06公里,現己全部開工,計劃年底前全部完工。管道天燃氣進村入戶工作正在全力推進。
4.夯實環境治理責任。為有效控制建筑工地揚塵污染,打贏藍天保衛戰,我局集中車輛和人員力量,每天對轄區建筑工地進行督查,堅持做到督查一周一覆蓋,對督查發現的問題,督促施工單位立即整改落實,對建筑工地發現的突出揚塵問題,及時下發整改通知書,對進展緩慢或整改不積極措施不到位的單位和企業,聯合市、區兩級城市管理執法部門進行聯合執法,并通報處罰,同時,強化問題應急處置,對于發現的污染問題,確保做到15分鐘內回復,30分鐘內到達現場,2小時內處理完畢,最大限度降低污染指數。截止目前,累計出動檢查人員627人次,車輛378次,檢查工地378次,對各類揚塵治理措施不完善的企業下發整改通知書92份,簽訂揚塵防治目標承諾書10份,并積極與市建管局和區城市管理局開展聯合執法。為保證專項行動取得實效,建管中心節假日期間一律正常巡查。
5.加強區管道路綠化管理工作。在今年6月份已通過公開招標的方式,啟動對轄區內區管道路綠化的全年養護工作。著重是利用春季養護的黃金時期,對1200株行道樹進行修剪、除蟲和松土等工作,對6處街頭綠化游園的設施進行日常性的維護。同時,區綠化所啟動了全區綠化補植工作,涉及補植的范圍為區管道路、街頭綠地和休閑廣場等部分,現已全面完成該項工作。
6.關切基本民生保障。新開工建設朝陽南路東側(沁雅大成天下)、賓館及周邊棚改、佳源東方都市(第七期)等安置房項目。6個在建項目中,除二馬路及周邊區域棚改安置房項目(中城國際廣場)正在協調復工外,其余均在正常施工。4個竣工項目中,龍門悅府二期、玉瓏湖畔、銀杏園安置房項目已經完成安置。年底前,雪華路兩側棚改安置房項目—小新莊、公棧路北側棚改安置房項目—拓基鼎元里、學翰府邸,有望實現回遷安置。
(三)工作亮點。
1.立體綠化進小區,綠化模式添新彩。為使我區綠化“三大板塊”各顯其優,“雙向突破”發展戰略得以推動,我區以工農家園為試點的立體綠化項目,已在今年上半年完成。建設墻面綠化面積93平方米,種植觀花類植物1230棵、觀葉植物1000棵、綠植3900棵。工農家園立體綠化試點項目創新度高,工藝復雜,種植和養護等專業技術均為皖北城市領先水平,奠定了立體綠化進小區的基礎,實現從“平面向三維立體空間發展”、“傳統人工向智能系統”的“雙項突破”。下一步,我局將通過立體綠化進小區,本著“亮點更亮、全面提升”的原則,不斷提升老舊小區綠化品位和檔次,為新時代城市形象增彩添綠。
2.全市率先試點政府購買公共租賃住房服務工作。區政府購買公共租賃住房運營管理服務工作正在大力推進中,現已初步建立公共租賃住房運營管理機制,完善政府購買公共租賃住房運營管理服務的管理制度與流程,下一步,我局將繼續規范公共租賃住房運營管理機制,為提升公共租賃住房運營管理能力提供支撐。
3.物管“三個率先”,實現服務水平新突破。一是率先在時代廣場住宅小區成立了全市第一個物業管理委員會。它的主要功能是代行業主委員會職責,監督物業企業履行職責、業主履行義務,協調小區居民和物業企業之間存在的矛盾和糾紛,召開業主代表會議幫助小區業主選聘及解聘物業企業,使物業企業能夠更好的服務于小區業主;另一方面也是反向監督業主的一種手段,物業管理委員會成立后,由社區和業主代表共同監督小區業主繳費問題,文明勸導業主履行業主義務,形成齊抓共管,自己的小區自己管的管理模式,有效杜絕了物業企業與業主無法有效溝通的情況。二是率先成立了全市第一個環境與物業管理服務中心,并設置專職人員在服務中心大廳辦公接待轄區內業主投訴與矛盾調解。