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眾創時代大學生創客教育發展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教育實踐與研究》2017年第Z1期
摘要: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背景下,創客教育正在成為已有高等教育體系中積極應對創新性人才培養所面臨挑戰的關鍵組成部分,正在深度影響著教師的教學方式,改變著學生的學習方式,重構著教學組織和對應的評價體系。本文分析了目前中國高校實施創客教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困難,找尋開展高校創客教育的有效路徑,以期為新時期大學生創客教育提供建議和實踐參考。
關鍵詞:大學生;創客教育;創客
0引言
始于美國的創客運動在傳統“工匠精神”和現代制造技術的助力下,日益成為改變全球經濟增長模式的重要因素,也成為全社會,尤其是教育領域的變革性力量[1]。2015年,國外最權威的教育趨勢報告《地平線報告》預測了國外未來3-5年的教育發展方向,指出創客教育將給高等教育教學帶來深刻變革。2016年6月,教育部關于印發《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的通知明確指出:有條件的地區要積極探索信息技術在“眾創空間”、跨學科學習(STEAM教育)、創客教育等新的教育模式中的應用[2]。祝智庭等學者對創客教育的內涵進行了歸納,指出創客教育是以信息技術的融合為基礎,傳承了體驗教育、項目學習法、創新教育、DIY理念的思想,是對已有實踐導向、創新導向的各類教育樣式的繼承與發展[3]。創客教育作為一種新型的創新教育模式,正在成為已有高等教育體系中積極應對創新性人才培養所面臨挑戰的關鍵組成部分,深度影響著教師的教學方式,改變著學生的學習方式,重構著教學組織和對應的評價體系。目前,我國大學生的創客教育剛剛起步,各大高校主要依托創客空間為載體,通過舉辦各種培訓活動,整合到創新創業教育課程中實施創客教育。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背景下,創業創新日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制高點,大學生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生力軍,是最具創業活力和潛力的群體。因此,積極開展大學生創客教育探索,把創客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切實增強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對于提升人才培養質量與水平、促進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實現創新型國家建設目標具有重要的理論與現實指導意義。
1大學生創客教育的現實困境
1.1對創客教育重視程度不夠,存在認識誤區
創客教育在我國起步晚,關于創客教育的認識還很不全面。部分人認為創客教育要跟3D打印、智能機器人、各種‘高大上’的設備掛鉤,很多高校對大學生創客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截至目前創客教育并未作為高校整體教育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只被認為是“業余教育”或“精英教育”,而不是“正規教育”。其被當作“業余教育”主要體現在政策措施支持不到位、組織領導機制不完善,基本上創客教育在我國還處于起步階段,既沒有場地和資金的支持,也沒有制度和機構的加持,甚至教育方法都很不健全。種種困難使得創客教育的發展面臨較大阻礙,其教育效果也差強人意,部分創課直接變成了教師演示課,失去了作用和優勢。將創客教育視為“精英教育”主要表現為學校關注的目光更多是投向少部分學生的競賽成績上,強調學生在各種創新比賽中得了多少獎、獲了多少證書,讓創客教育蒙上功利化和商業化色彩。
1.2創客教育的載體建設滯后,多數流于形式
從我國高校目前情況看,只有少數高校如清華大學、同濟大學、溫州大學建設了專業級創客空間,大部分高校都只是停留在將校內現有的圖書館等場所升級改造,相應的器材和設備老舊,創客空間的資源配置難以滿足現實需求[4]。另一方面高校創客空間認知度與利用率還比較低,來往創客空間或參與活動的大學生群體覆蓋面還較窄。如何增加創客空間的受眾人群,讓更多的大學生來使用是眾多高校在實施創客教育過程中面臨的一個重要現實問題。
1.3創客教育課程設計和建設仍處于起步階段,課程體系不完善、不健全創客課程作為創客教育系統工程的核心組成部分,是高校實施創客教育的核心載體,規約著創客教學活動的組織、內容體系以及評價方式[5]。目前國內創客教育還處于起步期,還沒有形成嚴謹的課程體系和有效的教學實施措施。如何建立健全創客教育課程體系,提升創客素養,激發創客活力,培育“中國創造”人才,成為創客教育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1.4創客教育師資匱乏
結合創客教育的特點,對創客教師的要求較高,既要具備扎實的學科知識,也還具有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的能力,能夠鼓勵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鼓勵學生做更多的嘗試,將知識轉化為成果或實際可用的產品。但實際上當前社會中能夠滿足創客教師要求的人才并不多,再加上創客教育的跨學科教育特點,這無疑對創客教師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創客教育師資力量嚴重不足,學校并沒有專門的創客教育師資力量,多以計算機、電子信息類老師為主,缺乏專業技能人才,因此師資成了創客教育目前面臨的最大困難之一。
2大學生創客教育的發展對策
2.1改變觀念,積極營造創客文化環境
要想發展大學生創客教育,首先應轉變觀念,讓更多人尤其是師生意識到創客教育并不是精英教育,它是普及教育。創客教育活動具有創造性、實踐性和學科融合性等特點,它是一種不以比賽為目的的活動,鼓勵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到活動中。高校和教師應激發每個學生的創造性,鼓勵每個學生發展自己的興趣及激發自己的潛力,不能將創造性思維當成特長培養。目前國內大學生創客群體剛剛起步,不同地區創客群體發展狀況不平衡,創客文化尚未得到廣泛認同和尊重。要加強對大學生創客群體、創客空間、創客活動的宣傳力度,倡導“開源、分享、協作”的創客精神,豐富“敢為人先、寬容失敗”的創新文化,樹立崇尚創新、知行合一的價值導向,大力培育創業精神和創客文化,鼓勵大學生將奇思妙想、創新創意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創業活動。加強各類媒體對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新聞宣傳和輿論引導,報道一批創新創業先進事跡,樹立一批創新創業典型人物,讓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2.2打造大學生創客空間,建設創客實踐室,推廣創客教育
