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英語專業(yè)語音教學方法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fā)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文章從教學方法方面研究大連五所高校英語專業(yè)的語音教學情況。研究發(fā)現(xiàn),語音訓練方法相對比較單一,總體上仍偏重語音知識和語音形式,偏重音段音位的教學。英語語音教學在方法上還需增加多樣性和實用性,以適應學生的口語交際需要。研究結果對英語語音教學提供一定的啟示。
關鍵詞:英語語音教學;教學方法;研究
引言
語音是英語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英語語音能力不但直接影響口語表達,甚至會影響學習者整個外語學習自我概念,影響其外語學習成績。對英語專業(yè)學生來說,語音語調(diào)更為重要,語音教學的作用不容忽視。目前關于國內(nèi)英語語音教學具體實施情況的研究仍比較欠缺。本文側(cè)重英語專業(yè)的語音教學,旨在研究教學方法是否有助于學生整體語音水平的提高、是否符合現(xiàn)代交際的需要。研究結果對英語語音教學提供一定的啟示。
一、研究回顧
語音教學方法以二語語音習得理論為基礎。本文回顧英語語音習得與教學的研究成果,側(cè)重中國成年學習者英語語音習得的特點以及我國高校英語語音教學的探索。
(一)中國學習者語音習得研究英語語音習得研究主要涉及學習者語音偏誤類型及原因。語音偏誤研究表明,中國學習者的英語發(fā)音在音段音位和超音段音位方面都存在許多問題。在音段音位方面,學習者元音和輔音發(fā)音都出現(xiàn)典型錯誤,包括替換、加音、吞音等誤讀現(xiàn)象。英語中有些音段音位(例如輔音/n/、/l/、/r/)具有高功能負荷量,在區(qū)別詞義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其發(fā)音錯誤會使外國腔更加明顯,從而影響口語交際。超音段音位在英語交際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英語中兩個最重要的超音段音位是重音和語調(diào)。在重音方面,中國學習者單詞、短語、句子層面都普遍存在錯誤;在語調(diào)方面,受漢語調(diào)型的干擾,語調(diào)運用總體上比較機械,還不能適應真實交際的需要。影響中國學習者英語語音習得的原因可概括為語言因素和非語言因素。語言因素主要是指漢語的負遷移。漢、英兩種語言具有不同的語音范疇,因而漢語會影響中國學習者英語語音意識以及音位分析和操作能力。Flege(1995)的“言語學習模型”SLM(SpeechLearningModel)認為,二語學習者是用L1語音范疇來感知L2語音的,而且二語語音與母語語音相似度越高,就越難掌握。影響語音習得的非語言因素包括學習者個體特征、社會環(huán)境等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動機,動機對學習者的學習態(tài)度和策略都產(chǎn)生很大影響。對中國語音成功者的研究發(fā)現(xiàn),這些學生有很強的深層學習動機,對語音的重要性認識深刻,使用語音策略的頻率更高,種類也更多。影響動機的主要因素包括學習興趣和自我效能,即對自己英語水平所能達到的程度的預期。因此,要想提高學習者的語音學習動機,語音訓練需要有一定的趣味性,降低學生的焦慮感。
(二)英語語音教學的實踐20世紀初期以來,外語語音教學受到行為主義、語言對比分析、交際語言教學、人本主義教育思想等語言學流派和理論的影響,訓練形式逐步走向完善和多樣化。超音段音位、交際語境和個人情感等因素在語音教學中逐漸受到重視。如今,多媒體和網(wǎng)絡信息技術使學習者接觸到標準發(fā)音,并提供更加真實多樣的音頻、視頻資源,為語音教學帶來更大的便利條件。此外,在當今英語成為全球通用語的背景下,語音關注點已從口音轉(zhuǎn)向可理解度(compre-h(huán)ensibility)和清晰度(intelligibility),強調(diào)交際的有效性。超音段音位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非母語者的口語能力和可理解度,因而成為評定交際有效性的重要指標。隨著語音教學的發(fā)展,我國學者不斷探索適合中國學習者的英語語音教學。除系統(tǒng)語音培訓之外,還有對于具體語音教學方法的研究和實踐,包括跟讀、模仿朗讀、英文歌曲以及繞口令在語音教學中的應用。研究表明,這些方法對英語音位、超音位學習都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二、語音教學方法統(tǒng)計與分析