該服務中心前期工作為指導黃莊街道轄區內住宅小區成立業主委員會及環境與物業管理委員會,后期工作是對所有住宅小區的業主委員會、環境與物業管理委員會進行監管并指導社區開展“四位一體”物業管理工作,形成高效的協商機制,為提升物業服務品質,降低業主投訴率,提升業主滿意度和小區日常事物的決定和開展提供協商共議的平臺,該項工作目前已經在全區全面開展。三是在全市率先實施物業管理保證金制度。我局于2019年元月底印發了關于對全區各鄉、街道辦事處物業管理考評辦法的通知,區政府常務會議通過后印發各鄉、街道辦事處。辦法明確按照每月鄉、街道物業管理考核綜合成績分別給予前兩名10萬、8萬元獎勵,后兩名分別給予3萬、2萬元罰款,以這種以獎代補的形式激勵鄉、街道物業管理工作熱情,鄉、街道可用獎勵資金的部分獎勵給做的好的物業企業,也可以扣除保證金的形式責罰做的不好的物業企業,實行獎懲并聯,發揮物業企業積極性的同時有效明確了物業管理工作職責,落實了屬地管理的工作方針。市住建局高度認可我區物業管理監管體系并向全市推廣。
(四)重點工作開展情況。
1.兩治三改工作
(1)征收項目工作開展情況。宏業路兩側老鐵路宿舍(B、F地塊)項目,其中,B地塊為2018年結轉項目,征收面積為6180平方米,共125戶,目前已完成,F地塊拆遷面積約8.56萬平方米,總征收戶數1106戶,目前已完成40戶,剩余1066戶。圈堤路1號樓及周邊棚戶區改造項目,征收面積約8000平方米,征收戶數為129戶,目前已完成87戶,剩余43戶。沈圩A地塊項目,征收面積5273.1平方米,共49戶,目前已經完成20戶,預計12月底完成全部征收工作。小王莊城中村項目,計劃征收420戶,面積約55000平方米,目前正在研判下一步的工作實施方式,待條件成熟,立即啟動,預計年底啟動項目征收工作。
(2)安置房開工項目工作開展情況。宏業路兩側G地塊(鴻運名邸)項目,安置房建設總面積3.8萬平方米,建設總套數約358套,共3棟樓,目前正在進行土方施工。朝陽南路東側安置房項目(沁雅大成天下),安置房建設總面積1.98萬平方米,建設總套數208套,共2棟樓,目前,安置房1#和4#樓正在進行主體施工。
(3)安置房竣工項目工作開展情況。升平街東側安置房項目(中城國際廣場)項目,安置房建設總面積10萬平方米,建設總套數1090套,共5棟樓,2019年涉及的竣工任務套數為509套。目前,已完成竣工。馬場湖路西側安置房項目(學翰府邸),安置房建設總面積1.08萬平方米,建設總套數148套,共1棟樓,目前已竣工,正在進行外飾工程。公棧路北側安置房項目(拓基鼎元里),該項目安置房建設總面積1.73萬平方米,建設總套數206套,共1棟樓,目前已竣工,正在進行外飾工程。
(4)回遷項目工作開展情況。升平街東側安置房項目(中城國際廣場),努力爭取年底前完成主體建設,2020年上半年實現回遷安置。馬場湖路西側安置房項目(學翰府邸),計劃年底前交付安置。公棧路北側安置房項目(拓基鼎元里),計劃年底前交付安置。沈圩城中村C、D地塊(玉龍湖畔),該項目安置房建設總面積9.01萬平方米,建設總套數1126套,共7棟樓,其中C地塊安置房共632套,D地塊安置房共494套,目前已基本完成回遷安置工作。
2.市政交通建設工作
(1)為助力江戰役總前委舊址紀念館打造4A級紅色旅游景點,我局投入約128萬元,完成江戰役總前委舊址紀念館外圍提升工程。
(2)加快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持續改善農村基礎設施。2019年區農村公路大中修工程涉及建設里程3公里,目前已全部完工。2019年區農村公路生命安全防護、五小工程及11公里拓寬工程,目前己全部開工,計劃年底前全面完工。