大學生創客空間載體建設是高校落實高等教育綜合改革、推進創新創業工作、探索搭建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重要舉措,是探索創客教育與專業教育有機融合的重要抓手。要整合各類設備設施,充分利用大學開發實驗室、社團活動室、實驗實訓室、圖書館等校內外資源,建設多樣化、便利化、全要素、開放式的大學生創客空間載體。聯合企業共建大學生創客實踐室,構建開放式、協同式創新創業平臺,為大學生創客創新創業提供支撐,快速實現產品和市場對接。積極開展宣傳推介、公益講堂、投資路演、創客訓練營等活動,建立大學生創客實訓體系。設立創新創業創客活動周,為創新創業成果提供展示平臺,促進創客組織及大學生創客間的交流與合作。堅持開放共享。依托互聯網+信息技術,基于開源文化,構建開放的大學生創客生態環境,讓大學生共享創客資源,分享創意和成果,搭建創客競賽活動平臺,促進大學生互動交流。
2.3建立健全大學生創客教育課程體系
創客教育課程是高校創客教育落地實施的基本載體,是創客技能、創客思維、創客精神得以體現的基本保障,是創新人才培養質量的試金石。一方面要組建以科技專家、教育專家和一線專業教師為主體的課程開發團隊,整合、開發區域內外資源,將科技成果資源、科普資源轉化開發,逐步形成探究體驗、教學素材、教學案例等多種形式的課程資源,構建并不斷完善創客教育課程體系。另一方面要深化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改革,以創新能力培養為核心,精選和設計教學內容與體系,建立“基礎素養課程+專業拓展課程+研究創新課程”三層次的實踐課程體系:基礎素養課程是包括科學研究原理、方法等方面的課程,目的使學生掌握基本的科研理論,逐漸養成良好的科研習慣。專業拓展課程是利用高校專業課程資源和實驗室,開發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方面專業拓展課程,使學生從更深、更廣的維度去掌握學科的專業理論。研究創新課程著重培養大學生的科研意識和科研能力,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大學生的自主創業能力,從而實現專業教育和創客教育的深度融合和相輔相成。
2.4培育培養多元化、開放型的創客師資隊伍
創客教師是高校創客空間的管理者,同時也是學校創客活動的組織者。要發揮其在示范學習、啟發引導、統籌規劃等方面的優勢和作用,在開展創客活動過程中,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引領和幫助,扮演教練員的角色。各學校要重視創客師資隊伍建設,多渠道、多形式、多層次培養創客教師,滿足學校創客空間和創客實踐室對師資的要求。一方面要分層次對專業教師開展校園創客空間建設、創意編程、創客項目、STEAM教育等培訓,加強教師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注重學科知識的融合創新,充分發揮不同學科教師特長,建立一支通曉創客文化、能夠傳播創新精神的創客教育團隊。另一方面要積極組建企業創客導師團,聘任技術專家、成功創業企業家、管理咨詢專家、投資和金融專家等組成高校專兼職創客導師隊伍,深入創客空間開展項目咨詢、診斷、創業輔導等服務。建立異地聯動創業導師網絡,實現創客導師云服務,提升創客指導導師隊伍整體水平。完善導師制度,制定清晰的導師工作流程,建立導師輔導績效評價機制。
2.5注重制度保障,構建高效率的創客服務平臺
加強對學校二級學院創客教育的分類指導,結合學科發展實際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和推進計劃,切實加大資金投入、政策支持和條件保障力度,應針對創客課程建設與實施建立專項經費預算,確保課程科研的推進和課程教學的實施。切實抓好學校創客空間建設,提升創客教育基礎設施和資源支撐能力。打通創客、創新、創業、創投的“四創”服務鏈條,提高大學生創客創新創業效率:一,推動開源軟硬件研發,提供種類豐富、功能強大的模塊化開發工具、開發設備,使創客能根據創意設計簡單快速地開發出產品原型;二,推動區域內高等學校、科研院所、高新技術企業開放大型科學儀器,促進儀器設備、科學文獻和科學數據等科技資源的共享,鼓勵各類機構開放服務器資源,為大學生創客提供軟件、云計算及云存儲支持;三,組織大學生創客開展合作交流,推動建立以分享為核心的創客開源機制;四,發揮眾籌對大眾創新創業的服務功能,支持大學生創客開展眾籌活動,推動創客作品產品化。
3小結
創客教育秉承“開放創新、探究體驗”的教育理念,以“基于創造的學習”為主要學習方式,以培養各類創新型人才為目的,學為中心,互動合作,重在分享,對提升大學生創新能力、培育創新意識和實現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具有重大意義。本文從分析大學生創客教育的現狀出發,探討了目前中國高校實施創客教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困難,從創客文化氛圍營造、創客空間和創客實踐室建設、創客教育課程體系構建、創客師資的打造等方面找尋開展高校創客教育的有效路徑,以期為新時期大學生創客教育提供建議和實踐參考。
參考文獻:
[1]許濤,劉濤,楊新,王松濤.校園創客教育生態系統的要素及構建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6,34(5):50-58.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關于印發《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的通知(教技(2016)2號)[Z].2016-6-7.
[3]祝智庭,孫妍研.創客教育:信息技術使能的創新教育實踐場[J].中國電化教育,2015(1):14-21.
[4]張睿,潘迪,張雨.大學生創客教育平臺建設路徑研究[J].思想理論教育,2016(6):89-94.
[5]張文蘭,劉斌,夏小剛,萬松林.課程論視域下的創客課程設計:構成要素與實踐案例[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7(3):76-85.
作者:楊岸 單位:湖南信息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