本文研究對象為大連市五所高校英語專業(yè)一年級(2015級)學生,五所學校英語語音課均為一個學期,共使用三種正式出版的語音教材,均涵蓋比較系統(tǒng)的音段和超音段知識。問卷調(diào)查在一個學期語音課結束后進行。每所學校隨機選擇25名大一學生,共發(fā)放問卷125份,收回有效問卷125份,其中女生108名,男生17名。本文研究的教學方法是指具體的語音練習方式,在文獻閱讀、聽課、訪談的基礎上,對聽音-辨音、跟讀、學唱英文歌、情景對話等11種常用的語音教學方法進行研究。
(一)語音教學方法使用頻率及分析了語音教學中11種訓練方法的使用頻率(由高到低排列)。數(shù)據(jù)分析參照Oxford的方法,用均值解釋相關內(nèi)容,即:均值為1.0-1.4表示“從來或幾乎不使用”,1.5-2.4表示“很少使用”,2.5-3.4表示“有時使用”,3.5-4.4表示“經(jīng)常使用”,4.5-5.0表示“總是或幾乎總是使用”。從可以看出,語音教學中使用最多的方法為跟讀法。本文中的跟讀是指針對單音、單詞、短語和句子層面的語料進行的重復性模仿訓練。模仿朗讀主要是針對短文、小故事等內(nèi)容的練習。這兩種方法使學生接觸到大量標準發(fā)音,有助于學習單詞形-音對應關系、語調(diào)、詞重音和句重音等多種技能,體會各個音素的差異及語流中語音的變化,既包括言語理解,又包括言語產(chǎn)出,在語音習得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盡管兩種方法有相似之處,但與跟讀相比較,模仿朗讀使用比較完整的篇幅,語境更豐富,更側(cè)重超音段音位的練習。林韶蓉(2009)研究表明,模仿朗讀在保證語音輸入的質(zhì)和量的同時進行語音輸出,有助于學習者驗證和校正自身語音產(chǎn)出,并且模仿朗讀者的英語語音感知和產(chǎn)出能力皆強于習慣朗讀者。還有研究發(fā)現(xiàn),語音語調(diào)模仿訓練不但直接提高學習者語音能力,還能降低學習者的口語焦慮,對語音能力較差的學習者效果更加明顯。模仿朗讀在語音教學中的使用仍相對較少,也就是說,在實際語音教學中,練習關注點更多放在了音段音位和語音形式上,對于超音位知識在復雜語流中的實際應用仍然比較欠缺。語音教學中“經(jīng)常使用”的方法為聽音-辨音訓練,其使用頻率僅低于跟讀法。根據(jù)語音感知理論模型,二語學習者對L2語音的敏感度比較低,而且L2語音與L1語音相似度越高,感知的難度就越大。正確的感知是發(fā)音準確性的前提。聽是英語語音學習關鍵的第一步,語音辨別能力的培養(yǎng)首先需要“訓練耳朵”,需要大量的感知練習區(qū)別語音的異同。
因此聽音-辨音在語音教學中起著重要作用。數(shù)據(jù)顯示,語音訓練中“有時使用”的教學方法除模仿朗讀外,還包括最小對語音操練和視覺輔助語音訓練。最小對立體練習是一種針對性強的專門的感知訓練,有助于學習者關注并區(qū)分不同的音素。中國學習者受漢語影響,對于區(qū)別性特征相似、容易混淆的音素掌握起來往往比較困難,最小對立體練習能幫助學習者形成正確的二語語音范疇。研究發(fā)現(xiàn),視覺輔助語音訓練包括借助發(fā)音圖示或直接觀察教師發(fā)音口型等手段練習發(fā)音,能幫助學生掌握發(fā)音要領,提高音素的產(chǎn)出能力,尤其適用于輔音的練習。語音教學中“很少使用”的方法包括情景對話、聽寫、模仿影視對白和繞口令訓練法。使用情景對話可避免孤立地練習單詞和句子,使學生在更有意義的交際語境中運用所學語音知識,尤其是重音、節(jié)奏、語調(diào)等超音位知識,因而更具趣味性和實用性。影視對白其實也是對話,在生動的故事情節(jié)中為學習者提供真實、自然、高變異性的語音輸入,這種語境不但易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而且有助于高質(zhì)量的語音產(chǎn)出。在語音教學中情景對話和影視對白的使用頻率還比較低,這種真實交際語境的練習還需要增加,使學生有更多機會應用所學的語音知識。此外,中國學習者英語音位加工能力較弱,有必要在語音教學中適當增加聽寫、拼寫練習,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和運用字母拼讀規(guī)則和英語單詞的形-音對應關系,提高英語語音加工技能。研究證明,繞口令訓練法運用認知心理學重復記憶和注意策略理論,使學生語音辨音能力顯著提高,在糾正因母語負遷移導致的最小對立體發(fā)音錯誤方面效果尤為明顯。