(3)區“四好農村公路”擴面延伸工程,2019年度計劃建設9.06公里,現己全部開工。管道天燃氣進村入戶工作正在全力推進,計劃年底前全面完工。
(4)農村公路路長制工程,已正式出臺路長制及鄉村道路專管員等配套制度,設立區、鄉兩級路長辦公室,完成鄉村道路專管員招募工作,且專管員已培訓上崗。
3.園林綠化管養工作
堅持舉辦春季義務植樹活動。今年義務植樹活動,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為根本目的,由區住建交通局、文明辦、團區委、鄉人民政府聯合組織實施,共栽種紅葉石楠800余株、紫薇300余株、櫻花200余株,較好的推進了“生態”建設的歷史進程,為建設市“后花園”打下良好基礎。強力推進創城工作綠化任務。針對創城工作和數字化城管交辦的任務與案件,嚴格做到按時限要求完成案件整改工作,數字化城管案件共接到42件,涉及完成綠化整治面積約600平方米。
4.住房保障服務工作
(1)住房保障順利完成。我中心籌集60套剩余房源進行2019年第七批次實物配租工作,現已進入審核階段,預計年底可以進行搖號配租。
(2)租賃補貼有序推進。截止2019年9月底,我區公共租賃住房租賃補貼月保障家庭54戶,保障人員96人,保障面積1352.66平方米,月補貼金額9468元,累計發放租賃補貼91346元。目前我中心嚴格按照市級文件要求擴大租賃補貼保障范圍,加強宣傳,預計年底可完成目標任務164戶。
(3)年審工作正在有序進行。我中心在今年8月份開展實物配租年審工作,對全區2597戶在保家庭進行資格年審,通過年審整改,提高了思想認識,完善了管理制度,健全工作程序,有利于進一步規范我區住房保障的各項工作。
(4)政府購買公共租賃住房服務。區政府購買公共租賃住房運營管理服務工作正在運行中,現已初步建立公共租賃住房運營管理機制,完善政府購買公共租賃住房運營管理服務的管理制度與流程,下一步將繼續規范和加強公共租賃住房運營管理機制,為提升公共租賃住房運營管理能力提供支撐。
(5)加強公共租賃住房后期管理工作。努力做好公共租賃住房后期管理工作,嚴格落實保障家庭資格準入退出機制。進一步完善住房保障檔案管理制度,做到規范化管理。加強對保障家庭的動態審核,定期或不定期對保障對象的家庭住房、收入等基本情況進行核查,對超出保障范圍的廉租家庭及時清退。
5.老舊小區改造回頭看工作
區政府報告中要求實施的老舊小區改造回頭看工作,目前已全面完成。
6.人民防空工作
(1)抓好防空、防震減災法制宣傳工作。借助“3.1”“5.12”、“9.18”定庵廟會防空防災宣傳等時段,在人防宣傳一條街(中榮街)、社區、農村、等地采取發放宣傳資料、開展科普咨詢等方式,對人民防空、地震科普知識、應急避險知識、農村民居抗震設防等方面進行宣傳。累計開展人防、地震科普宣傳4余次,全區累計發放防空、地震科普手冊1000本;農村民居抗震知識指南500本;宣傳手袋2000個。
(2)組織社區居民參觀市人防科普教育基地。為提高社區居民的防空防災意識和應急避險能力,我辦組織70余名天橋街道喻義巷社區居民到市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市人防展示廳參觀學習。通過參觀,社區居民不僅對防空防災知識有了直觀了解,同時,對防空防災設備器材、防護技能、警報種類、災害情景等也有了親身體驗,增強了應急避險的能力。
(3)人防教育場館建設。為增人防觀念教育,我辦投資3000余元,在區萬達社區建設人防教育場館,制作防空防災宣傳展板10塊,內容涉及各類防空防災知識,投放《地震基本常識》《市民防空防災手冊》及防空減災宣傳手袋等宣傳資料共計1000余份,教育場館每次可接待參觀人員30人左右。通過組織社區居民參觀學習,使社區居民全面掌握了解防空防災基本技能。
