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工業和信息化局工作總結和工作打算范文

工業和信息化局工作總結和工作打算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工業和信息化局工作總結和工作打算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工業和信息化局工作總結和工作打算

按照通知要求,現將2020年上半年工作總結和下半年工作打算匯報如下:

一、總體工作思路

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中央經濟工作和省市有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全市“1+495”中心任務和全區“1+467”工作體系,全面踐行工業強市工作要求,走在前列、全面開創,堅持把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放在經濟工作首位,保復產、抓調度、促增長,緊緊抓住區發展數字經濟走在全省前列的機會,利用好“大數據產業集聚區”、“現代服務業集聚區”金字招牌,凝心聚力抓好制造業提質增效、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三篇大文章,固存量、引增量,做好工業運行穩增長、融合發展、園區建設、雙招雙引等工作,構建“多業態、多模式、多平臺、多場景”的產業生態,將區打造成為先進制造業和數字經濟示范高地。

二、目標完成情況

(一)工業經濟

2020年6月份市下達工業產值指標:完成產值46.9億元,同比增長115.4%;1-6月份累計完成產值234億元,同比增長24.8%。

實際完成情況:6月份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產值50.4億元,同比增長131.2%;1-6月份,累計完成產值237.6億元,同比增長27.1%;增加值增速增長21.4%。當月增速和累計增速雙雙位列各區縣第1位,并超額完成市下達的指標任務。

(二)區域性物流中心建設

2020年1-5月份,全區規模以上物流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2.24億元,同比增長46.2%,排在全市前列。

(三)工業投資和技改投資情況

1-6月,共完成工業投資3.19億元,其中,技改投資完成1.13億元。受疫情影響,多數工業投資項目開工較晚、進展不快,且水務集團、濟華燃氣等幾個投資過億的大項目多集中在今年下半年,上半年工業和技改投資無法有實質性進展,下半年可實現指標快速增長。

三、重點工作開展情況

(一)狠抓企業復工防控工作。

持續做好企業復工復產。為做好企業復工復產,區第一時間成立企業生產服務保障組,區工信局作為該項工作的副組長牽頭單位,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決策部署,強化疫情防控,堅持問題導向,創新性開展工作,在做好疫情科學防控的同時,加大企業復工復產保障力度,一手抓防控、一手抓復工,兩手抓、兩促進,安全有序推動企業復工復產,確保完成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實現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運行,帶動相關各個生產環節,實現經濟增長。

從2月初開始抓復工復產,大體經過4個階段。第一階段:主抓“規模以上企業”的復工復產,到2月27日,全區工業企業實現100%復工;第二階段:3月初,將工作重點轉向“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復工復產,截至3月底,全區市場主體摸底總數為75186家(其中:小微企業約占53%,39800家,個體工商戶占47%,35340家),累計開工72357家,總體復工率為96.24%,其中規模以上企業702家,除10余家影院、旅行社等人群密集度較大企業外,規上企業復工率達100%;第三階段:4月份,進入疫情防控常態化,加強各項疫情幫扶政策的落實,并積極想方設法協調解決企業實際困難,全力推動經濟社會秩序的恢復。第四階段:4月28日,為適應肺炎疫情防控新形勢,區委、區政府對各專項職能工作組進行了調整完善,撤銷了企業生產服務保障組,專注于日常工作。

發揮優勢,防控疫情。積極利用區數字經濟企業聚集的優勢,支持數字化企業快速組建完成“7+17”視頻會議結構,定制化開發了員工健康信息收集、開工生產備案意見書自動生成、企業復工復產精準服務調查、重點人員上報系統等多款APP服務客戶端,精準服務、靶向施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成為區推動企業復工復產的“法寶”。引導ICT企業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數字技術,為企業復工復產工作從視頻會議搭建、開工備案申報、員工信息搜集、防疫物資需求匯總、備案意見書出具等“全過程”服務提供信息技術支撐。

全面落實各級各部門關于加強疫情防控期間企業復工復產工作系列文件精神,整理印發133份行業指導性規范文件,連續53天對全區74656家企業復工復產情況進行分類統計,共為全區678家企業協調解決口罩需求38萬余只,測溫儀(槍)需求1119只;針對部分中小企業受疫情影響嚴重、融資需求迫切的實際,廣泛征求重點工業、信息化等行業企業融資需求,共為30家企業上報了融資貸款需求;處理全區企業通過“濟企通”反映的訴求24件,回復關于企業復工問題的12345熱線辦件311件;落實企業服務專員制度,出動檢查100余次。