在語音教學中“幾乎不使用”的兩種方法為學唱英文歌和英漢語音對比。研究證明,英文歌曲對于學習英語的節(jié)奏有很好的效果,音樂能力對英語語音能力產(chǎn)生顯著影響,其影響體現(xiàn)在超音段的感知和產(chǎn)出能力以及音段的產(chǎn)出能力上。設計融歌曲和發(fā)音于一體的教學模塊,對提高學生的語音水平有很大幫助。此外,英、漢語音對比在英語語音教學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視。Cruttenden指出,在學習者正確產(chǎn)出之前,首先要培養(yǎng)其基本的語音辨識能力,不但要了解英語語音的區(qū)別特征,還需明確區(qū)分英語和母語語音特征的異同,以克服母語對英語發(fā)音的影響。
(二)語音教學方法學生評價及分析學生評價總體來看,學生對11種常用的語音教學方法都是很認可的。學生最喜歡的前兩個方法是模仿影視對白和學唱英文歌。學生之所以喜歡這兩種教學法,主要是因為它們故事性、趣味性比較強,而且輸入的語料都是原汁原味的英語。學生評價排在第三、第四位的方法是練習情景對話和模仿朗讀,這兩種語音訓練方法所采用的語料都帶有豐富的語境,更具實際意義。與之相對,跟讀法在“比較喜歡”的七種方法中排在最后。雖然許多學生都認識到矯正英語發(fā)音離不開大量的跟讀練習,但因為跟讀法側(cè)重單音、單詞、短語和句子,缺少語境,長時間練習容易使人感到枯燥。對比可以看出,學生最喜歡的前四種方法在語音教學中使用頻率都不是很高,而訓練中使用頻率最高的跟讀法學生評價并不是特別高。另外,最小對語音操練、聽寫和繞口令都是學生比較喜歡和認可的方法,但在實際教學中這三種方法使用都相對較少。學生喜歡程度相對較低的兩種方法是視覺輔助語音訓練和英、漢語音對比。許多學生認為練發(fā)音只要聽和模仿就足夠了,沒有意識到這兩種方法對于準確發(fā)音的重要性。研究證明,在語音教學中將多種方法結合起來,多管齊下,有助于學習者全面提高語音能力。華東師范大學利用語音語調(diào)大賽創(chuàng)新語音教學,比賽內(nèi)容包括單詞與繞口令、朗讀短文/新聞播報、英語歌曲和電影配音四個項目,分別考查學生對音標和重音的掌握、語音模仿能力、語流及節(jié)奏運用以及將語音知識運用到真實語言環(huán)境中的能力。這種改革使語音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對學生英語語音學習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三、結束語
從本研究可以看出,五所高校英語專業(yè)語音教學過程中使用了多種訓練方法,有助于學生語音水平的提高。但是教學方法仍然需要更加優(yōu)化地使用,尤其應該增加具有趣味性、實用性的方法,既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音感知和產(chǎn)出能力,又能增強學生的語音學習動機。此外,語音教學中不僅要練習規(guī)則和形式,幫助學生矯正發(fā)音,更應該側(cè)重語言功能和交際任務。與英語音段音位相比,重音、語調(diào)等超音段音位在英語實際交流中起更大作用,建議語音教學中多做情景對話等練習,幫助學生在真實語境中獲取和運用語音知識,提高語音水平和交際能力。
參考文獻:
[1]高琳,鄧耀臣.中國大學生英語單詞重音位移現(xiàn)象研究[J].外語界,2009(3):10-16.
[2]畢冉,陳樺.中國英語學習者音調(diào)模式的縱深研究[J].外語與外語教學,2013(1):50-54.
[3]文秋芳.英語學習者動機、觀念、策略的變化規(guī)律與特點[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1(2):105-110.
[4]田朝霞,金檀.英語語音評估與測試實證研究———世界發(fā)展趨勢及對中國教學的啟示[J].中國外語,2015(3):80-86.
[5]林韶蓉.語言經(jīng)驗與朗讀:影響英語語音學習的因素[J].外國語文,2009(6):127-131.
[6]陳瑩.第二語言語音感知研究的理論基礎和教學意義[J].外國語,2013(3):68-76.
[8]滿蓉,王勁.英文歌曲應用于大一新生語音教學的探討[J].外國語文,2011(12):94-96.
[9]劉森.語音語調(diào)大賽在高校英語語音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6(3):49-54.
作者:高琳 單位:大連海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