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民族理論與課程教學的改革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在教學內容上,要與時俱進,把新時代的精神注入新的民族理論中
任何理論都要繼承與發展,馬克思主義的民族理論也是如此。在民族教學過程中,老師要突出共產黨三代領導集體處理民族問題的政策與理論,把三個代表和科學發展觀等理論堅決貫穿到民族理論和政策的課堂教學中,把新時期改革開放以來,少數民族地區在黨的科學民族政策指導下,現代化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將這些內容貫穿到民族教學中去,可以引導學生們執行黨民族政策和民族理論的自覺性。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根據改革開放的新局面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問題,在總結我黨歷史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提出的,是面向21世紀的中國化馬克思主義。也是改革開放以來民族工作的理論指導,為民族工作的開展指明了道路。所以,老師在進行民族理論和政策的教學過程中,要把三個代表貫穿其中。
科學發展觀理論是同志等新一代領導集體在總結現代化建設的經驗、順應歷史潮流的基礎上提出的,是對我黨關于馬克思主義發展觀點的繼承與重大發展,它是關于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與方法論的重要體現,是與馬克思主義、三個代表思想一脈相承的科學理論,是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指導方針,是發展社會主義重大戰略思想??茖W發展觀理論的第一要義是發展,它的要求是經濟、社會、人的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根本的方法是統籌兼顧,平衡全國各地區的發展能力,增強少數民族的發展機會,最終實現各民族的統一協調發展。統籌兼顧的思想是要根據民族地區的發展狀況與民族地區的實際,制訂一些符合實際的政策與措施,領導各族人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用先進的科學發展觀指導工作,是黨的民族理論和方法創新的根基本要求。
同志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莊嚴提出“:全面正確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區發展,促進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所以,我們把新時代的精神納入到民族教學的內容里,對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有著重大的現實和理論意義。
2教學形式要靈活多樣,做到理論和實踐的結合
民族理論課在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最容易出現空洞和乏味、學生不感興趣等問題,如何讓民族理論課生動活潑起來,提高學生學習民族知識的興趣。筆者認為,我們要解決兩個重要問題。
(1)老師要堅持教學手段的多樣靈活,教學方法要寓教于樂。在民族理論的教學中,老師要盡量采用一些多媒體技術,多選學生們感興趣的、熟悉的生活案例,引導學生們討論與剖析案例。與此同時,學生們要從課堂走到社會中,深入少數民族地區,通過實地參觀、考察參觀和訪問等形式,提高他們的學習民族理論的興趣。例如,帶領學生們參觀少數民族文化展覽館,使學生們感受到少數民族的悠久歷史與輝煌的文化,增強學生們的民族自豪感,帶領學生們考察新農村建設,并進行少數民族地區經濟和社會調查等等,使學生們感受到,在黨的正確民族政策的引領下,少數民族地區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取得的巨大成就。通過這些靈活多樣的實踐活動,學生們既增加了民族知識,又增長了他們的見識,教學成效十分明顯。
(2)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拒絕空洞的說教。馬克思主義的民族理論是對世界民族和民族狀況進行了深入研究的前提上,對無產階級處理民族問題的經驗進行了深入總結的基礎上建立與發展起來的,所以它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創造力,并深深地扎根于民族地區的土壤中。學生們在學習有關馬克思主義的民族理論時,是要用它處理具體的民族問題、民族工作,解決實際的問題。所以,在民族教學中,要盡可能的聯系社會和學生們的思想問題,以解決學生們在思想與認識上的不足。
3結語
在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的課程教學中,我們要做到民族問題的知識性與民族性的統一,教學過程中要堅持與時俱進和創新精神,把新時代的創新精神注入新的民族理論中,老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學形式要力求靈活多樣,做到民族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增強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教學的創新性。
作者:呼都特單位:包頭輕工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