(二)加強規上企業運行監測調度。

一是落實部門協調聯動機制。堅持問題導向,強化運行監測,建立工信局、統計局、街道辦事處等相關單位協調聯動機制,實現對規上企業運行監測的“閉環反饋”。按照年度工作目標逐月分解,倒排工期,抓好企業產值調度,實現對規上企業運行監測的全覆蓋。二是做好重點企業和行業監測。加大調研力度,及時掌握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市分公司、國美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等重點物流企業、重汽卡車公司、電力設備等工業業企業以及機械制造、建材生產等重點工業行業生產運行情況,研究解決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三是狠抓上規入庫。針對我區實際,持續跟進重點規上企業和成長型企業,做好保存量、擴增量文章,不斷壯大我區規上工業和物流企業數量。督促指導各街道辦事處既要做好轄區規模以上工業和物流企業的維護服務,又要培育挖掘新上規模以上工業和物流企業。

(三)培育規模主體企業

1、牽頭開展全區集中服務企業活動。一是制定活動方案和成立領導小組。參照市集中服務企業活動領導小組組成架構,于5月16日成立了區集中服務企業活動領導小組;嚴密制定集中服務企業活動實施方案。由我局牽頭擬定集中服務企業活動方案,廣泛征求區領導、區相關部門和街道辦事處意見建議,反復研究組織領導、工作機制和流程、包掛企業及信息報送等,歷時2周完成了集中服務企業活動實施方案,確保了活動有效開展。二是完善服務企業長效機制。綜合各部門意見和企業反饋,進一步完善了集中服務企業活動走訪機制、聯絡機制、調度機制、解決機制和反饋機制,真正做到機制覆蓋集中服務企業全過程。三是扎實組織上半年集中企業服務企業活動。五月份,根據區領導走訪服務企業情況,整理收集各類問題73個。六月,協調解決企業反饋問題。實行“解決問題清單制”,推進解決問題。截止目前,全區73個問題,已經解決64個,正在辦理中9個,解決率87.7%。

2、積極扶持培育中小企業。按照市關于促進先進制造業和數字經濟發展的一號文要求,上半年共有4家企業被評為2020年度市級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分別為臘山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譽存大數據科技有限公司、齊魯七賢文化城有限公司、鼎碩市場管理有限公司;2家企業被評為市級第十批工業企業“一企一技術”研發中心,分別為:金鐘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若臨視訊技術有限公司。

3、按標準要求做好企業獎勵資金申報。根據2019年“瞪羚”、“專精特新”企業情況,逐個核實申報條件、申報對象,組織企業申報“瞪羚”、“專精特新”獎勵資金,真正為企業辦實事。

(四)數字經濟產業發展進一步夯實

數字經濟產業加速推進,在全市處于領先地位,起到了引領示范作用,為此,2020年6月份,市下發《關于加強產業發展市級統籌的意見》,明確將數字經濟產業定位為區的主導產業(全市各區縣唯一)。2020年1月份,數字經濟產業園又以市唯一入選園區、答辯成績位列全省第1名的成績,被省發改委評為“省現代服務業集聚區(信息科技類)”;7月份,數字經濟產業園被省大數據局評為2020年度省級成長型數字經濟園區(試點)

1.延展鏈條,培育生態。依托龍頭企業資源,聚焦細分領域,率先布局建設安全可信融合生態產業園、互聯網出海產業園、BIM軟件產業園。抓好“雙招雙引”,繼續堅持圍繞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AI、BIM、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細分領域,精準招引頭部企業、龍頭企業和關鍵配套企業,集聚一批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和富有活力的創新型中小企業,做大拉長產業鏈條,構建“多業態、多模式、多平臺、多場景”的產業生態。

