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體制革新工作要點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根據中央和省關于深化改革的有關精神,按照我縣實際和縣委、縣政府工作部署,現就2012年深化體制改革提出如下要點: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建設“科學發展示范點”的要求,協調推進經濟、社會、統籌城鄉和行政管理四大領域的改革,實現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新突破,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建設惠及全縣人民的更高水平小康社會提供體制機制保障。
二、主要任務
(一)深化經濟領域的體制改革
1.推進工業轉型升級。深入實施創新發展戰略,大力發展品質經濟,推動工業轉型升級。組織實施“十二五”新興產業倍增行動計劃,努力建設長三角極具影響力的新興產業集聚區,研究制定新興產業評價體系和培育新興產業考核辦法。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建立健全落后低效產能退出常態機制。(牽頭單位:縣經信局,參與單位:縣發改局、縣商務局、縣科技局、各鎮(街道))
2.推動資本市場融資。實施上市企業“倍增計劃”,加大對企業上市的支持力度,擇優培育一批、改制輔導一批重點企業,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積極培育上市后備企業,完善政府引導、企業自主、市場運作、政策扶持的工作機制,建立重點培育企業資源庫,實施“一企一策”培育。(牽頭單位:縣發改局,參與單位:縣經信局、縣商務局、縣財政局、縣人行)
3.建立現代農村金融制度。積極引進培育新型金融機構,規范有序發展村鎮銀行和小額貸款公司,探索發展小額信貸和農村聯保貸款、住房貸款、信用貸款,引導更多的信貸資金投向農村。(牽頭單位:縣人行,參與單位:縣發改局、縣銀監辦)
4.探索發行中小企業集合票據。抓住省“區域集優”計劃的機遇,發揮科學發展金融創新聯系點的優勢,加強部門協作,支持企業發行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和集合票據,重點匯集幾家體現我縣產業優勢的企業在年內發行中小企業集合票據爭取試點破冰。(牽頭單位:縣人行,參與單位:縣財政局、縣發改局、縣經信局、縣商務局)
5.實施初始排污權有償使用制度。推進排污權交易市場的穩定發展,完善排污權交易機制,進一步深化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行為。初始排污權有償使用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和有利于環境資源優化配置的原則,采取政府指導下的市場化運作方式。(牽頭單位:縣環保局,參與單位:縣經信局、縣商務局、縣住建局、縣水務集團)
6.創新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機制。深入挖掘土地開發潛力,深化土地整治工作,積極向上爭取開展“三舊改造”試點,調節土地開局,優化開發結構。建立健全土地管理機制,探索對低效閑置土地進行“二次開發”,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牽頭單位:縣國土局,參與單位:縣住建局、縣農辦、縣經信局、縣商務局)
7.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落實節約用水辦法,理順節水管理體制,把節水工作貫穿于經濟社會的各領域和全過程。堅持興利除害、開源節流、防治并重的原則,積極開展節約用水、計劃用水工作。加強節水宣傳教育,提高全民的節水意識,加強節水器具產品的推廣。(牽頭單位:縣水利局,參與單位:縣住建局、縣經信局、縣環保局)
(二)加快社會領域的體制改革
8.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推進醫藥衛生體制五項重點改革,完善基本醫療保障制度,推進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完善基層醫療機構綜合改革,健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推進機制。重點開展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破除“以藥養醫”機制,建立公立醫院運行新機制。(牽頭單位:縣發改局,參與單位:縣衛生局、縣財政局、縣編委辦、縣人力社保局、縣民政局)
