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村委三農全年工作要點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總體思路
全面貫徹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和省、市、縣黨代會精神,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以迎接黨的十八大召開和全省基層組織活動建設年活動為契機,緊緊圍繞“林果立鎮、農業穩鎮、工業強鎮、旅游興鎮”的發展思路,圍繞“一個主題”(科學發展觀),立足“兩個出發點”(財政增長、農民增收),構建“三個經濟區”(中南部蔬菜種植區、北部養殖區和外圍雜果林區),進一步壯大林果加工產業,全面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不斷推動我鎮各項工作又好又快發展。
目標任務
——財稅收入完成400萬元;
——工農業總產值完成20000萬元;
——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6000萬元;
——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300元;
——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5‰以內。
工作重點
1、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按照“科學化管理,規模化經營,產業化發展”的思路,以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為核心,全力打造“一村一品”,以品牌促發展。根據各村水利基礎設施條件,著重抓好以下四大產業。一是做大玉米產業。要做大做強玉米產業,擴大種植規模,提高加工能力,努力向標準化生產、群體化加工方向發展。力爭年內全鎮新發展鮮食玉米制種基地660畝,糯玉米種植基地400畝。二是做大蔬菜產業。在設施農業種植上,要充分利用我鎮近臨、京、津地區的區位優勢,大力發展錯季、精細、無公害、訂單型瓜菜;結合扶貧開發工作,大力發展蔬菜種植基地,年內新發展大棚50個,全鎮設施種植面積達到120畝。三是做大林果產業。在鞏固發展永昌源果仁食品有限公司、綠然丫果品有限公司等現有龍頭企業的基礎上,繼續培植發展能促進農產品加工、轉化、增值的龍頭企業;以外圍雜果林基地為依托,抓好退耕還林區的嫁接改造,最大限度的實現產品的增值、增效。四是做大畜禽產業。要圍繞我鎮的糧食資源、秸桿資源優勢,加快畜禽、畜種結構的調整,鼓勵引導以村為單位的養殖小區建設,推動全鎮養殖業快速發展。突出抓好鎮北部以養豬、火雞、肉羊為主的養殖小區建設,逐步形成集養殖、銷售、加工于一體的服務網絡。年內新建養殖小區2個。
2、加快城鎮建設步伐。牢固樹立“投資第一,項目第一”的工作理念,進一步優化城鎮布局,完善城鎮功能,搞好城鎮規劃設計,讓該亮的亮起來、該綠的綠起來,真正實現綠化、美化、亮化、凈化,重現古城魅力,為客商營造安心、舒心的生產經營環境。一是積極爭取上級支持,對城鎮供水、排水設施進行升級和改造,不斷提升城鎮化水平。二是大力發展以道路交通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引導二、三產業向城鎮集中,實現經濟總量調強的目標。年內硬化道路1200米,鋪油路600米。三是以舊堡煤炭運輸專線為契機,在洗馬林村以南,建設集煤炭運輸、餐飲、物流、加工等行業的綜合性服務區。四是立足資源優勢,充分利用現有閑置的廠房、設備、土地等存量資產上大項目,扶持礦山開發、果品加工等產業優化升級,培植龍頭企業。
3、大力發展旅游產業。充分挖掘我鎮歷史文化資源,重點建設以洗馬林“玉皇閣”為中心的歷史文化和以黃土梁明長城為中心的長城文化旅游區。一是積極爭取上級資金,按照《文物保護規劃》修復玉皇閣樓、鐘樓、鼓樓和城墻主體;對具有研究價值的三教寺、東西大寺等重點廟宇進行修復和重建。二是依托洗馬林“玉皇閣”、“晾經節”、“明長城”、黃土梁“生態林”景觀和魚兒山“云中草原”自然景觀,建成集休閑、度假為一體的生態觀光旅游項目,把旅游業打造成洗馬林鎮的“朝陽產業”,逐步形成全鎮重點突出、多點支撐的經濟格局,實現經濟增量調優的目標。
4、統籌推進社會各項事業。按照實現“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跨越發展”的目標要求,逐步滿足群眾對社會公共資源、公共服務的需求,實現經濟與社會的協調發展。一是以生態文明村、新民居建設為切入點,加大環境整治力度,加快危房改造步伐,增加村級基礎設施投入,努力營造清潔、優美、文明的村容村貌。二是積極穩妥地實施完善城鎮、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積極發展社會福利、社會救濟、優撫等社會保障事業,保證新農合、居民醫保、新農保的參保率、覆蓋面,使社會保障真正落到實處。三是結合扶貧開發、新農村建設工作,實施一批以人畜飲水、結構調整等群眾直接受益、穩定脫貧的項目。年內新打機井7眼,新打大口井2眼,新修防滲渠15800米,新挖潛流2處,新建畜水池6座,新建休閑廣場2處,安裝或更換路燈66盞。四是認真貫徹落實信訪條例,重視信訪工作,從講政治的高度維護好經濟穩定、社會穩定、人心穩定、大局穩定。
5、夯實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一是以“喜迎十八大,爭創新業績”為主題,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挖掘和樹立一批先進典型,充分發揮農村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二是結合全省開展以“強班子、促發展、惠民生、保穩定”為主題的加強基層建設年活動,進一步建立機關干部直接聯系和服務群眾制度,健全完善創先爭優長效機制。三是充分利用遠程教育網絡平臺建立遠程教育接收站設施,加強對換屆后新一屆村干部的培訓,重點開展對農村適用技術培訓,不斷提高農民群眾的致富技能和本領,確保50歲以下的農民均能熟練掌握1—2門農村適用技術。四是把好黨員“入口關”,加大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青年工人、青年農民中發展黨員工作力度,年內計劃新發展黨員25名。
工作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各村一定要切實將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鎮黨委、政府的工作安排部署上,并成立相應工作機構,將目標任務分解到人,特別是村書記、主任要親自抓,推動全鎮農業農村工作不斷向前發展。
2、創新思路方法。各村要圍繞目標任務,立足實際情況,不斷開拓工作思路,優化工作方法,強化工作措施。特別是要針對目前農村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汲取各方意見建議,為農業發展提供有效的工作措施和解決辦法。
3、強化督導考核。鎮黨委政府將全年目標任務的完成情況作為年終考核農村干部的重要依據之一。鎮包村干部要加強對農業農村工作任務落實情況的督導檢查,促進各村按時、保質完成各項工作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