2.雙招雙引,帶動集聚。招商引資方面,依托產業園區載體,推動全區大數據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招商工作,形成產業集聚.2020年以來,多次與國內著名軟件企業北京中軟國際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東華軟件股份有限公司積極對接洽談,協商聯合華為軟件技術有限公司三方合作具體落地事宜,規劃共同建設人工智能創新中心;積極與百度、網易有道、首創高科等信息類產業的龍頭企業對接,協商洽談落戶的相關計劃。5月,網宿科技入駐數字產業大廈并設立網宿科技云·數創新賦能中心,網宿科技是全球第二、國內第一的CDN內容分發服務商,研發和服務機構遍布全球,具備強大的數據分發和處理技術能力,網宿科技聚焦“數字化轉型”,符合數字產業大廈業態。此外,今年我局招商引資任務完成公司注冊(注冊資金1000萬以上)10家,截止目前已完成成春科技、長澤辰星、信誠教育科技等6家數字經濟企業招商工作,總注冊資金7000萬元。招才引智方面,一是積極配合區人才辦開展2020年市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大賽的賽前對接工作,目前已對接的初賽項目達60余個;二是積極組織企業申報省、市人才工程項目。推薦電力研究院、比木數模、潤一科技等企業人才申報泰山產業領軍人才工程;推薦智匯云、譽存科技人才申報“5150”引才倍增計劃;推薦山推建友、秋淇分析儀器等企業人才申報泉城產業領軍人才工程。

3.服務企業,助推產業。通過廣泛發動、重點企業精準通知的方法,積極組織企業申報省、市產業類獎補項目,推薦轄區企業申報4家企業申報的第四批省首版次高端軟件全部獲批通過。推薦19家企業申報大數據產業發展試點示范項目,9家企業申報數字經濟平臺項目,14家企業申報企業上云服務商項目,以及組織企業申報5G+工業互聯網項目,新型消費示范項目,智慧養老、智慧燈桿、智慧城市建設優秀案例、智慧城市與信息化建設項目、疫情防控智慧城市建設應用優秀案例等項目。

4.推進工業互聯網建設:積極推薦全區優秀工業企業申報全省工業互聯網企業培育庫及加入省工業互聯網協會,充分發揮培育庫和協會的橋梁紐帶作用,為工業企業提供高效多元服務。通過區工信局推薦,山推建友SjS76-25G遠程控制系統項目獲批市“5G+工業互聯網”應用試點項目;積極協助傳統工業企業及工業互聯網企業進行項目對接,為傳統企業的數字化、智能化升級提供更有力的技術支撐。推動如重汽集團、山推建友、玫德等智能制造工業企業和區數字經濟產業相關企業發揮各自優勢,加強合作、強強聯合,共建一個更廣泛的生態協作體系。

(五)加快5G建設,推進應用場景打造

上半年區總規劃建設5G站點623個,任務量全市第一,截至目前5G基站完成總量居全市首位。拓展應用場景需求,扎實推進5G應用場景打造工作。一是協同推動大唐“5G智慧城”項目。目前標準廠房已預留完畢,預計下半年大唐5G首條生產線將落地新城園區;二是推進“5G+工業互聯網”項目。在山推建友SjS76-25G遠程控制系統項目獲批市“5G+工業互聯網”應用試點項目基礎上,在項目對接等方面靠前服務;三是加快“5G+智慧社區”建設工作。二七街道針對智慧社區中智能化信息的需求等,聯合工信、鐵塔、運營商等各單位協同推動“5G+智慧社區”項目,打造“近鄰社區”,有效支撐基層社區減負增能,目前項目硬件已安裝完成,軟件正在調試優化中。

創新性的開展“5G宣傳月”活動,采取線上線下結合,扎實推進5G建設宣傳“進企業、進社區、進商圈、進學校、進家庭”工作。借助電視滾動信息播放、沿街商埠滾屏播放宣傳標語、橫幅和海報張貼、宣傳冊發放方式深入宣傳相關知識,科普基站輻射知識,著力營造良好5G建設氛圍。區的先進做法得到市工信局通信網絡處的肯定,并號召其他區縣學習。

