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小組合作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小學教學研究雜志》2015年第十八期
一、小組的劃分要合理
我們都知道,小組可以采取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方法來劃分,不能隨便把坐在一起的幾個人劃分為一組。但是如何把握好“質”,卻需要動一番腦筋。有的學生雖然學習成績很好,但是不善于表達,組織能力也不強,這樣的學生就不適合做組長。同時,在排座位的時候,還要兼顧學生的個子高矮情況等。我的劃分方法是:假如本班有36名學生,我根據他們的成績排名情況(排名次對學生及家長是不公開的)把學生排成六隊,第一名到第六名站一隊,第七名到第十二名站一隊,以此類推。每隊再按個子高矮排序,個子矮的坐前面,高的坐后面。最后再根據學生的交際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組織協調能力等進行適當的微調。這樣可以很好地達到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要求,這樣的分組也便于他們在組間公平地競爭。
二、教師要經常指導
有的教師以為小組劃分好了,就可以立即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了。其實不然,小組劃分好了,還需要教師對小組進行指導,指導他們為自己的小組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對每個人進行合理的分工,明確每個成員的職責,使他們達到共同的目標。為了增強小組內的凝聚力,可以讓每個小組為自己的小組起一個名字(比如:夢想組等)。合作的方式和習慣需要長期培養。教師要指導學生能夠先認真地聽取組內成員的意見,然后再發表個人的見解。
三、小組討論的問題要有價值
有些教師為了在課堂上體現小組合作學習,一遇到問題就對同學們說:大家討論一下。這樣做肯定是不對的。小組合作學習也有一定條件,并不是語文課堂上的所有問題都適合小組合作學習。在組織教學過程中,小組討論的問題要有一定的思維深度,要讓學生在經過思考之后能夠得出問題的答案,從而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如果討論的問題過于簡單,學生很快得出結論,之后會隨便講話,影響課堂紀律。比如指導學生寫字。“滔”右下部要寫得勻稱,“慕”最后兩筆是水平兩點,不能寫成垂直兩點。這個問題需要學生合作學習嗎?顯然是不需要的。如果問題過于復雜,單靠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和生活經驗不能解決,學生怎么思考,怎么討論也無法解決,就會畏懼學習。這樣的問題也不能直接讓學生合作學習,需要教師及時啟發,點撥引導,然后再讓學生們一起討論交流。
四、允許探究的答案多元化
問題的提出是要教師事先精心設計的,不能即興發揮。作為教師,自己心中要有明確的答案。對于問題探究的結果允許有不同的層次。淺層次、中等層次、高等層次的結果都是正確的,教師要結合全班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生間的差異,允許答案的不同,只要符合本題意思就可以。教師還可以選擇一些具有典型性的答案展示給學生們看,讓學生們自己比較,選擇最佳的回答作為本題的答案。這樣處理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讓班上的每個學生都參與進來,知道為什么選擇這個答案。
五、評價機制要健全
對于小學生來說,教師的一句表揚可以激發他們的表現欲望。如果教師的小組評價不到位,或者說不能堅持長期評價——想起來就說兩句,想不起來就一兩個月不提及。這樣,學生對小組學習就沒有概念,無法形成集體意識,不會產生小組的集體榮譽感。所以,采用小組合作學習一定要健全評價體制。對于表現好的小組,還可以通過發獎狀、發作業本等方式進行激勵。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就是讓班級每個學生參與進來,一起思考、交流、合作,進而解決問題。當我們能夠熟練運用小組合作學習進行教學的時候,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作者:徐利廣 單位:江蘇沭陽縣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