9.完善居住證配套政策體系。深入推進居住證制度改革,探索新居民積分制管理方法,著力構建新居民梯度累積享受公共服務的機制,將新居民的積分與享受公共服務相掛鉤,按照新居民所需、政府財力可供的原則進一步制訂出臺有關新居民住房保障、子女教育、社會救助、醫療衛生、計生服務等方面的居住證配套政策。(牽頭單位:縣新居民事務局,參與單位:縣公安局、縣發改局)
10.推進社會管理體制改革。探索建立行政管理與基層群眾自治銜接互動的體制機制。探索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服務管理模式。完善利益協調、訴求表達、矛盾調處、權益保障等體制機制。(牽頭單位:縣委政法委,參與單位:縣民政局、縣司法局、縣公安局、各鎮(街道))
(三)推進統籌城鄉領域的體制改革
11.培育統籌城鄉戰略節點。推進中心鎮發展改革和小城市培育試點,完善公共服務平臺,推進強鎮擴權、行政管理、戶籍管理、要素保障等體制改革,促進人口集中、產業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約,不斷提高中心鎮、小城市的發展活力和發展水平。(牽頭單位:縣發改局,參與單位:縣財政局、縣住建局、縣國土局)
12.深化“兩分兩換”改革。實施統籌提升戰略,穩妥有序推進“兩分兩換”改革和“兩新”工程建設,促進人口居住集中、產業集聚發展和農村生產生活方式轉變。重點推進9個鎮(街道)集聚區建設,注重加強農村土地整治,積極探索節地模式。(牽頭單位:縣農辦,參與單位:縣發改局、縣財政局、縣住建局、縣國土局、各鎮(街道))
(四)深化行政管理領域的體制改革
13.全力推行行政審批標準化管理。繼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全力推進行政審批標準化建設工作。通過實施行政審批標準化,逐步實現審批標準一體化、環節整體化、進度同步化、過程透明化的目標,切實提高審批效率和服務質量。(牽頭單位:縣審批服務中心,參與單位:縣監察局、縣法制辦)
14.穩步推進行政審批分中心建設。為進一步整合審批職能,延伸審批服務范圍,提高審批事項的集中度,對由于客觀條件限制暫不能進入縣行政審批服務中心且審批量較大的部門單位,設立集中辦理的辦事大廳,由縣行政審批服務中心以設立分中心的模式加以管理。(牽頭單位:縣審批服務中心,參與單位:縣監察局、縣法制辦)
15.建立綜合行政執法體制。理順職責關系,創新體制機制,扎實推進綜合行政執法試點工作,構建運轉高效、行為規范、管理科學、保障有力的行政執法管理體制。積極推進小城市培育試點鎮“大綜合”執法改革,整合行政執法資源,堅持執法重心下移,增強基層執法能力,提高行政執法效能。(牽頭單位:縣行政執法局,參與單位:縣法制辦、縣編委辦)
16.加強公共財政服務平臺建設。堅持鄉鎮財政規范化建設與政府服務相結合,加強鄉鎮財政服務場所建設和打造鄉鎮公共財政服務平臺相結合,最大限度地整合政府服務資源,方便群眾辦事,進一步加強鄉鎮財政資金管理。(牽頭單位:縣財政局,參與單位:各鎮(街道))
17.探索區域合作與發展的體制機制。深入實施融入上海戰略,立足區位優勢和產業基礎,主動融入上海,深化合作交流,全力打造接軌上海的前沿陣地。推進優質浙商回歸,制定支持浙商創業創新的實施意見及配套政策。推進“臨滬經濟區”建設,研究臨滬經濟區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并積極申報省級產業集聚大平臺。(牽頭單位:縣發改局,參與單位:縣經信局、縣商務局、縣財政局、縣住建局、縣國土局)
三、具體要求
1.加強領導,統籌推進。充分發揮改革領導小組及辦公室的作用,完善統籌協調推進改革工作機制。建立上下聯動推進改革的合作機制,積極爭取國家和省政策支持。建立以重點改革項目為載體帶動面上改革的有效機制,以點帶面加快推進改革。
2.明確職責,有效實施。各部門要進一步細化落實年度改革任務,明確責任人、工作計劃和實施步驟。建立改革創新例會制度,定期分析改革形勢,推動改革實施。建立改革專項督查制度,對重點改革項目及時跟蹤進展情況,督促改革落實。
3.分類指導,積極探索。要把握好改革的時機和節奏,分類指導,分步實施。對全面推進的改革,要認真組織實施,切實抓出成效。對探索試點類的改革事項,要精心設計方案,積極穩妥推進,積累改革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