(六)移動通信基礎設施治理保護相關工作

一是完善頂層設計,出臺政策文件。制定出臺《區通信基礎設施建設管理與保護考評細則》,搭建了完整的組織架構,保障通信基礎設施治理與保護工作落到實處。二是做好重點道路和小區通信基礎設施治理工作。按照《市2020年度城市管理綜合考評工作方案》的相關要求,對主次干道、支路街巷和小區內的通信基礎設施進行治理提升,會同各街道辦事處和相關部門,加強工作聯動,協調督促各通信運營商落實通信基礎設施治理各項標準要求。二季度共完成市第三方涉及通信基礎設施的轉辦件7件,結案率100%;三是做好興隆橋及二環南路、黨楊路、黨賽路等路段線纜入地工作,聯合各辦事處,召集通信運營商對上述路段沿線進行現場勘查,確定整治方案。四是做好轄區部分村居的線纜治理工作。針對黨家街道辦事處轄區23個村居的架空線纜雜亂問題,會同黨家街道辦事處、各通信運營商對這23個村居的架空線纜開展綜合治理工作,制定了工作方案,明確了責任分工和整治標準。

(七)以資源集約為原則,組織開展信息化項目評審

根據《區信息化項目建設管理辦法》規定,我局按照統籌共享、信息安全、技術合理、資金集約的原則,對應急局、行政審批局、財政局、紀委4個單位的5個信息化建設項目組織專家評審,評審專家對相關項目提出修改建議并對預算費用過高的條目建議刪減預算。通過項目審核,共核減預算資金348.8萬元。

(八)推進“畝產效益”評價改革工作

按照《關于做好2020年“畝產效益”評價改革工作的通知》(魯工指〔2020〕2號)工作部署,根據市工業運行指揮部《關于開展“畝產效益”評價改革工作的實施方案》要求,對2019年在庫的24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組織開展了“畝產效益”評價工作,向區統計局、商務局、稅務局、人社局、自然資源局、科技局、發改局、應急局、生態環境分局等單位進行了數據采集。數據錄入評價系統后,組織24家企業進行了數據核實。經審核完畢后,在省統一評價系統進行了評分評價,評價結果為:A級企業5家,B級企業11家,C級企業6家,D級企業2家。為進一步推動畝產效益”評價改革工作開展打下了良好基礎。

(九)推進清欠工作。

圓滿完成企業“清欠”工作。及時制定清理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工作方案,下發至各街道事處,推進了工作落實。建立了區清理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臺賬,每月將排調度情況上報清欠專班。結合清欠工作的時間節點和重點環節,定期調度、監測、匯報工作情況。截至目前,2020年我區無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情況發生。

(十)推進物流中心建設步伐

一是加強物流規劃。深入街道辦事處和物流企業調研,動態摸清全區物流業發展現狀,摸底調研我區重點物流企業國內貨運量情況,為開通國內鐵路貨運班列提供運量支撐,為市領導決策部署提供數據參考。按照上級“十四五”規劃籌備工作要求,向市口岸辦報送關于市“十四五”物流業發展規劃編制調研工作籌備資料,并向區發改委提交關于“十四五”服務業發展規劃編制調研物流業情況報告。結合我區實際,研究我區物流業“十四五”發展策略。二是推進重點物流項目建設。依托中心城區的地理優勢,多次現場調研,加強協調服務,抓好重點物流項目建設。齊魯號”歐亞班列統籌全省運營以來,作為省會和物流樞紐,業務量不斷提高。截止到6月28日,市“齊魯號”歐亞班列共開行折算列272列,已經提前完成2020年《市政府工作報告》中制定的年度開行歐亞班列220列的目標任務。截止到6月28日,我市去、回程歐亞班列總列數居全省第一。三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認真落實《市加快物流業發展若干政策》,結合我區實際,在物流用地、財政和信貸資金支持方面為物流企業提供政策扶持。幫助企業積極申請扶持項目,將優惠政策落實到企業。今年以來,根據市區財政局文件精神,為我區4家物流企業發放2019年度獎勵資金130萬元。

