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水利工程監管工作要點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2011年,是實施水利“十二五”規劃的第一年,起步年,也是加快水利發展與改革的關鍵年,水利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和中央一號文件及全國、省、市水利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構建和諧社會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積極踐行可持續發展治水思路,加快民生水利發展。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以“科學管水、科學治水、科學用水”和“建一流的班子、帶一流的隊伍、創一流的業績”為目標,按照對上抓項目爭取、對下抓服務管理的思路,突出抓好防汛抗旱、水利工程項目的建設與管理、水政水資源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促進全新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做出新的貢獻。
二、主要工作任務
(一)堅持項目興水,狠抓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
1、突出抓好以防洪減災為重點的防洪工程建設。
一是抓好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設。實施茅坪鎮茅坪河、兩河口鎮青港河太坪段2條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設。完成總投資5000萬元,治理河道11.6公里,保護集鎮人口萬人,保護耕地8000畝。二是抓好水庫除險加固建設。完成紹家灣、合興、郭家灣3座小(二)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以及后山、黃土坡、王家灣三個小(二)型水庫溢洪道擴挖工程建設。完成總投資700萬元,新增蓄水能力60萬m3,提供1.3萬畝灌溉水源。三是抓好水毀修復工程建設。修復影響群眾生活的農村供水工程和影響農業生產的堰塘、渠道等灌溉設施,修復供水工程25處,堰塘清淤40口,渠道維修56公里,河道整治15處3.8公里,確保安全度汛。四是抓好山洪災害監測預警和群測群防體系建設。投資640萬元,完成覆蓋全縣12個鄉鎮山洪災害防御非工程措施項目建設,完成全縣各鄉鎮監測、預警平臺設施設備建設。
2、突出以旱澇保收為重點的小農水重點縣項目及抗旱水源建設。
一是抓好小農水重點縣項目建設。投資4000萬元,高標準建設郭家壩2萬畝柑桔精品果園和茅坪2萬畝生態茶園灌區,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積4萬畝,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1.39萬畝(其中郭家壩7000畝,茅坪6900畝)。二是抓好抗旱水源工程建設。整合各部門建設資金,狠抓水源工程建設和雨洪集蓄利用工程建設,新建抗旱水池4000口,新修和改造渠道40公里。
3、突出抓好以保障民生為重點的飲水安全工程建設。
大力推進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加強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規范化建設管理,大力推廣生物慢濾水處理技術,突出規模化、城鄉一體化,突出整村推進,實施24個村村通工程,完成2萬人的飲水安全工程建設。
4、突出以生態家園為重點的水土保持及農村電氣化工程建設,爭取上級投入1300萬元。
實施長治八期治理工程和坡耕地改造,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0平方公里。爭取納入十二五農村電氣化重點縣,做好三渡河水利水電樞紐工程建設和板橋電站改造工程,新增裝機1萬kw。
(二)突出發展這一主題,做好項目爭取工作。
1、抓好項目規劃和儲備工作。
要抓住國家加大水利基礎設施投入的重大機遇,以“十二五”水利綜合規劃為基礎,按照全面推進、適度超前的原則,規劃編制一批符合國家投資方向和投資政策的項目,搞好項目儲備,增強發展后勁,修訂完善“十二五”水利規劃,重點做好雨洪蓄集、中小河流、山洪災害治理等專項規劃。
2、堅持不懈地抓好項目爭取工作。
緊緊圍繞國家水利投資方向的政策機遇,做好小農水重點縣、庫區后續水利項目、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山區雨洪集蓄利用、農村飲水安全、水電農村電氣化、三峽水資源費使用項目、抗旱水源、長治八期坡耕地改造等項目的爭取工作,力爭實現爭取項目資金6000萬元的目標,為改善我縣水利基礎設施創造條件。
(三)強化水資源保護,加快水生態環境建設。
1、加強依法行政。
完善水行政許可制度,加快電子政務建設,大力推行政務公開,完善行政監督制度。加強水法規宣傳工作,利用“世界水日”、“中國水周”,采取各種有效形式,大力宣傳《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等法規,進一步增強全民全社會的水法制觀念,為依法治水、依法行政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2、強化河道管理。
