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夯實財政局促進敬老院建設計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農村五保供養條例》、市委三屆四次全委會和區委三屆六次全委會議精神,不斷提高全區農村五保對象集中供養率,根據市民政局、財政局《關于加強鄉鎮敬老院建設的》(145號)、《關于切實做好鄉鎮敬老院建設規劃》(4號)要求,現就做好。我區鄉鎮敬老院建設規劃工作的有關事項如下:
一、基本原則
(一)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各地規劃時,既要參照本地五保供養人數、敬老院和五保家園的床位數、集中供養率等因素,又要考慮未來農村養老服務的實際,確保每個鄉鎮都有一所基本滿足五保供養和社會養老需求的敬老院。
(二)因地制宜,安全適用。各地要結合實際,因地制宜,把新建和充分利用閑置資產進行改擴建結合起來。無論采取那種形式,都要堅持安全適用,注意節約,提高利用率。
(三)總體規劃,分步實施。全區敬老院建設將在做好總體規劃的基礎上,分年度組織實施,確保五保對象集中供養率逐年提高。
二、工作要求
(一)做好新建和改擴建規劃。無敬老院的鎮鄉(街道),要消除空白點,積極新建敬老院。上世紀90年代修建的危舊敬老院,要實行分批改造,確保安全,完善功能。如果1個鄉鎮現有多個敬老院需要改造的,先改造其中1所。沒有列入全市五保供養機構備案登記目錄的敬老院,不納入改擴建補助范圍。
(二)適當考慮未來發展需求。有條件的鎮鄉(街道),可按向社會開放服務,促進城鄉統籌發展的原則,建設具有輻射帶動作用的示范敬老院。
(三)明確建設規模。新建敬老院床位數不少于50張、改擴建敬老院新增床位不少于35張。敬老院房屋建筑功能設置要堅持居住用房與輔助用房相配套,總建筑面積在1000平方米左右,居住用房原則上2人1間,每間使用面積不低于15平方米,輔助用房必須滿足養老服務工作的基本需求。同時,將生活區與生產區分離,每所敬老院必須落實一定的生產用地,用于發展種養業,利于以副補院。
三、落實責任
依據國務院《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條例》規定,做好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是各級政府共同的責任。各鎮鄉街道在加快推進鄉鎮敬老院建設過程中,必須切實負起責任來。
(一)分級負責。鎮鄉、街道負責做好本轄區敬老院規劃和實施工作,區民政局、財政局負責全區項目規劃的確認、申報和審核工作;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審定項目補助資金。
(二)堅持多渠道籌資。敬老院建設資金的籌集以鎮鄉(街道)為主,市、區適當補助。敬老院建設的啟動資金由鎮鄉(街道)自行解決,上級補助資金待工程竣工驗收合格后撥付。
(三)保證建設用地。鎮鄉(街道)要積極協調、爭取,保障落實敬老院建設用地。
(四)落實稅費減免。敬老院建設按照相關政策法規享受相關稅費減免。
四、組織實施
鄉鎮敬老院建設采取全市統一規劃、分年度推進、鄉鎮(街道)組織實施的方式進行。市民政局、財政局根據各區縣農村五保供養對象總量、未建敬老院的鄉鎮數、敬老院建設年代及破損程度等因素,分年度下達計劃。區民政局、財政局根據全區規劃,將市里計劃落實到鎮鄉(街道),有關鎮鄉(街道)按照計劃制定實施方案(鄉鎮敬老院名稱、設計圖紙、施工合同、經費保障、土地落實手續等),經區民政局、財政局核實后,報市民政局、財政局批準后組織實施。
五、規劃上報時限
為確保我區敬老院建設順利實施,各鎮鄉(街道)接后,要及時按照敬老院建設規劃的基本原則,擬定本轄區敬老院建設規劃,并于月日前將規劃送區民政局。不按時報送的,視為放棄,今后將不再考慮。規劃內容包括:現有五保人數、現有床位數、規劃床位數、需新建或改(擴)建的敬老院名稱及地址、規劃建設時間、建筑面積、投資額、新增床位數、建設用地能否落實、改擴建是否利用閑置資產等。區民政局、財政局將根據各地上報情況,確定全區至年的敬老院建設計劃并報市民政局、財政局。納入至年建設規劃的敬老院,由所在鎮鄉(街道)在建設當年月上旬前上報具體實施方案,月底前完成施工任務,經驗收合格后入住五保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