(十一)推動制造業高端化發展

一是積極對接政策。深入研究國家省市關于智能制造最新政策,主動與省市工信部門溝通、交流。對于出臺的新政策及時落實,努力將各項政策用活、用好。今年以來,推薦我區2家企業申報申報2020年度省首臺(套)技術裝備及關鍵核心零部件項目,推薦3家企業申報第四批省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擬推薦1家企業申報市2020年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二是主動服務企業。針對企業需求,通過公眾微信群、網絡媒體等平臺,及時將國家、省、市促進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的政策傳達到企業。同時,不定期開展集中服務企業活動,主動為企業送信息,聽取企業合理訴求和意見建議,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三是為企業發展引航。組織我區工業企業參加2020第十五屆中國()國際裝備制造業博覽會、中外高端裝備產業合作對接會、2020地產品展銷會、市夜經濟活動,為我區制造企業提供展示新技術、新產品的機會,推進我區與區外制造企業之間的交流和合作,進一步拓寬企業發展空間,搭建專業的交流平臺,促進我區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十二)支持企業科技創新

1、組織申報第22批市級企業技術中心。根據市級企業技術中心的認定標準和條件,通過資料審查、實地查看等形式,推薦若臨視訊技術有限公司、高速工程檢測有限公司、方圣混凝土構件有限公司、新立新機器制造有限公司、中協通通信技術有限公司5家企業申報第22批市級企業技術中心。

2、組織申報省技術創新項目。按照2020年省第一批技術創新項目計劃,積極協調企業技術創新體系建設,2020年第一批共有比木數模軟件、山推建友等十余家企業的30多個項目均達到國內先進水平,被列為省級科技創新項目。

(十三)推進工業綠色發展。

一是大力推進企業節能綠色改造。對接發改部門,以節能監測為切入點,查找企業能源管理和綠色發展存在的問題,推動企業節能、低碳發展。今年以來,水泥廠有限公司投資1000多萬元對2條回轉窯生產線脫硝和除塵設施進行升級改造,節能減排取得了明顯成效。二是著力推進企業能源規范管理。鼓勵我區交通裝備、變壓器領域工業企業開展重點行業能效“領跑者”計劃。按照上級部署,建立推動落后產能退出機制,繼續深入我區工業企業開展落后產能的排查工作,及時掌握我區工業企業產能情況,并要求企業嚴格遵守安全、環保、節能等法律法規,定期進行設備檢驗,確保正常生產運行。經調查摸排,目前我區工業企業無淘汰落后產能項目。三是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開展。今年年初,圓滿完成了市里對我區工信領域2019年度推進“四減四增”工作和藍天保衛戰的考核工作.根據市考核辦反饋,我局考核資料準備最為完善。按照區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指揮部的部署要求,每月及時上報工業污染源深度治理、移動源污染源、VOCs綜合整治、推進“四減四增”、藍天保衛戰月總結和臺賬。按照職責分工要求,引導我區工業企業深入開展工業綠色發展相關工作。四是嚴格執行差異化錯峰生產任務。實施錯峰生產期間,與生態環境部門、街道辦事處等加強配合,密切協作,采取普遍檢查與重點檢查相結合、明查與暗訪相結合、查資料與查現場相結合等方式,多次對實施錯峰生產的企業進行專項督導檢查,確保錯峰生產各項措施落實到位。自錯峰生產實施以來,水泥廠有限公司累計減少熟料產量約10萬噸,實現節約能源約6.5萬噸標準煤,為京津冀地區及市環境空氣質量及節約能源作出積極貢獻。

(十四)扎實開展安全生產工作。

一是開展大排查大整治、反“三違”百日攻堅行動和安全月活動。制定《工信局開展安全生產大排查大整治行動方案》、《工信局開展反“三違”百日攻堅行動實施方案》、《區工信局“安全生產月”活動實施方案》等關于安全生產的相關工作計劃,及時將文件精神傳達相關企業,要求企業制定好工作計劃抓好落實的同時,協調中海納安全公司對企業進行安全檢查,根據檢查結果,指導企業落實問題整改,確保安全生產形勢穩定。二是統籌協調全局安全生產工作。依照職責,負責民爆銷售企業安全生產的監督管理工作,協調各科室按照局安全生產工作方案,抓好落實各自分管的企業,并及時將開展情況匯總上報區安委會。截至目前,大排查大整治行動開展以來,民爆企業上半年檢查7次,共查處問題整改項20項,已完成整改19項,1項在整改中;規上工業企業,共計檢查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4家,共計排查出隱患313項,其中已整改完成281項,正在整改32項。數字經濟企業,共查處8個問題整改項,已完成整改4項,4項正在整改中。