(4)開展基層人防工程安全大檢查。為有效防范和堅決遏制人防工程在使用管理中各類安全事故發生,結合《關于開展“防風險保平安迎大慶”消防安全執法檢查專項行動的通知》《關于開展規范物業管理專項行動的實施方案》對90余處早期人防工程和結建使用安全大檢查,2處早期人防隱患及時加固維修。28處物業使用的地下人防工程進行了規范管理。
(5)開展防空防災人員疏散演練。按照省人防《關于進一步加強全省人防分片輪轉訓練工作通知》(皖人防〔2019〕50號)和市人防《2019年度皖北片人防輪轉訓練計劃》(蚌人防辦〔2019〕59號)指示要求,計劃10月底和11月初,我區與阜陽市和宿州市在社區(龍門悅府)組織300余人的空襲疏散隱蔽訓練。演練項目:人員疏散和醫療救護。通過演練增強居民應急避險能力。
(6)應急避難場所建設。更新完善花鼓燈嘉年華應急避難場所建設,申報成功市級三類場所。花鼓燈嘉年華應急避難場所,位于區鄉陶山腳下,占地8.87萬平方米,其中可用作應急避難疏散和臨時安置面積約6.56萬平方米,可基本滿足周邊5公里半徑約3萬人的人口疏散和安置。沿淮景觀帶(緯一社區)應急避難場所,總占地面積約3萬平方米,可能容納疏散人口3000人。
(7)組建應急專業隊伍,加強應急物資儲備。區人防辦、區應急辦聯合組建應急專業隊伍,現有人員40名,區消防大隊、區武裝部、區公安分局、區市場局、區衛生計生委、區民政局、區行政執法局等相關部門成立應急救援隊伍,組成人員共計200余人。各鄉街、村居相應成立應急救援志愿者隊伍,人員共計800余人,應急隊伍不斷壯大。組織人員參加市里舉辦的應急救援隊伍培訓班。為加強應急裝備和物資儲備工作,鄉、街購買物質裝備總計20萬余元,并與百大、華運等商場、超市簽訂了救災物資儲備協議。
7.物業管理工作
在全市物業管理專項整治行動中,區的整治工作一直走在全市前列,全區共計103個住宅小區,從5月份專項整治工作開始,截至目前成立業主委員會小區36個,成立環境與物業管理委員會小區103個,合計完成比例100%。街道環境與物業服務中心及社區環境與物業管理委員會已經全覆蓋,超期完成該項工作的整治目標,對小區內其他亂象整治工作也在積極開展。
8.建筑管理工作
(1)繼續優化工業建設項目施工許可辦理流程,提高政務服務效能。按照“提前服務、簡化環節”的方式,達成工業項目施工許可審批“材料最簡、時間最短”的目標。我局全面梳理施工許可審批事項環節流程,構建直觀、易懂的審批五幅事項辦理流程圖,為企業和群眾辦事提供清晰指引,切實解決辦理施工許可證老大難的問題。我局嚴格執行市住建局《關于進一步明確工業建設項目施工許可證辦理企業申報材料及流程的通知》和《關于進一步明確辦理工業建設項目質量安全報監手續企業申報材料及流程的通知》文件要求,壓縮施工許可辦理時限為1個工作日,申報材料簡化為5個,質量安全報監手續辦理時限為4個工作日,申報材料簡化為4個。截至目前,共辦理施工許可證5個,從受理到辦結均在1個工作日內完成,比原承諾4個工作日辦結縮短了3個工作日。
(2)突出嚴格監管。2019年共開展建筑工程監督檢查100余次,針對施工現場排查出的質量安全隱患問題,下發了《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整改通知書》17份、《建筑市場執法巡查整改意見通知書》3份。
