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年級朗讀教學策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fā)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七彩語文雜志》2015年第六期
1.感悟為主,讀出個性。
如《“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一文第4自然段,我是這樣組織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的:師:湯姆小心翼翼地把魚竿拖出水面。他看到了什么?(出示課文插圖)生:一條大鱸魚。師:這是一條很大很大的鱸魚,你從哪里體會到的?生:那條魚上鉤時,魚竿都彎成了弧形,說明魚很重,很大。生:這是湯姆從未見過的最大的鱸魚。師:(出示句子:“哇!一條他從未見過的大鱸魚!”)如果是你,釣上這么大的鱸魚,你的心情怎樣?生:我會很高興。師:是啊,湯姆的心情跟你一樣,請你高興地來讀一讀句子。(生讀)生:我釣了一條從來沒有見過的大鱸魚,我會很驚喜。師:你真是湯姆的知音,讀出你的驚喜。(生讀)在本段教學中,我沒有所謂的技巧指導,只是讓學生感悟湯姆的心情,在感悟中理解文本,學生無需老師的示范,就能把句子讀好。由此可見,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和難易程度,教師有時完全可以讓學生自己體會,再加上教師適時的點撥,學生就能把課文讀出味兒。
2.范讀引路,導在難處。
對于難讀的課文,有效地朗讀指導,必須是基于學生對文本的理解,除了一些技巧性的指導,還有比較有效的一種方法就是范讀。例如,《田園詩情》一文的第4自然段,描繪了家畜安閑的樣子。作者對綿羊、豬群、小雞、山羊的描寫,筆觸溫柔,脈脈情深。怎樣讀呢?我先讓學生自己嘗試讀。可學生試讀都不到位。我發(fā)現(xiàn)第一個問題在于,第一個分句“在天堂般的綠色草原上”,學生的起調(diào)不對,或者音量太高,或者聲音太尖。我針對這個問題進行了示范朗讀,用什么樣的音高、語速來讀,怎么力圖給人一種“展開畫面”般的感覺。再請學生模仿,學生越學越像,朗讀的興致也越來越高。第二個問題是,作者描寫的四種動物句式相似,學生一讀就是一個模式,越到后面,越是差強人意。什么原因?我發(fā)現(xiàn)他們沒有把握好朗讀的節(jié)奏。于是,我又范讀,讓學生先聽四句話的節(jié)奏,應(yīng)該是“慢——略慢——略快——慢”。然后讓學生練習,掌握節(jié)奏以后,再來處理句中每個詞語該如何讀。結(jié)果,很多學生都沉醉于這句話,反復誦讀,效果明顯。由此可見,范讀應(yīng)該讀在學生疑難處。教師恰到好處的范讀,既能帶動學生的朗讀,提高他們的朗讀水平,更能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3.評讀有方,以評促讀。
在讀中探索、領(lǐng)悟,也會把自己的領(lǐng)悟再現(xiàn)于朗讀,有時是有意識的,有時是無意識的。那么,“對癥下藥”的評價,就是指導學生讀好書、會讀書的關(guān)鍵之所在了。例如,《祁黃羊》一文,祁黃羊和晉悼公的第一次對話,我是這樣處理的:(生自由讀課文第1—7自然段。然后,請了三對學生分角色朗讀對話)師:他們讀得像不像祁黃羊和晉悼公?從他們的朗讀中,能不能聽出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生:我覺得讀晉悼公的A同學不像晉悼公,他的語氣太隨意。晉悼公是國君,而祁黃羊只是大臣,即使是征求祁黃羊的意見,語氣也要威嚴一點。
生:我認為“晉悼公”的語氣,還要表現(xiàn)出他對祁黃羊的尊重和信任,因為中軍尉這個職務(wù)很重要,關(guān)系到國家的安危,他的語氣要很慎重。生:解狐是祁黃羊的殺父仇人,殺父之仇不共戴天。祁黃羊居然推薦了解狐,晉悼公的語氣該有些意外。這段對話的朗讀指導,我主要是通過評讀來進行的,讓學生把聽到的人物形象和自己想象中的晉悼公和祁黃羊進行比對,透過文字去看到人物的身份、性格、內(nèi)心想法。在評價中理解了文章內(nèi)容,也學會了讀對話的方法。
作者:承小賢 錢海華 單位:江陰市城南小學、江陰市周莊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