(十五)夯實無手續化工企業整治

根據市化轉辦《關于做好<第一批關閉退出化工生產企業有關工作>的通知》(濟化安轉辦發〔2019〕20號)文件精神,第一批關閉退出化工生產企業要求完成注銷變更企業許可手續。這樣將導致列入第一批關閉退出化工生產企業中,少數在市完成了關閉取締,但隨后搬遷至外地,無法取得與企業的聯系,對企業搬遷后是否有生產或經營等行為不掌握,注銷或變更其營業執照屬企業自愿行為,整改難度大。針對困難,6月9日,區工信局在大廈組織召開了關閉退出化工企業工作推進專題會議,研究推進我區4家化工企業未完成變更或注銷相關工作,耿汝年局長強調指出,化工專項行動工作是一項政治任務,必須抓緊抓實抓好。這次涉及我區4家已關閉退出化工企業變更或注銷營業執照工作,時間緊、任務重,要按照省、市關于化工轉型行動工作的文件精神,全力推進工作落實。截至目前,涉及我區4家企業,4家已按要求整改到位。

四、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堅持問題導向,加強運行監測調度

一是落實部門協調聯動機制。堅持問題導向,強化運行監測,建立工信局、統計局、街道辦事處等相關單位協調聯動機制:通過統計局得到數據預警--->深入企業了解癥結所在--->根據問題采取措施靠上服務,實現對規上企業運行監測的“閉環反饋”。

二是抓好企業產值調度。按照年度工作目標逐月分解,倒排工期,抓好企業產值調度,強化工業運行監測,實現對規上企業運行監測的全覆蓋。加強每月調度,每月月底前,對所有規上企業上報產值數據提前掌握,對比同期情況進行研判,挖掘潛力,做到應報盡報。

三是加大工業和技改投資。對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進行專項調度,全面了解掌握工業企業年度工業投資、技改投資情況和納統情況,對企業做好直統工作進行指導;對在建和擬建工業重點項目信息進行分類、分析和分享,對“四個一批”項目進行梳理,多方跟蹤掌握投資進度,確保投資項目應統盡統。

四是突出重點企業監測。監測重汽卡車公司、電力設備、水泥廠等重點企業產值動態變化,針對數據波動較大企業出現的問題,做到及時發現、及時幫助化解,確保運行平穩。加大調研力度,加密調度頻次,及時掌握重點企業情況,研究解決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五是做好行業分析。為及時掌握各行業發展趨勢和走向,針對我區汽車制造業、電力設備制造業、建材業、機械加工業和農產品加工業五大類重點行業,分行業做好運行分析工作。

六是建立本地配套化機制。按行業分類、以企業為單元,摸清各企業上下游產業鏈、供求鏈,靠上服務,與相關部門、街辦聯手逐步建立本區、本市、本省產業配套機制,提升本地配套化率,達到推動存量聚集、增量匯集的效果。

七是狠抓上規入庫。針對有發展前景、有一定規模的企業,納入后備企業名錄庫,做好培育服務,促進企業快速成長為規上企業。針對有退庫風險企業進行現場調研指導,加強政策支持,穩定企業運行,力爭做到少退庫、不退庫。

(二)多措并舉,強化企業服務工作

一是做好政策宣傳服務。積極落實國家和省、市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各項優惠政策,及時將政策傳達到企業,并積極指導企業充分利用政策加快發展。在區政府網站開辟《抗疫惠企政策》專欄,積極向轄區內企業傳達最新的惠企政策。同時,及時向企業傳達各類文件通知,將政策通知落實到企業。

二是精準服務企業。落實企業服務專員制度,全面細化服務企業工作,將37家規上工業企業分為5組,分別由區工信局一名局領導帶領2名服務專員對接服務,深入一線了解企業困難和問題,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精細化服務,立足穩增長、促發展,盡快實現企業全員滿負荷生產,全力推動工業經濟平穩健康運行。

三是為企業申報各類項目資金。引導鼓勵企業重視技術創新、加大研發力度,組織企業申報專精特新企業、瞪羚企業、首臺套裝備等項目,積極爭取各級項目資金扶持,助力企業提高技術水平,實現規模擴大、效益提升。

