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市場經濟整治工作要點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全縣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工作,要在鞏固以往各專項整治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突出抓好重點領域整治和長效機制建設,標本兼治,著力治本,促進全縣市場經濟秩序健康有序發展。
一、總體要求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突出重點,全面推進,標本兼治,著力治本”工作方針,深入開展專項整治活動,加大治本力度,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鞏固和擴大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工作成果,為構建和諧平遙,促進全縣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
二、突出重點,標本兼治
全縣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工作針對關系廣大群眾切身利益、影響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問題,深入開展食品、藥品、保護知識產權、打擊非法傳銷和變相傳銷、打擊商業欺詐、農資、旅游、生豬屠宰、房地產市場等10個專項整治活動。同時積極探索長效機制的建設,標本兼治,堅持整治與規范并舉,打擊與幫扶并重,努力實現整頓一個行業,規范一個行業,整頓一個區域,規范一個區域,促進全縣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一)開展食品市場專項整治:要嚴格按照省政府晉政辦發[2007]10號《關于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精神,緊緊圍繞與人民群眾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糧、肉、蔬菜、水果、豆制品、奶制品、水產品及兒童食品、保健食品等品種,強化生產、加工、流通、消費環節的監管,特別是要加強小作坊的整治和規范力度。加大暑期及節假日等重點時段的監督力度和檢測的密度。加強旅游景區周邊、學校食堂、賓館餐飲飯店、學校附近餐飲攤點的衛生質量監管檢查,以及農村和城鄉結合部食品市場整治力度。嚴厲打擊制假售假行為,維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確保我縣食品市場安全有序。
此項工作由晉中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平遙分局協調牽頭,其中屬生產加工領域的,由縣質監局承擔執法主體和監管責任;屬流通環節的,由縣工商局承擔執法主體和監管責任,縣工商局、縣質檢局牽頭,會同經貿局、公安局、農業局、畜牧中心、水利局、衛生局、商業總公司、縣供銷社等有關部門,按照《全縣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實施方案》各司其職,密切配合,認真組織實施。
(二)打擊各種商業欺詐行為:重點整治在我縣主流媒體上的有關食品、藥品、保健品、醫療、化妝品、美容服務虛假違法廣告,整治夸大功能的種子、化肥、農藥、獸藥等農資廣告和夸大投資回報的經營性廣告;嚴厲打擊無證行醫,查處無《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和相應資質、資格擅自開展診療活動的行為,依法嚴懲醫療服務領域的違法犯罪活動;打擊企業不規范促銷、虛構或者夸大特許經營品牌效應、騙取加盟費的行為,打擊服務業違規經營行為,打擊對外貿易和對外經濟合作領域中的各類欺詐行為。
此項工作由縣經貿局牽頭,縣工商局、衛生局、質監局、藥監局等部門配合,認真組織實施。
(三)打擊非法傳銷和變相傳銷:依照《禁止傳銷條例》和《直銷管理條例》規范直銷,查禁傳銷。主管部門對重要的案件線索要追根朔源,一查到底,徹底鏟除傳銷活動賴以生存的土壤,凈化我縣社會環境。重點查處以介紹工作、從事經營活動等名義欺騙他人離開居所非法聚集并限制人身自由的行為。集中力量查處涉及面廣、參與人多、社會危害嚴重的重點案件,務求摧毀傳銷網絡。嚴厲打擊跨省市、跨地域從事傳銷活動的組織和個人。嚴厲查禁拉人頭、收取入門費、團隊計酬和利用互聯網傳銷等傳銷活動,加強對傳銷多發區、易發區的整治,嚴防傳銷進入學校。全面清理審查《國務院關于禁止傳銷經營活動的通知》后被禁止傳銷活動的企業,對檢查中發現有違反規定重操舊業的,要嚴厲打擊。規范傳銷轉型企業和已批準直銷企業的營銷活動,加強對轄區轉型企業的監督管理。對于曾有過傳銷行為,被行政執法部門查處的企業重點監控,進行全面檢查。
此項工作由縣工商局牽頭,縣公安局配合,認真組織實施。
(四)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重點整治侵犯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的違法犯罪活動,重點區域是商品批發市場、專業市場、商場(超市)、展銷會、貨物進出口和定點加工企業。對關系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醫藥、保健品、食品等領域的侵權行為,對危害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非法出版物、盜版光盤的制售行為以及建材領域的知識產權假冒行為,加大刑事打擊力度。通過整治有效遏制侵權行為。建立知識產權保護機制,全面提高我縣知識產權保護的水平和能力。
