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談人體寄生蟲學考試模式的改革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考試作為評價教師教學效果、學生掌握所學知識的手段在教學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人體寄生蟲學是一門基礎醫學課程,與預防醫學和臨床醫學的關系非常密切。為適應培養應用型復合醫學人才的要求,我們對人體寄生蟲學的考試模式,在試題內容、題型結構、考試評價方式等方面進行初步改革。
關鍵詞:寄生蟲學;考試;改革
一、人體寄生蟲學考試改革的意義
考試既能評價教師教學水平,又能反饋學生學習效果,是檢驗教育能力的一種重要手段。傳統的人體寄生蟲學考試一直沿襲單一的“理論+實驗”的考試形式,忽略了對醫學生專業知識水平及理論聯系實際能力的考察,已不能適應現階段培養創新型、應用型醫學復合人才的要求。考試改革是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的重點內容之一,推進人體寄生蟲學考試改革能夠提高教學效果,促進學風建設,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適應社會對醫學人才的需求[1]。
二、人體寄生蟲學考試改革的具體措施
(一)標準化題庫的建立題庫是大量有必要參數的考題的有機組合,建立科學化、標準化的題庫可客觀準確、經濟高效地評估學生的知識能力水平,提高考試結果的相互可比性。題庫的建立必須符合以下幾個特征:題量要大,試題比例結構合理,各指標參數可等值化,題庫知識保持動態平衡[2]。為此,我系老師對寄生蟲學各類題型進行整合與補充,按名詞解釋、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X型題、病例題分項歸類,力保每道題題干表述準確無歧義,答案基本標準。同時我系為充實題庫題量,外購了寄生蟲學網絡題庫,并組織人力對網絡題庫進行整理與篩查,歷時半年建立了寄生蟲學標準化題庫。寄生蟲學標準化題庫的建立為公平、科學地評價學生掌握寄生蟲學理論知識的程度提供了平臺。
(二)題型結構、難易程度的多層次選擇傳統的寄生蟲學理論試卷是由名詞解釋、填空、選擇、問答題組成,對于主觀題尤其是問答題,學生需花費較長時間答題,教師批改試題亦費時費力,且評分主觀,缺乏標準化,一致性差。這種題型結構也與臨床職業醫師資格考試的要求不一致。多選題涉及知識面廣、評分標準,既能考查簡單的記憶型基礎題,又能考查綜合性強的理解分析題,大有替代問答題之勢[3]。隨著學生人數的日益增多以及對學生綜合能力要求的不斷提高,我們對寄生蟲學考試題型也進行了改革,刪除簡單的填空題和繁復的問答題,考試題型由名詞解釋、單選、多選組成,既注重對基本概念的考查又強調綜合知識的運用,且評判體系標準一致。我校屬于綜合性醫學院校,既有臨床醫學、口腔、預防、檢驗等醫學專業,又有藥學、醫政、生物信息學等醫學相關專業;學生來源有統招、成人教育、留學生等不同層次。對于不同專業、不同層次的學生,其寄生蟲學知識體系的掌握有不同的要求,體現到考核體系上,試題結構及難易程度也應有所區別。我們首先通過以往各專業的試卷分析,將不同類型、不同區分度的試題篩選并歸類;然后針對不同的學生,選擇不同類型、不同區分度的試題。如臨床七年制專業學生需要經常閱讀英文文獻來提高學術水平,我們就采取30%英文題+70%中文題的試題組合方式,提高其對寄生蟲學英文專業名詞的辨識度,同時在多選題中選擇難度較大的綜合性考題,以促進培養國際化的研究型人才。又如預防、檢驗專業的學生,我們則在試題中加大對寄生蟲病的診斷及預防等內容的考核。對成人教育類學生,其臨床經驗豐富,綜合分析能力強,但基礎知識薄弱,則加強對寄生蟲學專有名詞的考核,增加考核基本知識的單項選擇題,刪減考核綜合能力的多選題,從而促進其對基本概念的掌握。
(三)考試評價方式的階段性人體寄生蟲學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基礎醫學學科,由于受傳統教育觀和人才觀的影響,我校一直沿襲“理論+實驗”的考試形式,即1次理論考試(占80%)與1次實驗考試(占20%)。這種單一的評價方式屬于傳統的終結性評價,只是把單次考試成績作為衡量學生學習能力的唯一標準,“一卷定乾坤”,不能真實、全面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此外,這種評價方式缺少對思維過程的評價,只要求學生提供問題的答案,導致學生重結論,忽視過程,扼殺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而階段性評價在教學及考試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它關注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及興趣的保持,促使學生注重科學探究的過程,養成嚴謹的科學態度和習慣,從而對所學知識靈活運用。這種評價方式運用得當,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4]。基于此,我們對寄生蟲學考試評價方式進行了改革,縮小期末理論考試的分值(改為55%),增加了階段性評價指標。當前信息網絡化為新時期的教學、考試提供了便捷的手段[5]。我們充分利用學校的學習網站平臺,在平時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內容增加了1次網絡期中考試(占10%),2次單元網絡作業(占10%),5次實驗報告(占5%)。其中網絡期中考試從標準化題庫中隨機抽題,以單選題的形式出現,學生統一時間進行機考,主要考查基礎知識;單元網絡作業以寄生蟲學網絡論壇為平臺,主要是一些綜合運用性強,有分析比較和學生理解發揮的病例題,學生通過查資料、找文獻,形成自己對病例的思辨認識并在規定時間內上網作答,主要考查學生的辯證思維及綜合分析能力;實驗報告注重學生每次實驗課辨別,制作寄生蟲標本的動手能力的考核。
三、人體寄生蟲學考試改革的效果
1.考試改革全面科學地評判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培養綜合能力。經過這兩年的人體寄生蟲學考試的改革,我們將平時理論和實驗學習情況納入綜合考量的范疇,不僅可以客觀全面地檢驗學生的學業是否達到了寄生蟲學科教學目標的要求,而且通過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調動了學生上課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學生平時主動學習,及時復習,減輕了期末考試負擔過重的問題,加深了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培養和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知識和能力相結合的全面培養的目的。
2.考試改革促進教師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考試改革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多方面了解學生學習情況,考查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教師根據階段性評價結果反映出的教學問題,能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方法,尋找課程學習的難點,采用適合學生接受的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尚微微.高等學校的考試現狀及改革創新[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1,10(14):103-104.
[2]趙書貴等.醫學考試研究與探索[M].中國言實出版社,1996.
[3]陶建武,劉亦仁.醫學檢驗專業學生對人體寄生蟲學考試題型適應性分析[J].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2005,18(2):158-158.
[4]張肇豐,徐士強.教育評價的30種新探索[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
[5]葛明,劉亮,李鳳珠.網絡化考試在醫學理論考試中的研究
作者:孫艷;周丹 單位:南京醫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