四是加強工業產品推廣。鼓勵引導企業申報省級、市級優勢工業產品,推廣宣傳本地優勢工業產品,擴大產品銷售渠道和市場份額。加強產業供應鏈宣傳,組織企業參加省市各行業供應鏈推進會議,加強企業與區內企業和本市企業之間聯系,提高本地產業鏈配套率。

五是組織企業參加各類培訓和展會。引導和鼓勵企業參加國家和省、市組織的各種會展宣傳活動,提升企業的品牌和產品效益。組織企業參加高端裝備制造、中小企業管理等各種專題培訓班,開展名企名品名家宣傳活動,培養優秀企業家隊伍。

六是做好工業重點項目服務。針對西門子變壓器有限公司海上風電變壓器生產車間擴建項目,積極發揮項目工作專班作用,各部門協調配合,做好各項管理服務工作,促進項目盡快投產,擴大企業生產規模。

(三)加速布局“新基建”,激活數字經濟新動能

一是融入“新基建”的浪潮。做好融合發展這篇文章,引導和鼓勵企業加強合作,優勢互補,形成“基礎+應用+示范”的良性三方聯動機制,聯手打造具有亮點的典型示范樣板項目,吸引社會資本注入,促進企業發展,為新基建產業生態建設創造優質的外部發展環境。政企合作,共同打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縱橫交織、協同發展”的新基建耦合發展格局,為建成“大強美富通”現代化美麗泉城添磚加瓦。

二是穩步推進數字經濟產業園建設。積極做好招商引資、提質增效工作,特別是推動互聯網出海產業園和BIM軟件產業遠的建設工作。做好數字產業大廈入駐企業的業務拓展、考核規范工作;做好市“互聯網+”創新創業示范園需求推進工作;做好兩個起步園區運營督導工作;配合做好產業園核心區建設,引導好出版智能產業大廈的業態導入和招商工作。繼續堅持圍繞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AI、BIM、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細分領域,精準招引頭部企業、龍頭企業和關鍵配套企業,集聚一批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和富有活力的創新型中小企業,構建“多業態、多模式、多平臺、多場景”的產業生態。

三是加快推進5G及工業互聯網新基建工作。加大推進力度,嚴格抓好5G基站建設和工業互聯網建設,持續推進“5G+智慧社區”“5G+智慧交通”“5G+智慧燃氣”等多個5G應用場景打造及山推建友、龍智造平臺工業互聯網應用工作,在全市率先開展5G試點及工業互聯網示范應用。

三是繼續做好雙招雙引工作。秉持“請讓我來服務你,就像服務我自己”的理念,傾全力為對企業及人才,做好后續支持保障,提供“懂你”的精細化服務,支持好、服務好優質項目、高端人才在我區落地開花,加速構建濃厚的創新創業氛圍、促進我區數字經濟產業發展,打造數字經濟生態圈。

四是營造產業氛圍,打造品牌。視疫情情況,謀劃籌辦好相關活動,打造數字經濟“品牌”,打造企業云集態勢,促進產業發展,推動“品質”實現高質量、創新性、全速度、可持續發展,逐步形成新動能主導全區經濟發展的新格局。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视频中文字幕| 99热精品久久只有精品30| 欧美jizz18性欧美年轻| 人人干人人干人人干| 翁想房中春意浓1-28|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67194熟妇在线观看线路1| 女老丝袜脚摩擦阳茎视频| 中文字幕第三页| 日韩在线视频一区|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观看网| 波多野结衣在线观看3人| 免费高清在线爱做视频| 色一情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性生大片免费观看性| 在线观看永久免费| 在线播放中文字幕| www884aa| 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久久成人免费播放网站| 欧洲动作大片免费在线看| 亚洲欧美校园春色| 男人激烈吮乳吃奶视频免费| 可以免费看黄的app| 色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妇乱子伦视频免费| 天天在线天天综合网色| 国产精品视频播放| 99久久99久久精品国产片果冻 | 看看镜子里我是怎么c哭你的| 四虎永久在线日韩精品观看| 青青青国产免费一夜七次郎| 国产熟女一区二区三区五月婷 | 老司机久久影院| 国产乱人视频在线播放不卡| 麻豆国产尤物AV尤物在线观看 | 久久99爱re热视| 日本动态120秒免费|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麻豆| 暖暖免费中国高清在线| 亚洲av无码不卡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