突出監管重點,加大巡查力度和密度,依法打擊河道“三濫”現象。及時發現和查處各類水事違法案件,維護良好的水事秩序。
3、加強水資源保護。
堅持水資源開發利用與節約保護并重,全面貫徹取水許可、水資源有償使用和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制度,加大水資源保護和水功能區納污控制工作力度。全年完成水資源費征收90萬元。要進一步增強水資源意識,切實加強水資源節約和保護,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四)強化服務意識,提高水利保障能力。
1、切實抓好防汛抗旱工作。
要牢固樹立防大汛、防大旱、抗大災的思想,堅持防汛抗旱兩手抓,切實做好防汛抗旱各項準備工作。加強汛前安全檢查,落實防汛工作責任,抓好安全度汛預案的編制和防汛措施的落實工作。加強防辦值班和日常工作,做好水庫泄洪的科學調度,搞好防汛抗旱技術指導。
2、為涉水項目建設服務。
進一步加強與涉水項目業主的溝通與協調,積極做好煙水配套、農業綜合開發、低丘崗地改造、土地整治等項目的服務工作。
3、為基層排憂解難。
鄉鎮水利水保服務中心是水利工作的基礎,要為他們開展工作給予大力支持。一是要與鄉鎮政府緊密配合,加強協調,努力改善他們的辦公、生活條件,穩定服務隊伍,安心服務工作。二是要加強服務人員技能培訓,努力提高他們的服務水平。
(五)樹立創新意識,做好水利管理工作。
1、大力推進水利科技創新。
加大對科技成果的應用,提高水利工作的科技水平,大力推廣和應用生物慢濾水處理技術、山區雨洪集蓄利用、微潤灌溉、水土保持綜合防治等新技術。
2、在工程建設管理大膽創新、大膽探索。
繼續推行“先建機制、后建工程”、“先規范再建設”的建管經驗,并要探索出有效的建后管理模式,確保水利工程長效運行。
3、切實做好安全生產工作。
要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憂患意識和責任意識,全面落實安全生產“一崗雙責”責任制,積極推進水利安全生產監管工作規范化,確保全年不出現重特大安全責任事故,為水利事業協調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4、加強水利水電在建工程質量監管。
繼續開展水利水電工程質量管理年活動,加強在建工程質量管理,確保建設質量安全。
(六)加強聯動,著力做好水利普查工作。
進一步落實國務院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領導小組第一次全體會議精神,健全水利普查機構,落實技術支撐單位,健全工作機制,安排專職工作人員,細化工作方案,作好各種培訓,加強巡查督導,按時按要求完成好每階段上級交辦的各項普查任務。
(七)加強隊伍管理,推進“三個文明”建設。
1、加強班子建設。
以學習黨的十七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為重點,進一步加強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能力建設、作風建設和黨風廉政勤政建設,加強黨組織建設,充分發揮黨組織和黨員在完成全年工作目標中的領導核心作用和模范帶頭作用。
2、加強隊伍建設。
繼續實施人才戰略,加強年輕干部的培養教育工作,搞好傳、幫、帶,使他們盡快成為推動水利事業發展的中堅力量。加強干部職工的培訓力度,努力提高全體水利干部的工作能力,以適應水利事業快速發展的需要。
3、加強精神文明建設。
以“雙爭雙創”活動為載體,建立“五型”機關,進一步改進機關作風,爭創市、縣文明單位,努力營造“創新、求實、負責、和諧”的發展氛圍;繼續抓好信訪、維穩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計劃生育、保密等工作;做好老干部、群團、扶貧幫困和對口支援等工作。
4、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的建議、提案工作,自覺接受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的監督。
5、做好涉水糾紛和來信來訪調處工作。
對水事糾紛和來信來訪要做到件件有結果,事事有答復,化解涉水矛盾,努力營造和諧水利氛圍。
三、工作要求
1、統一思想,振奮精神。
充分認識水利發展面臨的良好機遇,把思想統一到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的精神上來,把行動統一到縣委縣政府政委和決策部署上來,積極采取各種措施,堅持不懈地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為促進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2、搶抓機遇,促進發展。
機遇可遇而不可求,易失而不易得。抓住機遇,就會乘勢而上;失去機遇,則會遺憾萬年。我們要牢固樹立機遇意識,以善于識別機遇的敏銳、敢于抓住機遇的勇氣、敏于用好機遇的智慧,抓住一切可用機遇,利用一切有利條件,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全力加快水利發展。
3、創新機制,推進改革。
進一步解放思想,理清治水思路,不斷深化水利改革力度,不斷創新水利管理體制機制,不斷增強水利服務功能,著力解決制約水利發展的體制性機制性障礙,推動傳統水利向現代水利、可持續發展水利的轉變。
4、建管并重,確保安全。
進一步強化黨風廉政建設,加強對水利干部的反腐倡廉教育,加大對水利工程的監督檢查力度,保證水利工程的工程安全、資金安全和干部安全,確保工程優質、干部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