(3)加強安全生產。深入貫徹落2019年區“安全生產月”和“一月一主題”活動方案的要求,制定和完善各種規章制度,明確每個崗位人員的安全責任,以防范重大事故發生為中心,深化安全隱患排查和安全專項治理。2019年上半年多次開展全區建筑工地安全生產檢查,下發《市區安全生產行政執法文書現場檢查記錄》《市建筑施工安全生產現場檢查記錄表》共26份,并要求各企業限時回復,對現場施工不規范行為進行了糾正。
(4)轉接消防工作
根據職能劃轉安排,我局于2019年7月從區消防大隊接轉建設工程消防審驗相關工作,目前已受理消防案件18家,其中,完成消防設計備案5家、完成消防驗收備案9家、設計審核項目2家、已出具消防設計審核意見書、正在申報消防資料項目2份。
9.節水創建工作
在市住建局節水辦的指導幫助下,我局已督促第三批節水型創建單元(鄉人民政府、寶業學府小區)完成材料申報工作,并要求該兩家單元建立健全用水管理制度,完善計量體系,做好第三批節水型創建單元的創建工作。為提高全民的節水意識,我區通過開辟專欄,開展節水進社區、進學校等靈活多樣的宣傳形式,大力開展節水宣傳。今年以來,共計下發宣傳圖冊1000余份,張貼節水宣傳海報400余張,各領域開展節水活動50余次。
二、存在問題
從整體情況看,雖然取得一定成績,但工作進展還不平衡,存在一些問題和薄弱環節:
一是住房保障工作存在一些難點。信息共享不完善,住建部門無法及時掌握,給工作造成了很大的被動。房源清退艱難。由于在保障房清退方面,沒有具體有效的法規和措施支撐,導致清退工作異常艱難。二是物業管理遭遇一些困境。物業投訴問題認定混亂,責任不清。老舊小區物業管理收費難。業主委員會成立難。三是人防工作還有一些隱患。因資金缺乏,人防綜合一體化應急平臺建設進展緩慢。由于早期人防建設已久,隱患系數增大。結轉人防地下工程使用者,忽視安全管理,不同程度存在安全隱患。
三、下步打算
(一)重點項目安排
1.精準實施城市重要節點形象提升。沁雅大成天下、江淮府、書苑等高品質住宅項目正在加緊施工,二院心血管專科醫院、聚云互聯網科技園等城市功能配套日益完善。加快推動新城吾悅廣場、鵬欣水游城等重要節點項目建設步伐,謀劃啟動東海大道與朝陽路交叉口、延安路與路交叉口節點項目以及“三山兩廊”生態工程等一批項目建設。
2.強化城市基礎支撐。持續加快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全力保障水蚌線外遷,推進貫通航華路南段、涂山路東段、姜橋路東段等“斷頭路”,力爭竣工通車虎山東路南段。
3.不斷創優精細化治理模式。將舊城改造的主戰場繼續向背街小巷轉移,暢通城市“毛細血管”,緯二路、永業路、迎賓路、淮河巷、華盛街等5條道路下水管網,計劃11月底前全面完成。以海綿城市標準,在奮勇街、太平街等商業棚改地帶再建兩個高水平街頭游園。加快探索老城區立體車庫建設模式,為緩解老城區停車難進行有益探索。融合歷史文化元素,啟動建設鐵路文化公園,不斷改善堤下路周邊環境。積極推動中山公園恢復重建和周邊環境綜合整治。
4.全面補齊均衡發展短板。繼續加快“四好”農村路建設,計劃投入2.49億元,利用三年時間拓寬延伸改造全部農村道路,涉及6條鄉級道路、114條村級道路,總建設里程為89.72公里。將燃氣暢通的主戰場繼續向鄉村轉移,全力推進管道天燃氣進村入戶工作。實現全區天然氣管道“村村通”目標。
(二)重點工作開展計劃
1.棚戶區和城中村改造工作
抓緊完成我區棚戶區和城中村改造的征遷掃尾工作,推進在外超期過渡的安置房項目,盡快完成專項債項目的用款,并合理申報安置房回購款的專項債,確保全區安置回遷平穩結束。
(1)合理安排征收項目。針對我區征收項目已全面完成,擬計劃實施南山兒童公園及周邊147戶、中山街西側95戶和鹽業公司周邊180戶3個征收項目,征收戶數約422戶;并盡快完成小王莊征遷項目續轉工作,征遷約300戶,全年計劃實施722戶的征收工作。
