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英語分組教學的意義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新課程學習雜志》2014年第四期
一、分組教學的意義
分組教學提倡自主、合作與探究,旨在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自主性和合作精神作為基本的原則。在分組教學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在同他人的合作與討論中開拓自己的思維能力,還能夠在他人良好的影響下做到精益求精,再以他人為“鏡子”審視自身的不足。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將自身學習主體的功能得到發揮,體會到學習的樂趣,進而促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因此,在提倡以改變教學方式來實踐課程改革的今天,通過分組教學來激發課堂教學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義。根據筆者多年的教學經驗總結發現,分組教學的重要性在實際教學中有如下幾個方面:
1.有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是一種個體的活動,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不僅可以將這種個體行為有效發揮出來,還可以將個性的活動凝聚為集體的行為。初中階段的學生雖然有了一定的自主學習意識,但這種意識仍然需要教師不斷地督促與約束才能實現。學生一旦處于被動學習下就容易出現負面情緒,不利于學習積極性的提升。開展分組教學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能夠最大限度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由于學生之間差異性的存在,不同學生可能會對某一問題存在不同的理解和看法,通過討論,就能夠拓寬學生的思路,增加他們理解問題的深度與廣度。分組教學能夠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發揮主體性的功能,使學生認識到自主學習的優點和樂趣。
2.有利于學生競爭意識的提高分組教學需要以科學合理的分組為前提,在分組的過程中教師還要綜合考慮學生在知識掌握水平、思維的積極性、個性以及組織能力上的差異,使每一組的成員在大體上達到平衡。這種“組內異質”和“組間同質”的分組方式可以為教師開展小組競爭創造良好的條件,從而有利于分組教學的有效開展。初中生有比較強的競爭意識,在英語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針對初中生的這一特點設計一些整個小組參與的競爭性的活動,例如,英語情景劇、朗誦等。在競爭中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特別是還能夠激發一些不自信或者一些學習成績不是特別好的學生的自信心。
3.有利于學生集體意識的增強分組教學的有效開展需要強調學生之間的合作,只有小組內的每一位同學取得進步才能夠促使整個小集體的提升。因此,開展分組教學就能夠使小組成員在某一共同目標的凝聚下互幫互助、共同進步,從而形成“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進步”的局面,這樣的組內互幫互助形式可以有效增強小組的團結意識。小組內部的集體意識增強了也有利于整個班級集體意識和榮譽感,進而可以提高整個班級的學習水平。在分組學習的過程中既有個人的獨立思考也有相互之間的合作互助,因此,分組教學的方式能夠在發揮個人的積極性時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和合作精神。
二、分組教學的方法
開展分組教學需要教師綜合考慮整個班級的實際情況,在科學合理分組的前提下做到明確責任與角色定位。
1.分組要科學合理針對初中班級大容量的特點,教師可以將全班學生分為8~9組,每一組包含6~7人。分組時小組內部的優勢互補為前提,使不同性格、性別、學習習慣、思維差異等方面的學生做到優化組合,而成績僅作為一個參考方面,保證各個組之間的公平競爭的基礎。
2.明確每一位成員的責任學生可以自己推選出本小組的小組長,學生自己選出的小組長可以在組內發揮最大的凝聚力,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取得進步。此外,小組長可以根據每一次的實際需要給每一位小組成員分配任務,使相互之間共同補充、相互促進。
作者:陳艷單位:貴州省遵義市遵義縣毛石鎮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