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中文言文翻譯策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華夏教師雜志》2014年第七期
一、縱向聯系文章語境,望文而生義
文言文翻譯還需要聯系上下文,結合具體語境來理解文本句意。特別是從來沒有接觸過的文言文,要順利進行某些句子的翻譯,需要對通篇文意作出一定梳理。在梳理過程中,可以獲取更多文意信息,來個“望文”而“生義”。就是通過比對、印證、推演等手法,將文中事件、人物等要素理清之后,找到翻譯的切入點。所謂“望文生義”,就是要對上下文意進行反復推敲,占有更多信息和翻譯要素,而不是斷章取義,或者“想當然”。這樣就能提高命中率,贏得高分才成為可能。2014年江蘇高考語文試卷中文言文翻譯“:(1)若乃名者,方為薄世笑罵,仆脆怯,尤不足當也。(2)亟謀于知道者而考諸古,師不乏矣。”如果不聯系上下文,想順利完成翻譯,幾乎是不可能的。第一句中“若乃名者”,結合上文可知是“至于老師的名稱”,“仆脆怯”是“我懦弱膽怯”。第二句中“亟謀于知道者”,需要聯系下文才能知曉,“亟”是“盡快”,“謀”是“商量”,“知道者”是“精通學問的人”。通過聯系上下文意,基本掌握文本語意,再進行翻譯就不再那么生澀艱難。如果不懂文意,勢必要出現張冠李戴現象。這些關鍵詞出現錯誤,整個句子翻譯就會是南轅北轍,失分就是必然結果。
二、縱橫交互規范表達,情真而意切
文言文翻譯不僅要讀懂文本理解文意,還需要有扎實的表達基本功,也就是要遵循基本原則“雅”。翻譯可以直譯,但更多時候需要意譯,由于文言文和現代漢語語序不完全一致,有些詞語早已不再經常使用,詞類活用、古今異義詞情況較多,翻譯時自然需要有創造性。所謂創造性,就是指翻譯時的遣詞造句要符合規范要求,還要做到表情達意的完美精致。在平時訓練時,要注意掌握文言修辭,如對偶、互文、借喻、同感等,要尊重原文用法,保留表達特色。“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陽樓記》)譯文為:不因外物的好壞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這是運用了互文,翻譯時要注意。“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記》)譯文為:從小石潭向西南望去,溪身像北斗星一樣曲折,溪流像游蛇那樣流動,可以看到它一會兒顯露一會兒隱沒,它的兩岸像犬牙一樣交錯,無法探知它的源頭。這里就運用了暗喻修辭方法,翻譯要保留。
2013年江蘇高考中有文言文翻譯:(1)明帝問左右安國所在,左右以豐對。(2)豐子韜以選尚公主,豐雖外辭之,內不甚憚也。(3)中書令缺,大將軍諮問朝臣:“誰可補者?”第一句中,“左右”、“對”和現代漢語有相通之處,比較好理解“,以”為介詞“,豐”為“李豐”;第二句中“外”和“內”指的是外表和內心,第三句中的“諮問”是咨詢的意思。理清文意后,再看遣詞造句是不是經得起推敲,表情達意是不是到位,文言語法修辭是不是落實。高中文言文翻譯在高考中占有較大比重,屬于基礎性題目。因此,在實際操作時,要注意橫向聯系翻譯技法,縱向聯系上下文語境,縱橫交互規范表達,以藝術表達手法加以實際應用,這樣才能贏得翻譯的主動權。
作者:顧德兵單位:江蘇省如皋市江安高級中學