此項工作由縣工商局牽頭,縣公安局配合,認真組織實施。
(五)旅游市場專項整治:重點打擊各種旅游欺詐、拉客宰客搶客行為以及“黑導”、“黑社”非法行為,大力整頓出境游市場秩序;規范旅行社經營行為,加大“優勝劣汰”力度;強化導游隊伍管理,建立健全導游管理網絡;加強對餐飲飯店的管理,嚴格落實衛生質量標準;加強對旅游區的管理,優化旅游接待環境;整頓一日游市場,提升旅游整體形象;采取有力措施,加強對旅游通道、旅游電瓶車等的監督管理,確保旅游安全。通過整治規范旅游企業經營活動,凈化旅游市場環境。
此項工作由縣旅游局牽頭,會同縣工商局、執法局、安監局、環衛局、衛生局、物價局、文物局、旅游派出所等部門,認真組織實施。
(六)建材市場專項整治:重點整治劣質鋼材、有毒有害裝飾裝修材料、國家、省已經淘汰和限制使用的以及獲得3C認證和生產許可證的建材產品;加強涉嫌生產、加工、運輸、倉儲、銷售假冒偽劣建材商品的企業、建筑工地及專業市場的監管;嚴厲打擊不符合強制性標準及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違法生產、經銷建材行為;嚴厲查處無產品標準、無生產許可證、無營業執照、無化驗室合格證(水泥企業)、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以及不執行國家有關行業規章的建材企業;使我縣制售假冒偽劣建材違法犯罪活動得到有效遏制。
此項工作由縣經貿局牽頭,縣工商局、質監局、公安局配合,認真組織實施。
(七)農資市場專項整治:圍繞重點季節、重點市場、重點品種,嚴厲打擊各種違法違規行為,加大大案要案查處力度,規范農資生產經營秩序,積極推進農資管理工作的日常化、規范化和制度化。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種子、農藥、化肥、農機配件等坑農害農的違法犯罪行為;加強對農資價格的監控和檢查力度,堅決制止亂漲價的行為。基本消除違規經營和制售假冒偽劣農資的不法行為,徹底取締無照、無證、無標識生產經營單位,嚴厲查處坑農害農案件,確保農民利益不受損害,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創造良好的農資市場環境。
此項工作由縣農業局牽頭,縣工商局、質監局、縣供銷社、縣物價局配合,認真組織實施。
(八)藥品市場專項整治:重點整治制售假劣藥品、保健品、化妝品、醫療器械的違法犯罪行為;加強藥品不良反應檢測管理;嚴厲查處無證生產、經營、使用醫療器械行為;積極開展醫療機構規范藥房活動,重點查處農村衛生院(所)、鄉村藥店的假劣藥品和非法渠道購進藥品,查處保健品店、獸藥店非法銷售藥品的行為,建立藥品、醫療器械市場準入制度;清除制售假劣藥品、醫療器械的黑窩點;繼續深化農村藥品“兩網”建設;開展中藥材專業市場整治;強化藥品質量抽驗,充分發揮監督優勢;加強藥品廣告監管,規范藥品廣告市場。
此項工作由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牽頭,縣工商局、衛生局、計生局等部門配合,認真組織實施。
(九)深入開展生豬屠宰市場專項整治。按照“標本兼治、著力治本、突出重點、徹底規范”的總體要求,以定點屠宰稽查隊的成立和運行為轉機,以嚴厲打擊私屠濫宰及制售注水肉、病害肉、劣質肉等不法行為為重點,抓住肉品加工、流通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進行專項整治。結合我縣實際,一是要嚴厲打擊東劉、黎基、洪善等村鎮和其他農村暗處流動的私屠濫宰。二是要以打擊流向賓館、飯店、肉販等市場的“白條肉”為突破口,通過對生產運輸、經銷戶按有關法律規定從重處罰,徹底杜絕病害肉、白條肉流入流通環節。三是要采取規范市場與優質服務相結合,通過加強生豬宰前檢疫和宰后檢驗,發放《動物防疫合格證》和《放心肉采購登記冊》對肉類經營戶進行規范化管理,同時規范一點式定點屠宰的運行,提高服務質量,理順管理機制,促進正常運作,確保肉品安全。
此項工作由經貿局牽頭,公安局、工商局、質檢局、動檢站、防疫站、烹飪協會配合,按照《平遙縣生豬定點屠宰工作方案》認真組織實施。
(十)房地產市場專項整治:重點整治擅自變更規劃設計方案,侵害購房人合法權益的行為;發生質量問題不認真處理,不按規定發放《住宅質量保證書》、《住宅使用說明書》以及不按保證書承諾承擔保修責任的行為;未經批準,擅自改變土地用途或容積率的行為;批準建設的經濟適用住房,按商品房銷售的行為;未經批準,單位自建職工集資住房的行為;查處房地產中介活動中的違法、違規行為;依法查處合同訂立和履行中的違法、違規行為;宏觀調控和穩定總體房價,使房地產市場秩序明顯好轉,保護居民住房消費積極性,建立誠信經營、規范有序的房地產市場秩序,促進全市房地產業與經濟社會健康發展。
此項工作由縣房管局牽頭。縣城建局、土地局、財政局配合認真組織實施。在重點開展上述10個專項整治活動的同時,要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汽車配件、煙酒、煙花爆竹的違法行為;遏制非法黑心棉和毒鼠強等反彈勢頭;打擊走私販私和逃套匯、網絡套匯、打擊虛開銷售增值稅發票、偷逃騙稅行為;取締地下錢莊和變相期貨市場,打擊非法集資和銀行卡、短信詐騙行為;整頓和規范土地、文化、礦產資源的開發秩序;繼續開展醫療價格、涉農收費、教育收費等領域的監督檢查,查處價格違法行為等。