(2)加快推進安置房建設項目。完成宏業路B地塊、路北側和無線電總廠A、C地塊的開工申報,計劃開工1690套;推進二馬路和淮河路煙廠2個項目的竣工和回遷工作,計劃竣工1300套,回遷1300套。
2.園林綠化工作
2020年我區綠化工作將在區委、區政府綠化“三大板塊”發展戰略格局下持續發力,完善城市綠化“雙項突破”戰略模式。擬定2020年完成新增綠地面積8萬平方米,提升改造綠地面積10萬平方米,建設街頭綠地游園2個,綠道1公里。
3.住房保障工作
加快推進住房租賃補貼新增申請,擴大保障范圍,盡快完成考核目標任務,同時做好第七批實物配租的后續工作,做到應保盡保。
4.物業管理工作
(1)加強組織學習,引入優秀物業企業。區住建局在物業管理工作中不斷創新開拓思路,在物業管理工作中不閉門造車,經常組織帶隊前往物業管理理念先進的城市學習考察,將先進的管理方法及服務好、理念好的物業企業引入我區。
(2)扶持一批優秀企業,打造一批示范住宅。對本區優質物業企業進行資金獎補,鼓勵企業做大做強,對我區自主培養的優秀企業進行綜合性加分,對區內可協調項目優先推薦優秀企業進入管理。持續打造區級優秀示范住宅,降低優秀住宅的檢查頻次,釋放區級層面管理壓力,減輕企業負擔,引導行業健康發展。
(3)加強民主協商、持續推進“四位一體”工作。強化基層社區民主協商工作機制,培養一批有物業管理經驗的社區工作者,化解業主和物業企業之間的矛盾,發揮基層黨組織在物業管理工作中的帶頭作用,將黨建工作和物業管理融為一體。持續推進“四位一體”工作,加快老舊小區業主委員會成立進度,加強對物業企業的日常監管與指導,及時糾正物業企業管理與服務中的問題,提高物業管理企業人員素質。
(4)加強宣傳。全面提升全區物業管理宣傳工作,堅持定期在住宅小區開展相關法律法規宣傳活動,增強業主在物業管理中的責任意識及履約意識,并形成長效機制。
5.人民防空工作
(1)繼續深入開展人防宣傳工作,組織社區、學校、單位參觀市人防辦(地震局)科普基地,新建一個多功能應急避難場所。
(2)組織社區居民及在校學生開展一次大規模的防空防災疏散演練,積極籌措資金,推動人防綜合一體化應急平臺建設。
(3)做好人防工程安全生產檢查。結合國慶和春節等重大節日開展重點人防工程使用安全檢查,切實排除隱患,防患于未然。
6.建筑管理工作
2020年繼續探索消防審驗工作,加強專業知識學習。實行裝修工程、消防設計質量承諾制。在受理案件時,建設方簽署承諾文件。搭建消防審驗環節資料歸檔框架,做好消防相關工作的程序性控制。目前正在制定資料歸檔清單,統一文件版式,以做好申請單位受理、審批、檢查等資料歸整工作。
繼續優化施工許可窗口服務,打造最優營商環境。在監督管理過程中,重點加大對重點部位、關鍵崗位及重大危險源的排查與督查力度。加大對建筑工地施工起重機械設備的監管力度。進一步規范完善建筑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管理,確保每個項目施工質量和施工安全。
7.節水創建工作
市區聯動,鞏固節水創建工作的成效。開展節水龍頭以舊換新活動,由我區節水辦組織人員對轄區內非節水型器具進行統計,將匯總的數量上報至市住建局節水辦,由市住建局節水辦提供節水器具,免費為轄區內居民提供更換。通過開展該活動,不但鞏固了節水創建工作的成效,更加使節水意識深入人心,引導更多的居民加入節水的行動中來,不斷促進節水型社會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