(十一)完善監管機制,提高監管水平。要針對存在的問題研究制定有關監管制度層面的整改措施,加大整治力度,防止反彈。各級執法部門要結合自身工作特點,特別是對已開展專項整治的領域,要進一步完善市場監管制度,創新監管方式,強化監管手段,提高監管效率。要積極探索綜合行政執法,避免分頭執法、多層執法,降低執法成本,提高執法效率。要充分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提高交通、通信、檢測等方面的裝備水平,提高市場監管水平。要認真貫徹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明確執法責任,提高行政執法水平。
(十二)探索治本之策,大力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建立社會信用體系是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治本之策。各相關行政執法和管理部門,要建立、充實和完善本系統的信用體系建設內容,建立失信懲戒制度。要以企業信用建設為重點,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步伐。一是以食品企業量化分級管理為基礎,以食品企業信用等級評定為切入點,大力推進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積極開展誠信企業創建活動,重點打造誠信企業。二是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在信用體系建設中的作用,促進行業信用建設。三是深化誠信教育,普及信用知識,增強信用意識,營造誠實守信的社會氛圍。
三、加強領導,強化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工作制度和責任制度。整規工作繼續堅持“統一領導,政府負責、部門協調,各方聯動”的工作格局。完善并落實整規工作責任制,健全責任追究制,形成行政首長負總責、職能部門具體負責、相關部門協作配合的整規責任機制。各專項整治牽頭部門要由一把手負總責,明確分工,責任落實到人。各配合部門要積極主動配合,使整規工作形成合力,確保各專項整治活動步入制度化、規范化的軌道。
(二)著力查處大案要案,嚴懲破壞市場秩序的違法犯罪活動。加大打擊違法犯罪活動的力度,依法嚴懲破壞市場經濟秩序的違法犯罪行為,是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重要措施。要充分運用行政、刑事兩種手段,集中力量查處和曝光一批社會反映強烈,嚴重損害群眾利益情節惡劣的大案要案,嚴懲破壞市場經濟秩序的違法犯罪行為。杜絕以罰代刑,以罰代管現象,堅決排除一切阻力和干擾,依法從重從快懲處,決不手軟,真正做到案件不查清不放過、源頭找不到不放過、責任人不處理不放過。
(三)積極探索市場監管領域的綜合行政執法。推動行政執法體制的完善,提高執法效能。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下移監管重心,加強基層執法。認真落實加快行政執法向刑事司法移送的有關規定,嚴肅查處對涉嫌犯罪案件該移送不移送、以罰代刑行為,切實防止和糾正打擊不力的問題,對在查辦破壞市場經濟秩序案件中玩忽職守、徇私舞弊、包庇縱容等構成犯罪的,堅決依法追究責任人的刑事責任。各行政執法機關和公安、司法機關要加強調查研究,及時解決辦理破壞市場經濟秩序案件中遇到的突出問題。對重大案件,要繼續實行部門聯動、掛牌督辦制度。
(四)建立縣鄉協調聯動工作機制,強化鄉鎮一級基層政府對領導和加強整頓規范工作的責任意識,對轄區內食品、農資市場開展專題調查,組織基層工商所開展專項整治工作,特別是對私屠濫宰、假劣農資欺農坑農行動,予以從重打擊,維護鄉鎮區域穩定的市場秩序。整合監管力量,積極推行聯合執法和專項執法。要加強執法隊伍培訓,加快提高執法隊伍素質,解決分頭執法、重復執法、執法擾民等問題,在立足部門職能做好專項執法的同時,重點在食品市場監管領域建立聯合執法機制,保障人民群眾飲食安全。
(五)加強執法隊伍建設,提高執法水平。各級執法機關要堅持嚴格執法、秉公執法,規范執法行為,減少執法隨意性,提高執法水平。切實加強執法隊伍的政治思想建設,教育廣大執法人員牢記宗旨,不辱使命。切實加強作風建設,做到嚴格要求、嚴格管理、嚴格紀律。切實加強《行政許可法》及有關法律法規、政策規定等業務知識的學習,不斷提高執法人員的綜合素質和監管本領,做到依法行政,嚴格執法,秉公執法,進一步提高整規工作效率。
(六)加強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打造社會聯防機制。各級各部門要充分依靠社會力量加強對市場的監管,努力構建政府、企業、消費者、社會輿論共同參與的市場監督網絡。建立和落實舉報獎勵制度,拓展群眾的維權渠道,充分發動和依靠人民群眾,使廣大人民群眾成為深入開展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工作的堅強后盾。充分發揮社會各界和新聞媒體的監督作用,大力宣傳好的典型,及時發現問題和線索,曝光典型案例,進一步增強打擊擾亂和破壞市場經濟秩序違法犯罪行為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不斷提高全市整規工作質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